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300000016

第16章 公而忘私成就大业(3)

公元前203年,楚霸王项羽由于连年征战,已经到了兵尽粮绝的地步,手下的将士只剩下十万左右,而且楚军士气低落,恋家思乡的情绪笼罩着楚营上下,项羽无奈之下只好从荥阳撤兵。可刘邦的汉军已经发展到三十万人,而且兵精粮足,士气高涨。此时,楚汉战争的形式发生了逆转,汉军对楚军大举反攻的机会终于到了。在反攻作战中,刘邦又采纳了韩信十面埋伏的计谋,在楚军撤退的路上号炮连天,伏兵四起,汉军像潮水般地涌来,直杀得楚军好像鸡犬一般的四散奔逃,真是兵败如山倒。项羽虽然是勇猛无比,但是看到大势已去,只好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垓下。后又在汉军的四面围攻下,项羽只好率残部突围,最后,楚军全军覆灭,项羽单枪匹马败走乌江,终因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英雄盖世的项羽在江边自刎身亡。至此,历时几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

论功行赏排次第一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因为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所以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设下酒席大宴群臣,并一一论功行赏。刘邦在宴会上对群臣说:“各位贤臣良将,今天是我们夺取天下后举行的庆功宴会,大家都要尽情欢乐,好好庆祝庆祝。我给在座的各位出一个题目,请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能夺取天下,而功高盖世的项羽为什么会失掉了天下?”群臣你一言我一语,众说纷纭,刘邦最后总结说:“你们只知其一,不只其二啊。据我看来,成败得失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用人的不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送军需、供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当今天下的豪杰,我能放心大胆地使用他们,所以取得了天下。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能臣范增,还不能重用他,因此最后被我消灭了。”从上面的刘邦的这番高谈阔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能在生死存亡的楚汉战争中,打败势力比自己强大的项羽,最后夺取了天下,张良、萧何、韩信是不可多得的功臣。这三个人也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而萧何在这三个人中应该是第一功臣,除了上面刘邦对萧何所评价的功劳外,萧何慧眼识才,发现并举荐了韩信,为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起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

因此,刘邦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最后定萧何为首位功臣,封他为酂侯,给他的俸禄也最多。对于萧何的封赏,许多有功的将领心中不服,一起找到刘邦,问:“我们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才得到封赏,而萧何安居关中,并没有立下任何汗马功劳,只不过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罢了,为什么对他的封赏最高,都远远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刘邦说:“请问你们知道打猎吗?追杀野兽,依靠的是猎狗,而给猎狗发出指令的是猎人。你们攻城克敌,好比是训练有素的猎狗,而萧何却好比是能发出指令的猎人,如此看来,各位只不过是有功劳的猎狗,而萧何却是个成功的猎人。而且萧何全族好几十人跟随我,而你们又有几个人呢?多的也不过是带两三个家里人罢了,因此,我必须重赏萧何,请你们以后不要在下面随便议论了!”大家听到这里,一个个都无言可答。

刘邦回到内宫,又想起了当年在沛县时,萧何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提携和照顾,现在应当对萧何另眼看待和回报,于是又加封了萧何两千户的俸禄。

诸侯分封完毕,接着是排位次。刘邦向大臣们征求意见,群臣们都说:“平阳侯曹参在战争中英勇善战,身受七十余处战伤,他立下的战功最多,所以他应当排第一。”刘邦心里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的,一方面萧何曾经是自己在沛县时一起起兵反秦的亲信,另一方面,萧何对自己于公于私都有很大的恩情,但是在前次分封的时候,刘邦已经力排众议,重赏了萧何,所以这次对排位次的事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心里仍然认为应该把萧何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君说:“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差一点就丢了性命,在这个关键时刻,多亏萧何坐镇关中,从关中抽调军队来增援,不仅是兵员,就是粮草也全靠萧何由关中供应,才保证了军队的补给。正是有了萧何在后方坐镇,您才能在前方安心作战,即使多次被项羽打败,多亏了萧何这个坚强的后盾,您才能屡次起死回生,最后积攒力量,战胜了项羽率领的强大楚军。这些都为您创立汉家天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大功劳,与曹参等人所立下的一时的战功,萧何的万世之功显得尤为重要啊!我认为在排位次上,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这番议论,正中刘邦的心意,于是决定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并对萧何的父母兄弟一一加以封赏。

蔡东藩先生在他的《前汉演义》中对萧何作了如下的赞赏和评价:“从龙带甲人关中,转粟应推第一功。为语武夫休击柱,发踪指示孰如公?”这首小诗对萧何前半生的主要功绩做出了中肯的评价。

