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之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积极的目的,这样还不够的,我们需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才能够一直保持进步的方向,以及坚持不懈的动力。
我遇到过许多只有三分钟热度的冥想爱好者,他们总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惰性、浅尝辄止等因素,就像住在人们内心里的“拦路虎”,让冥想的效用无法获得最大的发挥。这些性格里的“毒性”因素,甚至还影响着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决定。
如果你不及时地清楚这些阻碍因素,它们会像病毒一样越染越深,直到你精神层面的各个角落并长成为根深蒂固的“毒瘤”。在你冥想的时候,这个“毒瘤”会拽你的后腿,不停地诱惑着你:“放弃吧”,“坚持太辛苦了”,“你这样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如果你的信念不够坚定,很可能就当真选择了放弃。
不止冥想中有这样的情况,生活的每一分钟都是如此。有一些事,比如艰苦的学习、辛勤的工作,都是会让你产生疲劳、倦怠之感,但又不得不做的事。因而你在进行的时候,心很容易产生动摇感,再加上一些鼓动,很可能就真的放弃了。惰性,是难以根除的“病”,总是干扰着你的生活。
这种“病”,不像身体上的疾病,经过现代医学上的各种治疗,短时间之内就能痊愈。根除惰性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疾病,树立坚定的信念,是治疗的唯一方法,而过程也可能会相当漫长。
信念很重要,它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态度、思维模式、处事习惯等等,为我们指明生命之舟的航向。每一条信念,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心灵的状态和大脑的认知方式。去做一件相同的事情,心中有坚定信念的人与无信念支撑的人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有坚定信念的人不容易被打败,就算遇到了挫折,也会迅速地重整旗鼓,寻找原因,继续向着目的前进;而没有信念的人,习惯了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一个小小的苦难就有可能将他打倒,从此一蹶不振。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透过冥想来培养起坚定的信念,对抗那些包括惰性、畏惧在内的一切“病毒”。那些坏习惯,往往源自心灵里的一种软弱和逃避意识,这种意识,让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而坚定的信念,却可以让你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如果你的心是一间房子,那么信念,将为你加固房梁。
在我们接受并开始冥想之旅的时候,就是在试图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把冥想坚持下来,这同样是一种信念的训练。冥想,是给心灵做一场全面检查,透过这场检查,我们在精神方面的“疾病”才能得到彻底的透析和治疗,心灵的感觉器官,也才能够正常而健康地工作。
开始冥想了,你的心灵就会被注入一种神奇的力量,头脑获得了拓宽,意识的光芒也更为灿烂。你从中获得那种心灵变得自由的体验,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平庸与神奇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你感受到自己的心境在慢慢地扩大,仿佛挣脱了所有的禁锢。
去寻找和感受你的信念吧,在冥想中反复告诉自己,选择了坚持的事,就不要轻易放弃。冥想的过程中,请保持谦逊、平和与自在,并试着在结束后,把这种状态带入到你的现实生活中去。
将自己的姿态放低,我们才能更彻底地感知和接受那些有益的能量。固执己见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体内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封闭性”,始终阻挠着身与心的沟通与联合,更会破坏对信念的执行。不要把冥想当成一门难修的功课,它没有那么枯燥和困难。冥想,其实相当于你的“课间十分钟”,是有益而轻松的,不仅能给我们身体上的抚慰,还给我们制造了得以触摸与体察自己的心灵的机会。
这种自我暗示的过程,正是在试图树立起一个信念并慢慢地强化的过程,多数的信念都是这样开始的。就拿学习冥想来说,一开始,你听到好友或者书本上向你介绍和推荐冥想,心里有点好奇,那么此时,它就还只是一个刚刚成型的“念头”,需要不断地自我加强才能成型。而树立坚定信念的过程,就好比在培养一个好习惯,通常会经历无数次的动摇和偏离,通常都要在无数次的回归之后,才能真正的稳定下来。
如果在经历了这些之后,你最初的那个“念头”还在,并且越来越清晰,那么恭喜你,它已经在渐渐地强化为“信念”了。当“念头”成为了“信念”,那就不会再轻易地动摇。当然,这也需要你不断地投注给心灵坚持的力量。我们需要认清那些正确的事情,并用自己的心力去维护它,把它当作一个自然而然的习惯嵌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请在你心中植入这样一股信念——冥想可以调和身心,让自己进化成更好的人,值得坚持。信念成功树立之后,巩固下去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一开始练习冥想的时候,你也许是几近在“强迫”自己——因为必须要告诉自己,现在是冥想时间了,才能排除各种因素放下手中的事情进入到冥想的世界中。可是,当你建立了一种关于冥想的信念之后,这就是一种很自然的事,就像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到了固定的时间就会去吃饭、去睡觉一样自然,不再需要硬性的控制。
有了坚定的信念,内心那些惰性、逃避的意识等,都被封印了起来,很难再干扰到你的决策。当然,也要小心它们死灰复燃。我们都是普通的人,都会有内心脆弱、摇摆不定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请重新进行一次心理暗示吧!只要不断不断地对心灵进行强化,那么这些“毒素”便不会再有可乘之机了。
