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8700000017

第17章 好枪的重要性

七万四千美金一把M1A,高扬被这个价钱吓了一跳,据他所知,美国民用枪市场上的量产M1A,最贵的也就是两三千美金,而这就算是好的了。

“鲍勃,你跟我说你的枪是七千四百块买的。”

得意洋洋的鲍勃似乎在他老爹面前说漏了嘴,听到他老爹语气不善的冒出了一句后,鲍勃立刻正声道:“这个啊,我说错了,就是七千四百美金,现在似乎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吧,嗨,朋友,你该干掉那个狙击手,然后我们就离开,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高扬也觉得现在不是聊天的时候,他当然也想干掉对面的狙击手,可问题是,他不敢脱离汽车的掩护,而对方的狙击手也不给他开枪的机会,除了对峙,他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如果你有办法干掉那个狙击手的话,可以试试,嗯,你们车上还有火箭筒或者导弹什么的吗?”

鲍勃的父亲闷声道:“没有了,一共只有两个RPG,刚才已经用光了。”

“真是遗憾,好了,现在我们谁都不敢动,所以我们还是有时间聊聊天的,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受到袭击?”

“我们是来打猎的,为什么会受到袭击,你该去问袭击我们的人。”

高扬笑了一笑,道:“我不想过问你的隐私,但是带着火箭筒来打猎,不太合适吧?摩根先生。”

高扬一句话说完后,鲍勃的父亲立刻语气大变,极为紧张的道:“你是谁?你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请你回答我的问题,否则我不介意给你来上一枪。”

“看来我说的没错,你就是摩根先生,回答你的问题很简单,因为有人把我们当成了你的人,还为此杀了十四个人,不,不对,一共是十六个人,我们当了你的替罪羊,死了很多人,而杀人的家伙在对讲机里说出了你的名字,当那个人发现他搞错了的之后,才来找的你,现在你明白了吧,摩根先生。”

摩根先生沉默了片刻后,沉声道:“真是不幸,对此我很抱歉。”

高扬叹了口气,道:“其实也怪不到你,只能说是巧合罢了,不过这个巧合很致命,我有个问题一直没来得及问,现在还是请你告诉我吧,这是哪里?还有袭击你们的是谁?”

“这里是苏丹,至于袭击我们的是谁,我不知道,但我会查出来的,并让他付出惨重的代价,为了我死的人,也为了你们死的人,那么你又是什么人呢?”

高扬大吃一惊,因为他是在埃塞俄比亚上的飞机,飞机的目的地也在埃塞俄比亚境内,虽然不知道飞机失事的地点是在那里,但无论如何飞机也不该跑到苏丹来啊,不过得知自己是在苏丹后,高扬立刻明白为什么他会遇到一场接一场的枪战了。

苏丹一直在打仗,南部苏丹和北部苏丹之间的内战,虽然现在大规模的内战已经停止,但小规模的交火和袭扰从未停止过。

“这里是苏丹?这里竟然会是苏丹?天啊,我怎么会跑到苏丹来的,这里离埃塞俄比亚远吗?”

“我不太清楚这里距离埃塞俄比亚国境线到底有多远,应该有三四百公里吧,为什么问这个?”

高扬失神道:“因为我是因为空难才到了这里的,而我是在埃塞俄比亚上的飞机,该死的,我怎么会在苏丹呢。”

摩根先生笑了笑,道:“不管你在哪里,你都该感谢上帝,至少你没有死于空难,好了,我有gps,等解决了对面的狙击手,你很快就可以知道这是哪里了。”

高扬定了定神,不再说话,把注意力放回了对方的狙击手身上,而且他觉得跟摩根还有他儿子显得很神秘,有什么疑问完全可以问巴克教授他们,没必要和摩根先生打太多的交道。

想起巴克教授和酋长他们,高扬更急切的想把对方的狙击手干掉,可是他绞尽脑汁去想,也无法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干掉那个狙击手。

由于瞄准镜是红外线的热成像仪,狙击手藏身的汽车发动机又是刚刚才灭火的的,所以温度很高的车头在瞄准镜里是一大片的红光,对高扬的瞄准造成了很大的干扰,而现在发动机的温度慢慢降低之后,对于瞄准镜的干扰已经慢慢消散。

高扬想了想,开始对着汽车的发动机开枪,他打算把狙击手藏身的汽车打废掉,不让敌方的狙击手有机会开车离开。

对着发动机连开了几枪后,高扬突然觉得与其这么浪费子弹,还不如趁机调整一下枪瞄来的实际。

高扬在发动机旁边的位置上瞄准了一个点之后,开了一枪,而刚打出的弹孔处温度很高,瞄准镜里能显出一个小红点,高扬就以此来判断误差开始调枪。

实际弹着点和瞄准的位置误差也不是很大,在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上,误差在二十厘米左右,高扬伸手在瞄准镜上扭了几下,又开了一枪后,就发现已经差不多了,等打到第五枪的时候,弹着点已经基本在一个桔子大小的范围内了。

在夜里,没有准确的参照物,只是凭着大概来调枪,能保证子弹击中在桔子大小的范围内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时高扬对于鲍勃所说的话再无怀疑,好枪就是好枪,一试就知道。

等打的差不多了之后,高扬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立刻对着因为伤口疼痛而一直哼哼的鲍勃道:“鲍勃,你还有子弹吗?关键是有曳光弹吗?”

