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100000011

第11章 儒家的一米阳光(2)

整个事件是这样的——公元前212年,两位原本替秦始皇求取长生不老仙药的“方士”侯生和卢生,在用尽了所有方法求取丹药失败之后,决定脚底抹油开溜。跑就跑吧,问题在于这两个小子把秦始皇赏赐的金银珠宝打包之后,居然开始造谣说:“嬴政这个人天生凶残,只信任手下的官吏,博士虽然有七十多个,不过都是吃闲饭的摆设而已。他最喜欢的就是杀人,几乎每天都杀。我们本来有大神通,但我们不愿意把长生不死的仙药给这样的暴君来吃。”

秦始皇听说以后,勃然大怒,对两个家伙攻击诽谤不能释怀,再加上他们求取长生不死药的过程中,浪费了无数的金钱,于是下令要给“方士”们一点教训。

请注意,这些人其实是“方士”而不是“儒生”。

但是秦始皇下令把首都咸阳所有的高级知识分子全都逮捕归案(儒墨法道全都包括),调查他们有没有讽刺皇帝的言论。

调查结果,罪状确凿的有四百六十人,给他们的处罚全部是“坑杀”。

这四百六十人,应该大部分都是炼丹的方士,就算有几个儒生,占的比例也不会太高,而且这些儒生很可能不务正业,在研究儒书的时候兼职炼丹。所以,秦始皇“坑儒”,实际上是坑“方士”。但是从此儒家学派的人恨透了秦始皇,他们从此开始了长达两千年的口诛笔伐,利用他们掌握的思想世界,将秦始皇说成是杀人吃人的洪水猛兽。

秦王朝虽然严刑峻法,但最初在学术上还是包容的。他们所统治的帝国是由许多种族和学派共同组成,所以只要你规规矩矩不惹事儿,秦人都会让你走自己的路。而且儒家和基督教不同,基督教的教徒不愿意双腿跪拜他们的皇帝,因为他们只会在上帝面前双膝跪倒,可是儒生们不一样,他们尽可能得把“君权神化”,认为主神和皇帝基本上是一个人,所以他们愿意给皇帝下跪。

儒家学派之所以一败涂地,错就错在他们碰到了秦始皇。

崇古、守孝虽然迂腐颟顸,让法家的政治家们看不起,但通常他们也只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并不会去迫害。因为在法家的眼中,儒生只不过是一群找不着北的可怜虫而已。他们拼命地宣传腐朽过时的政治理念,却没有人愿意听,人们宁愿去市场上听一文钱一段的大鼓书,也没人给他们捧场。他们的错误在于不该去触碰法家集团的政治地盘(他们斗不过法家,因为皇帝也是法家的),如此一来,法家中人就认为这些人胆大妄为,后患无穷,罪大恶极,恶贯满盈,必须毫不犹豫毫不手软地铲除掉。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秦始皇其实并没有不遗余力地去迫害这些儒生和儒书,否则的话,凭着秦国最初建国时期的国力,还有秦国一向奉行的严刑峻法,收拾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只是小菜一碟,不可能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

奇迹发生了。

在经历了秦朝的风雨摧折之后不久,儒家得到了一米阳光,并且很快就光辉灿烂了起来。

公元前140年,一位中国历史上不得不说的皇帝——汉武帝登上了皇位。年仅十七岁的汉武帝举办了一次全国人才选拔大会,以“贤良”“方正”等名目为国家选拔管理人才。那时候没有科举,所以由皇帝亲自考试。

儒家学派的“董仲舒”在选拔中一举夺魁,受到了汉武帝的尊重与赏识。

董仲舒在他的试卷中攻击其他学派都是妖言、邪说,只有孔子的四书五经才是真正的学术。

汉武帝的父亲(景帝)爷爷(文帝)都是道家,到了他这一辈,却成了至少半个“儒生”。他公开表态支持“儒家”,下圣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拿出钱资助儒家办学,罢黜百家博士,儒家学派很快就布满了各级政府,成为一种排他性极强的非宗教而胜于宗教的系统。

如此这般,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诸子百家灿烂辉煌的局面终于被扑灭,儒学成了这个大帝国正式的也是唯一的思想源头。这时候,儒家的遗老遗少们可以大摇大摆地在各大城镇里宣传他们的复古精神,西汉王朝变成了儒学的天下。