制定律令营建宫室

刘邦登基当上皇帝之后,继续任用萧何担任丞相一职。萧何在相位上,继续辅佐刘邦,对国家上下,精心谋划,事必躬亲,废寝忘食,鞠躬尽瘁,为汉朝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和初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汉朝初年,由于多年的战乱,国力已相当衰微,四海之内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壮大国力,发展经济,安抚百姓,政治稳定以及对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等等,任务艰巨,政务繁忙,萧何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萧何除了在人事安排上,为刘邦出谋划策外,主要是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典章制度方面,下了很大的气力。萧何借助当年收集的秦朝的图书档案资料,删除了秦朝法律中苛繁、严酷的条文,保留下了适合汉朝实际的条文,并在此基础上有较多的创新,制作成汉律九章,这是汉朝律令的开端,使汉朝的朝廷行政以及各个郡县的管理有章可循。其文包括朝贺礼仪、内部管理和对外交往等等。都一一制定了规章制度予以规范。萧何还辅佐刘邦出台了一系列赦免罪犯,减少兵员,减免赋税,奖励农耕等方针政策来发展经济,经过一段时问的恢复,多年战争留下来的创伤慢慢复原,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社会也逐步趋于稳定,国力逐渐强盛。

汉朝定都成阳后,(后改成长安)萧何又监管都城和皇室宫殿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萧何亲临督造,从规划设计到现场施,他都一一过问,建立都城是百年大计,一定要有相当的规模,但国家初定,财力有限,而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也要尽量节省,整个过程谋划得非常辛苦,历时两年,都城和皇宫建设完工,刘邦前来巡视,萧何当时正在建未央宫,已经建好了东阙、北阙(高大的宫门),又开始建前殿、武库、太仓等,刘邦看到都城规划得井井有条,皇宫建设得更是宏伟壮观,心中十分高兴,但是又假装生气地说:“现在天下还不太稳定,百姓还处在疾苦之中,你为什么把皇宫建造得这么豪华呢?”萧何这时心中有数,皇宫的建设都是按照刘邦的旨意办的,刘邦现在说这样的话是让别人听的,于是不慌不忙地说:“正是因为现在天下还不安定,所以才把皇宫的围墙建造得坚固高大,人民的安全才有保障。皇宫壮观了,也能显示出天子的威严。再说建筑设计是百年大计,一定要为后代子孙的发展留有余地,如果现在建设得太狭小了,后代子孙们再要扩建改造,那就更加浪费,不如一劳永逸,更为划算。”刘邦这才转怒为喜,满脸堆笑地说:“你说得很有道理,看来我又错怪你了。”其实当时未央宫的建筑规模并不算很大,规模还不到秦朝的阿房宫的三分之一,加上萧何督造时的精打细算,总体的花费国家还是能承担的,所以,老百姓的怨言并没有很多。萧何又知道刘邦的脾气,喜欢外观宏伟而内部装饰简单,这君臣的对话是做给别人看的,好叫老百姓传颂刘邦是一位为国为民,崇尚节俭的明君。从这件事上看,萧何与刘邦的关系相当密切,刘邦对萧何也是非常信任。

计诛韩信消除叛乱

刘邦称帝后,除分封兄弟子侄为王外,还分封了一些异姓王,让他们驻守各地。后来为了加强刘氏政权的统治,同时也怕这些异姓王造反,便寻找种种借口要消灭异姓王。萧何又投入到刘邦镇压异姓王的反叛、消灭异姓王的斗争中去。有一天,有一个叫周昌的人向刘邦密报,说阳夏侯陈稀招兵买马,阴谋反叛,自立为王,刘邦接到密报后,把朝中大事交付给萧何全权处理,自己率大军前去征讨陈豨。

原来这陈稀也是追随刘邦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武将,刘邦对他也很赏识重用,当时汉朝初立,刘邦加封陈稀为阳夏侯,并授予他代相的职务,管辖代地的军政要务。代地靠近匈奴,是北方抵御外敌入侵的军事重地,由此看来刘邦对陈稀还是非常器重的。但陈稀和韩信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因为韩信被刘邦冷落后而萌生了反叛之心。这时的韩信。刘邦嫌他功高盖主,先是借故剥夺了他的兵权,楚汉战争期间虽然被迫封了韩信为齐王,战后把他调离了根基很深的齐地,改封为楚王,后来干脆把韩信降为徒有虚名的淮阴侯。韩信是为刘邦夺得天下的重要功臣,最后如此下场,韩信心中充满了对刘邦的不满和愤恨。恰巧此时陈稀奉命去代地赴任前来看望韩信,两人密谋,由陈豨在代地起兵,韩信在都城内作为内应。

