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天生的说服者,都因需要去说服别人。做一个杰出的说服者需要具备什么呢?除了天生的本能外,还要有超凡的天赋、人格魅力,再就是经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打破常规,运用新、奇、特的说服语言,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少的投资谋求最大的回报。
把握准绳,说服的原则不可破
说服是在交际中人们经常进行、具有广泛用途的一种言语活动。说它犹如“春风化雨”、“苦口良药”,是很有道理的。不过,任何一种言语活动的功效都有其条件性,都要注重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技巧,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举个例子。纣王文武兼备,精通各种技艺。自从得到美女妲己以后,便纵情酒色之中,根本不理政务。纣王叔父比干眼见如此,非常焦急,每每直言不讳,明知冒犯纣王,也不改初衷。有一天,比干正好撞见纣王左手抱妲己,右手捧大酒杯,两眼迷蒙,酩酊大醉。忍不住说道:“陛下,要说几次您才会明白呢?哎!真是可怜啊!人心背离,诸侯动向也不能预测,若不趁现在及时悔悟,尽早回头,汤王和历代帝王所建立的功绩也将毁于一旦……”纣王并非是一个昏昧无知的君主,当然知道天下局势如何,更知道自己的作为不得人心。但是被比干这样数落,王者的风范也全然尽失,不禁恼怒不已,命令左右侍卫杀了比干。
比干说服纣王失败,显然跟他不分对象、口不择言有关。所以,不掌握一定的规则,说服就会失去作用,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
说服常规,轻易不破
为了有效地说服别人,应掌握以下说服对方的几点原则:
要找到被说服者的需求和动机
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一定动机的,而动机又是由需求所决定的,所以要做好说服工作,就先要找到对方的需求和动机。
利益在先,道德在后
这即是利益原则。不管讲什么事,要想说服人,就应该把人们的利益摆在前头,并要从人们利益的角度去讲道理,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其实,说服的利益原则,应该是我们做好说服工作的起点和终点。
留有选择权
不管你多么有权威,人们都不喜欢受人强迫,这就是人的一种保护自身自由的心理。所以,要先告知对方选择的结果。领导者可以指明方向和条件,但要由人们自己去选择行为的结果。即便是我们让人们选择结果,也应该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好坏需自己承担。自然,这是一种领导艺术。
有些人说服人时经常犯的弊病,就是先想好几条理由,然后去和对方辩论;还有的是站在长辈的立场上,以教训人的口吻,指点别人该怎么做。这样一来,就等于先把对方推到错误的一方,因此,效果往往不好。
说服对方,妙用时机
就只差那临门一脚,对方却怎么也不点头,你感到为难极了。但某天一大早你去拜访,结果对方竟很爽快地答应了,这时你感到有点莫名其妙。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事。
像这种一直都无法成功说服对方,只要能稍微留点时间让他考虑,对方或许就会爽快地点头答应,生活中屡见不鲜。换句话说,即使是相同的说服工作,也有着说服对象较容易接受的时间或时机。
说服的对象是人,当然有烦躁、发怒的时候。有时,当他因什么事而苦恼,他就会说:“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现在我的精神状态不好,不能听别人说话”。或者是他正忙着,没工夫听人慢慢解释。在这个时候你想去说服他,是难有好结果的。
你必须知道对方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才行,人的内心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看透的,有时表面上装出一副冷静的样子,内心却有股怒气正要爆发。所以,如果你不善于看准机会,就不能恰到好处地说服别人。
那么,抓准说服时机的关键是什么呢?
所谓较易说服的时机,是根据对方的性格、思维方式、立场等而有所不同的,但若从以下角度进行试探,就可看出好的时机:
(1)被说服者工作的行程如何?
例:在什么时间工作会告一段落。
(2)被说服者身体状况如何?
例:低血压的人,下午比上午要好些。
(3)根据被说服者的举止及常出现的习惯动作来判断他的精神状态如何?
例:他在不停地摇动大腿,大概相当烦躁不安。
(4)是否能灵活划分说服阶段?
例:这件事在本周内如果不谈妥,就会相当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展开与进行。
(5)被说服者主动找你谈话
例:“刚好,我也有事想说给你听呢!”
(6)是否抓住有利时间?
例:决定一大早就去找他。
时机不好,本来可谈妥的事就会谈不妥。比如,你在请人吃饭的第二天就匆匆去洽谈业务,会让对方感觉昨日的饭局是有目的的,于是就会觉得心里不舒服,甚至产生反感。
【正能量口才要诀】
Point1
说服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接受我们的建议或意见,因此,说什么样的话,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以怎样的方式来说,等等,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了。
Point2
即使是相同的说服工作,也有着说服对象较容易接受的时间或时机。抓住时间才能一击即中。
有理有利,说服的方法须掌握
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你应聘的主考官……有时候,某些人欲在你身上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你更应该临危不惧,巧妙地使用说服技巧,使他放下“屠刀”,避免造成严重的恶果。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技巧,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此本节总结了以下几种说服技巧供大家参考。
正面说理,良言相劝
常常听到一些人这样抱怨:权力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快乐,反而增添了不少烦恼。譬如:有的部下出工不出力,阳奉阴违;有的当面顶牛,叫自己下不了台;身为业务部门的上级领导,常常为了数字没有爬升而忧心如焚……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并没有把其他人也当成与自己一样有思想、有尊严的“人”。
世界上的种种事物,都是人类相互影响而互动产生的,商品社会,其最根本的形成因素,既不是货物,也不是金钱,而是人。
毛泽东曾说过:“人的因素第一。”这实为至理名言。
事实上,不论多么精辟的见解,多么宏伟的计划,多么完美的产品,如果无法让对方认识、了解,仍然无法被接受。所以,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人本身。
而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是“说服”。
总而言之,说服是以人为对象。在商场上,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努力是无法缔造出成果来的;工作中,也是不断地在说服不同的人,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只有善于说服的人,才能与部下产生彼此的信赖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卓有成效地带领团队前进。
正面说理,是一种对听众有较强影响力、在管理活动中使用相当广泛的口才技巧。领导者在座谈讨论、宣传政策、报告演讲、说服教育等活动中,都免不了“正面说理”。正面说理的最大特点是正面灌输,直接阐述事理。正面说理要求说话人以理直气壮的精神状态、确凿的事实、明晰的语言去正面说明事理的正确性、必然性,靠理论的吸引力、事实的雄辩力、逻辑的说服力去影响听者、说服听者,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
具体说来,说理首先要注意说话要有逻辑性。在工作与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你把本来完全正确的结论告诉对方,却并不能使对方立刻理解和信服。但是,当你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时,对方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
身为领导者的你在进行正面说理的时候,不管引证多少事实,多少典故,多少知识,都要纳入逻辑的轨道,才能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离开了逻辑规则,再生动的事例,再迷人的故事,你的听者都可能无动于衷。我们只有用逻辑的法则,把要表述的思想、事例、典故等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组成很有逻辑性的讲话,才能达到正面说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