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500000002

第2章 王维诗选(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题解

九月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山东兄弟,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人,蒲州在华山东,而作者当时独在华山以西的长安,故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开元五年(717)诗人十七岁时所作,虽是少年之作,却写得极为精警自然,说明诗人的创作起点很高。首句连用两个“异”字,渲染出独自在他乡作客的孤单与陌生,从而自然地引出下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写节日思亲的普遍感情,可谓“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末二句转而从亲人那儿着笔,诗便不直露,显得婉曲有馀味。清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甚是。

注释

〔1〕佳:宋蜀本、述古堂本作“嘉”。〔2〕“遥知”二句:古时重阳有登高插茱萸的风俗,故云。茱萸(zhūyú),乔木名,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之分。《太平御览》卷三二引周处《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吴均《续齐谐记》载:费长房谓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相传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和系茱萸的习俗,即始于此。

洛阳女儿行时年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馀〔1〕。

良人玉勒乘骢马〔2〕,侍女金盘脍鲤鱼〔3〕。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4〕。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5〕。

自怜碧玉亲教舞〔6〕,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7〕。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8〕。

城中相识尽繁华〔9〕,日夜经过赵李家〔10〕。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11〕。

题解

十八,赵注本题下注云:“时年十六,一作十八。”这首诗作于开元六年(718),诗中写尽洛阳女儿的娇贵和她丈夫的豪奢。末二句荡开一笔,“况君子不遇也,与《西施咏》同一寄托”(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五)。全诗多用对句,语言华美流畅。

注释

〔1〕“洛阳”二句: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又《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可,大约。〔2〕良人:丈夫。玉勒:饰以美玉的带嚼子笼头。骢:青白色马。〔3〕侍女”句:语本辛延年《羽林郎》:“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把肉切细叫“脍”。〔4〕“罗帷”二句:互文见义,谓“洛阳女儿”出门与返回,乘坐华贵的七香车,用宝扇作仪仗,上下车子,有罗帷围护。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华贵车子。宝扇,古时贵人出行用为仪仗,以雉羽制成。九华帐,华丽的帐子。古时器物凡有华采者,每以九华为名。〔5〕剧:甚于。季伦:晋石崇之字。“石崇为荆州刺史,劫夺杀人,以致巨富”(《世说新语·汰侈》注引王隐《晋书》),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王恺与石崇斗富,晋武帝助王恺,曾赐给他一株世上罕见高二尺多的珊瑚树。恺拿它夸示于崇,崇即时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王恺正待发作,石崇说:“不足多恨,今还卿。”于是令人搬来六七株高三四尺的珊瑚树。王恺见了惘然自失。事见《世说新语·汰侈》、《晋书·石苞传》。〔6〕碧玉:梁元帝《采莲曲》:“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此借指“洛阳女儿”。〔7〕“春窗”二句:谓通宵欢娱,到天亮才灭灯;灯灭以后,灯花片片飞到窗上。九微,灯名。《博物志》卷八载,汉武帝在九华殿设九微灯以待西王母降临。花琐,雕花窗格。〔8〕“戏罢”二句:写“洛阳女儿”闺中生活之空虚。理,温习,练习。〔9〕繁华:富贵之家。〔10〕赵李:阮籍《咏怀》其五:“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七以为指汉成帝二女宠赵飞燕、李平的亲属,大体近之。此处指贵戚。〔11〕“谁怜”二句:感叹贫女虽美,却无人爱怜。越女,指西施。参见《西施咏》。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1〕?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2〕,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3〕,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4〕!

题解

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吴越春秋》卷九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退守会稽,知夫差好色,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使人寻于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因献于吴王,吴王大悦。本诗载《河岳英灵集》,当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前。今姑系此。清沈德潜评此诗说:“别寓兴意。”(《说诗啐语》卷下)“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唐诗别裁》卷一)黄培芳亦评云:“托意深远。”(《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上)又宋刘须溪评“贱日”二句说:“语有讽味。”清黄周星评“君宠”二句云:“既有君怜无是非,便有君憎无是非矣,语有意外之痛。”(《唐诗快》卷四)这些意见都很正确。此诗实际是说,西施的“殊众”与否,不在于她有无“艳色”,而在于她的“贵”或“贱”,以及“君宠”“君怜”与否。隐喻士的遇与不遇,也不取决于他有无才德。所以,在这首诗中,寄寓着怀才不遇的下层士人的不平与感慨。在艺术上,由于此诗采用比兴寄托的表现方式,因而形成了深婉含蓄的特点。

