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1100000017

第17章 太阳底下无新事(4)

为了呼吁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和解,1948年1月12日甘地又一次宣布将绝食“至死”,这是他一生16次绝食的最后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施展非暴力的魔力,用自戕来恳求他的同胞,告诉他们对和睦和宽容,他有多么在乎。

电影《甘地传》里有这样的镜头,尼赫鲁跪在地上,流着眼泪请甘地进食。甘地的态度是,如果同胞们还在相互仇杀,他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毫无意义。

当老甘地生命垂危的消息传遍印度时,奇迹降临了,整个国家终于从亢奋和仇恨中安静下来,六天后,印、穆、锡克三个教派的代表都承诺放弃暴力,甘地才结束了绝食。

就在这之后不久的1月30号,甘地像往常一样参加晚祷会,祈祷各种族宗教的和睦尊重。这时,一个装作来行礼的人,掏出枪顶住甘地的心口连开三枪。这个人早年是甘地的追随者,并为独立运动蹲过监狱,后来认为甘地出卖了印度教徒的利益。甘地倒下去的时候发出像是感慨的最后叹息:“神啊!”

今天很多人从甘地的言行思想轨迹中,会发现他理想中的社会,其实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但一个奇迹般的事实是,正是这样一个卡利斯玛型的领袖,很多次以几乎单枪匹马的努力,挡住了冲向仇恨和报复的嗜血洪流;以他个人的信念为一片土地和它的人民在苦难煎熬中的重生之路带来了温润的道德色彩;他所崇尚的宽容和妥协,他对野心和暴力的憎恶,为印度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矛盾比中国更为复杂的多元社会向现代民主体制的转型和制度化营造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在人类追求尊严和解放的历史上,会记下他的成就、遗憾和他的无奈。

主要参考资料(感谢香港大学图书馆的研究便利):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甘地著;杜危、吴耀宗合译,亦凡书库(Yifan.net)。

《甘地与印度》GianniSofri著;李阳译,香港三联书店,2006年。

《甘地传》徐有珍,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

《InSearchofGandhi:EssaysandReflections》B.R.Nand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

《IndiaafterGandhi:theHistoryoftheWorld,sLargestDemocracy》RamachandraGuha,NewYork:Ecco,c2007.

《MahatmaGandhiandHisMythsCivilDisobedience,Nonviolence,andSatyagrahaintheRealWorld》MarkShepard,ShepardPublications,LosAngeles,2002.

《TheLifeofMahatmaGandhi》LouisFischer,BharatiyaVidyaBhavan,1990.

《Gandhi:aPoliticalandSpiritualLife》KathrynTidrick,London;NewYork:I.B.Tauris;NewYork:DistributedintheUSAbyPalgraveMacmillan,2006.

《Gandhi:BehindtheMaskofDivinity》G.B.Singh,PrometheusBooks,2004.

(2008年)

从“乞丐圣人”到“流氓地主”

武训毫无疑问是中国公益史上的一个伟人:平民教育的倡导者,兴办义学。历朝历代,凡是重视教育的对武训都非常推崇,尊其为“武圣人”。1903年山东巡抚衙门为武训修葺陵墓,建造了武训祠,并立碑为纪。到了民国时期,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武训,时任山东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先生拨款重建武训祠。连韩复榘也尊敬武训,为纪念在临清倡办义学的武训,建造了“武公纪念堂”,并在纪念堂两侧建造了两个“武公纪念厅”。

1951年,武训却受到了毛泽东亲自发动的强烈批判。在“文革”中,山东冠县中学红卫兵竟在老师带领下,砸开武训墓,掘出其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成灰。到底是什么原因能使社会对一个今天看来完全不是坏人的人产生这么强烈的仇恨呢?

毛泽东有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观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在建国之前,武训在历朝历代都是受到政府褒奖的。无论是清末的光绪皇帝政府,还是民国政府,哪怕是军阀,对武训都非常尊敬。以毛泽东的观点来看,武训受到了封建政府和反动政府的拥护,那我们肯定是要反对的了。而且历史上武训为了兴办义学,和各方面的官员都保持了良好的接触。武训的第一所义学,是在当地一个举人的帮助下建成的。当他的事业做大了之后,山东巡抚知道了他的事迹,进而也给了他很大的支持。最后连光绪皇帝都知道他了,并对他加以表扬,而且钦赐他一件黄马褂,作为对他的肯定。放到现在,这就相当于得到了政协委员这类的荣誉称号。所以说,武训这是阶级立场不够坚定,卖身投靠统治阶级。这在革命者的眼中更是罪加一等。

