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21

第21章 中篇 孝悌之道,人人亲其亲 (2)

第六章 孝悌之道,人人亲其亲 (2)

啮指痛心: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所谓生活的真味只道有真情。要是对于家庭的人没有真情,我们敢断言他对别人能有真情么?”

在面对外敌入侵,国将不国时,热血志士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就是:保家卫国!从这四个字中亦能看出卫国是从保家而衍生出来的,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不去顾及,怎能相信可以将国家托付于他呢?梁漱溟先生说,所谓生活的真味只道有真情。要是对于家庭的人没有真情,我们敢断言他对别人能有真情么?一个人从家庭走向天下,不论其功业何等之高,根基始终在于家庭。若一蹴而就,越过家而直上青云,就把自己立于了空中楼台之中,悬空无依,岂不危哉?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杜甫说:落地皆兄弟,何必骨肉亲。杜子美忧国忧民,这种视四海为一家的胸襟气度更是不凡。这已经可是说是达到了极致,再往前走,将他人之亲置于自己之亲之上,就不仅与常理不符,难以为人理解,恐怕还过犹不及。

公元686年3月,武则天称帝在即。有一天,她端坐朝堂,猛然间想起指鹿为马的典故来,恰在这时,北门学士鱼保家出列献上一张图,图上画着开了四个口的一个匣子,名曰“铜匦”。也就是把高密信投入匣子中,至于谁告的密则无人知晓。武则天只看了一眼,就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当即采纳了鱼保家的建议,在朝堂设置铜匦,号召文武百官互相告密,互相揭发。此风一开,人心惶惶,今天你告我,明天我告你,不知哪一分哪一秒就会大祸临头。第一位“受益者”竟是铜匦的设计者鱼保家。接着武则天又把这种恶劣的风气推行全国,号召全国民众都可以告密。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禀于客馆……”武则天重用了酷吏来负责这些事情,其中中最为后世耳熟能详的是来俊臣和周兴。来俊臣编写的《告密罗织经》吧:“教其徒网罗无辜,织成反状,构造布置,皆有支节。”“一人被讼,百人满狱,使者推捕,冠盖如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降到了冰点,当时公卿入朝“必与其家诀曰:不知重相见不?”

武则天的意图无非就是希望手底下的人明白:他们唯一应该效忠的人是她——皇帝!她利用人性自保的弱点让底下的人相互搏杀,自己坐观其成。一时朝堂上下人心思危,即便亲如父子也相互忌惮。但是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顾的人,你能相信对国家是忠心的吗?陈子昂看到了这种政策的危害,他著名的《感遇》组诗中有很多就是向武则天直言进谏的,如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战国策·魏策》记载:乐羊刚开始是魏相国翟璜门客,中山国君姬窟发兵犯魏,翟璜举荐了乐羊。可是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王的将领,而且曾杀死了翟璜之子翟靖,所以他难以得到朝廷信任。但是翟璜深知乐羊为人,不计恩怨,力保乐羊为帅。乐羊出兵后,由于敌强我弱,施了缓兵之计。消息传来,朝中大哗,群臣诬告乐羊通敌。中山国君又杀了他的儿子,煮成肉羹送给他。乐羊为表忠心,就吃下了肉羹。随后大败中山国。魏王“赏其功而疑其心。”同在战国,还有一个人堪与乐羊比肩,那就是吴起。吴起的名气比乐羊要响亮得多,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他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但是在“杀亲事主”上他们当真难分伯仲。吴起一心想要功成名就。学习兵法奉事鲁君。鲁君想要起用他来抵挡齐国的进攻,但是因为他的妻子是齐国人而有所疑心,于是吴起杀妻求将。极有军事天才的吴起大退敌兵,但是并没有得到鲁君的信任,不久就被辞退了。

舍家为国,并非害家为国。孔夫子有言: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如此二人,骨肉且相薄,又怎能依靠他们去治理天下呢?一个连自己亲人都可以牺牲的人,有一天难保不会夺取他的江山。一个身负骂名却依然无动于衷举步不止之人,他们的动力只会是利益,而且是更大的利益,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这样的人就是被欲望而迷住了自己的心。

有人曾经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孔子回答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用这种风气去影响当政者,这也是从政,并非非要做官。而吴起等人却把家庭与天下割裂开来,并把家庭作为手段去谋天下,这样的人哪有孝悌可言?