注释

〔1〕宁:岂。微:卑贱。〔2〕傅:着,搽。〔3〕浣(huàn)纱:相传西施贫贱时,常在江边浣纱。浙江诸暨南有苎萝山,下临浣江,江上有浣纱处。参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二。〔4〕“持谢”二句:《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颦(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人,挈妻子而去之走。”此处即用其事,除谓西施的美态无法仿效外,更主要的是说西施的际遇不可希求。持谢,犹奉告。

桃源行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1〕。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2〕。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3〕。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4〕。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5〕。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6〕。

平明间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人。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7〕。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8〕。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9〕。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人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10〕。

春来遍是桃花水〔11〕,不辨仙源何处寻。

题解

桃源行,乐府新题名,《乐府诗集》将其收入“新乐府辞”。桃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这诗作于开元七年(719),它取材于《桃花源记》,顺其文而叙事,但彼此也有不同之处:陶《记》中的桃花源,是一个淳朴、安乐、没有剥削压迫的乌托邦,而这诗中的桃源,则是一个仙境。诗歌极力渲染仙境中的田园山水之美:“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这些诗句皆工整、流丽,情韵悠长。全诗写来从容不迫,如清泉自在流出。清王士稹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传者,王摩诘、韩退之(愈)、王介甫(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赤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带经堂诗话》卷二推较类)

注释

〔1〕“渔舟”四句:意本《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谈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逐,随。津,此指溪流。红树,指桃花林。〔2〕“山口”四句:意本《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隈(wéi)隩(ào)指山崖弯曲处。旷,远。旋,立刻。攒(cuán),聚。散花竹,谓花竹散布各处。〔3〕“樵客”二句:《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后附诗曰:“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樵客,指桃源中人。此处汉、秦为互文,谓桃源中人仍使用秦汉时的姓名,阶穿衣服也是秦汉时的式样。〔4〕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两。物外:世外。〔5〕房栊:窗户。借指房舍。鸡犬喧:意本《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惊闻”二句:意本《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邀)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俗客,指武陵渔人。〔7〕“峡里”二句:谓桃源中不知人世之事,而世间遥望桃源,只见云山,不知其中别有仙境。峡里,指桃源中。〔8〕“不疑”二句:言武陵渔人并不怀疑仙境难逢,但因俗虑未尽,又思故乡。灵境,仙境。〔9〕游衍:游乐。此指渔人出洞后,终究又打算辞家长游桃源。〔10〕度:《全唐诗》作“曲”。〔11〕桃花水:春日桃花开时“众流猥集,波澜盛长”(《汉书·沟洫志》颜师古注),谓之桃花水,又称桃花汛。

息夫人时年二十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题解

息夫人,春秋时息侯(息国国君)夫人,姓妫,亦称息妫。楚文王杀息侯,灭息,以息妫为妻,生堵敖及成王。息妫从未主动说过话,楚文王问其故,回答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事见《左传》庄公十四年。此诗开元八年(720)作于长安。关于此诗的本事,《本事诗·情感》载:宁王李宪(唐玄宗之兄)“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注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因问之:‘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馀人,皆当时文士,无不凄异。王命赋诗,王右丞维诗先成:‘莫以今时宠……,座客无敢继者。王乃归饼师,以终其志。”此处以息夫人喻卖饼者妻。这首诗写得蕴藉、委婉,末联只描摹卖饼者妻的情态,“更不著判断一语”(《渔洋诗话》卷下),即表现出一个无法抗拒强暴势力凌辱的弱女子内心的无限哀怨,并流露了诗人对她的同情。所以清马位称赞这联诗“得言外之旨”,张谦宜也说这首诗“体贴出怨妇本情”,“止二十字,却有味外味,诗之最高者”(《絸斋诗谈》卷五)。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1〕,淮王载酒过〔2〕。

