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证券分析师说:“根据统计,股市有55%的日子是上涨的,有45%的日子是下跌的。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哪些天会上涨。”因此,若你不知道明天是涨还是跌,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猜明天会涨。因为猜的次数越多,猜对的概率就越高。既然你每天都猜股市会涨,那么最佳的投资策略就是:有钱就买,买了就不要卖。这种办法看起来很笨,却是最好的基金投资理财方法。
根据有人曾做过的一项实证研究显示,过去投资基金,以持有一个完全分散风险的基金投资组合而言,持有时间越长,发生损失的机率就越小。持有一天下跌的可能性是45%,持有一个月下跌的可能性是40%,持有一年下跌的可能性是34%,持有五年下跌的可能性已降为1%,若持有十年以上,则完全没有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因此,长期持有是降低选错卖出时机之风险的重要手段。
投资与风险伴随
所谓投资中的风险是指在竞争中,由于未来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或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造成股价随机性的波动,使实际收益和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使投资者有蒙受损失甚至破产的机会与可能性。
投资和风险是孪生子,只要有投资存在,伴随而来的必将是风险。
任何一个准备或已经在证券市场中投资或投资其他实业的投资者,在具体投资前,都应认清风险、正视投资风险从而树立风险意识,并相应做好如下基本准备工作:
掌握必要的证券专业知识
证券市场的本身是一门非常广泛而深奥的学问,当然一般普通投资人很难研究透彻,但是若想成为一个稳健而成功的投资人就必需花些心血和时间去研究些最基本的证券知识,假如连一些基本的投资知识都没有就妄想碰运气赚大钱,即使运气好误打误撞捞上一笔,不久也肯定会再陪进去。
认清投资环境,把握投资时机
股市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经济衰退、股市萎缩、股价下跌;反之,经济复苏、股市繁荣、股价上涨。政治环境亦复如此。政治安定、社会进步、外交顺畅、人心踏实、股市繁荣、股价上涨;反之,人心慌乱、股市萧条、股价下跌。
在股市中常听到一句格言“选择买卖时机比选择股票种类更重要”。这也就是说在投资前应先认清投资的环境,避免逆势买卖,有许多人在未了解股市大势之前即糊里糊涂盲目买卖,结果与股势反道而行。多头市场时做空,空头市场时却做多,这种人焉能不赔光老本?
确定合适的投资方式
股票投资采用何种方式,因投资人的性格与空闲时间而定,一般而言,不以赚取差价为主要目的,而是想获得公司红利或参加公司经营者多采用长期投资方式。本身有职业,没有太多时间前往股票市场,而又有相当的积蓄及投资经验的,适合采用中期投资方式。时间较空闲,有丰富经验,反应灵活的人可采用短线交易的方式。经验丰富,整天无事,且自认反应快,赌性浓,喜爱找刺激的人,多半向往当日交易。
就理论而言,短期投资利润最高,次为中期投资,再次为长期投资。但经验证明很少人能每次都准确的在底部买进,顶部卖出,所以就平均获益能力来计算,中期与长期投资较短期投资利润高,当日交易投机性最浓且具有赌博性质,是赚是赔一半凭经验,一半靠运气,风险大,且伤害身体,一般投资者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制定周详的资金运作计划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股票交易中的资金就如同我们赖以生存解决温饱的大米一样。大米有限,不可以任意浪费和挥霍,因此巧妇如何将有限的“米”用于“炒”一锅好饭,便成为极重要的课题。
同样,在血雨腥风的股票市场里,如何将你的资金作最妥切的运用,在各种情况发生时,都有充裕的空间来调度,不致捉襟见肘,这便是资金运用计划所能为你做的事。
股票投资人一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价格的涨跌之上,愿意花很多时间去打探各种利多利空消息,研究基本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研究技术指标作技术分析,希望能做出最标准的价格预测,但却常常忽略本身资金的调度和计划。
事实上,资金的调度和计划、运用策略等所有一切都基于一项最基本的观念--分散风险。资金运用计划正确与否,使用得当与否都可以用是否确实将风险。分散为标准来进行衡量。只要能达到分散风险,使投资人进退自如,那便是好的作法。至于计划的具体做法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为世界上有1000人就会有1000种性情、观念、作法、环境的组合,任何再高超再有效的计划也须得经过个人的融会贯通才会立竿见影,不能生搬硬套,这点请投资人千万记住。
时下市场上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分散投资风险就是将所有的资金投资在不同的股票之上。因此就真的有人将100万资金分成若干份分别投向不同的股票市场、不同股票之上:花20万买“深发展”,20万买“长虹”,30万买“海尔”,20万买“华联”,最后10万再买点“金杯”。
这样的操作,不但起不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反而更容易将事情搞糟。万一5种投资里有3种行情走反,他马上就会手忙脚乱,无法应付接踵而来的变化。一如同时从天上掉下5个西瓜,接住1个,接不住其他4个,接住2个,接不住其他3个,或者,最常发生的情况是,5个西瓜都跌碎了。这样的操作,陡增风险。
真正的风险分散方案,概括地说就是不要一次性把所有可投资的资金悉数砸进市场。
投资人,尤其是初入市场的投资人,手中握有的股票种类应该尽量单纯,绝不能如上例所述选择不同市场、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股票。这样在行情分析预测以及应付不时出现的意外行情时,才不会左支右绌,穷于应付。在具体操作上,可将资金分成三份。第一份作为第一次投入的先锋队,第二份作为筹码,第三份作为补投资金。例如100万的资金可分为40万、30万、30万这样3份,在作价格行情分析后,选择适当品种投入第一份资金40万开仓交易;当行情如预测一样走势时,随即投入第二份资金30万作为筹码,逐渐加码,并随即选定获利点获利离场;当行情走反,朝着不利方向发展时,此时第二份资金30万配合做摊平。而最后一份资金30万元,可以灵活运用,在行情大好时追杀,在行情大坏时当成反攻部队,弥补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动作均必须将较准确的行情判断和资金策略配合使用,保持清醒克制的头脑,行情走对时要下得狠心加码追杀,行情走反时要冷静选择反攻机会。
