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市场上,人们都有以小博大的欲望,希望用很少的钱赚更多的钱。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使用杠杆也是以巨大的风险为代价,这就需要投资者不要只看到收益,更要看到风险,合理正确地使用这一工具,让其最大限度地为己所用。
GDP:投资理财的风向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GDP的提出是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出,或者说是生产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应该存在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到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能力有多强,或者说得更简单点就是创造了多少社会财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以便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比较。而GDP就是这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也就是说,GDP是用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社会财富的尺子。
社会财富到底包括哪些呢?一般来说,工厂生产的产品,银行提供的服务,学校创造的价值……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社会财富。把这些社会财富都加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简单点表示就是,社会总财富=书籍+碟片+丝瓜……+鞋子+衣服+床垫+美酒+香烟……为了使这些毫不相干的产品相加,经济学中便出现了“价值”这个概念,即冬瓜多少钱,丝瓜多少钱,衣服多少钱……这样用统一的货币表示各种产品的价值,就可以算出社会总财富。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的GDP增长百分之多少,就是指社会总财富在前1年的基础上增长的幅度。
这里所指的社会总财富是没有民族和国籍之分的,也就是说一国的领土范围之内,无论肤色,不管国内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是在这个时间所创造的价值都归入GDP内。例如,戴尔电脑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所获得利润就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不能计入美国的GDP;联想在美国的公司所获得利润就会计入美国的GDP,而不会计入中国的GDP。
当然,关于GDP这个概念,我们还有几个修饰词要把握好。一是时间概念,就是“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生产的”,这说明GDP是个时间段的概念,不是某个时间点的概念;二是生产的概念,是指所有生产的产品价值,不包括销售的收入,否则就会重复计算。比方说生产了10台电视,就会有10台电视的社会财富的价值表示,并不会因为你没有销售出去,而只记部分的价值表示;三是“最终产品和劳务”,这是指最终为人们所消费和使用的物品,不包括中间产品,这样也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四是“价值”,这是指这些最终产品和劳务都是要通过市场价格来统一计算的,不是某个厂家自己臆断的价值。
GDP概念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中国1985年建立GDP核算制度,1992年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成为核心指标。目前,这一指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制订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并成为家喻户晓、世人关注的经济“晴雨表”。
而对于个人的投资理财而言,GDP的变化非常重要。因为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就是说GDP的快速增长是股市上行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一旦放缓,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股市自然也牛不起来。例如2006年至2007年,我国的GDP增速持续保持在10%以上,股市自然是大牛市;而2008年至2009年,我国的GDP增速大幅放缓,2008年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到最后一个季度只有6.8%,而到了2009年的第一季度更是只有6.1%,所以这段时期,股市低迷,是个大熊市。
在个人投资理财的过程中,要对国家GDP的变化保持足够的重视和敏感。如果投资者能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顺势而为,则会增加赢利的机会,减少亏损的概率。
了解点投资理财税务知识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同定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有投资行为的发生,就要缴纳相应的税金。所以,学习投资就要了解中国的税收制度和相关的税务知识。
中国的税种现住按大的分类,主要有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和其他税。
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财产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行为税:印花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其他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作为个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必然会对不同的投资方式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方式进行投资。在目前,个人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两种: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
证券投资涉及的税收知识并不多,如股票投资现在只缴纳印花税,其他税收暂时免征。这里简要讲述一下实业投资的税务知识。一般而言,个人可选择的实业投资方式有:作为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从事承包承租业务、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组建合伙企业、设立私营企业。在对这些投资方式进行比较时,如果其他因素相同,投资者应承担的税收,尤其是所得税便成为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下面就各种投资方式所应缴纳的所得税进行分析。
一、个体工商户的税负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例如:某个体工商户年营业收入54万元,营业成本42万元,其他可扣除费用、流转税金2万元,其年应纳税额为(54-42-2)×35%-6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28250(元),税后收入为l0-28250=71750(元)。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税负
税收政策规定,从2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的投资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所承担的税负依年应纳税所得额及适用税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年应纳税所得额为6万元,适用税率为35%,应纳个人所得税6×35%-6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14250(元),实际税负为14250÷6×1%=2375%。
三、私营企业的税负
目前设立私营企业的主要方式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即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作为投资者的个人股东以其出资额占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获取相应的股权收入。作为企业法人,企业的利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当投资者从企业分得股利时,按股息、红利所得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样,投资者取得的股利所得就承担了双重税负。
由于单个投资者享有的权益只占企业全部权益的一部分,其承担的责任也只占企业全部责任的一部分。但是,因其取得的收益是部分收益,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税负个人投资者也按出资比例承担。