周扬1954年有个讲话批判《武训传》:“它宣传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改良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实际就是宣传对封建统治者卑躬屈节的投降主义,而对人民斗争的正确的历史道路则作了不能容忍的歪曲和诬蔑。”

这些罪名还都是比较意识形态化的罪名。毛泽东在决定要批判武训的时候,派老婆江青带着一队人马跑到武训的家乡聊城,专门搜集武训的罪状,搞了个《武训历史调查记》。江青做了大概20天的田野调查,有了重大发现,说武训有一条重要的罪名是他放高利贷,因此武训就是一个打着劳动人民旗号的地主资产阶级,并进而定性“武训是一个流氓起家,遵从反动统治者的意志,以‘兴学’为进身之阶,叛离其本阶级,爬上统治阶级地位的封建剥削者”。

以我们今天的理解,这是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丑化武训的形象,刻意捏造事实。但我们看《清史稿》里记载武训“以所得钱寄富家权子母”,如果按江青那个时代的标准,说武训是资产阶级其实并不过分。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理解资产阶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武训就是一个苦哈哈的乞丐,是一个代表社会底层人民的可怜形象。确实,他的人生起点很低,是靠乞讨起家。但有一个历史事实很多人没注意到,而这个恰恰非常重要:在武训开始办他的第一所义学的时候,他就拥有了当地230多亩良田和几千贯铜钱。这说明他在当时已经是个很有钱的人了。在今天看来,说他属于富裕的地主阶层毫不为过。那么他是靠什么手段攒下了这么一大笔家业呢?

武训是苦孩子出身,原来连名字都没有,别人就叫他武七。他的第一桶金,毫无疑问是靠乞讨得来的。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他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捡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竖鼎、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到了1868年,也就是10年间,武训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加上历年行乞积蓄,共210余吊。一吊钱就是一千文,在清代中晚期大约相当于不到一两银子,光绪年间按粮食价格折算,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元人民币,这大约4万元,就是武训的第一桶金。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武七也相当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万元户的水平了。

在当时靠这些钱,可以让武七过上足够温饱的日子,但要兴一所像样的义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牵涉到武训并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另一面,那就是他杰出的商业才能和投资天赋。他懂得投资学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把钱藏到罐子里,埋在地下,钱就永远是那么多;只有把钱用来投资,才能让资本升值。虽然武训目不识丁,没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无师自通的商业天才,甚至以今天的眼光看,说他是投资家也毫不为过。所以江青说武训放高利贷,其实他就是在搞投资。

到了1886年,武七已置良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才决定创建义学。到了1888年,他才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成他的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在此之后,他的名声传扬开来,以后才有了士绅和官府的资助。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七义行,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自己捐银200两,并赐他名为武训。

也就是说从1868年到1886年这18年间,他的资产大约增值了20多倍,完全是靠他自己的经营。在这18年间,武训取得的年度回报率大约在18%左右。这个大字都不识的乞丐的投资业绩居然完全可以和巴菲特媲美。

武训不仅懂得投资的必要性,而且他也是个投资天才。他在社会底层的摸爬滚打中,练就了非常敏锐的投资眼光。今天,我们有股票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各种投资途径,但在当时的中国,投资的途径非常少。那武训是怎么进行他的投资的呢?

“股神”巴菲特说他投资的全部秘诀就在于坚持价值投资,也就是选择时机投自己懂得而且信得过的东西。而武训真可谓是巴菲特的知音,他也是这么干的。武训作为一个不识字的乞丐,了解最多的又是什么呢?首先,他经常走街串巷,了解哪家人最近缺钱花,需要卖地,而哪里的土地位置和质量又比较好。所以他就在比较恰当的时机,吃进优良土地资产,买地置业。这就和今天温州商人炒房是一个性质。第二,他经常外出乞讨,见的人多,消息也比较丰富。于是他就找一些比自己商业能力更强的人,并从多方面了解这个人的为人和口碑。如果这个人符合要求,那就把钱投给他,然后拿分红。这就相当于今天的股权融资和风投。这样,武训把最初通过乞讨得来的钱越盘越大,最后成了很有经济实力的人。

