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00000040

第40章 (6)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害,指下文虫、蛇、禽、兽、饥、寒、颠、病等语。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见得天地间不可无圣人之道,有功于人,非佛、老可及。为之君,为之师。《书》:“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因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连用十七个“为之”字,起伏顿挫,如层峰叠峦,如惊波巨浪。自不觉其重复。盖句法善转换也。○说出圣人许多实功,正见佛、老之谬,全在下“清静寂灭”四字。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其言指老氏之书。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用反语束上文圣人治天下。许多条理,一句可以唤醒。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言人不若禽兽之有羽毛鳞介爪牙,必待圣人衣食之。若无圣人,岂能至今有人类乎?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提出君、臣、民三项,一正一反,以形佛、老之无父无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其法,指佛、老之教。而,汝也。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老言清静,佛言寂灭,此佛、老之反于圣人处。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着此感慨一段,味便深长,文便鼓宕。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此老、庄之语。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突入譬喻,破其清静、无为之说。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佛、老托于无为,《大学》功在有为,二字尽折其谬。今也欲治其心,佛、老亦治心之学。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此佛、老之无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极言佛、老之祸天下,所以深恶而痛绝之。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紧接。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夫所谓”至此一段,收拾前文,生发后文,绝妙章法。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格,庙焉而人鬼飨。

曰:“斯道也,何道也?”问语作态。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应“非吾所谓道”一段。是原道结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之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轲之死”一句,承上极有力。一篇精神在此。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荀卿,名况,赵人。尝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汉,扬雄,字子云,所撰有《法言》十三卷。○故云孟子之后不得其传。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事行,谓得位以行道。说长,谓立言以明道也。○重下二句,是原道本意。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完矣,又一转。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佛、老之道,不塞不止。圣人之道,不流不行。人其人,僧、道俱令还俗。火其书,绝其惑人之说。庐其居,寺观改作民房。明先王之道也以道同导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以无佛、老之害,故穷民皆得其所养。其亦庶乎其可也。两“可”字呼应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孔、孟没,大道废,异端炽。千有余年,而后得《原道》之书辞而辟之。理则布帛菽粟,气则山走海飞,发先儒所未发,为后学之阶梯。是大有功名教之文。

原毁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此孔子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意。○二语是一篇之柱。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申上文作两对,是双关起法。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此三段语意,俱本《孟子》“舜何人,予何人”一段来。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只转说。一说便见波澜。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应一句。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从上段“能”字,生出“善”字。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顺势衍足上意。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亦转说。一说又作波澜。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应一句。○已上写古之君子作两扇,是宾。

今之君子则不然。一句折入。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亦作双关起法。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有少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应一句。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应一句。○已上写今之君子,作两扇,是主。亦只就“能”、“善”二字翻弄成文,妙。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文极滔滔莽莽,有一泻千里之势。不意从此间忽作一小束,何等便捷。是文章中深于开合之法者。

虽然,急转,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怠”“忌”二字,切中今人病痛。下文只说忌者,而怠者自可知,惟怠故忌也。○方说到本题,此为毁之根也。吾尝试之矣。又作一扬,生下二比。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总撇上三句。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良士”一段。是主中之宾。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总撇上三句。强者必说悦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非良士”一段,是主中之主。○两意形出“忌”字,以原毁者之情,委婉曲折,词采若画。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原毁》篇,到末才露出毁字。大都详与廉,毁之枝叶。怠与忌,毁之本根。不必说毁,而毁意自见。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慨然有余思。

全用重周、轻约、详廉、怠忌八字立说。然其中只以一忌字,原出毁者之情。局法亦奇。若他人作此,则不免露爪张牙,多作仇愤语矣。

获麟解韩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麟,麇身、牛尾、马蹄、一角,毛虫之长,王者之瑞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诗·麟之趾》。《春秋》鲁哀公十三年(编者按:应作“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传记百家,谓史传所记,及诸子百家也。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瑞,正见其昭昭处。○一转。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知其为祥,不可知其为麟,所以为灵。○二转。角者,吾知其为牛;鬣猎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既不可知其为麟,则谓麟为不祥之物,亦无足怪。○三转。起下“圣人必知麟”。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帝王之世,麟在郊薮。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麟必待有知麟之圣人而后出,麟固无有谓其不祥者。○四转。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以德”句,正与“为灵昭昭”句相应。德字,即灵字之意,惟德故灵也。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若出非其时,则失其所以为麟矣,何祥之有?○五转。○上“不祥”,是天下不知麟也,非麟之咎也。此“不祥”,真麟之罪也,非天下之咎也。

