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5000000016

第16章 厚黑学原理解密(1)

恐惧与怜悯:孟子、荀子的人性观

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是我国学术史上未曾解除的悬案,两说对峙了2000多年,相持不下。孟子说:人性皆善,主张仁义化民;宋儒承袭其说,开出理学一派,创出不少迂谬的议论。荀子生在孟子之后,反对他的学说,说人性恶,主张用礼制裁它:他的学生韩非,认为礼的制裁力弱,不如法律的制裁力强,于是变而为刑名之学,其弊流于刻薄寡恩。于是儒法两家,互相排斥,学说上、政治上生

出许多冲突。究竟孟、荀两说,孰得孰失?我们非把它彻底研究清楚不可。

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这个说法,是有破绽的。我们任喊一个当母亲的,把她亲生孩子抱出来,当众试验,母亲抱着他吃饭,他就伸手来拖母亲的碗,如不提防,就会落地打烂。请问这种现象,是否爱亲?又母亲手中拿一糕饼,他见了,就伸手来拖,如不给他,放在自己口中。他立刻会伸手从母亲口中取出,放在他的口中。又请问这种现象,是否爱亲?小孩在母亲怀中,吃乳吃糕饼,哥哥走近前,他就用手推他打他。请问这种现象,是否敬兄?五洲万国的小孩,无一不如此。事实上,已经有这种现象,孟子的性善说,难道不是显然露出破绽?所有基于性善说发出的议论,订出的法令制度,就有了不少流弊。

但是孟子所说“孩提爱亲,少长敬兄”,究竟从什么地方生出来?我们要解释这个问题,只好用研究物理学的法子去研究。

大凡人的天性,以“我”为本位,我与母亲相对,小儿只知有我,所以从母亲口中将糕饼取出。放在自己口中。母亲是哺乳我的人,哥哥是分我食物的人,把母亲与哥哥比较,觉得母亲与我更接近,所以小儿就爱母亲。稍微长大后,与邻人相遇,把哥哥与邻人比较,觉得哥哥与我更接近,自然就爱哥哥。

由此推论,走到别的乡,就爱邻人;走到别的省,就爱本省的人;走到外国,就爱本国的人。我们细加研究,就知道孟子说的爱亲敬兄,都是从为我之心流露出来的。

可见孟子所说爱双亲敬兄长,内部藏了一个“我”字,不过没有说出来;假若补个“我”字进去,绘图一看就自然明白了。如图一,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亲,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邻人,第五圈是本省人,第六圈是本国人,第七圈是外国人。这个图,就是人心的现象。这个现象,很像物理学上讲的磁场一样,所以牛顿所创造的公理,可运用于心理学。

但上图是否正确,还须加以考验。假如暮春三月,我们邀约二三友人出外游玩,看见山明水秀,心中非常愉快,走到山水粗俗的地方,心中就不免烦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山水是物,我也是物,物我本是一体,所以物的样子好,心中就愉快;物的样子不好,心中就不愉快。又走到一地方,见地上有许多碎石头。碎石之上,落花飘零,我心中对于落花不胜悲伤,而对于碎石头就不怎么注意。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石头是无生命的物体,花与我同样是有生命的物体,所以常常有人作落花诗、落花赋,而不作碎石歌、碎石行:古今诗词中,吟咏落花的诗中写得空前绝后的,没有一首不是连同人生来描写的。

假如落花的上面横卧一条即将死去的狗,发出哀鸣宛转的呜咽声,令人震耳惊心,立刻就把悲感落花的心绪打断。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花是植物,狗与我同是动物,所以不知不觉,对于狗特别表示同情。又假如路途中看到一条凶恶的猛狗拦着一个人狂咬,那个人拿着木棍乱打,面对着人与狗相争的情况,我们只有帮人的忙,绝对不会帮狗的忙。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狗是犬类,我与那人同是人类,所以不知不觉,对于人更表示同情感。

