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是伊拉克首都。位于伊拉克中部,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千米,有9座大桥横跨两岸,市区主要部分在河东。巴格达是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一千零一夜”的故乡,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中心。公元762年成为阿拉伯帝国都城。786~833年最为繁盛,成为中东广大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与贸易中心。此后由于政治变动与战争而衰退。1226年建成了穆斯垣西尔学校,是近代世界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21年成为首都后得到进一步发展。现为全国最大城市和首要交通、商业与文化中心。工业有炼油、纺织、皮革制品、食品、烟草、砖瓦、水泥、制药、铁路工厂与钢铁厂等。是重要的国际航空站。国家博物馆是巴格达最重要的文化设施。被公认为世界十一大博物馆之一。市内有高等学校和约一百座清真寺。
巴比伦古城
巴比伦是世界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南幼发拉底河右岸,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以及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还曾是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巴比伦古城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城内众多的古建筑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人民高超的建筑水平。古城中有八大城门。伊什塔尔女神门是众多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高12米,宽近20米,城门上镶嵌着一种被奉为巴比伦城神的神奇动物。这些动物雕刻精细、活灵活现,表现了古巴比伦人高超的艺术水平。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
科威特
国家档案
国名:科威特国(TheStateofKuwait)
首都:科威特城
面积:1.7818万平方千米
人口:305万(2006年)
民族:科威特人只占35.6%,其余外国侨民占多数。
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也较通用。
货币:科威特第纳尔
国家地理
科威特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岸。西部、北部与伊拉克为邻,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濒波斯湾,与伊朗隔海相望。有布比延、法拉卡等9个岛屿,海岸线长290千米,最高点是西部的阿末第山脊,海拔120米。全境属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热,年降水量25~170毫米。地势西高东低,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其余为沙漠平原,一些丘陵穿插其间。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科威特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是无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淡水极少。
科威特国名的由来
科威特这一国名源于城市名,早在17世纪时,科威特曾被称为“古赖因”,意为“小犄角”。1614年,哈立德家庭酋长于近海处修建了一个城堡,后又修起一道围墙。形成了一座三面有墙一面临海的城市,称为小城堡,其阿拉伯语意为“科威特”。到1961年科威特独立时,正式被定为国名。
约旦
国家档案
国名:约旦哈希姆王国(TheHashemiteKinqdomofJordan)
首都:安曼
面积:8.934万平方千米
人口:6053万(2007年)
民族:民族的主体是阿拉伯人。其余有巴勒斯坦人、切尔克斯人、亚美尼亚人、车臣人、土库曼人、库尔德人以及土耳其人、希腊人和波斯人等。
语言: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
货币:约旦第纳尔
国家地理
约旦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约旦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最西部为东非大裂谷带北延的裂谷带。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地带,沙漠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0%以上。约旦河是约旦境内最重要的一条河流。发源于阿夏伊夫山,注入死海,全长360千米,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河川。约旦磷酸盐储量丰富,居世界前列,钾盐(氯化钾)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约旦西部山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沙漠最高气温达45℃。年平均降水量在500~750毫米之间。约旦基本上是个内陆国,亚喀巴湾是唯一出海口。
约旦国名的由来
约旦国名源于约旦河。“约旦”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是“水流急下”的意思。希伯来人在渡约旦河时给自己取名为希伯来人,意为“渡河者”。
死海
死海是亚洲西部著名的内陆咸水湖,坐落于约旦河谷的最南端,在巴勒斯坦地区和约旦之间的裂谷中。它是陆地上的最低点。死海并不是海,其实是一个大咸水湖。由于湖区气候炎热干燥,蒸发量超过湖水收入量,使湖水不断变浅变浓,终于发展成为今日含盐量很高的咸水湖。死海水中的含盐量达到230%~250%。水面好像漂着一层液体油脂。在湖水中,看不见一条鱼、一只虾;长长的海岸上不生寸草;水面上也望不见一只水鸟。死海还有一个奇观:因为含盐量大,所以水的比重超过人的比重。因此当人进入的时候,都会漂浮在水面,甚至还可以看书、睡觉,做各种动作但不会下沉。
巴勒斯坦
国家档案
国名:巴勒斯坦国(TheStateofPalestine)
首都:耶路撒冷
面积:1.15万平方千米(1947年)
人口:1010万(2007年)
民族:主要民族为阿拉伯人。也有少数犹太人。
语言:阿拉伯人讲阿拉伯语,犹太人讲希伯来语。
货币:没有通用的货币,使用以色列货币(谢克尔)和约旦货币(第纳尔)
国家地理
亚洲西部小国。靠近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首都在耶路撒冷。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中部为山区和高原。南部高原较平坦,属内格夫沙漠,北部加利利高原上的梅隆山海拔1208米,为全国最高峰。矿物以死海中的钾盐和溴素最为丰富。属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巴勒斯坦自古以来就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聚居地。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绝大多数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1920年,被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二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世界各地犹太人大规模移居巴勒斯坦。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阿拉伯两个独立国家,耶路撒冷实行国际化。此后以色列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与阿拉伯人发生了四次战争。几十年来,巴勒斯坦及其他阿拉伯人民一直为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和收复失地而斗争。