此解与论龙论马,皆退之自喻。有为之言,非有所指实也。文仅一百八十余字,凡五转,如游龙,如辘轳,变化不穷,真奇文也。

杂说(一)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嘘气,虚口出气也。云为龙之所自有,故弗能灵于龙。○一节,言龙之灵轻。下急转。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博日月。伏光景影,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骨陵谷。云亦灵怪矣哉。茫洋,云水之气,极乎穹苍,日月为之掩蔽,光影为之伏藏,雷电为之振动,其变化风雨,则水遍乎下土,陵谷为之汩没。云亦灵怪极矣。○二节,言云之灵重。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三节,申言龙之灵轻。下急转。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四节,申言云之灵重。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云为龙之嘘气,故曰:“自为”。○五节,言龙能为云,若无龙,则亦无云矣。轻。《易》曰:“云从龙。”《易》:“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既曰龙,云从之矣。六节,言龙必有云。若无云,则亦无龙矣。重。

此篇以龙喻圣君,云喻贤臣。言贤臣固不可无圣君,而圣君尤不可无贤臣。写得婉委曲折,作六节转换。一句一转,一转一意。若无而又有,若绝而又生,变变奇奇,可谓笔端有神。

杂说(四)韩愈

世有伯乐洛,然后有千里马;伯乐,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此以伯乐喻知己,以千里马喻贤士。○一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二叹。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辨平声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骈,并也。○三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嗣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拗一笔。安求其能千里也!四叹。○“千里”二字,凡七唱,感慨悲婉。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五叹,总结。

此篇以马取喻,谓英雄豪杰,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斯可展布其材。否则英雄豪杰,亦已埋没多矣。而但谓之天下无才,然耶否耶?甚矣,知遇之难其人也!

同类推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族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常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族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炼出了闪光的教育智慧。这不仅是一本献给所有父母的教子课本,同样是一本所有家长的修身指南,更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 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

    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

    本书总结了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注意的100个细节,具体为:做人的16个细节、做事的15个细节、学习的26个细节、交往的16个细节、生活的27个细节等。每个细节的开头是点睛之笔,接着用经典故事做导引,并对故事进行深度解析,让孩子能更进一步认识细节的重要性。同时,每个细节后面都有一个“身体力行”板块,为广大的孩子提供了落实细节的具体指导建议,这些建议非常直观、切实可行、极具操作性。在很多细节的最后,还有“智慧背囊”和“小贴士”,不仅能让孩子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每一个细节中所蕴含的不朽的智慧。
  • 笑面罗刹

    笑面罗刹

    姿色平平的女子,恬淡的笑容,司马家没脾气的三小姐。不显山,不显水,她是天山上雪老的关门弟子。“一个月内,把为师教的都学会,知道了吗?”仙风道骨的雪老刻意板着脸吩咐下面的弟子。“是,师傅”如出一辙的抬头,斜眼,懒懒的回答,准备散开,不想理会这个闲得无聊的老头子。“笑儿”古怪的撒娇声出自雪老之口,对象却是一个稚龄女童,淡淡的微笑挂在嘴角。“听到师傅的话了吗?”温柔的语气像是在询问。“是,师妹”整齐而洪亮的回答,却让一旁的雪老再一次的暗自落泪,师傅竟然不如徒弟有威信。不胆怯,不畏惧,面上依然是淡淡的微笑,她是幽萝谷谷主的唯一传人。“禀谷主,叛徒已捉拿回谷,请谷主明示”蒙面的黑衣人指着同时被扔在地上跪着的几个男子,恭敬的等候幽萝谷谷主吩咐。“背叛我的人,从来就只有死路一条”谷主阴沉的吐出,却见下面跪着的人反而露出了解脱的神色。“笑儿,交给你了”同样蒙面的黑衣谷主看向这里唯一的一个露出真面目的少女。“请谷主饶命啊,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起彼伏的求饶声顿时响彻了整个幽萝谷。新文:《嚣张宝贝黑道妈》完结经典文:《大良凰后》《笑面罗刹》《随心皇妃》《玉面狐狸》
  • 埋伏