增强心灵的感受力
想想从前的时光里,看到花开,你会想到春天的温暖;看到叶落,你感觉到伤感;看到日出,你想到新生的力量;看到月缺,你想到人有悲欢离合……
目之所及的许多场景,都会在你的心里激起无限感触。你灵活而细腻地感应着生活,哪怕只是大自然里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化。你为许多事情而感动,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你都感受到并且回馈,世界在你的眼里和心里是多彩的,你的内心充满了丰富的感想。
可是,什么时候开始,你渐渐淡忘了上面所说的那种感觉呢?你过惯了机械而雷同的日子,日复一日,生活似乎已经一成不变,早没了新鲜。你不再像以前那样被生活中的某些细节触动,为心里的某一些温暖而感怀了。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命里缺乏了感受力,或者说,我们的感受力变得不再那么灵活了。
感受力,就像是心灵的“五官”。我们的身体,通过耳、目、鼻、唇、舌等器官来获知着外界的刺激,而我们的心灵,则通过感知力来感应着世界。凭着这种能力,我们的心灵能够随心所欲地获取相应的信息。
心灵的感受力是先天具备的,但它并不会一直保持敏感。就像一把刀,如果没有经常的打磨和使用会变得越来越钝一样,感知力也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钝化,不再灵敏如初。
我所说的某些原因有许多种。有时候,是因为你置身纷乱的社会中,太执着于外界而忽略了内心的感知;有时候,是因为你受过一些伤害,你太在意那种伤痛的滋味,所以在潜意识里让自己的感知“迟钝”起来。于是,你心灵的感受力慢慢地退化,以至于你渐渐感知不到自己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只会偶尔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烦躁或者难以言说的不安。潜意识里有些担心,却又拒绝去细究。仔细想想,你是不是这样?
人们都说,我们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但同时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又是最不了解自己的人。偶尔,你会对自己产生一种陌生感,被自己忽然冒出来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念头而觉得生疏和慌张,可你却不知道怎么办。
很郁闷是不是?这个时候,就该开启感受力了。让它灵敏起来吧!你的身体,因为五官的感知而看到了五彩斑斓、听到了悦耳声音、尝到了酸甜苦辣,这些来自外界的东西,让你的生活丰富多彩。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如果失去了任何一种,都会为你带来不便和困恼,可事实上,心灵的感受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敞开自己的心,去体验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种感觉,而不是将自己封禁起来,认为把自己隔绝在感觉之外才是对的。
现在开始,重新启动自己的感受力吧,让感应力闯入你意识之中的各种瞬间,并灵活地做出回应,能做到这些的话,我们的生活将充满灵感和惊喜。灵活的感应力能够抓住种种的第一印象,又能专注于生活中的细节,这些正是灵感的特征。所以,想挖掘自己的灵感,首先就要开发自己的感应力。
不用纠结这些闯入你心里的片段对你来说有没有意义,是不是合理。你只需要去充实自己的感受,让内心丰盈起来,这样即可。我们的内心是博大的,并不应该将之局限为只容纳那些你不得不去面对和处理的事,还可以关注所有你热爱的事、你感兴趣的事、所有你想做的事。
当你面对一件事物的时候,不要再习惯性地直接接受它,请先动用自己的感受力去关注它,体察它给你的心灵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请认真一点,让内心里所有的感觉都灵活起来,这样你才会注意到一切精微的细节,并把握整体的布局。此时,你在“感受”着一件东西,而不是单纯的“接受”,你正用自己内心里的感觉来重新“编造东西”,即将自己的主观经历投注到客观存在的事物上。就比如,当你用眼睛看到一件玩具的时候,它就只是一件玩具;而当你用心去感受这件玩具的时候,它不仅仅是玩具,还是你的童年——你通过玩具,感受到的是久违的童趣和回忆里的美好,以及成长的喜悦烦恼。
感受力是一种魔力,它能把枯燥的生活变得精彩,也能够让你的内心充实丰盈。小孩子之所以想象力丰富,无忧无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有着细腻的感受力,能够从视野中挖掘出一些有趣的事情。冥想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尝试让自己回归到孩童时代,从而在一花一木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感动。
把冥想的过程当成感受力复苏的过程吧,想象你深入到内心里最深的那一层、轻轻唤醒了自己的感受力了吧,你将可以灵动地感受整个世界。另外,你也不妨把冥想的整个过程都记录下来,并与其它的冥想伙伴进行交流,分享经验与感受——把自己敞开,才能有所获得。
冥想的过程中,你加深了与自己内心意识的关系,启动了那里一些尘封已久的“能量”。它不但可以增强你的感受力,还能挖掘出你的洞察力等更多的智慧,给你提供许多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为你的生活带来崭新的局面。
你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自我鼓励,也需要获得他人的支持。其实,你可以试着组织一个友爱的小圈子,在同一个地方一起练习冥想。当其它的伙伴在你身边的时候,你能感受到更多的力量支撑。你的气息与他们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你们闭上眼睛互相感受着彼此的存在,就这样一起进入到冥想的世界里,也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