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00000060

第60章 (4)

国之将兴,暗指宋。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暗指晋国。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暗指韩国。○先虚虚说起。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王。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厚施。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不食其报。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未定之天。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王旦。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俱年号。之间,既定之天。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跌宕。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前言“其可必也审矣”,此言“天之果可必也”,正是决词,以应“天可必乎”之说。转盼有情。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王素。○写世德子孙,故又添出一世。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此言王氏之得天未已。意思唱叹不尽。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云○唐人。者,请李栖筠作陪。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且说同。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且说同。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请李栖筠,乃只为此句也。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此又借一相近人出色一番。

懿敏公之子巩拱与吾游,又添出一世。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是以录之。收结劲健。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铭意言种槐即是种德。

起手以可必、不可必两设疑局,作诘问体。次乃说出有未定之天,有一定之天,历世数来,乃见人事既尽,然后可以取必于天心。此长公作铭微意。王氏勋业,与槐俱萌,实与此文而俱永。

方山子传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一句伏案。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好侠是一篇之纲。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聘当世,仍是侠。然终不遇。总是豪侠气概。伏下使酒好剑轻财一段。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伏岐亭相见。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伏山中人。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后汉书》:方山冠,似进贤冠,以五采鄃为之。○方山子,是想象得名。

余谪居于黄,谪黄州监税。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忄造季常也,姓名字并点出。何为而在此?”惊怪之词。方山子亦矍觉然问余所以至此者。紧接妙。真似一时适见光景。余告之故。告以谪居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逼真隐士行径。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描写隐居之乐,刻画入情。余既耸然异之。一顿,便作波澜。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追叙其侠。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游侠之态如画。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得此一转,更见悲壮。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应前山中之人唤起有得意。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伐,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一跌。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二跌。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掉转自得意句,有声响。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作不凡语,余波宕漾。

前幅自其少而壮而晚,一一顺叙出来。中间“独念方山子”一转,由后追前,写得十分豪纵,并不见与前重复,笔墨高绝。末言舍富贵而甘隐遁,为有得而然,乃可称为真隐人。

六国论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史记》六国俱有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先怪六国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次为六国代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次咎当时策士,不知天下之势。下乃发议。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此言韩、魏为六国蔽障,为秦咽喉,深明天下大势。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收者,使之附秦也。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一反更醒。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引证以明己说之有据。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八句,只是一句。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此切责韩、魏。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此切责东诸侯。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通篇结穴。下只一意,转折而尽。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一转。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二转。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三转。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四转。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五转。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此段深著自安之计,在知天下之势。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感叹作结,遗恨千古。

是论只在“不知天下之势”一句。苏秦之说六国,意正如此。当时六国之策,万万无出于亲韩、魏者。计不出此,而自相屠灭。六国之愚,何至于斯!读之可发一笑。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以养气冒起一篇大意。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一证。太史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二证。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跌荡。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申明文为气之所形。非亲尝者不能道此。

辙生年十有九矣,开宕。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一。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二。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三。恐遂汩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虚提以起下四段。过秦汉之故郡,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二。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三。○本欲说见太尉,却自嵩、华、黄河、京师许多奇闻壮观说来,文势浩瀚。见翰林欧阳公,欧阳修。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四。○又引一欧阳公,陪起太尉,妙。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转接无痕。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皆周宣一时人。而辙也未之见焉。一句挽上起下。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开宕。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一齐收卷,势如破竹。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应奇闻壮观结束,笔力千钧。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又自明志气。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住意洒然。

意只是欲求见太尉,以尽天下之大观,以激发其志气,却以得见欧阳公,引起求见太尉。以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引起得见欧阳公。以作文养气,引起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绝妙奇文。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江出西陵,西陵,即黄州地。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原,北合汉、沔勉,○湘、沅,二水名。汉水出为漾,东南流为沔,至汉中东行为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以亭览观江流,故从江叙起。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齐安即黄州。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点“亭”字。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倒出“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叔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杭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上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一段写当日所见以为快。至于长洲之宾,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譬睨诣,周瑜、陆孙之所驰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睥睨,袤视貌。周瑜,权将,尝破曹操赤壁下。陆逊,亦权将,尝破曹休,振旅过武昌,权以御盖覆逊。出入直骋曰驰,乱驰曰鹜。○一段吊往古之事以为快。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磋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糁入声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因“快哉”二字,发此一段论端,寻说到张梦得身上,若断若续,无限烟波。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快”字从其中看出,才起得张君谪居之“快”来。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脍稽计之余,会计,指簿书钱谷言。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与上两“其中”应。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蓬户,编蓬为户也。瓮牖,以破瓮为牖口也。○翻跌。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紧收,正写快哉,何等酣畅。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升者,乌睹其为快也?反结,更有余味。

前幅握定“快哉”二字洗发,后幅俱从谪居中生意。文势汪洋,笔力雄壮。读之令人心胸旷达,宠辱都忘。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爱你,只是妄想

    爱你,只是妄想

    她想有朝一日他会爱上她,但这一切,都只是妄想。这是一个神经病男与高冷女的故事,偏温暖向,不会大虐。谁都有些缺点,当缺点成为性格,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 汉宫俏佳人

    汉宫俏佳人

    失足坠楼却是意外穿越,穿越到了公元前203年吕后的身上,庆幸的是穿越者带去了美貌,吕后是越活越年轻,逐渐的转变成穿越者的美貌。迷倒了项羽,惊呆了审食其,刘邦也是后悔的要命,不惜一切代价的找寻吕后!韩信、英布、彭越、臧涂等等大批英雄豪杰有意拜倒她的石榴裙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蜀山剑侠传8

    蜀山剑侠传8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南宋浮生记

    南宋浮生记

    本文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作品,主角谷永宁是21世纪的现代人,在江边的一家修理厂里和一群人发生争执时,被人推到了江里,意外穿越到了宋朝。利用21世界的技术,他生产出了皇上需要的浸水不会模糊的纸,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技术。走上军队生活,利用火药技术,发明了各式火器,缴叛贼、杀敌寇,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名垂青史。
  • 外族小福晋

    外族小福晋

    一场阴谋重重的暗杀,让他与她相识。他,曾是汗位继承人,却被兄弟暗杀。她,救了他,却因家仇国恨不能爱他。再次相遇,他,救了她,却因两国联姻只能纳她为妾。他说:“贞儿,我自会待你如珠似宝!”她信了,他也果真这般待她,却不知,命运已经把她变成了他生命中万劫不复的劫……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好兵帅克

    好兵帅克

    作者通过主人公帅克这个普通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对于帝国主义军队对人民的奸淫抢劫,官兵之间欺上压下的荒唐关系,他们对俘虏的禽兽般的凶残,以及各级军官的愚蠢、贪婪,小说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