弦外听儒音

虞舜尽孝:万章问孟子舜为何要去田野向老天哭诉。孟子说,舜努力耕作,只是想尽到作为人子的责任,但是父母却不爱他。即便他娶了尧帝的两个女儿,即便贵为天子,都不能使他解除忧虑,所以他依然忍不住痛哭。大孝之人一辈子都在思慕父母,这种孝心我在舜身上看到了。

舍本逐末说礼教

“所谓儒家的生活,原本极活泼有趣味,但是经了几千年的结果,成了社会应用的问题,只剩一个僵死的形式。”

梁漱溟先生对孔子倡导的礼是持赞成态度的,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但是在五四期间,他也曾严厉地批评中国人:“中国人始终记念着要复辟,要帝制,复辟帝制并非少数党人的意思,是大家心里所同。他实在于他向来所走的路之外,想不出别的路来。”孔子所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种礼,而复辟帝制却成为了礼教,其中差别何在?而且复辟帝制竟然是大家心里所赞同的,更觉礼教流毒之广。

其实礼教的产生是在儒学占了统治地位之后,始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盛于宋明“存天理,灭人欲”。在这段时间中,其他学派不足于与之争鸣,儒学才能够教化天下,形成思想的大一统。却没想到后来发展到了极端,成为了与初衷相悖的礼教。

儒学是生活之学,源于心,源于生活。礼虽然有一些外在的固定套数,但那是因为人的仁心不变,而仁心本身并不是一个僵化的东西。哲学上有句话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柔嫩者至刚,只因在面对外在的变故的时候,它能够随之做出反应,说是以不变应万变,但这个不变却无时不在变。而教却是单一而僵化的。所以梁漱溟先生说:所谓儒家的生活,原本极活泼有趣味,但是经了几千年的结果,成了社会应用的问题,只剩一个僵死的形式。礼教就是把原本应当活泼的礼给僵化了。

礼教的毒害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儒林外史》其实就是一部对礼教的控诉状纸。

王玉辉的三女儿死了丈夫,准备自尽殉节。她的公婆惊得泪如雨下,说道:“我儿,你气疯了!自古蝼蚁尚且贪生,你怎么讲出这样话来?你生是我家人,死是我家鬼。我做公婆的,怎的不养活你,要你父亲养活?快不要如此!”但是她的父亲王玉辉却道:“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他行罢。自古‘心去意难留’。”因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妻子骂他,他反道:“这样事你们是不晓得的。”女儿绝食的八日里,他依旧看书写字,等候消息。女儿死后,他大笑:死得好,死得好!几日后去西湖散心,“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

王玉辉是坏人吗?不是,虽然他的行为如此不近人情,他却认为自己做得对,正如之前所说的“意必固我”一样,深陷其中而不自知,而将他诱入泥潭的正是礼教。梁漱溟先生说:“须知孝悌是个人生活本体的问题,是生命里面灵活的、自然的一个心情,后来成为固定的路子,成为礼教,大家就忘其本原了。”一个人的贞洁与否本就不管他人的事情,现在却非要做出一个形式来,以死来证明,不是荒谬得很吗?在礼教的熏陶下,儒家柔和的心在这里竟然变成了铁石心肠!

梁漱溟先生喜欢小孩子与乡下人的天真、诚笃的道理也在此,因为他们受礼教影响少,只懂得遵从自己的心:“成年人与城市人都是用知识去指导他们的生活,而其结果则生活被其搅乱。故情感愈薄,行为愈坏。”这句话用在王玉辉这些知识分子身上再合适不过。他们没有从自己的心出发,而只是简单地遵从教条。礼是与心相合的,礼教却是与之相悖的。他们自觉自愿地跳入了礼教的束缚,还以此为名,去评点指导他人的生活。当然他还没有完全泯灭仁心,后来思及女儿还会落泪——人的心中必然有一块无法触及的柔嫩所在。

可见礼教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僵化。真理跨前一步就会变成荒谬,更何况那些教条很多就不尽合理。就算适用于一时一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荀子说,天行有常。这个常就是说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在发展,身处其中的人自然也不例外。仁心古今同,同体却可以异用。对帝王的尊重本身就包含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彼时有帝王。帝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虚伪的高贵,试图让人们相信——这就是他们的命,他们天生便驾临在百姓之上。现在时过境迁,当人们醒悟到原来大家都一样,要求民主、要求平等的时候,野心家们再倡导复辟帝制、再要求男尊女卑,那就是完全用铁链去锁住人们的行为了。可悲的是,礼教统治时间之久,已足以令心中蒙尘,所以更多的人看不清自己。所以梁漱溟先生才感慨:中国的礼教,几乎比法律还利害,成了一个不可抗的势力,此当然之趋势也。中国一向以人治为主,而礼教就是人治最得力的助将。

梁漱溟先生说,生与活二字,意义相同。它有两层含义,一向上翻高,二往广阔里开展。与向上创造相反的就是呆板化机械化的倾向,礼教正是这样,当人们觉悟并渴求生命的升华时,它却板着不变的面孔想要把人们吓退。但是生命的倾向没有任何人能够挡住,更无法逆转,所以礼教只会一点一点为仁心所击破。