兴阑啼鸟换〔3〕,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4〕。

严城时未启〔5〕,前路拥笙歌〔6〕。

题解

岐王,唐玄宗之弟,名範。开元初,拜太子少师,带本宫历绛。郑、岐三州刺史。开元八年,迁太子太傅;十四年病卒。事见《旧唐书·睿宗诸子传》。过,访。应教,古时人臣于文字间有所属和,于天子称应制,于太子称应令,于诸王曰应教。这首诗开元八年(720)作于长安。诗颇善于写景,如颔联不直写杨氏别业的景色如何美好,而只说自己玩赏的时间很长,以至于树上换了啼乌,地上的落花越积越多;这样写使诗歌更富有启发性,馀味不尽。明胡应麟说:“(杜)审言‘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摩诘‘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皆佳句也。然‘报’与‘催’字极精工,而意尽语中;‘换’与‘多’字觉散缓,而韵在言外。观此可以知初盛次第矣。”(《诗薮》内编卷四)

注释

〔1〕杨子:指西汉扬雄(一作杨雄)。雄为人淡于势利,小求闻达。早,牛好辞赋,后转而研治学术,曾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经》。《汉书》有传。此处以杨子比杨氏。〔2〕淮王:西汉淮南王刘安。为人博辩,善为文辞。《汉书》有传。此以淮南王喻指岐王。载酒:《汉书·扬雄传》:“(雄)家素贫,嗜酒,……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3〕兴阑:兴尽。〔4〕“径转”二句:写夜游别业的景象。开,舒展,开豁。散玉珂,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玉珂,马勒上的玉饰。〔5〕严:戒夜。句谓归来时天尚未明,城中戒夜,城门未开。〔6〕拥:谓群聚而行。句指归来时,奏乐者走在队伍之前。唐时亲王出行,卤簿中有鼓吹乐,故云。

敕借蚊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帝子远辞丹凤阙〔1〕,天书遥借翠微宫〔2〕。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人镜中〔3〕。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问树色隐房栊〔4〕。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5〕?

题解

九成宫,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天台山上。本隋文帝所置仁寿宫,贞观五年(631)修复,以为避暑之所,改名九成宫。参见《元和郡县志》卷二。此诗作于开元八年(720),亦以写景见长。清黄生《增订唐诗摘钞》卷三评此诗云:“右丞诗中有画,如此一诗,更不逊李将军仙山楼阁也。‘衣上’字,‘镜中’字,‘喧笑’字,更画出景中人来,尤非俗笔所办。”

注释

〔1〕帝子:指岐王。丹凤阙:唐长安大明宫南面五门,正中之门名丹凤。阙即宫门前两边的高台,台上起观楼。〔2〕天书:天子谕告臣下的文书,也即诗题中之“敕”。举微宫:指九成宫。翠微,山旁陂陀(不平)之处。见《尔雅·释山》及注疏。〔3〕幔(màn):挂在屋内的帷帐,此指窗帘之类。〔4〕房栊:窗户。借指房舍。〔5〕吹笙向碧空:《列仙传》卷上:“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后乘白鹤登仙而云。此二句意谓,仙家的居处未必能胜过九成宫,为什么要像太子晋那样成仙而去?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1〕。

遂令东山客〔2〕,不得顾采薇〔3〕。

既至君门远〔4〕,孰云吾道非〔5〕。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6〕。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7〕。

行当浮桂棹〔8〕,未几拂荆扉〔9〕。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10〕。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11〕!

题解

綦毋潜,盛唐诗人,字孝通,虔州(今江西赣县)人。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尝官校书郎。天宝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事见《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艺文志》等。这是一首送友人落第还乡的诗,约作于开元九年(721)春,当时作者在长安。诗中抒发了对落第友人的关怀体贴、敦励慰勉之意,表明诗人是一个深于友情的人。诗中“远树”一联,颇为诗评家所称道,刘须溪说:“带字画意,当字天然。”(元刊刘须溪校本《王右丞集》)《青轩诗缉》说:“带字当字极佳,非得画中三昧者,不能下此二字。”这两句意谓:行客渐行渐远,没入远树,似乎受到远树的引领;孤城正遇上落日的馀辉。两句巧妙地交代了景物一远一近的空间位置,并以孤城落日的昏黄光色,渲染出送别落第至友的惆怅情绪。

