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500000014

第14章 临朝亲政(4)

遣使《汉书·食货志》说:古之王者,“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历代的皇帝也每每把遣使作为了解全国情况、处理应急措施的通常办法。汉武帝末年,“东方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胜数。道路不通。上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之,弗能禁。乃使光禄大夫范昆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隋文帝开皇三年,发使者巡省风俗,以使“不出庭户,坐知万里”。忽必烈“始定海内,欲见万里如在目睫,以决其畿”,乃派贺胜“乘传将指,遍历吐蕃、云南、广海之地,往返观察,军旅所及,必得其情以归报”(《道园学古录》卷十三贺胜《神道碑》;卷十八《墓志铭》)。有名的郑和下西洋,也就是衔明成祖的特殊使命而远涉重洋的。它如唐太宗遣观风使,清雍正遣观风整俗使、宣谕化导使,都是其类。许多皇帝还喜欢派遣宦官作为使者整顿地方政务、监视军队、督办工程、搜括财货。这种作法在某一程度上为皇帝增添了耳目,了解到实际的情况,有利于按自己的旨意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不过它是临时的、偶发的;而且,这些皇命在身的使臣们,往往是狐假虎威,凌轹地方官,敲榨老百姓,除了增添横暴以外,并不能对当时的政治带来积极效果。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民怨沸腾。元顺帝至正五年,为了收揽人心,派遣官吏分道奉使宣抚,以“询民疾苦,疏涤怨滞,蠲除烦苛,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唱的固属好听,但作的却完完全全相反。这些受委派的宣抚使官员,本身“类皆脂韦贪浊”,他们来到地方,与地方官勾结,官吏贪污而不问,百姓涂炭亦不闻,自己却大行贪赃纳贿,无恶不为。故当时民谣说:“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又说:“奉使来时晾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辍耕录》卷十九《阑驾上书》)类似的例子,是数不胜数的。

延访和对官员的召对不同,延见或延访则带有一定的尊礼性质,多半施之于饱学的宏儒和有名声的耆宿。汉文帝征见贾谊于宣室,倾谈“至夜半,文帝前席”。这次延见是因为文帝在宣室受祭祀用的剩余肉块,而感鬼神之事,便专门请了大学问家贾谊来进行讨论的,所以后人有诗讥讽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光武帝征聘他的老朋友严光,三反而后至,“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有的皇帝甚至不惜枉驾就尊,以表示特别的诚意和尊礼,如周文王渭水访姜尚,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通过延访,求得真正的贤才而任之,或者是取得有卓识的建策而行之;同时也带来了礼贤下士的美名。因此,历史上有所作为的皇帝都用很大的精力投人这一活动,而且多确实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延访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闻其名而延见,有的则因推介而延见。两汉时期,民皆可以诣阙上书,自陈己见。如果皇帝认为果有可取,即予召见,经过当面谈话,感到满意,便予以官职。如主父僵、严安、徐乐等著名政治活动家都是通过这条道路进人仕途的。北魏孝文帝在延兴二年,“诏州郡县各遣二人,才堪专对者,赴九月讲武,当亲问风俗”(《北史》卷三《魏本纪》)。朱元璋对解粮进京的各地粮长,和已告退返乡的功臣子弟元正来贺的,都亲子接见,加以训示。这类集体的接见,也有利于皇帝扩大接触面,掌握舆情。

诏求言与诏求贤求言也即是求贤。诏求言、诏求贤实际上便是范围广泛的延访。下诏求言是就某一重大问题,公开向部分官员或全体人民征求书面解答,它创行于汉武帝元光元年的《贤良策》。其文云:

朕闻昔在唐虞,画像而民不犯,日月所照,莫不率俾。周之成康,刑错不用,德及乌兽,教通四海。海外肃脊,北发渠搜,民羌侏服。星辰不孛,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麟风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呜呼!何施而臻此欤?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猗与伟与,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成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针对这一设策,贤良们各抒所见。董仲舒著名的天人三策,就是他对这一问题前后三次作出的对策。通过策对,汉武帝找到了调整国策的方向与办法,同时也发现了人才。

在公开下诏求言的同时,汉武帝也下诏求贤。元封五年,诏曰: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域者。