我与友人分手回家,刚走进家门,便有人跑来报告:你先前那个友人,走在街上,同一个人在打架,正打得难分难解。我听了立即奔往营救,本来同是人与人打架,因为友谊的关系,所以我只能营救友人。我把友人拉到我的书房。询问他打架的原因,正在倾耳细听,忽然房子倒下来,我抢先急忙逃出门外,回头再喊友人说:“你还不跑出来吗?”请问一见房子倒下,为什么不喊友人跑。必定等待自己跑出门了,才回头喊友人呢?这就是人的天性,以“我”为本位的明证。

我们把上述事实再绘如图二: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友,第三圈是他人。第四圈是狗,第五圈是花,第六圈是石。这中间的规律是:距离我越远。爱的情感越减少,爱的情感和距离成反比。此图与前图是一样的。

此图所设的境界与前图完全不相同,但得出的结果还是一样。足以证明天然的道理实在是如此。现在再总括的说:大凡有两个物体同时呈现于我的面前,我心里一时来不及安排,自然会以“我”为本位,看距离我的关系的远近,决定爱的情感的厚薄,这正和地心吸引力没有区别。

力有离心向心两种,图一层层向外发展,是离心力现象;图二层层向内收缩,是向心力现象。孟子站在图一里面,向外看去,见得凡人的天性,都是孩提爱亲,稍长爱兄,再进则爱邻人,爱本省人。爱本国人,层层放大;如果再放大,还可放至爱人类爱物类为止,因此断定人的性善。所以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说:“举斯心,加诸彼。”总是叫人把这种固有的性善扩而充之。孟子喜言诗,诗是宣导人的意志的,凡人只要习于诗,自然把这种善性发挥出来,这就是孟子立说的本旨,所以图一可看为孟子的性善图。

荀子站在图二外面。向内看去,见得凡人的天性,都是看见花就忘了石,看见犬就忘了花,看见人就忘了犬,看见朋友,就忘了他人,层层缩小,及至房子倒下来。赤裸裸的只有一个我,连最好的朋友都忘去了,因此断定人的性恶。所以说:“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又说:“拘木待檗栝蒸矫然后直。钝金待砻厉然后利。”总是叫人把这种固有的恶性抑制下去。荀子喜言礼,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凡人只要习于礼,这种恶性自然不会发现出来。这就是荀子立说的本旨。故图二可看为荀子性恶图。

一、二两图,本是一样,但从孟子、荀子眼中看来,就成了性善、性恶,极端相反的两种说法,难道不是很奇怪的事吗?并且有时候,同是一事,孟子看来是善,荀子看来是恶,那就更奇怪了。例如我听见我的朋友同一个人打架,我总愿我的朋友打胜,请问这种心理是善是恶?

假如我们去问孟子,孟子一定说道:这明明是性善的表现,怎么这样说呢?友人与他人打架,与你毫无关系,而你希望他打胜,此乃爱友之心,不知不觉,从天性中自然流出。古圣贤明胞物与,无非基于一念之爱而已。所以你这种爱友之心,务须把他扩充起来。

假如我们去问荀子,荀子一定说道:这明明是性恶的表现,怎么这样说呢?你的朋友是人,他人也是人,你不救他人而救友人,此乃自私之心,不知不觉,从天性中自然流出。威廉第二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日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无非起于一念之私而已。所以你这种自私之心,务须把它抑制下去。

上面所举,同是一事,而有极端相反的两种说法,两种说法,都是颠扑不灭,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要解释这个问题,只须绘图一看,就自然明白了。如图三: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友人,第三圈是他人,请问友字这个圈,是大是小?孟子在里面画一个我字之小圈,与之比较,就说它是大圈。荀子在外面画一个人字之大圈,与之比较,就说它是小圈。若问二人的理由,孟子说:“友字这个圈,乃是把画我字小圈的两脚规张开来画成的,怎么不是大圈?顺着这种趋势,必会越张越大,所以应该扩充之,使它再画大点。”荀子说:“友字这个圈,乃是把人字大圈的两脚规收拢来画成的,怎么不是小圈?顺着这种趋势,必定越收越小,所以应该制止它,不使它再画小。”孟荀之争,就是这样。

营救友人一事,孟子提个我字,与友字相对,说是性善的表现;荀子提个人字,与友字相对。说是性恶的表现。我们绘图观之,友字这个圈,只能说它是个圈,不能说它是大圈,也不能说它是小圈。所以营救友人一事,只能说是人类天性中一种自然现象,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恶。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乃是一种诡辩,二人生当战国,染得有点策士诡辩气习,我辈不可不知。