刘邦率大军征讨陈稀后,韩信的一个门客向吕后告发,说韩信是陈豨的内应,准备在夜间趁都城空虚,先打开监狱,释放囚犯,再袭击皇后和太子。吕后得到密报后,非常惊慌,急忙把萧何找来商量对策。两人谋划好对策后,由萧何来实施。第二天,萧何便向朝中的大臣们宣布,今天已经接到前线传来的捷报,说高祖刘邦率领的大军已经打败了叛军陈豨,就要班师回朝了,让大家都要前去向吕后道贺。众大臣接到命令后都去向吕后贺喜,只有韩信自称有病,紧闭家门不见任何人,没有前去向吕后道贺。萧何便借着探望韩信病情的理由来到韩信的住所,韩信自然不能再拒绝会面,只好走出卧室与萧何见面。萧何上前一边亲热地拉住韩信的手,一边对他说:“你不过是偶感风寒,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慢慢调养就会好的。今天皇上派人从前线传来捷报,说已经打败了叛军陈豨,众位王侯大臣都已经进宫去向吕后贺喜去了,只有你一个称病不上朝,也不去向吕后道贺,你又是陈稀的好朋友,这已经引起了大家的猜疑和吕后的不满。咱们两人是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为了你的切身利益着想,我还是劝你随我一同进宫,早一点向吕后道贺,这样就可以消除大家的怀疑和不满。”韩信听着老朋友萧何的话句句在理,情真意切,也就不好再推辞,只好随着萧何一道进宫。谁知到了吕后的内宫,四周早已经埋伏下不少武士,韩信刚一进门,这些武士们如狼似虎地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韩信捆绑起来。韩信高声呼喊萧何来救他,可这时萧何已经悄悄地躲起来了。武士们把韩信押到了长乐殿中,只见吕后阴沉着脸,怒目圆睁地坐在椅子上,对着韩信大声呵问:“大胆的韩信,你为什么要和叛军陈稀暗中联合谋反,你还要在城中做内应,妄图加害我们母子,你要从实招来。”韩信辩解说:“您这话是从哪里听来的,这是无中生有的假话,我是冤枉的,请皇后明察。”吕后严厉地斥责韩信说:“我现在已经接到皇上的诏书,说陈稀已经被捉拿了,经过审问,他已经招供了,他交代说是听了你的唆使,才起来造反的,而且还有你家里的门客,已经来向我告发你,你暗中串通陈稀谋反的信件都在我这里。你们同谋反叛有确凿的证人证词,现在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吗!”韩信还想再为自己申辩几句,但是吕后已不容韩信再说,喝令武士们将韩信拉出去处死。武士们将韩信拖到大殿旁的钟室中,将韩信乱刀砍死。一代大将就这样命丧于钟室,死于一个妇人之手。而出了这个计策的人正是萧何。想当初,萧何举荐韩信,劝刘邦登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将韩信推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现在又是萧何,为吕后献策,诱杀了韩信,将韩信无情地置于死地。所以后来人在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哀叹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为博信任自污名节

同类推荐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是一本评介民国早期总统的通俗图书。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和缔造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共6位总统。书稿以视角独特勾划出了这几位人物,全书兼具客观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读者看到一群鲜活的面孔。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热门推荐
  • 美人泪破茧王妃(结局)

    美人泪破茧王妃(结局)

    没身材,没长相,没三围,好不容易有人追了,却是别人的一场赌。莫名其妙地跳楼,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成了倾国倾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的大美女。要命的是,却被老爹五花大绑起来,嫁给了帅得一塌糊涂的王爷。晕,这么帅的王爷,就算你不绑起来,我也会嫁啊,这完完全全就是父母做主包办婚姻啊!一场权与利,谋与势为主的婚姻,一个又帅又酷的王爷夫君,是她的幸运,仰或是她的不幸。
  • 好景良天

    好景良天

    暴有修改的宠妃,霸道闷骚的皇帝,穿越版《金枝欲孽》剑出江湖,皇宫震动。皇宫女人,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 丑女不愁嫁:玉面美娇娘

    丑女不愁嫁:玉面美娇娘

    她是五毒教最小的师妹,却是资质最差的一个,也是最丑的一个。因为从小脸上的伤疤,她不得不带着半边面具示人。她被众师兄逼上了寻找大师兄之路。她是爬山涉水啊,翻山越岭啊,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大师兄’。眼前这个颓废得不行的男人,真的是大师兄吗?他那唏嘘的胡渣子,忧郁的眼神,还有那神乎奇技的刀法……都深深的吸引了她!等等!他真的是传说中的大师兄吗?为什么混混打他都不还手,真是越看越窝囊,本来还指望他一展五毒教的绝学的,怎么变成了她救他?有没有搞错啊!难道她认错人啦?不会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有趣的昆虫王国

    有趣的昆虫王国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体生命,奥妙无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偷心猎爱:首席的心尖宠

    偷心猎爱:首席的心尖宠

    她没有想到,去了趟医院割阑尾,却阴差阳错躺错病床,带了个球回来。岂料含辛茹苦养大,最后只能拱手让人。再见面的时候,昏暗的空间,她被他逼到死角,中间隔着圆滚滚的肚皮,连同肚子里那个不老实的小家伙,面前的男人那张颠倒众生的脸上噙着笑:“打了,我还可以让你做严太太。”她昂首挺胸,不再畏惧,“严总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现在请叫我宋太太!”【读者群:361043718】
  • 名门毒夫人

    名门毒夫人

    重复播放了好几遍,也没有看清楚女人的脸,只能看到她一丁点儿的发梢在画面中不停地闪动,她的脸孔都被方宇绰强健的体魄遮去了。她是谁?她一定要弄清楚,一定要。她拿起手机,拔通了一串熟悉的数字。“你拔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拔。”她抖着手指,连续了拔了好几遍,秘书台小姐都是回答着她同样的答案。这男人去了哪里?她要等他回来,等他回来问个清楚,她抖着一颗潇瑟的心,久久才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