例如:个人投资者占私营企业出资额的50%,企业税前所得为12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应纳企业所得税12×33%=396(元),税后所得为12-396=804(元),个人投资者从企业分得股利为804×50%=402(元)。股息、红利所得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投资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402×20%=8040(元),税后收入为402-8040=32160(元),实际税负为(396×50%+8040)÷(12×50%)×1%=464%。
四、合伙企业的税负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在合伙企业中合伙损益南合伙人依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合伙企业成立后,各投资人获取收益和承担责任的比例就已确定。和个人独资企业一样,从20年1月1日起,国家对合伙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合伙人的投资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由于合伙企业都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而每个合伙人仅就其获得的收益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某合伙企业有5个合伙人,各合伙人的出资比例均为20%。本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为30万元,由各合伙人按出资比例均分。这样每个合伙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0×20%×35%-6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14250(元),税后收入为6-14250=45750(元)。合伙企业每个合伙人的实际税负为2375%(14250÷6×1%)。
在上述几种投资方式中,通常而言,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税负是一样的,私营企业的税负最重。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企业等三种形式的企业,是法人单位,在发票的申购、纳税人的认定等方面占有优势,比较容易开展业务,经营的范围比较广,并且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在三种企业形式中,私营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出现,只承担有限责任,风险相对较小;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由于要承担无限责任,风险较大。特别是个人独资企业还存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等相关法规不健全不易操作的现象,加剧了这类企业的风险。而合伙企业由于多方共同兴办企业,在资金的筹集等方面存在优势,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少。相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而言,较低的税负有利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发展。个人投资者在制订投资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优投资方案。
投资理财要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冒着巨大风险偷税漏税并不是明智之举;到处钻法律漏洞的“避税高手”终究会受到法律制裁。长袖善舞的投资人士,会考虑如何利用相关税收政策,合理减轻压力,如何合法地规避税收监管,留足资金赚取更多利润。
收益与风险是孪生兄弟
说到理财投资,就要提及风险和收益。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收益是通过投资获得的、超出投资本金的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赚来的钱。在很多情况下,比如投资股票和不动产,收益的获得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投资的结果可能是赚钱,也可能不亏不赚,还可能亏本,这种收益获得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风险。
投资的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的风险是投资产品本身价格的波动,如股票价格的涨跌、房价的涨跌等,如果买的股票价格高,一旦价格下跌,就可能亏钱;另一方面的风险来自投资产品本身的流动性,所谓流动性,说白了就是好不好卖出。流动性风险就是想卖出投资产品的时候可能卖不出去,必须降价出售,有时即便降价出售也可能难以成交,结果无法顺利地将投资产品变现。房产就属于流动性比较差的投资产品。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而生,如影随形。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要想获得高收益,就一定要承担高风险。反过来讲,即便承担了高风险,比如投资股票,却不一定能获得高收益,有可能亏本。因此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高风险高收益”是错误的,应该改成:“高风险可能高收益,还有可能亏本。”
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评估风险,只有对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评估,才能作出正确的策略,这样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投资,甚至可以把风险转化为收益。
19世纪80年代洛克菲勒控制了美国的石油资源。他的这一成就不仅取决于他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经商哲学,从母亲那里学到的精细、守信、一丝不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受益于他从创业中锻炼出来的预见能力和冒险精神。
19世纪80年代利马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当时这个油田的石油含碳量高,人们没有找到有效的提炼方法,所以油田的油价只有正常油价的1/6。而洛克菲勒坚信总有一天能找到提炼的方法,于是他执意要买下这个油田。他的这个决定遭到全体董事会成员的反对,但是在洛克菲勒的再三游说下董事会作了让步。果然,不出两年,洛克菲勒就找到了提炼的方法,油价从015美元涨到了1美元。公司的赢利猛增到几亿美元。公司董事会成员不得不承认,洛克菲勒比他们所有的人都看得远,他们说:“看来,看准了的风险就是收益啊!”
中国28年股市经历了牛市之后的熊市,在这场风波中,股民们都非常怀念两个人,一个是世界“股神”巴菲特,一个是中国私募第一人赵丹阳。巴菲特27年在中石油12~16元的过程进行了大幅度的减仓,后来中石油又从16元涨到了20元,于是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后来,中石油H股在香港降到9元多一点,而且仍呈下跌趋势。现在看来,巴特菲的卖出仍是非常正确的,股神不是徒有虚名的,他可能早就预见到了其中的风险,所以作出了卖出股票的决定。
28年初,中国私募界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私募第一人赵丹阳将其旗下的赤子之心进行了清盘,而清盘的理由则是: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当初还有不少的人对此表示出了不解和冷嘲热讽,在知道赵丹阳清盘的消息后,赵丹阳是从熊市里走过来的成功者,和多数人相比,肯定有别于常人的风险意识,而风险意识又是做股票的第一要素。所以,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有预见风险的能力,要知道风险与收益是孪生兄弟,在进行投资时要慎重考虑。
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提到过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我想提出有关报酬与风险之间的重要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报酬与风险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有1支6发弹装的左轮枪,并且填装1发子弹。你可以任意地拨动转轮,然后朝自己扣一次扳机。如果你能够逃过一劫,我就赏你1万美元。’我将会拒绝这项提议——或许我的理由是1万美元太少了。然后,他可能建议将奖金提高为5万美元,但必须扣两次扳机——这便是报酬与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
投资和风险是孪生子,只要有投资存在,伴随而来的必将是风险。懂得了收益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的道理之后,在进行理财投资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进行投资分析,对风险进行预见,避免自己的投资遭受很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