弦外听儒音

“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前夜

    前夜

    主人公叶连娜出身豪门贵族,身边有好几位热心的追求者,都不称心。后来她遇到保加利亚人英沙罗夫,他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积极战斗并准备奋斗终生,十分钦佩和爱慕,并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他。与他同赴保加利亚参加反对土耳其奴役的民族解放运动。
  •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她,私生女,父辈一手遮天,她却“软弱无能”人前她忍让讨好、伪装顺从,人后她肆意不羁、爱恨分明!……他,身份神秘,商界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前他谪仙优雅,令人折服,人后他霸道凶残,仿若魔鬼,令人臣服!……她是他的劫,她以蛮横的姿态闯入他的世界,却想拍拍屁股跟他撇得一干二净?他笑的危险,女人,进了我的房间,就想这么容易逃脱吗?他更是她的劫,游荡在乖巧与放纵之间,她伪装的天衣无缝,可在遇见他的时候,她败了,他用他独有的霸道和温情将她纳入他的专属领地。若干年后:“妈咪,我看到爹地跟一个漂亮姐姐出去了。”精致的小脸无辜的眨巴着眼睛。“什么?!”某女危险的叫道,卧室很快传来噼里啪啦的拆解声,“砰”的一声,一个键盘无辜的躺在卧室门外。“乖儿子,今天晚上跟妈咪睡。”“啵啵啵”小家伙屁颠屁颠的跑进卧室,哼哼哼,成功抢到妈咪!而此刻正在认真批文件的某男忽然一个响亮的喷嚏,随即眼睛一眯,那个小鬼又干什么了?
  • 夫君太倾城之绝色狂妖

    夫君太倾城之绝色狂妖

    愿用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她,洛平安,本体为红桔梗的万年花妖。本生活在现代,却被降妖师连手封印在历史的某个异空间里。回到历史,她又如何继续她对他的千般爱恋。他:“女人,滚开。”她:“想要恢复法力就乖乖听话。”他:“你想怎样?”她微微一勾唇,轻笑:“吻我。”他:“混蛋,你休想~!!!”
  •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言”是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他们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
  • 淘气俏魔妃

    淘气俏魔妃

    莫小柒直接拿出《莫小柒摘抄录》,振振有词,“第一、娘子说的永远是对的;第二,如果娘子错了,请参考第一条。第三,娘子上菜时要赞不绝口,多吃几碗,不得有偏食挑菜之行为;第四,娘子睡觉时要炎夏扇风,寒冬暖被,不得有打呼抢被之行为;第五,娘子无聊时要拼命演出,彩衣娱亲,不得有毫无所谓之行为第六,娘子训诫时要两手贴紧,立正站好,不得有心不在焉之行为;第七,娘子哀伤时要椎心泣血,悲痛欲绝,不得有面露微笑之行为;第八……”他颇为不耐,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碰撞中,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真心……”哎呀,娘子要生气;如若在我身上闻见脂粉香。一把扯过书本,聪明,懒散,古灵精怪,她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狐妖莫小柒。冰山,面瘫,痴情绝对,他是法力高强威名远扬的魔王君无恨。她的情商超过200,他的情商也超过200,不过是负的。于是,古灵精怪的她发誓要拿下冰山面瘫的他,势必要把他改造成三生六界绝无仅有的好男人。然而,大笔一挥,在一次又一次的相扶相依中,她毅然决然的改变了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叛徒,打得过强敌;哄得了娘子,当得了奶爹……改造改造,照一生平安。且看她,为所爱之人毅然走上强者的道路,从此,锋芒毕露,风华无限。一袭白衣,一副笑靥,问天下,谁人倾倒?【简介无能,请点三章,如若还行,欢迎光临】【结局一对一,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不小白,不弱智,强强联手。】——◆◇——◇◆——◆◇——◇◆——【她的霸道,他的惊愕】为确保婚姻质量,莫小柒语重心长的教导,“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一切任凭娘子吩咐。”莫小柒怒目而视,又忘词了。幸好她早有准备,莫小柒淡定的从如意百宝袋里拿出《莫小柒摘抄录》,念念有词,“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就是这样了。”他惊愕,慎重的点点头。莫小柒颇为自得,孺子可教也,没有愧对她辛辛苦苦整理下来的《莫小柒摘抄录》。【她的言论,他的宠溺】为确保无恨乖乖,莫小柒语重心长的教导,“吃醋是妇德之根本,不吃醋的娘子不是好娘子。这吃醋呢要从小事做起,从今日起,如若你晚归家片刻,我要盘查;如若……如若……”咳咳,莫小柒无比淡定的……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天仙路

    天仙路

    天仙者,举形升虚,久住长生,与造物同参,经万古而不朽。世人畏枯朽,惧瞑目,千方百计,欲寻长生之途,谋求天仙之路。殊不知大道千般劫难,万般险阻,陨落者无数。唯心志、悟性、机缘诸般不缺者,方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前生误入邪道的女修,今生重归正途,追求无上大道的故事。PS:新文《覆长生》求支持!(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