这都是皇帝个人,越过例行的官府程序,直接听取臣民的建言与批评,直接发现人才,不次任命官吏。到了唐代,制举制度正式形成。唐朝在正常的科举进士之外,又有制科之设。“天子又自诏四方德行、才能、文学之士,或高蹈幽隐与不能自达者,下至军谋将略,翘关拔山,绝艺奇伎,莫不兼收。其为名目,随其人主临时所欲而列为定科者,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详明政术可以理人之类,其名最著。而天子巡狩行幸,封禅泰山、梁父,往往会见行在。其所以待之之礼甚优,而宏村伟论。非常之人亦时出于其间,不为无得也。”(《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宋初承周显德之制,分设三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明吏理达于教化。一应内外职官,前资现任,黄衣草泽人等,并许诸州及本司解送吏部,由皇帝御试,谓之大科。后续增为六科。神宗以后,累罢累复。制举的特点是“无常科以待天下之才杰”,而由天子亲策之,与例行的科举程式是不同的。南宋高宗时曾创行“制科”,三岁一试,“与制举无常科者异,然亦必召试定等而后授官,则亦可谓之制科。”(《日知录》卷十六《制科》)清朝初年的博学鸿词科亦即唐之制举。不过这时已把常科的殿试进士亦称为制科。历代的君主们对下诏求言、求贤的办法电问多采行,不过大多是在碰上大灾、危局时,为了收揽人心而玩弄的政治骗局。

登闻鼓《事物纪原》说:“昔尧置敢谏之鼓,即其始也。用下达上而施于朝,故日登闻。”可知其设置之原意就在保证下情能上达。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对非议者严厉镇压。行之十年,乡邑大治,于是“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法家主张“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管子·法禁第十四》),老百姓议政是犯罪的。秦始皇立诽谤之法,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私下议论他的儒生,其意就是尽钳天下人之口。汉在这方面逐步有所放松。吕后当政的元年,除三族罪妖言令。文帝二年,下诏:“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族,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昕治。”(《汉书》卷四《文帝纪》)两汉之世,普通吏民可以直接上书于皇帝,放言政治,往往能够受到重视。晋元帝太兴元年,初置谏鼓谤木。(《晋书》卷六《元帝纪》)《事物纪原》也记:“晋施广盗官幔合弃市,子宗及云挝登间鼓。”此“登闻鼓”与《晋书》的“谏鼓谤木”,应该就是一回事,原是有来谏的用意。南齐萧衍即位,“诏公车府谤木、肺石傍各置一函,若肉食莫言,欲有横议投谤木函;若以功劳才器、冤沈莫达,投肺石函。”(《资治通鉴》卷一四五)这也有鼓励臣民议政之意。到了北魏时期,在官阙左悬登间鼓,民有穷冤则挝鼓以上闻。《魏书》卷一一《刑罚志》)从这以后的登闻鼓,大概就成了专为申诉大冤狱的通路。

武则天时期,置四匦,共为一室,列于庙堂。色青者位东方,有能告以养人及勤农之事者投之,名日延恩匦。色赤者位南方,有能正谏、论时政之得失者投之,名招谏之匦。色白者位西方,有欲自陈屈抑者投之,名日伸冤匦。色玄者位北方,有能以谋智者投之,名日通玄匦。任正谏大夫、补阙拾遗一人充匦使,每日所有投书,至暮并进。(《唐会要》卷五五《匦》武则天之所以这样作,主要是在奖励告密。宋、明都有登闻院、登闻鼓之设,“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明史》卷九四《刑法志》)。清初亦设登闻院,属通政司,主受诉讼事。故当时有御状、鼓状、通状之别。鼓状即登闻院之状,通状即通政司之状。“其后控诉者赴都察院及提督衙门,外藩则赴理藩院,无所谓鼓状、通状矣。”(《养吉斋丛录》卷之二)康熙时期还实行一种密折陈奏的办法。雍正在位,这一制度更加推广。所有这类奏折,不经过通政司转递,雍正在收到后亲笔朱批,阁臣不得与闻。雍正认为,这样作,一是通上下之情,以便施政;二是启示臣工,以利其从政。其实,这种作法的更大作用就是告密,十分有利于皇帝对外臣的控制。