    埋伏

    《埋伏》.又名《谁知道那就是一种感觉,叫做悲伤》.小心被颓废的文字挫伤.女主人公像是你恋恋不舍的童年的一颗乳牙.谁记得这个年代,谁记得我们的野蛮倔强而悲伤的孩子,他生活在一片不见天日的天空下,他的眼睛里只能看到黑和白的颜色,还有一团红色的忧伤,涌动,奔流在他的身体里.那团忧伤源自一个漫无天日的黑夜,红色的兽呼啸而过,她的小诺随那团红色跌下山冈.那红色打入了他的眼睛,挥之不去.他陷入巨大的忧伤里,他在荒山上匍匐了了十年,等待他的小诺,在此期间,他时常看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体脱离自己,走进岩石里,跃上天空,然后自由自在的翱翔……他可以摇身一变,便可以拥有冰雪高贵的血统,更多的时候是低贱的植物和野蛮的野兽为伍.他在等待那只红色呼啸而过的红色的兽.最后他遗憾的发现那只野兽一直匍匐在他的身体上.那是尊植物,它成功击败了墙的情人,成功的把一块丰盛的土地变为一滩虚土,他它甚至可以站立起来,生成人的模样,然后,细细的看你绝望忧伤的表情,呼啸而去.那尊植物,叫做忧伤,它匍匐在我的身上,很遗憾的,你们与我为伍.一段缠绵缠绵而又忧伤的祭文,献给谁,谁也不知道,你读读看.
  • 黄金投资实用全书

    黄金投资实用全书

    目前,世界黄金市场已从商品消费需求主导转向投资需求主导。黄金价格正处于周期性上升初期,投资投机正当时。为了帮助普通老百姓熟悉黄金投资,本书详细介绍了黄金、黄金市场、黄金投资分析、黄金投资风险控制等普通老百姓投资黄金最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从实务的角度指导读者进行黄金投资。
  • 王妃要休夫

    王妃要休夫

    我虽没有倾国倾城之容貌,可是我有一个倾国倾城的皇后姐姐。于是我托姐姐的福,由皇帝姐夫一道圣旨,然后下嫁给了无数少女心目中的好老公人选——六王爷。据说他长得很帅,据说他很能打,据说他还很懂文……
  •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是一部意蕴丰厚、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从新中国解放前夕,历经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右”、文革,一直到新时期这样一个历史时段中,煤炭工人邵士喜及儿子邵合作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悲剧命运,在充满种种悖谬的历史境遇中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百态:他们或以“瞒和骗”、隐忍、溜须拍马等朴素的处世哲学顺应着悖谬的社会,或反其道而行。
  • 庶女阏氏

    庶女阏氏

    阏氏-相关解说yānzhī(音同“胭脂”)汉代匈奴称其君主的妻妾为阏氏。瞧我是庶女,就好欺负吗?替尊贵的皇姐姐们和亲塞外?替便宜的皇帝爹维护外交?替大离皇朝稳固统治?行,没问题!不过,请付出代价!看我一个小小皇家庶女,拿了这花花江山,去做我缮善阏氏的陪嫁!一嫁,她穿着高贵无比的大红凤袍,头戴金冠,看着那个在红毯尽头迎着她的未来夫君——垂垂老矣的鄯善王!二嫁,她披上了鄯善国最最荣耀和昂贵的金缕玉衣,与那个要迎娶她的人——腹黑冷漠的鄯善王子,怒目而视!三嫁,只是一身最简单不过的红裙,他为她绾好一头长发,插上自己亲手打造的碧玉簪,二人并肩、携手,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 驭夫36计

    驭夫36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穿越到嘉靖年间才发现,历史名人在青春期也不过是这个德行。这模样怎么打倭寇、拒北虏?作为班主任,她只好以暴制暴+攻心为上。且看穿越女教师PK少年民族英雄。谈一场禁忌的师生恋也算是为国捐躯,了不起嫁过去,管他一辈子!为了民族大业,我容易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