登陆注册
278600000007

第7章 发现历史的价值 (4)

第二章 发现历史的价值 (4)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承载自己文化的语言和文字,这个国家就不存在了。要想保护好自己的国家,首先也要保护好自己国家的文化。

但是,“打倒孔家店”是新文运动中最有力量的一句口号,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经典在这句口号下遭到前所未有的攻击,力求进步的人们认为将孔家店抛却得越远,就越能换来社会的进步。尽管这种进取心迫切的很,但进步却并不是打倒谁就能取得的。很多人都明白,打倒孔家店是需要斟酌的,但碍于进步分子的质疑,只能三缄其口。唯有钱穆站出来逆流而行,要把孔子和《论语》扶上传统的位置。

近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必须图强。新知识份子看到西方的强盛,希望通过走同样的道路实现中国的强盛,故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及思想,“科学”、“自由”及“民主”被反复提倡。

譬如,胡适认为中国必须经过西欧的“文艺复兴”才能进入“现代化”,他所提倡的新思潮、白话文、现代文学等便是仿效西方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前后,凡能对中国有利的,无论是英,法,德,俄,美或东亚的日本,都会被介绍到中国。譬如,1918年易卜生到中国表演戏剧,提倡女性自主自由;1919-1920年间美国哲学及教育家杜威到北京访问,并在各地讲学;1920年英国哲学家及政治家罗素前来中国讲学;1921年中囯共产党成立,并在北京等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22年美国女性主义者桑格造访中国发表节育问题讲座;同年,科学家爱因斯坦到日本顺道访问中国;192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前来中国演讲等。

在这种时局下,两种现象应运而生:一是一意效仿西方,二是摒弃传统文化。

看到年轻人对国故典籍渐渐漠然视之,钱穆便想写一本给现代人阅读的《论语新解》,但直到去美国讲学时才得以从容地开笔,这本书在1963年完成。

当然,《论语新解》不是纯粹为了“敬告青年”所作的,它的学术性并没有降低。在“一意效仿西方”方面,不仅表现为政治上的西化,连学术、思想、教育等方面也受到冲击,最明显的就是学习西方“科学”。胡适提倡“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顾颉刚提倡“古史辨”及傅斯年倡议“材料史学”等,基本上都是在“科学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所以提倡传统学术方法中的精华,也是他撰写新书的用意。

“新文化运动”时期,许多不利的言论,矛头都对准传统文化。譬如,有陈独秀的“批孔”,政治“专制”;胡适的“打倒孔家店”,“整理国故”,“重估一切价值”;鲁迅的“批评国民的劣根性”,“不看中国书”;钱玄同的“废除汉字”;吴稚晖的“把线装书扔入毛厕”;顾颉刚的“疑古”等主张。由于这些人都是大学教授或被美誉为“导师”的人物,所以他们的言论多少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国人误认为“传统文化”是没有价值的。

钱穆将大量的心力用于研究《论语》和孔子,一方面是因为他欣赏儒学的精义,更重要的是儒学是中国文化主要的命脉,这与民族国家存亡及发展的前途问题息息相关。在研究了中国历史种种之后,他提出“国可亡,但是天下不会亡”,因为即使朝代更替,但仍然是中国人的朝代。然而一旦“亡文化”,就等于“亡天下”。所以他不断强调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一个民族能够延传一定要有所“本”,此“本”即其我们的传统文化。孔子之《论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本”。

“《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因此,保存民族文化,就必须重视孔子,重视《论语》。

其实,“打倒孔家店”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误解。“打”只是一种方式,关键是“打”后的结果“倒”。在这里,胡适的一个“打”字,只是用来表明他对“孔家店”的些微不满和对吴虞的支持。就这样一番好意,却被曲解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一概否定,钱穆不得不站出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喊出另一种声音。他担忧的是,如果在中国连经典都成了废纸,一切知识和观点都来自西方,那中国等于在积极争取做人家的殖民地,历来读书人心中的那个“天下”,也就没有了。

历史注脚:

钱穆说《论语》

在五四运动爆发前期,钱穆还在果育小学任教,二十四岁的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作品,《论语文解》。他对《论语》的研究则在更早之前。可以说钱穆对于传统的经典有着很深厚的学识和情感。他在后来的著述中,还撰写了《论语要略》、《孔子论语新编》、《论语新解》、《孔子略传<论语>新编》。

一字之差

1921年,胡适在《吴虞文录》的序言中写道:“吴先生和我的朋友陈独秀是近年来攻击孔教最有力的两位健将,他们两人,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成都,相隔那么远,但精神上很有相同之点”。“我给各位中国少年介绍这位‘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吴又陵先生!”,这可算作是“打倒孔家店”的滥觞。但胡适先生所说的只是“打孔家店”,而不是“打倒孔家店”,仅一字之差,语意却大相径庭!