正确选择投资对象
选择适当的投资对象亦为投资前应考虑的重要工作,对象选对了可在短期内获得几倍的暴利,选择错误时天天眼见别的股票节节升高,而自己的却如老牛拖车;跌时别的股票缓缓下跌、时而反弹,而自己的却连连下跌且无反弹。
至于选择何种股票最好,要视当时的经济环境,投资人个性和对股市的了解程度以及经验而定。通常不怕冒风险,股市经验丰富的人多半喜欢买卖涨跌幅度大的热门投机股;而一些正要或刚投入股市的人应该投资获利能力强、涨跌幅度稍缓而流通性仍然很大的优值股。
股神巴菲特规避风险的方法
1956年26岁的巴菲特靠亲朋凑来的10万美元白手起家,50多年后的今天,福布斯最新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巴菲特的身家已达到了近500亿美元。今天看来,巴菲特的故事无异于神话。但仔细分析巴菲特的成长历程,巴菲特并非那种善于制造轰动效应的人,他更像一个脚踏实地的平凡人。
虽然巴菲特是全球最受钦佩的投资家,但是机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不理会他的投资方法,很少有投资咨询公司或养老金信托公司会委任他管理资金。巴菲特所掌控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去买,也从没有分析师推荐他的股票。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巴菲特更像是一个老古董,他的投资理念与市场格格不入,总之巴菲特与其他人总有那么一点点区别与距离。或许正是这一点点区别决定了巴菲特只有一个,而我们都不是。
巴菲特投资攻略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
在巴菲特的投资名言中,最着名的无疑是这一条:“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巴菲特总是在市场最亢奋、投资人最贪婪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激流勇退。1968年5月,当美国股市一片狂热的时候,巴菲特却认为已再也找不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他由此卖出了几乎所有的股票并解散了公司。结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
巴菲特的稳健投资,绝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的策略使巴菲特逃避过一次次股灾,也使得机会来临时资本迅速增值。但很多投资者却在不清楚风险或自己没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下贸然投资,又或者由于过于贪婪的缘故而失去了风险控制意识。在做任何投资之前,我们都应把风险因素放在第一位,并考虑一旦出现风险时我们的承受能力有多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巴菲特投资攻略二:作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不是短期投机者
巴菲特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他是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不是短期投资者或投机者。巴菲特从不追逐市场的短期利益,不因为一个企业的股票在短期内会大涨就去跟进,他会竭力避免被市场高估价值的企业。一旦决定投资,他基本上会长期持有。所以,即使他错过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热潮,但他也避免了网络泡沫破裂给无数投资者带来的巨额损失。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者必须在设想他一生中的决策卡片仅能打20个孔的前提下行动。每当他作出一个新的投资决策时,他一生中能做的决策就少了一个。”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内,巴菲特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没有谁能像巴菲特一样长期比市场平均表现好。在巴菲特的赢利记录中可发现,他的资产总是呈现平稳增长而甚少出现暴涨的情况。1968年巴菲特创下了58.9%年收益率的最高纪录,也是在这一年,巴菲特感到极为不安而解散公司隐退了。
从1959年的40万美元到2004年的429亿美元的这45年中,可以算出巴菲特的年均收益率为26%。从某一单个年度来看,很多投资者对此也许会不以为然。但没有谁可以在这么长的时期内保持这样的收益率。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被贪婪、浮躁或恐惧等人性弱点所左右,成了一个投机客或短期投资者,而并非像巴菲特一样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巴菲特投资攻略三: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
究竟应把鸡蛋集中放在一个篮子内还是分散放在多个篮子内,这种争论从来就没停止过,也不会停止。这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投资策略。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集中看管一个篮子总比看管多个篮子要容易,成本更低。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看管住唯一的一个篮子。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在作出投资决策前,他总是花上数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考虑投资的合理性,他会长时间地翻看和跟踪投资对象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对于一些复杂的难以弄明白的公司他总是避而远之。只有在透彻了解所有细节后巴菲特才作出投资决定。
由此可见,成功的因素关键在于在投资前必须有详细周密的分析。对比之下,很多投资者喜欢道听途说或只是凭感觉进行投资,完全没有进行独立深入的分析。投资没有赢利的可靠依据,这样投资难免会招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