荀子以后,主张性恶者很少。孟子的性善说,在我国很占势力,我们可把他的学说再加研究。他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个说法,也是性善说的重要根据。但我们要请问:这章书,上文明明是怵惕恻隐四字。何以下文只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平空把怵惕二字摘来丢了。是何道理?性善说之有破绽。就在这个地方。

怵惕是惊惧之意,譬如我们共坐谈心的时候,忽见前面有一人,提一把白亮亮的刀。追杀一人,我们一齐吃惊,各人心中都要跳几下,这就是怵惕。因为人人都有怕死的天性,看见刀,仿佛是杀我一般,所以心中会跳,所以会怵惕。我略一审视,晓得不是杀我,是杀别人,登时就把怕死的念头放大,化我身为被追之人,对于他起一种同情心。想救护他,这就是恻隐。由此知道,恻隐是怵惕的放大形。孺子是我身的放大形,没有怵惕,就不会有恻隐,可以说:恻隐二字,仍是发源于我字。见孺子将入井的时候,共有三物:一是我,二是孺子,三是井。绘之为图四,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孺子,第三圈是井。我与孺子,同是人类,井是无生物。见孺子将入井,突有一“死”的现象呈于我们面前,所以会怵惕,登时对于孺子表同情,生出恻隐心,想去救护他。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我们须知:怵惕是自己畏死,恻隐是怜悯他人的死,所以恻隐可称之为仁,怵惕不能称之为仁,所以孟子把怵惕二字摘下来丢了。但有一个问题,假如我与孺子同时将入井,请问此心做何状态?不消说:这刹那间,只有怵惕而无恻隐。只能顾及我的死,不能顾及孺子。不是不爱孺子,是变生仓猝,顾不及。一定是我身离开了危险,神志略定,恻隐心才能发出。可惜孟子当日,未把这一层提出来研究。留下破绽,才生出宋儒理学一派,创出许多迂谬的议论。

孟子所说的爱亲敬兄,所说的怵惕恻隐,内部都藏有一个我字,但他总是从第二圈说起,对于第一圈的我,则略而不言。杨子为我,算是把第一圈明白揭出了,但他却专在第一圈上用功,第二以下各圈,置之不管;墨子摩顶放踵,是抛弃了第一圈的我。他主张爱无差等,是不分大圈小圈,统画一极大之圈了事,杨子有了小圈,就不管大圈;墨子有了大圈,就不管小圈。他们两家。都不知道:天然现象是大圈小圈,层层包裹的。孟、荀二人,把层层包裹的现象看见了,但孟子说是层层放大,荀子说是层层缩小,就不免流于一偏了。我们取杨子的我字,作为中心点,在外面加一个差等之爱,就与天然现象相合了。

我们综合孟、荀的学说而断之日:孟子所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一类话,没有错,但不能说是性善,只能说是人性中的天然现象;荀子说“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一类话,也没有错,但不能说是性恶,也只能说是人性中的天然现象。但学者服从谁呢?我说:我们知道,人的天性,能够孩提爱亲,稍长敬兄,就把这种心理扩充了。适用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说法。我们又知道:人的天性,能够减少对父母的孝,减少了对朋友的诚信,就把这种心理纠正过来,适用荀子“拘木待檗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待砻厉然后利”的说法。

孟荀的争论,只是性善、性恶名词上的争论。实际他二人所说的道理,都不错,都可以在实际中看到。我以为我们无须问人性是善是恶。只须创一公例:“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把牛顿的吸力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应用到心理学上,心理物理,打成一片而研究之,岂不简便而明确吗?何苦将性善性恶这类的名词,没完没了地争论不休。