古人绝非腐朽之辈

读史是在读著史之人的心,乐观的人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而悲观的人笔下的故事往往绝望黑暗。从钱穆的书来读钱穆,便可以看出他为人的真诚细致,对待古人“恭而安”,总是怀着尊敬之心读出古人的良苦用心和独特智慧。

钱穆在讲到《三国志》的时候,讲到了一个问题。从班固的《汉书》之后,正史均以断代为史,但是一代的史书必有所主,汉代之后,晋代没有起,陈寿是三国中的蜀人,在晋朝做官。照历史传统,是由魏到晋,陈寿应该以晋为正统。因此在他的《三国志》,只魏帝称“本纪”,蜀、吴诸主均称“传”,“本纪”是记述君王的,而“传”是记述重要的人物的,陈寿尊魏,颇为后世所非议。但他书称《三国志》,而不以《魏书》为名,不与《汉书》、《后汉》、《晋书》同例,既名“三国”,则是并列的,因此,钱穆特别提醒读者要去体会陈寿不得已的用心。

仔细体会古人在书中的用心,才能真正算作是读懂了一段历史。但是在钱穆生活时代的年轻人,往往以疑古惑经、恣意批评为荣,对古人争论的东西不屑一顾,钱穆评价这样的人“无论其见解是非,只是太轻薄,太不忠厚,便该是一病。” 钱穆批评起年轻人来,可谓“温而厉,威而不猛”。

“所以我要告诉诸位,在我们前代老辈人之工力,我们不该看轻抹杀。”否则,以批评古人为荣的人只会流于轻薄狂生的名,忽略了书本中蕴含的人物思想精华,和古人为求传承脉络而做的功夫。

卢弼添加的宋代高似孙的批注,也让钱穆想到提醒学生,“做学问不能只为写论文,也该学前人作笔记,笔记用处有时比论文大。我们尽要拿一个题目放大,好成一篇大论文,可以在杂志上刊载。但从前人考虑得周到,一条条笔记中,不晓容纳多少问题在内,易查易看,对后人贡献大。”如卢弼,虽然近人讲史学不会推尊到他,但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的点,也凝结了他的心思,这样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虽然他一辈子的成绩只是专研了一部《三国志》,但这也了不得。“前辈人终究曾下了实在工力,我们哪能存心轻蔑。这是我们做学问的一个态度问题,或说心术问题。若先已存心轻薄前人,又何能在前人书中做出自己学问。”18

在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有一个轻薄狂生的故事,与钱穆的观点颇为相似。

有一个狂妄的晚辈书生,品性狂妄,对今人古人都喜欢鄙视谩骂,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身价。如果有人挑出他的毛病,他便会恨之入骨,有时甚至殴打别人。

正赶上河间府举行岁考,十几名并不熟识的考生同住在一起。一个凉爽的夏夜,大家分散坐在庭院中乘凉,那狂妄的书生就随心所欲地高谈阔论起来。大家不想听他尖刻的话,便由他点评。但是树后面坐着的一个人一直与他争辩,轻易就指出狂生谈论中的谬误。狂生被问得哑口无言,便恼羞成怒:“你是谁?”黑暗中只听到回答说:“我是焦王相呀。”焦王相是河间府一带有名的老儒生。那狂生便惊骇地问:“你不是已经死了吗?”只听黑暗中笑着回答说:“我如果不死,怎敢去冒险摸老虎的胡须呢?”狂生恼怒地跳着脚叫喊,但只听见“吃吃的”耻笑的声音,却无从寻人。

纪晓岚笔下嘲笑的轻薄狂生,与钱穆批评的大胆后生如出一辙。在钱穆的那个年代,多的是“信口批评古人”的嘴巴,唯有他诚惶诚恐,珍惜古人的智慧和生命,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历史注脚:

三国的名称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魏蜀吴三国的称法沿用至今。钱穆分析陈寿的想法:他不能称三国为“魏、汉、吴”,因“汉”是王朝之名,所以当时魏人决不称蜀为“汉”,汉则已让位给魏了,在魏人定称它是“蜀”。而从吴国人讲,通称蜀是汉。黄震(东发)的《黄氏日钞》里,提出这问题,钱穆读《黄氏日钞》后,对此大为佩服。

古人的批评精神

现代文人的文学批评都变成了文学表扬,从不说难听的话,一味地恭维对方。但是在古代,文不和则批是一种文人的传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宋理学家陆九渊。

陆九渊要求门人:“大凡文字宁得人恶,得人怒,不可得人羞,得人耻。”对于弟子的批评,毫不留情面,对大儒朱熹的批评亦是如此。朱熹是陆九渊素所敬重的好友,而陆对朱的一封来信有所不满,在回信中便不留情面地讲了自己的看法:“今阅来书,但见文辞缴绕,气象褊迫。”对自己的哥哥,陆九渊批评时也毫不留情。这样的批评家,现代鲜矣!

家国需要自己的仪式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的年号,是溥仪的“宣统”。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但是到了后来,人们渐渐连民国也不说了,干脆叫“公元几几年”,到了新中国成立,便正式改用公元纪年了。这似乎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但这种变化,被钱穆称之为“亡国现象”。

同类推荐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苍穹的业火

    苍穹的业火

    十三年,让年少轻狂的少年变得成熟。五年,让一个虚无的部队成为现实并获得全社会的认可。一个被隐藏的秘密渐渐浮出水面,却在即将揭晓的时刻再度化为飘渺。战火,再一次蔓延到这个刚刚从战火中站立起来的城市。曾经的少年,如今成为将校的他们,再度拿起手中的武器,去捍卫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湖故事

    南湖故事

    龙脉绵延、凤凰振羽、唐王东征、士林传奇……不觉入梦。我梦见南湖变成了童话世界。美丽的凤凰仙羽飘飘、文彩斑斓,在南湖湛蓝的天空翱翔。碧绿的湖水里耸立着晶莹剔透的龙宫,龙王的夜明珠放射出灿烂光芒。威武的唐王身披战袍,携曹妃在南湖漫游。花径上跑着灰姑娘坐的南瓜车,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喧闹……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炒股要有好心态

    炒股要有好心态

    《炒股要有好心态》,主要是谈股民的心理建设。那些在炒股中挣了大钱的成功者往往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不因暴涨而冲动,不因暴跌而恐慌,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中始终保持理性行为,包括:炒股常见心态剖析、成为炒股高手的心态修炼、以理性的心态看风险、以科学的心态看基本面、以谨慎的心态选股、以庄家的心态看盘、以平和的心态买卖、以灵活的心态看时机等。
  • 日落俱乐部

    日落俱乐部

    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
  • 泪殇,情魅异世

    泪殇,情魅异世

    【腾讯原创(未央)出品】她是一个因失恋而莫名穿越到异世的孤女,偏在最不相信感情的时候遇上了这个隶属极品祸水的男人,还阴差阳错成了他唯一的小妾,穿越的第一天她便扬言要把这个小三角色扮演到极致,至此命运的车轮开始旋转......“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山河岁月

    山河岁月

    沈佩珊和喻河远,一个是落魄小姐,一个是军阀权贵,一场战争让他们相逢相知,命运也因此而捆绑在了一起。命定的分开,让两人两处相思,再见面时,却是两世为人——如果可以爱着你,直到岁月白头。
  • 青楼梦

    青楼梦

    小说叙述苏州书生金挹香,认定妓女多情,便到青楼寻觅知己。他先后认识许多妓女,并与之结交,在虎丘集二十四名妓女办“闹红会”。蜂蝶使给他托梦,告他妻姓钮,有四妾……
  • 宰相府种田三小姐

    宰相府种田三小姐

    【1女N美男】重生为宰相府又圆又肥又没人爱的三小姐,还被妖孽皇子赶出京城去种田?哦no,天下美男是我的爱,我又怎能烂在荒郊野外!神教教主,冠世美男,武霸天下。江湖传,得教主之心者,得天下。且看我如何脱胎换骨、快意江湖、扫平后宫、逆袭皇族高富帅!
  • 考工记

    考工记

    《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原未注明作者及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经齐人之手完成的,内容遍及百工技艺,堪称百工之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所选睡前故事以突显人类优秀品质为主,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养成勤奋踏实、诚实待人、积极乐观、宽容博爱等优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