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10

第10章 中篇 人之为人在于"仁" (1)

中篇 儒家万千滋味,且待一一品尝

不同的大师对儒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侧重。在前人的理解之中,梁漱溟先生结合对人生的体会得出了自己的感悟。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为圣人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再努力,好好地把握现在的生活。梁先生颔首微笑着如是告诉我们。

第一章 人之为人在于"仁" (1)

为孟子正名:禽兽无“仁”可言

“只有人有道德可言,禽兽实无道德可言。”

与孔子的温良谦恭不同,孟子给人的印象是好辩,极有纵横家的气势。没办法,在战国时代要让自己的主张在百家之中脱颖而出,得到君主的青睐,必须“厚此薄彼”,否则“不破不立”。好辩也就罢了,后世很多人还说孟子爱骂人,动辄说人是禽兽。最有力的例证是孟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杨朱利己,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杨朱崇尚道家之学,主张贵生、重己;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主张兼爱非攻。把学说主张不同的人指控为禽兽确实不太好听,被尊为亚圣的孟子,其修养当真如此之差吗?其实,这应该归咎于文言文和白话文语意的变化。现在看来,禽兽是凶狠、残暴、不知礼义廉耻的代名词。但是那时所说的禽兽指的是禽兽之道或者禽兽世界的意思,即和人相对的动物界,只是一个有别于人类的另一个世界。

人与禽兽何异?梁漱溟先生说:只有人有道德可言,禽兽实无道德可言。梁先生说的是“无道德可言”,也就是说动物界没有礼义廉耻的概念,而不是道德低下卑微的意思,所以你没有办法用对人的立场说动物不知羞耻。人如果不忍心杀生,就会选择素食,也可以认为他人吃肉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但是不能以这项罪名去指控老虎,因为这是它的本能在支配,无所谓道德不道德。

可见,这里的禽兽和我们现在骂人所说的禽兽不同。故梁漱溟先生说:夫人之能超脱求生活之本能,盖以能感觉,则是仁者,只人有,而禽兽则无,以其受规定不自由而麻木也。人比动物多了的那一点不忍之情,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天地之间细微的变化,叶落风起都可能引人伤怀,这就是仁。简单地说,就是超越了衣食住行之外的那一点礼义廉耻。

如梁先生所言,动物的生命是要靠本能去维持的,老虎见了其他的动物,会产生一种捕获他的欲望(梁老称之为情),这种欲望是出自老虎的本能,是一个对付生活应付环境的工具,因此是“有所为而为”;而人见到动物流血,便会生发出一种不忍之情,这和人能否生存在世界上无关,并非出自本能,而是一种在动物本能上的升华和解脱,梁老称之为“无所为而为”。

因此,如果把那段备受争议的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译文应当是: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人自私自利(为我无君),人没有亲疏远近的感情(兼爱无父),那么这种社会犹如禽兽世界。虽然有些别扭,但好歹替孟子正了名。

其实孔子也在很多地方提到了禽兽: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此禽兽非彼禽兽,孔子和孟子是在批评近似禽兽之人,而谈不上是骂人。

《孟子》里有一个故事,说齐宣王看到有人牵着牛去祭祀,牛吓得簌簌发抖很是可怜,便起了怜悯之心,让人找一头羊来代替这头牛。

如果同是祭祀,都要杀生,牛羊何异?齐宣王这样的做法是不掩耳盗铃吗?孟子替他做了解释并且称赞他有仁者之心: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宣王这样做是因为见牛而未见羊。如果看到羊也吓得发抖,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这才是人之常情。

孔子常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呢,虽动辄骂人是禽兽,其中却更显对“人”的身份的爱护,他只是常用禽兽作为反面,来说明人的社会如果富而不教、饱暖无教,没有仁义礼智忠信,那么就和禽兽世界无异了。在西方,大文豪莎士比亚也曾借哈姆雷特之口称赞人类道:“人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如果人要真的对得起这个称号以别于禽兽,那得“仁”心常驻才行,否则孟子老先生的话总在耳边回响,像在追着自己一样,总是不太舒服。

弦外听儒音

稷下学宫:“稷”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名,“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化圣地。它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各家学派在此争鸣,齐威王、齐宣王时期更是盛极一时。

是非善恶心中秤

“仁是好恶的表示,从好恶给我们的方向就是人的生活原来的方向。所以一切德行,都是直觉所指示之方向,即是出于仁。”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人皆有之”与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凡人没有不仁,即是加入后天也没有法子使他(它)绝灭。”正是一个意思,只是孟子把仁的概念具体化为了恻隐、羞耻、恭敬、是非等。但是人皆有之并不表示每个人都能将它体现出来,作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否则社会上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丑陋的事情呢?