虽然武训有杰出的投资眼光,但他投资的成功也依赖于他的不断努力。据历史记载,有一次他去求当地一个姓杨的举人说,您是非常有声望的士绅,而且办事靠谱,我能不能把我的钱投到您这里,挣了钱我拿分红?虽然史料没有明说,但我们大概也能估计出来,这个举人也是一位投资有方的成功人士。一开始,举人说你一个要饭的,我拿你的钱,有损我的声誉,就不理他。这就相当于今天煤老板挣了些钱,想搞一搞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但人家看不上。这种情况下,武训就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在举人家门口跪了两天两夜,要求见面交谈。举人被他的诚意感动,请他进屋详谈。武训说,钱就像母鸡和鸡蛋一样,是能不断繁衍的。钱放在我这里,就一直是这么多了,但放到您这儿,就能再生出钱来。所以我想把母鸡放到您这儿,请您帮着下蛋。话虽如此,但两人素昧平生,人家凭什么就帮你理财呢?武训又进一步打动他说,我搞投资也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孩子们能上得起学。我身份低微,要那么多钱也没用,只是希望孩子们能读上书,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一交流,举人发现这乞丐虽然不识字,但还挺有见识,况且又是为了兴办义学,就答应帮他理财。而且他懂得分散投资,以分散风险,据说“积30人”,也就是投资了30家。他简直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金融机构来运作。

武训的成功不仅在于会投资,而且在于他具有品牌营销意识。

如今互联网上微博兴起,一大批非常具有营销色彩的事件也随之出现。比如有人拿牛车拉奔驰,以此来嘲讽奔驰车质量不好。还有一个女同志,只穿了一件比基尼上街,并举牌子写着“要加薪”。这些事都在微博上引起轰动。这些人的目的在于把个人诉求变成营销事件吸引眼球,以此引发观众的同情和支持,从而使诉求得到满足。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挖空心思地想怎样营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同样,公益事业也需要推广和营销,以增加公众的认知度,“希望工程”当时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和徐永光找了个楚楚可怜的大眼睛小女孩做代言有关。

营销最大的秘诀在哪里?今天的MBA教科书已经将它写了出来,就是品牌的差异化竞争。让别人一看你这东西就觉得特别,有什么事儿一下就想到你,就这么简单。武训从没上过MBA培训班,但他无师自通地掌握了营销的秘诀。我们看到武训后来已经非常有钱,但他还是把自己定位为乞丐,向大家募捐,这就是慈善营销。如果他穿着绫罗绸缎坐着八抬大轿去跟人说,哎,捐点钱吧。别人可能就不愿意。这样的营销手段使得他能在慈善界鹤立鸡群,让很多人都愿意捐钱给他,甚至巡抚和皇帝都要捐钱给他。全中国人都知道有武训这么一个人,为了兴办义学整天乞讨要饭。全中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这样他的营销就成功了。

如果武训缺乏商业才能,仅仅是一个乞丐,靠乞讨所得的一点点钱资助孩子上学,那他最多就是一个好人,不可能做成这么大的事业。有媒体报道说,天津的白芳礼老人,靠骑三轮车挣的钱资助穷孩子读大学,20年间他前后捐了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孩子,让人感动不已;还有媒体报道,山东烟台89岁贫穷老人刘盛兰,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甚至连馒头都舍不得买,却慷慨地将所有钱财捐给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最多时同时捐助50个学生。他们都被称为“当代武训”。但在我看来,他们的精神和武训同等可贵,但他们的才干远不如武训,因为他们缺乏武训那样的商业精神和商业天赋。

在武训的时代,我相信各地也都有乐善好施的人,中国民间一直有造福桑梓的传统,与武训有类似的情怀,愿意资助学生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但为什么只有武训能够做大做强呢?这在于武训是将“兴办义学”当做一项事业来干,所以他要投资,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要让钱生钱,利滚利,要做品牌营销,使得事业本身能够不断发展。同时一个不识字的人能使有文化、有知识、有声望的人愿意为他工作,到他的义学当老师,说明他不仅有人格魅力,而且有组织才干。

同类推荐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总之,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内容丰富,笔力深厚。从形式到内容,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是一部近体诗集。书中诗歌清丽纯朴,雅俗纵逸。词句温润婉约,细腻柔情,以女性特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土地、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热爱。期间有岁月洪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也有生命过往里夹杂的淡淡的忧愁和透明的感伤,令读者情随文转,流连忘返。
热门推荐
  • 管人真经