微服私访微服私访或微服私行也是一些皇帝乐于采用的活动。这也称作微行。《史记》集解引张晏曰:“若微贱之所为,故日微行。”(卷六)微行的目的则可为两种:一种是过腻了与社会隔绝。单调、毫无生气的内宫生活,而乐于到宫门外走马游玩或射猎娱乐。南朝时候的大军阀侯景,平时喜欢独乘小马,弹射飞鸟。后来篡位作了皇帝,“及居禁中,不得轻出,常郁郁不乐云:吾无事为帝,与受摈不殊”(《资治通鉴》卷一六四)。刘宋的后废帝“好出入,单将左右,或十里、二十里,或人市里,遇谩骂则悦而受之”。后且“无日不出,与左右解僧智、张五儿恒夜出承明门,夕去晨反,晨出暮归。从者并执铤矛,行人男女及犬马牛驴,逢元免者。人间扰惧,昼日不开门,道无行人”(《南史》卷三《宋本纪下》)。隋炀帝大业六年,在长安端门街举行角抵大戏,炀帝曾数度微服往观。这都是想在穷极奢靡的宫内生活之外,寻找新鲜和刺激。也有的皇帝屡行私访,是纯粹出于政治目的。秦始皇曾微行成阳。朱元璋也累行私访,出入于负廓穷卷之中,对臣下进行秘密察访(《明史》卷一三七《罗复仁传》)。《野纪》载:“高皇微行大中桥傍,闻一人言繁刑者,语近不逊。上怒,遂幸徐武宁第……命左右往召某兵官帅兵三千持兵来……兵至,上令二兵官守大中、淮清二桥,使兵自东而西诛之。当时顿灭数千家。上坐以俟返命乃兴。”(卷一)其野蛮、残暴,真是令人难于置信。

6)殿试、视学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皇帝为了收揽人才,从两汉时代开始,就设制举。但它无定期,没有确定的程式。隋唐始行科举,初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主持考试。玄宗时,以员外郎望轻,遂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之。武则天天授元年,她亲策贡士于洛阳殿,谓之殿试。不过,殿试真正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还是宋代。宋太祖开宝年间,亲御讲武殿,复试进士宋准等,从此,遂成制度。凡考中进士的便誉为天子门生,这批知识分子、准官僚和皇帝之间又增加上门生与座主的师生之谊,更加加深了他们对皇帝矢志不移、感恩图报之心。南宋人刘一清记当时殿试的情况:“廷试之日,士人由和宁门人,徐行,执号、乐卫士收数成行而入。至集英殿门外,中官展视而收之。殿外挂混图于露天,甚高。良久,天大明,了然分明,知位次。土人聚于殿门外,待百官常朝毕,方引士人进拜,列于殿下。宰臣进题,上览焉。天子临轩,天颜可瞻。起居赞曰:省元某人。以下躬身再拜,又躬身而退,各依坐图行列而坐。每位有一牌一枚,长三尺,幂以白纸,已书某人、某乡贯,或东西廊第几人,不得移动及污损。坐定,中官行散御题,士人皆以御题录于卷头草纸上,以黄纱袋子垂系于项七。若有污损,谓之不恭,纳卷所不受。散题后,驾已兴人内进膳,赐食于士子、大学馒头一枚,羊肉泡饭一盏。食毕,不见赐谢恩。或要登东作旋(大小便),则抱牌倦卷子而往,卫士相引而去,亦不甚远。既坐而试,不得与邻坐说话。中官、从官杂处董之,宰执巡行。至申时,天子复临轩。纳卷于殿廷东庑阶下之幕中。一中官监视,收其牌及御题卷子,亦不容人临时于纳处展视。若至昏时,则见有传者云:已不在黄甲矣!士人每出一门,必书姓名于门东。历四门,皆书姓名,押宇。出时无号,无人押行,亦不待人齐出。”(《钱唐遗事》卷十《丹墀对策》)可见所谓殿试,由皇帝命题(当然是大臣代命),并亲临监试,仪式是很隆重的。所取的分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叫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若干人,三甲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对及第者的名次,也往往在主考官进呈的秩序上,皇帝根据自己的喜好,另行更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人物,几乎全是由此而晋身的。

视学即皇帝对国学亲加试察,祭奠先师孔子,并集合生员,由皇帝本人或淳儒硕学讲解经传,以示对教育的关怀和对先师孔子的尊敬。尊师重道,一直作为一种美德,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视学”也称“幸学”。清雍正皇帝为了表示对儒学的尊崇,改称为“诣学”。

7)亲刑狱

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法律就是作为地主阶级政治代表的专制皇帝个人意志的体现。他口含天宪,也就是最高指示。从秦始皇开始,规定“法出于一”。它的意思既包括以秦的法律来统一原来的六国,即全国地区;也明确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力操在皇帝一人之手。西汉社周专伺人主的意旨而治狱,有人批评他,他回答说:“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卷六《杜周传》)古之时以三尺竹简书写法律,“三尺”就是指法。杜周的这段话,深刻地指明了中国历史上法律的本质与其产生的根据。中国古代的法律有律、令等形式。在汉代,令的法律效力高出于律,这是因为当时律仍不完备,因此,社会上发生的大量新问题,新案犯,只能依靠皇帝临时的决断,即所渭令来处理。后来逐渐发展为律、令、格、式一整套完整的法律格局。到了宋代,中国封建社会又进人后半段的转型时代,中央集权与社会经济结构又有了新的发展。皇帝的敕诏又成为最有效的法律形式,用它来随时补充。修改、甚至取代原行的法律。宋神宗明确宣布:“律不足以周事情。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并把唐以来的律、令、格、式改为敕、令。格、式,强调敕的地位。朱元璋在修订《明律》之外,又另颂《大诰》,作为律的特别补充。这都清楚地表明:律原来就是皇帝的敕令。前主之令被固定下来成了后主之律,而后主之令也就是将来的律。封建时代的法律就是皇帝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与需要,以敕。令的形式逐步完备起来的。