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心中有“仁”的人,才能喜爱应当喜爱的人,厌恶应当被厌恶的人,是非善恶截然分明,这不就是道德的内涵吗?人心就像指南针,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有天然的敏感。只是在人的心中和仁共存的还有其他许多杂音,令指南针的方向摇摆不定,而唯有心纯如仁人才能对是非做出明确的判断。这种判断并非是出于理智的思考,梁漱溟先生称之为“直觉”,并把其作为道德产生的根源。

梁漱溟先生也说:仁是好恶的表示,从好恶给我们的方向就是人的生活原来的方向。所以一切德行,都是直觉所指示之方向,即是出于仁。

人的这种道德约束感在平日里可能无法察觉,就如一溪清水流淌,但是一旦落入一颗石子,立刻淌开层层涟漪;而且灵敏的人能对落入池中的东西是花是叶迅速做出判断——它令这片水更美更净还是会玷污了它?而内心浑浊的人,也许不管落入了什么东西都会无动于衷,因为他的心里是一团浑浊。

那么仁和直觉有何联系?梁漱溟先生解释说:直觉便是活气之发于外面者;因知痛痒是可见的,故指此说……生命是体的根本,仁是真正生命,是活气,而直觉不过是仁的发用处。仁是一种更为本质、更为深刻的东西,直觉是它起作用的形式而已,人凭直觉行事,直觉却源自仁。之前说过,仁是一种很柔嫩很敏感的心,因此直觉敏锐不敏锐,是要看他仁不仁。水越清,越静,就越容易感受到外面的一丝风雨变息。粗糙的心当然没办法给予直觉正确的指引,所以才显得仁心对于美德之重要。

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人如果想要具备不忧、不惑、不惧这些美德,关键在于仁者能够见微知著,而唯有仁者能够如此。世界上的事情无论是好是坏,都是一个积土成山的过程。仁者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就在于他比常人更为敏锐更有前瞻性地地洞察了这个信息。所谓一叶落而知秋,萧条的季节尚未到来,然而跂而望之,山雨欲来风满楼,心中已经捕捉到了凉意,转而悲秋伤怀。麻木的人看见流血也不为所动,这样浑浊的心早已把仁遮捂得严严实实,自然难以谈得上是道德,只能套用孟子的话称其为不知道德是何物的禽兽了;而敏锐的心却能感应到他人的痛楚,心有戚戚,这才是道德之源。柔嫩的心看似多愁善感,实则因能比旁人早作准备,心中的悲悯之情会慢慢地积淀成为温厚,温厚的土壤将是美德最好的生养之地。

从这种情感出发,就会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怆,产生孝心;能够感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领悟生命的执着;会想要探究学海之宽广,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切都是源自心灵的柔嫩,也就是仁——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德行就是指这些广义的修养和品质。

弦外听儒音

巨伯探友: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适逢胡人进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你赶快离开吧!”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而你却让我离开,舍弃义气而寻求生命,难道这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胡人到后,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一个人留下?”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身体来取代朋友的性命。”胡人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有仁义的国家。”于是军队就回去,整个城都获救。

仁:近在咫尺天涯,还是远若天涯

“凡人没有不仁,即是加入后天也没有法子使他(它)绝灭。”

对《论语》稍有接触的人都不难知道,孔子最为欣赏的弟子是颜回。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那个更好”?子贡坦诚地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颜回呀,他听一个就知道十个,我听一个知道两个就算不错了。”孔子也说:“是不如他呀,我和你两个都不如他。”

其实孔子赞叹的不仅是颜回的聪明,更是他能够持之以恒地守住心中之仁:“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在孔子看来他的弟子之中只有颜回能够按照自己的仁心去生活。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难道其余的便是不仁的吗?不然,他们心中依然有仁的存在,只是表现得没有颜回那般纯粹。

同类推荐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肖小笑,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我们要一起穿越那片金黄的麦田,爬到卡克布齐的向日葵上进行我们的婚礼。听说那的日落是世界上最美的。,麻娑,麻娑。我们是红蚁的后族,做我的王后
  • 投资理财细节全书

    投资理财细节全书

    如今,理财已经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理财究竟是怎么回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益处和价值? 大部分人在谈到理财的时候都是说要通过理财来为他的钱保值增值,理财确实有这样的作用,但这只是理财带来的表面效应,人们对理财带给我们的益处和价值还并不完全了解。经济发展迎来“理财时代”,理财能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舒适安全的生活。理财二字似乎还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是低风险的,而投资或投机都是高风险的,实际上,在中国当前浓烈的投机氛围之下,理财二字几乎与金融投资或投机同义。本书即花费大量笔墨给大家描绘了投资理财的种种方式方法,希冀每个小细节都能让大家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