天理与私欲:论宋儒对人性的扭曲

战国是我国学术最发达时代,其时游说之风最盛,往往立谈而取卿相之荣,其游说各国之君,颇似后世人主临轩策士,不过是口试,不是笔试罢了。一般策士,习于揣摹之术。先用一番工夫,把事理研究透彻了,出而游说,总是把真理蒙着半面。只说半面。成为偏激之论,愈偏激则愈新奇,愈足以耸人听闻。苏秦说和六国,讲出一个道理,风靡天下;张仪解散六国,反过来讲出一个道理,也是风靡天下。孟荀生当其时,染有此种气习。本来人性是无善无恶,也即是“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孟子从整个人性中截半面以立论,日性善,其说新奇可喜,于是在学术界独树一帜:荀子出来,把孟子遗下的那半面,揭出来说性恶,又成一种新奇之说,在学术界,又树一帜。从此性善说和性恶说,遂成为对峙的二说。宋儒笃信孟子的说法,根本上就误了。然而孟子尚不甚误,宋儒则大误,宋儒言性,完全与孟子违反。

请问:宋儒的学说乃是以孟子所说(一)“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二)“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两个根据为出发点,何至会与孟子的说法完全违反?现说明如下:

小孩与母亲发生关系,共有三个场所:(一)一个小孩,一个母亲,一个外人,同在一处,小孩对于母亲,特别亲爱,这个时候,可以说小孩爱母亲。(二)一个小孩。一个母亲,同在一处,小孩对于母亲依恋不舍,这个时候,可以说小孩爱母亲。(三)一个小孩,一个母亲,同在一处,发生了利害冲突,例如有一块糕饼,母亲吃了,小孩就没得吃,母亲把它放在口中。小孩就伸手取来,放在自己口中。这个时候,断不能说小孩爱母亲。孟子言性善,舍去第三种不说,单说前两种,讲得头头是道。荀子言性恶,舍去前两种不说,单说第三种,也讲得头头是道。所以他二人的学说,本身上是不发生冲突的。宋儒把前两种和第三种一块讲,又不能把他贯通为一,于是他们的学说,本身上就发生冲突了。

宋儒笃信孟子孩提爱亲之说,忽然发现了小孩会抢母亲口中糕饼,而世间小孩,无一不是如此,也不能不说是人之天性,求其故而不得,遂创一名词叫做:“气质之性。”假如有人问道:小孩何以会爱亲?说道“义理之性”也。问:即爱亲矣,何以会抢母亲口中糕饼?说道“气质之性”也。好好一个人性,无端把他剖而为二,因此全部宋学,就荆棘丛生,迂谬百出了。……朱子出来,注孟子书上天生蒸民一节,简直明明白白说道:“程子之说,与孟子不同,以事理考之,程子更严密。”他们自家就这样说,难道不是显然违反孟子吗?

同类推荐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热门推荐
  • 凉拌菜谱

    凉拌菜谱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是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又享受着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的待遇,那简直是人生的超值恩赐了。
  • 天堂重生

    天堂重生

    “我爱的是你的心而不是你的人。”“可是那就是我的心。”他看着她,期待她说出一个让他安心的答案。“不,那不是你的心,那是肖儒的心,不是你的。”她面无表情的说。可是却深深的伤透了他,这段情,这份爱要如何的继续……
  • 嫡女重生纪事

    嫡女重生纪事

    家有阴险毒辣的继母,优柔寡断的父亲,外加善良单纯的哥哥,刻薄成性的妹妹,最厉害的还是人老成精的祖母。重生的豪门嫡女面对如此情况,又要如何在夹缝里求生存,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呢?感谢宝贝古提供的漂亮封面!
  • 第一绝色:冥君盛宠凉薄妃

    第一绝色:冥君盛宠凉薄妃

    她步步穿心,助他登君主之位,为他不惜自剜双眼,到头来,他却挥剑斩断她的生路。诛仙台上,她玉石俱焚,一战彻九天,杀神谁能挡?——她,东皇国闻名遐迩的天才废物,帝都第一丑女,受辱三年,被抛尸乱葬岗!血眸睁开时,来自王者杀神的灵魂,从此将主宰这个身体。且看她如何音念双修,风云天下!这一世,她风华尽显,以天才之名,艳杀天下。恩她者,百倍还。仇她者,杀无赦!狐狸遇上狼,谁吃谁豆腐?他说:“女人,天上人间任你闯荡,爷罩着你。”他还说:“记得回来就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逃爱手册:权少夺心太凶猛