注释

〔1〕英灵:指杰出的人材。〔2〕东山客:指隐士。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后因以东山泛指隐者所居之地。〔3〕采薇: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此指隐居。〔4〕君门:谓王宫之门。《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5〕吾道非:《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对弟子们说:“吾道非耶(我的主张不对吗)?吾何为于此?”此句意谓,潜应试落第,并不是自己的过错。〔6〕寒食:旧以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届时前后三日不得举火。京洛:指洛阳。洛阳古时历为建都之地,故称。江、淮、京洛皆綦毋潜自长安还乡途中需经之地。〔7〕“同心”句:语本《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凛凛岁云暮》:“同袍与我违。”同心,此指知己。违,离。〔8〕浮桂棹(zhào):指归途中乘舟。棹,船桨,也指船。〔9〕拂荆扉:谓掸去陋室的尘垢,以便居住。〔10〕城:《河岳英灵集》、《唐文粹》作“村”。〔11〕“吾谋”二句:意思是綦毋潜的落第,仅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赏识,切莫以为朝中识才者稀。《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人担心秦国任用士会,设计使秦送士会归晋,秦大夫绕朝察知其情,对士会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知音稀,《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燕支行时年二十一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1〕。

同类推荐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主要讲了俄国现代文学精品和苏联现代文学精品两大部分,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热门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想一想在平日的生活中,你是否因为找不到明确的人生目标而感到彷徨无依?你是否因为周遭环境的困扰而倍感焦虑,怨天尤人?又是否因为信仰的缺失而时刻感到处在人生的边缘?如此种种心灵困惑和迷惘究竟应当怎样解决呢?本书为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出口。本书精选了上百个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寓言及哲理故事,并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处加入笔者的体悟,力求用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语言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读后如闻金石之声,豁然开朗。
  • 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是“2010年选系列丛书”的微型小说作品选,精选了2010年度最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品,尽显年度微型小说写作之精髓。全书分为滴水藏海(袖珍)、拍案惊奇(中篇)、世态万象、真情大爱这四个部分,收录了末位化考勤、公鸡下蛋、玉貔貅、一条短信十个字、冬至食鲜、锁匠遇上烦心事、父亲的心思你别猜等作品。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天价农女不愁嫁

    天价农女不愁嫁

    在现代,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仇杀队一姐,也是傲娇多变的全能女王。穿越到古代一个偏远村落的“三无”农女身上,家里土地被人侵占、房屋被人霸住、欠下一屁股债不说,还拖着一对古灵精怪的儿女。既然不知道回去的路,那就过好眼下的日子!夺回土地,抢回房屋;农业机械化,商品大酬宾;七大姑八大姨诸如此类的人来找茬,只不过是自寻欺辱,完全不是她的对手。她的终极目的,不过是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把两个儿女养育成全能天才。可是,天才们在哪里捡了个爹爹回来?那长得跟花一样的男人还扬言要与她一起睡?等等!刚才她想怎么阻止他靠近来着?是敲昏他或是灌醉他还是卸掉他一只胳膊?怎么她记不起来了?为什么她一见到这个男人反应就各自迟钝呢?而且,哪条法律规定他只不过是在她肚子里落了个种就可以抢走她一对天才宝贝,这便宜也占大发了点吧?P:本文一对一,且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自立自强,玩转古代;男主腹黑专情,不离不弃。有宠有虐有狗血,还有极品配角闪亮登场!宝贝们若是喜欢,请戳右边的“加入书架”。
  • 曾国藩2:野焚