    管人真经

    立足于解决这一系列“怎么办”,并且在一步一步地解说中引导我们的领导水平走向卓越。也许一切正如作者所言:“我们不仅仅应当胜任,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卓越。”
  •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沉浮为背景,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小说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堪称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品对封建社会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进行了深刻反思,歌颂了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和自由美好、违反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死境重生

    死境重生

    灰色天空之下,那个我们所熟悉的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记忆中那整洁的路面上现在已经布满了废弃的汽车残骸,原本披着光鲜外衣的高楼大厦现在也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四散在道路上被乌鸦啄食的腐败尸体让人大感腹中翻涌。没错,这就是末世,那从前人们只在电影里见到过的丧尸遍地的场景此时却真真切切的在我们身边上演。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某人的头上,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这绝境中挣扎求生。讨论群:460166899
  • 邻班的漂亮女生

    邻班的漂亮女生

    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小小王妃驯王爷

    小小王妃驯王爷

    强推新文《小小娇妻驯将军》:穿成小商人之女?罢了!还有婚约?罢了!可,可是……夫婿竟大了12岁?哦买噶!!什么?这老牛还嫌她没身份,没能力,竟要接她提前进府教养?!唉,无奈娘家气弱,压不住王爷表哥。乖乖入府任人宰割,时刻接受着以夫为天的真理教导!然,一切皆隐忍,风流决不准,若享齐人福,先把奴家休!于是,小小王妃,开始一场驯夫大战,王爷,乖乖交出真心,缴械投降吧,小娘子来也!其实这是正剧,不是小白文。男主有担当,有责任心,有城府,有英俊有权势还有深沉。女主冷静睿智,享受宠爱也能保持清醒,感受到男主要背叛时,也决然作出走出宠爱放弃权势的决定。一场双方父母情愿的亲事,成就相差十二岁的英俊夫婿和少妻。夫婿正当青春,少妻桃蕊二八。现代少女穿越成古代是小门小户的少女真姐儿,成为一个商贾家庭的嫡长女。王爷和商人女的亲事,腹黑能干的王爷不悦。退亲,不成,成亲,妻子没有身份。为免成亲后被人笑话,腹黑王爷提前接走妻子,养在自己身边捏长捏短。古代的规矩容不得真姐儿反抗,而表哥也是宠爱的。宠爱让真姐儿喜欢,对于教训真姐儿是默默忍耐,无力颠覆整个古代社会制度的真姐儿在十六岁,嫁给安平王,被封安平王妃。没有宅斗,王爷先是为母亲而宠爱妻子,后是真心宠爱妻子家国、王位、荣华、亲情、爱情、友情……尽情演绎着自己的风华。风流王爷一朝醒悟,为红颜甘为孺子牛!春日共赏花,月夜共饮酒。戎马倥偬,花前月下,宫闱深深中,品尝至死不渝,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
  •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必然的路,谓之道;当然的话,谓之理。走中国道路,说中国理念,有了“道理”。道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发展必有道理,大国发展有大道理。何谓中国发展大道理?一以贯之,半步风流。
  • 舌上风暴:辩论技法与辩论口才(大全集)

    舌上风暴:辩论技法与辩论口才(大全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缺乏的不是知识、智慧和韬略,而是辩论的方法和技巧。辩论需要辩论者妙语如珠。逻辑严谨,同时,辩论也需要辩论者具有奇谋妙计。在辩论中,当我们面对强大的对手时,怎样能够神机妙算,以弱胜强?当我们面对骄横的对手时,又怎样诱敌上钩,给对手一个下马威?当己方陷入困境时,又怎样能够巧施妙计,化险为夷?这一切,都需要辩论者有制胜之道。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娇妻良医

    娇妻良医

    两度生死,棺中醒来,肚子里带着一个“包子”的柳轻心,听着外边给她守灵的一对狗男女你侬我侬,不禁犹豫,本姑娘是该坐起来,吓死这两个王八蛋,还是消停儿的在棺材里面躺着,找个机会,带着肚子里的小兔崽子远走高飞?年代是明朝,人物属虚构,除了书里的药方,是出自各大医典和偏方手记验方,其他部分,都是故事~ps: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视病情方剂增减,若生病,请及时就医,勿自行依表症判断,草木常伴毒性和生克,用药需谨慎~千【娇】百媚终将老,一世繁华伴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