鲍勃点了点头,发现高扬看不到他的动作后,立刻轻声道:“有的,不过我只带了五发曳光弹,我有一个弹匣,里面每隔三发铅头弹,就有一发曳光弹,我本来是打算在晚上猎狮子用的,你想干什么?”

高扬很是兴奋,他嘿嘿一笑道:“我想试试,看能不能打爆那辆汽车。”

鲍勃一听也兴奋了起来,立刻道:“好主意,我们还有很多子弹,你可以慢慢试。”

这时摩根先生低声道:“那辆车是丰田的lc80,油箱在车身左侧,打后轮后边偏下一点的位置,应该可以打穿油箱。”

高扬不知道丰田lc80是什么车,但他知道油箱的位置就够了,不过在开枪之前,他还想确定一下,“你确定对方车的油箱位置在左侧车轮后方吗?”

“当然,我非常确定。”

高扬看了一眼车头的位置,结果让他很是高兴,因为运气实在太好了,狙击手藏身的车正是车头朝左停着,也就是说油箱的位置正对着他。

高扬朝着左后轮靠后一点的位置开始射击,每打一枪就朝着发动机的位置打上一枪,以防对方的狙击手发现他的意图,而且他还得同时防备着对方的狙击手还击。

果然,高扬一个劲儿的开枪,让对手也按捺不住了,开始向着高扬射击,不过那个狙击手也没有什么好机会,大部分的子弹只是浪费在了车身上。

高扬把弹匣里剩余的子弹打光后,换上了一个二十发的满弹匣,一直把子弹打了个精光,觉得差不多了之后,换上了装着曳光弹的弹匣,开始朝着车左后轮附近的地面上射击。

第四发子弹是一颗散发着红光的曳光弹,但曳光弹钻到车轮后的土里,却没有引燃起一个小火苗,其实高扬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把油箱打漏,也不知道就算有汽油漏出来,会不会被曳光弹引燃,但这时候他也只能瞎蒙着试试了。

高扬连开了十几枪,第三发曳光弹也已经打出去了,马上就是第四发曳光弹,可对面的车还是好好地,这时候高扬有点急了,他轻轻的吻了一下手中的枪,轻声道:“给点面子,能不能解决战斗,可就靠你了。”

说完之后,高扬扣下了扳机,一道红光闪过之后,对面的车下一闪,一个火苗随即燃起,过了一两秒钟之后,轰的一声巨响,那辆爆燃起来的车已经烧成了一个大火球。

高扬兴奋的大喊一声道:“成了。”

这时摩根先生急声道:“燃烧不一定能烧死他,但他不管用的是微光夜视仪还是红外线的夜视仪,现在都被干扰的没法使用了,趁现在,过去干掉他!”

“不用冲过去,看我的。”

说完之后,高扬端起了手里的M1A,跑到车前的一侧后,借助燃烧的汽车传来的光亮,从栽倒在车门旁的那个死去的牛人身上找到了一把枪。

那个牛人用的是一把M4A1,而且用的是把两个弹匣粘在一起的快换弹匣,高扬一把将M4A1抄起后,向着正在燃烧的汽车绕了过去,不过高扬没有向着汽车靠近,却是兜了一个大圈子。

站在燃烧的汽车旁边向四周看去只是一片漆黑,可从四周向燃烧的汽车看去看过去,却是看的清清楚楚,高扬跑了几十步,已经能看到汽车的另一边时,发现有个人影正在踉踉跄跄的向后逃走。

地方的狙击手好像是受伤了,逃跑的速度很慢,离开燃烧的汽车也没有多远,高扬用M1A试了一下,红外瞄准镜被干扰的太厉害。

高扬放下了M1A,将手中的M4A1换上了一个新弹匣,然后开始连续打点射,M4A1的后坐力很小,精度也比ak47高的多了,在不到二百米的距离上,高扬打出了十几发子弹后,终于击中了那个想要逃走的狙击手。

同类推荐
  •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能佩戴黑色贝雷帽是中国特种兵的最高荣誉。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之所以有“黑色贝雷帽”称号,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雄鹰特种部队建立之初向往黑色贝雷帽,鼓励队员们以此为训练动力。原因之二是雄鹰特种部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黑色贝雷帽对于中国特种兵来说一样。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神箭传说