没用多长时间,西汉朝廷就和以前的朝廷有了明显的区别:皇帝更加威风了。

皇帝上朝的时候,大臣们跪在地上,伏着身子,仰头上望,任何人都不许挺直脊梁,端端正正地平视,否则就是犯了“失仪之罪”,要受到很严重的惩罚。

这是因为儒家的“礼制”在发挥作用。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分外地感受到了当皇帝的威严和快乐,臣子和百姓们的地位则显得更加的卑贱。礼教把皇帝变成了神,在人与人之间竖起来一道道坚实的藩篱,谁也无法逾越。体会到快乐的皇帝们,更加义无反顾地推崇儒教,他们觉得这样当皇帝才过瘾,这样当皇帝才算是当皇帝啊!

儒家系统乘着这阵春风迅速地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创办国立大学(太学),由熟读四书五经的博士担任教师,传授的当然也是儒家学派的四书五经。学生由国家供给费用,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就可以获得分配,至少也是国家公务员(地方官),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强了儒家学派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各门各派的学者纷纷“背叛师门”加入儒家,儒家的组织越来越庞大了。

此时,儒家不仅管国事,还管到其他的重要大事,例如婚姻、继承、祭祀、礼乐,都有等级森严的规定,就连皇帝娶媳妇他们也要来插上一脚。后来干脆在朝廷里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九卿”,掌管国家具体政务,包括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寺大卿,太常专门负责掌管礼仪。

如此一来,整个国家对于礼教的重视到了空前的地步。

几千年来,无论是朝代更迭,皇帝易位,儒家却从未失去过他显赫的地位。它成了统治者手中的工具,不,应该说是一件利器。

西汉王朝覆灭之后,儒家却意外地更加强大起来,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此人便是历史上第一位纯儒家的皇帝——王莽。

单看这个名字,很像个莽夫,其实并非如此,王莽是个心细如发、野心勃勃的汉子,更加是一位儒家的大学者。他夺取政权的目的,和刘邦、李渊、朱元璋这些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些人做皇帝只是为了满足私欲,而王莽则有着他的政治抱负,他要获得更大的权利,使他能够把儒家学说在政治上一一实践,缔造一个理想的快乐世界,也就是孔老夫子一再倡导的尧、舜、禹、汤的快乐世界。

王莽是一代大儒,他非常推崇孔老夫子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觉得富人很有钱,穷人却没钱,男人沦为奴隶,女人成为婢女,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家没有按照“周礼”的生活方式来生活而造成的。

所以,他要大力改革。

王莽以周礼为理论基础进行改革,以西汉政府留下的强大的帝国和儒家的统治地位作为他改革的强大后盾。可是,他刚一开始改革,这些后盾就全部地离他而去了,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上。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他立马横刀,大刀阔斧,立志全面恢复尧舜时代的旧观,并把其发扬光大。

王莽的改革措施我们不一一列举,反正他恢复了一千两百年前的很多早就不合时宜的制度,妄图以自己手中无上的权利颠倒乾坤,逆转时空。

他是个钻牛角尖的人。

或许所有儒家学派的腐儒们,都有这个钻牛角尖的毛病。王莽是儒家学派的巨子,所以,钻的就比较厉害一点。

他把大部分时间没有留在改革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上面,却放在了一些细枝末节上,比如说,恢复儒家学派特有的繁文缛节,不厌其烦地改官名,改地名,凡是“现代”的一律取消,一律恢复“古代”原名。

大家如果读过《左传》,就知道儒家有多少令人头疼的规矩,比如说天子应该在什么时间出去狩猎,什么时候祭祀太庙,百官应该如何地安守本分,坐立起行等等,他对这些东西,似乎比真正的改革更加的有兴趣,总之,王莽的改革仿佛就是要大家坐上时光机直接回到尧舜时代为止。

孔子在春秋时固执地称呼“楚王”为“楚子”,虽然楚国立国数百年一直称王,但孔子认为于理不合,拒绝承认,因为周礼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王,就是周王。