同类推荐
  • 摄政大明

    摄政大明

    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百姓的咒骂、太子的敌视、清流的诋毁、权臣的排挤……还有一心想要卸磨杀驴的皇帝。环境很恶劣,前景很暗淡。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 特种兵在古代

    特种兵在古代

    一个从没有失败过的特种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古代。过人的技术,冷漠的性格,让他在新的时代成为无可替代的万人迷...
  • 名门骄妃

    名门骄妃

    星二代沈晴穿越了,大抵是上辈子将好运用尽了,这辈子她总缺些运道。成了官宦小姐,可惜家道中落,官爹入狱。有个哥哥,可惜不是一个肚皮爬出来的,厌她入骨。公主嫂嫂倒是嫡亲,可惜是前朝公主。好容易生了一张倾城面皮,可惜本主临死前几刀子毁了,嗯,身段是真不错,可惜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病秧子……旁人穿越步步莲华,她拼命挣扎,越混越差。从良家女到奴婢再到婢妾。好在,夫主是倾世无双的美男子,外表仙姿秀逸,温润如玉,可惜内里心性如冰,冷如利刃。得,还是甭挣扎了,做个姨娘,有吃有喝,睡睡极品美男,日子也不错。等等,夫...
  • 大风起兮(上)

    大风起兮(上)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热门推荐
  • 希区柯克推理经典集:后窗

    希区柯克推理经典集:后窗

    "本套书所汇总的故事,均根据希区柯克的电影和电视剧改编。希区柯克是悬念大师,也是心理大师,更是电影中的哲学大师。而他的悬疑故事集,也重点突出了心理的较量,是生与死、罪与罚、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矛盾统一体,是一首首直指阴暗灵魂的诗。故事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等为叙事主题,设置悬念,惊险曲折,引人人胜,令人拍案叫绝。
  • 魔法学院:妖女养成计划

    魔法学院:妖女养成计划

    【和心阙合写】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的炮灰女主角,被一个神、一个魔折腾过来蹂躏过去的故事。朱懒懒说:如果这也算桃花,那都是烂!桃!花!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长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长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长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
  • 灭世狂妃:凤戏九天

    灭世狂妃:凤戏九天

    她,二十一世纪让各国总统,四海九州的头脑闻风丧胆的异瞳金牌杀手,一朝竟然穿越成废柴小姐!不忍欺凌,她异世称雄!谋反立国!半路冲出个绝品殿下出来碍事!纵然他是魔兽之王又如何!我这个地狱之主还怕你不成!妖孽殿下你放马过来吧!从此只手降神兽!冷血夺兽翼!魔幻大陆凤纵横!异能邪瞳闯天下!开辟新国做女皇!灭世狂凤谁敢挡!地狱之主诱魔王!兄姊欺?各个徒手玩死你!姨娘欺?各种算计逼疯你!世家欺?各样计谋阴死你!皇族欺?翻云覆雨废了你!他,龙阙国人人仰赖的二皇子,隐匿人群的魔兽之王,运筹帷幄,只手遮天。却偏偏遇上了她,让他在战场上棋逢敌手。却不曾想见面之时才发现,她不过是一个十六岁少女?从此,他知道,得到她者,得天下!怎奈,小女娃,你的心是石头做的么?为什么为你流血流汗,伤痕累累,你都无动于衷呢?难道这一场爱情战役,他是要输?不行,他这辈子都缠上她了!此书从240章节起前后段不再重复,前错见谅!亲,耐心看
  •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法国的破落贵族子弟勒内离家出国,只身流落于北美洲,来到路易西安那的纳契部落的一个村子里,被德高望重的瞎眼老酋长夏克塔斯收为义子。夏克塔斯把自己年轻时与阿达拉相爱的曲折故事,讲述给勒内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地府十殿阎王的阎罗王与西方灵魂主神拼杀,最终用了亿万年积攒的一点时空轮回之力,托生到另一个陌生的王朝世界,集东西方神道之大成,建立新的鬼神秩序。阎王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阎王还说:“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