    逃爱手册:权少夺心太凶猛

    想要钓到狂拽酷帅高冷男,靠什么?答案:一对大砍刀。杨诗乐提着砍刀踢开门,本以为是救人,却不想掉进某男挖好的坑。“今晚,你们两个必须留下一个人。”权少的表情阴冷冷。从此,女汉子被迫走上苦逼之路。装高贵,玩高冷,偶尔还要客串一把小太妹。数年后,酷帅小正太直瞪面前的狂拽男:“想泡我妈?打了再说!”冷面小正太vs狂拽高冷男,到底谁被ko?读者群:188274568
  • 激战女神

    激战女神

    妞开机甲来,绕床砍怪兽&&&&&&&面瘫小妹阴差阳错穿越鸟~眼睛一睁,发现自己正躺在玻璃棺中~丧尸跑来,哼,我砍!怪兽跑来,哈,我砍!帅哥跑来,嗷,我想想咩~毛线,肿么连外星银都跑出来了?我砍砍砍!&&&&&&40X2地球进入全机械时代,精神力得到开发,经过几次大灾难的爆发,人口进入稀缺状态,宇宙频繁出现新力量,为了平衡宇宙,新一轮的星战即将开始。前世,她是混迹于市的小乞丐,现实使然,她冷漠无情。因为一次意外,竟然来到了40X2年。重生在一个军部世家的少女身上。私生女的尴尬身份,一出生就被打上的弱者标签,面对来自各方的轻蔑和嘲讽,柯齐北淡然处之。为了一个承诺,她努力留在布鲁特登这所王牌军校。军校两年,却让布鲁特登历史上历史辉煌的一笔,与柯齐北这个名字永远相连在一起,五个被成为天才中的天才的男人目光紧紧跟随在她身后!全面的星战爆发,看一个机甲小兵如何完成从废材小姐到女王的转变。柯齐北勾勾手指,男人们拜倒在她的机甲裤下。【片段一】“你可以走了,齐耀在外头等你。”卡尔转过一边去说。柯齐北把他的神情尽收眼底,她的眼睛垂下来,然后慢慢的起身,走过了卡尔的身边。她身上带着血腥的味道,卡尔瞳孔一紧,眼里闪过一丝的狠绝,他伸出手,大掌几乎就要碰到柯齐北的脖子,只需要一个用力,就能拧断这纤细的脖子。“呐!学长!”卡尔猛然清醒,手僵硬的悬在半空中,然后讪讪的收回。柯齐北没有回头对着前方的空气说:“我走了!”卡尔闭上眼睛,靠在墙壁上。那头,柯齐北把手里的小刀收起隐于手心之中,最后瞥了一眼铝合金门把手倒映出来的身后人的身影,利落的打开门,走了出去。【片段二】她慵懒的靠在货架上,嘴角噙着微笑:“别人的生死又与我何干?”她冷眼斜睨着柯齐昊,说:“我要活下去,不管是想蝼蚁一样,想蠕虫一样挣扎,我都要活下去。柯齐昊,你不走,我走!这里如果只有一个人活着走出去,那一定会是我!”【片段三】黑夜中的战斗,每一次我看到日出都会感谢,真是证明我还活着,活过了又一次战斗。
  •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中国的法律体系如何逐步健全;金融改革如何能走得更远;重大民生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行政性调控如何淡出,市场化调控如何跟进;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复活风云激荡的过往事件,重现载沉载浮的财经人物,总结中国十余年来在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激发人们继续前行的勇气……新闻本身是易碎的,但新闻记者对于永恒性的追求是始终不渝的。
  • 职业刺客

    职业刺客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穷人怎么办

    穷人怎么办

    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你至今都没有获得你梦想的成功?我曾拿这个问题问我的一些朋友。我的朋友有的茫然,有的思索一会儿,迟疑地说出几点理由。显然他们在这之前都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我给他们讲了本书中的一些故事。他们的反应不出我的所料:有的表情凝重,陷入了沉思;有的情绪激动,眼含热泪……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你为什么还不是赢家?或许,对这个问题,第一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提问本身。不做有才华的穷人,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没有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