王莽也傻啦吧唧地跟着起哄,拒绝称呼西汉时期“西南夷”和“匈奴”为王,改封他们侯爵,这些蛮人誓不接受,王莽就认死理,一定要他们接受。

在别人看来,这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已,但在食古不化的儒家巨子心中,没有什么比僭越称谓这件事更大逆不道的了。双方各执一词,竟然引发了后来中原与匈奴的大战。

虽然王莽用儒家的哲学和逻辑学来替自己的改革解释和辩护,可是就算是那些儒家学者都受不了他的改革了,纷纷地投靠了起义军。可见其有多么的失败。信奉儒家学派的人认为,王莽只触及了部分真理,而歪曲了真正的涵义,其实那只不过是因为王莽的改革触及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而已。

如果王莽的“纯儒家改革”真的成功了,也不知道中国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幸好他失败了,这至少证明,一个纯儒家的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

同类推荐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历史是一个片段,又是一个整体。历史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凝聚着无尽的力量。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感受。无能者看到的是安慰,聪明人看到的是智慧。本书挑选历史上的关键瞬间,带你去触摸历史的脉动,去感知历史的走向。
  • 冒牌知县

    冒牌知县

    刑警穿越来到宋太宗初年,正巧遇见一个沮丧的知县悬梁自尽。在发现自己跟这知县相貌很像之后,便冒牌成了这个知县,并发誓要好好照顾他的家人。可是,他很快发现,他治理的是一个山高水深的流放之地,等着他的,不仅有同床共枕的知县妻子那惊诧狐疑的目光,还有莫名其妙的一屁股债务,更有各种诡异奇绝的谋杀谜案,以及谜案后面更大的谜案,最要命的,他还遇到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神秘劫杀!他凭借睿智的头脑、缜密的推理和敏捷的身手,一次次化险为夷,一个个解开迷雾,一步步发财升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友QQ群:45350704(500人超级书友群,不定时清理,潜水员慎入)72505368(高级群,欢迎加入)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主要内容包括: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盛世时代——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和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空前集权与走向没落的帝国——明清四部分内容,从中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热门推荐
  • 倾世女帝:笑拥江山美男

    倾世女帝:笑拥江山美男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有没有搞错,路上碰到一个神秘的女人,被霸占了身子,醒来时灵魂居然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令人吃惊的是这里居然是女尊世界,她穿成了尊贵显赫的王爷,只是这王爷生性浪荡、懦弱,名声甚为不好,她该怎么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王府中美男上千,可以和皇帝的后果媲美了,美男们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的生活,把王府搞得热闹不堪。只是剥茧抽丝之下,却发现表里不一的众位宠夫,身份复杂的自己,一切的一切都成了迷,看似巧合的穿越,真的只是巧合吗?当繁华褪尽,一切回到原点时,孰是孰非,已经无从知晓她不求美男万千,只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人生的巧妙正在于合“内方”与“外圆”为一,即内心刚直.外表柔和.不张扬自己.夸大自己,而是求心中“咬定”目标。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的核心就是分析“内方外圆”之道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新见不少,又非常实用。相信,一定能够点活你的做人与做事之道。
  • 超能战神

    超能战神

    这里是绚烂多姿的银河星空,这里是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这里是空前强大的人类文明,这里是异族纵横的宇宙时代。不同的文明在此汇聚与碰撞,不同的种族在此争斗。在这热血的时代,封印师罗阳重生,回到了高中时代,他仰望天地,环视诸界,在这个强者如林的星空下,凭借前世记忆,绝世功法,一步一步走上至强者的宝座。
  •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社会交际中的谈话,看起来似乎人人都会,因为人人都有一张嘴,但如果说的离题万里,或者不着边际,同样是不会说话的表现因为他没有达到说话的目的。可见,要真正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真正达到表达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还必须把握交谈的一些规律和原则、技巧和方式。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不同的社交场合与社交情境来说,适合于此的并不适合于彼,适合于这个情境的并不适合那个情境,适合于这个场合的并不适合于那个场合。因此,总结与归纳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最佳说话方式,肯定会对每天每时每刻都不停地穿梭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的亲爱的读者朋友大有用处,大有好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地球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地球篇)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创造和养育了众多生命的伟大母亲。然而,作为高等灵长类生物,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并不长。虽然,人类至今已经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解释许许多多地球上的谜团。
  •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然而安娜并不能走向自己向往的生活……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