    曾国藩2:野焚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夜王的冷情妃

    夜王的冷情妃

    前世,她是国家最出色的情报人员,却被唯一的朋友背叛。一声枪响,她带着满腔的恨意和讥讽闭上双眼。今生,她本为将军府尊贵的嫡长女,却出生丧母,又不得父爱,受尽屈辱与折磨!没有实力,她隐忍;没有权势,她建立。然而突如其来的圣旨仿佛一道枷锁,将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硬生生的缠在一起,他追逐,她远离,却始终躲不开情之一字。既然注定纠缠,不如放手一搏!赢了,她笑!输了,她杀!如此简单,而已――可当身旁傲世无双的男子用那双狭长的冰蓝眸子深情不悔的看着她时;当那人为她笑,为她痴,为她怒时,她冰冷的心是否还能无动于衷?她心底的伤痛又能否彻底放下?【本文系宠文无虐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新文求支持,求收藏!】【初见】“蓝小姐并不似传闻那般怯懦无知?”他淡淡道,完美的俊脸上看似不带任何情绪,只是望向眼前清冷出尘的少女时,一向凉薄的心中却是不可抑制的浮上一抹诧异和惊艳之色。“传闻是什么?不过道听途说罢了!莫非夜王殿下相信?”蓝羽情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和讥讽,径自说道。“本王自是—不信!”他上前几步,低头看着她,神色很是专注。窗外的暖阳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男子的风华绝代合着女子的清冷高贵绘成了一副唯美的画卷。【复仇篇】望着冷漠的连一丝感情都没有的白衣女子,蓝清灵心中尽是绝望和恐惧。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原来都逃不过她的掌控,自己就像个跳梁小丑般,一步步的走进她的陷阱。原以为可以将她永远踩在脚底,却不想自己才是万劫不复的那一个。“你到底要做什么?当初就该杀了你!杀了你!!”身边是亲生母亲的嘶喊,她瞪大了眼睛想出口阻止。可是,张了张嘴,却吐不出半个字,痛苦的泪水从那张已不复美貌的脸上滑落。她的舌,早已经被那个妖孽一般的男子下令拔掉了;她的脸,也已经被毒素彻底侵蚀。她怎么会忘了,那日日夜夜的折磨?一切都是她们自找的啊!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她张嘴大笑,无声的自嘲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失败,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
  • 替身新娘

    替身新娘

    暗夜里,沉寂中可以听见水珠落在地板上的细微声响,滴答滴答,如同死神那轻微的脚步声。风卷起了厚重的窗帘,带来一阵清晰的空气,也吹来了夹杂在空气里那淡淡的血腥味。“为什么?”声音断续着,角落里,蜷缩的男人如同被汽车碾压过的破烂娃娃,微弱的气息下让人感觉到他离死神愈加的近了。“为什么要杀我?”喘息着,从苍白而干涸的嘴角里终于吐露出一句完整的话。一滴一滴的鲜血由他的双手双脚,慢……
  • 微途辰缘

    微途辰缘

    “尽管我微小,但也有资格思考!”司徒辰突遇怪鱼,变小落于微世界。这是微途,有美景,有美女,像童话世界,也像魔法世界。这也是危途,有蚁族大军,有洪荒野兽,像受制于人,又像命运捉弄。辰醒来,24岁大学生忽然变14岁中学生。冒险是否存在,回忆该以何种形式上演,微小的爱情,最后能否修成正果!灭世科技危机,辰又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却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那就是“付诸行动”。行动胜于一切,没有行动,一切言辞都是空洞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永远都不要指望别人来改造我们的命运。改造命运,唯有靠自己积极行动、主动争取。本书将教你从日常行为抓起,做好人生规划,学会灵活转变思路,懂得放松心态、修养性情,为成功早打基础,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等。本书旨在帮你走向成功之路,带你步入幸福人生。
  • 田家有媳

    田家有媳

    “小姐,你不能答应啊!那田家虽然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可是这次来提亲的可是他们家的大公子啊!据说这个大公子自从小时候生病以后就成了活死人了,不再醒过来,小姐嫁过去,是要守活寡的啊!”女子淡淡看了哭泣的奶娘一眼,“妈妈觉得我有选择的余地吗?”声音听着凄苦,可是眼中的晶亮却是小小的出卖了她!“半年之内,你必须怀孕,不然别怪本夫人不给你好脸色看!”洞房花烛夜,自己的婆婆冷冷下命令道。黄燕笙看来看躺在床上的“活死人”,这········怎么那个?怎么能怀孕?“大嫂?”幽静的小道上面,迎面就碰到了二流子一般的夫家二叔田青月,想到上次的事情,黄燕笙本能的皱眉,转身就想避开,却还是晚了一步,田青月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拦住了她的去路,“大嫂怎么见到我就要躲开呢?可是小弟哪里得罪了大嫂?”说着就要伸出手就抓黄燕笙的肩膀。这天下,唯有你与朕共享!朕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