    神箭传说

    一场延续了十年的战争随着匈奴王庭的覆灭终告结束,天下却并没有恢复人们意想中的太平盛世,一场更大的战乱悄然降临到了立国百余年的大陈帝国。揭杆而起的贫苦百姓、据险而守的亡命大盗、不甘覆灭的匈奴残余、力图复国的前朝遗族、大权在握的权臣大将、觊觎中原的四方夷族、忠于帝国的贤臣良将……一时间群豪并起,纷纷为自己的理想而舍命相搏。乱世英雄出,卧虎藏龙的神州大地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人再可以置身事外.----------------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热门推荐
  •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妃”你不可

    “妃”你不可

    虽然“永远”只有剪短的两个字,却无人能用文字说的完全,“永远”到底有多远,它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二消散,真正的永远是藏在心底,尽管天会变,人会老,但那颗心都不会变。
  • 嫡女生存计划

    嫡女生存计划

    相貌丑陋就注定命格不好么?她的命是不好,苦海无边。母亲疯癫,嫡女身份被夺,形同奴仆,苦!姻缘被毁,姐姐冒名顶替她的身份嫁入侯门,进而还想杀她灭口,苦!她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才知道苦海无底线,女儿当自强,求人不如求己!她抛弃千金大小姐的虚名,隐匿乡间,忍辱不是目的,奋斗只是手段,她脚踏实地从零做起,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挣出一番新天地。当她扬眉吐气重新回到庄府时,她只有一个目的——拿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一切。欠她的,一分一毫,一点一滴,必须加倍偿还。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是谁说在路边捡到的一定都是王子呢?有的时候,也可能是迷迷糊糊的小白相公。他不属老虎不属金龙,却是属赖皮狗的,就像一帖揭不掉的膏药死皮赖脸糊在她身后。打不得骂不得杀不得撵不走,要认输还是趁机推倒?某某人第一次见到她,就用那双澄澈通明无辜无助兼无赖的大眼睛死死盯着她,可怜兮兮地叫道:“娘子!”“你认错人了吧。”“他们说对我好的女人不是我娘就是我娘子,那你是我娘还是我娘子?娘——”她打了个哆嗦。“我很老吗?”“那你就是娘子。”……“你叫什么名字?”“我没名字。”“你家在哪里?”“娘子的家就是我家。”“……你这小白痴!”他很无辜很无辜地眨巴着大眼睛,若有所思地道:“原来我叫小白,我就是娘子的小白相公。”……
  • 下堂相公太妖孽

    下堂相公太妖孽

    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小心中弹身亡,竟意外穿越,,还是穿越到被同一个夫君的其他小妾给卖了的倒霉女人身上,好不容易被救回去,不仅被这位相公嫌弃,还被其他女人欺负,他娶她,只是为了报复她罢了,可她莫羽,也不是等着被吃干抹净的主。无视嫌弃她,她不在乎,反倒让他方寸大乱。栽脏陷害她,她暗自偷换,让这些女人自食恶果。想折磨她,哼,笑话,谁折磨谁,还不一定呢?在明争暗斗的生活中,到底是谁先失了心,谁又为谁关上了心,当他看清一切,想要拉回她时,却又被卷入了另一个漩涡,江湖纷争,仇敌暗杀,宝物争夺,他最终能否如愿以偿找回她的心,而她又最终情归何处?
  •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上)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上)

    年满十八的傅红雪,为了给父亲白天羽讨回公道而踏上了一条漫长的复仇之旅。仇恨,使他勤练武功;仇恨,使他忍受别人所不能忍的污辱,这所有的一切全为了报父死之仇。然而,就在傅红雪终于能够面对各个仇家时,他却迷惘了!
  • 女人生活圣经

    女人生活圣经

    你可以看到许多女人的故事,她们如何在情爱中浮沉、如何营造幸福的家庭、如何维系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如何摆脱不堪的回忆拥有快乐的人生、如何在职场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以及她们对待美、对待金钱、对待性的态度。《女人生活圣经》以诚恳、轻松的笔触记录了女人在生活中的体会和感悟.希望每一个读过《女人生活圣经》的人都能够平和、快乐、幸福、无悔地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智慧的女人最懂生活,懂生活的女人才最有魅力!
  • 失恋33天

    失恋33天

    黄小仙儿,27岁的大龄少女,从事高端婚庆策划;胸前无大物,姿色平平,家境也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口刻薄言辞,以及对这世界满腔的乐观。
  • 变革寓言

    变革寓言

    耿辛,从小被称为天才,在接手父亲的公司后,拼尽全力却一败涂地。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只会说话的乌龟小贝,和一个大学尚未毕业的女孩(小珍)出现了。乌龟小贝讲述的那段离奇的龟族历史中,蕴涵了龟族的信仰“神龟七律”;而小珍则通过一系列的“阴谋”,让耿辛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过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