巴勒斯坦国名的由来
旧称迦南,意为“低地”,公元前2世纪前后,迦南人曾在此定居,故而得名。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是起源于罗马时代,在希腊语中“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丁人之地”,因公元前13世纪在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居住过腓力斯丁人,“腓力斯丁”原意为“游牧者”,即为“游牧人居住的地方”之意;二是阿拉伯人传说中,认为它来自诺亚长子的名字“巴勒斯坦”;三是由古代在此定居下来的“巴莱斯特人”的名称演变而来的。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首都,也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历史古城。全城分为四大区的耶路撒冷为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共同的圣地。城内古迹众多,共有220处。在众多古建筑中,岩石圆顶清真寺最引人注目。城内还有基督教徒所建的圣墓教堂,内修建有耶稣坟墓。著名的哭墙位于犹太区,是以色列人缅怀过去的神圣遗址。1948年5月,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建国。1967年6月,以色列颁布法律,宣布东西耶路撒冷合并,并将市区范围扩大为176平方千米,把约旦河西岸的大片土地并入其中。联合国曾多次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吞并耶路撒冷。1988年11月,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成立,宣布耶路撒冷为其首都。这时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便成为数次大规模中东战争的核心内容。以色列人将它定为“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勒斯坦人则发誓要为耶路撒冷进行圣战。在巴勒斯坦地带的市中心,至今还有一块巨大的阿拉法特画像。画中的阿拉法特手指着右下方,那里有一行阿拉伯文字:“耶路撒冷,不得到你,我的梦想将不会完整。”
古城耶路撒冷作为三教圣地。每年都有世界各地三大宗教的教徒前来朝拜。古城圣洁而神秘,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国游客来此观光游览。
以色列
国家档案
国名:以色列国(TheStateofIsrael)
首都:建国时设在特拉维夫,1950年移往耶路撒冷,1980年7月30日,宣布耶路撒冷为“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绝大多数同以色列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仍把使馆设在特拉维夫。
面积: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千米。实际控制面积为2.5万平方千米。
人口:715万(2007年)
民族:犹太人占80%以上,此外还有阿拉伯人、德鲁兹人等。
语言:希伯来语为国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货币:新谢克尔
国家地理
有两个以色列,一个是古国名。是希伯来人或以色列人的祖先建立的国家。公元前10世纪,定都耶路撒冷城。另一个是现代国名,在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内。以色列沿海地区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海拔一般在600~1000米之间。其中阿夏伊夫山与死海之间的部分称为“哥尔地堑”。哥尔地堑、死海以及死海以南的地区合称约旦河谷。北部加利利高原上的梅隆山海拔1208米。死海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南半部为内格夫沙漠,占以色列领土的一半以上。主要河流有约旦河。以色列矿产资源贫乏。属典型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年降水量由南至北为220~920毫米。包括约旦河西岸、加沙定居点和东耶路撒冷犹太居民。按联合国1947年通过的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以色列面积为1.52万平方千米,在1948~1949年侵略战争后。实际控制面积为2.07万平方千米。1967年6月的战争中,又侵占了6.5万平方千米的阿拉伯国家领土(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军被迫退出部分地区)。以色列是发达国家,多年的战争锻炼了军力,是中东地区的军事科技强国,奉行强硬的对外政策。工业主要有纺织、化学等。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
以色列国名的由来
以色列的国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原为希伯来人(犹太人)部落名。源于“以色列神”,神赐名为“以色列”,意为“神的战士”。后人便自称以色列人;一是迦南语,是伊斯哈克之子雅各布的别名,由“以色”(奴仆)和“列”(唯一的神,伊尔神)组成。意为“伊尔神的奴仆”。
犹太人散导居博物馆
犹太人散居博物馆位于以色列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内。博物馆记载了犹太人从被巴比伦帝国驱逐(公元前596年)离开以色列之后的生活和历史,主要收藏以色列艺术、古典油画、印象派的艺术和超过2万种印刷品及绘画,馆内汇集了各个时期世界各地的犹太会堂的精巧模型。其中包括中国的开封的犹太人会堂。犹太人会堂是犹太人学习犹太教教义和社区聚集的地方。博物馆打破传统的展览方式,并不大量陈列展品的原件,也没有解说员。而是以图片、模型、电影、录像以及各种最新的现代视听手段来展现,使参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黎巴嫩
国家档案
国名:黎巴嫩共和国(TheRepublicofLebanon)
首都:贝鲁特
面积:1.0452万平方千米
人口:393万(2007年)
民族: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还有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和希腊人。
语言:通用阿拉伯语,是黎巴嫩的国语,亦使用英语和法语。
货币:黎巴嫩镑
国家地理
黎巴嫩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地中海东岸,是一个夹在山脉、沙漠、海洋之间的狭长地带,自然资源贫乏。它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交界,南部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邻,海岸线长220千米。黎巴嫩山脉纵贯全境,索达山海拔3083米,为境内最高峰。全境按地形自西向东分为沿海平原、黎巴嫩山地、贝卡谷地和安提黎巴嫩山区。河流较多,全国最长河流为利塔尼河。黎巴嫩矿产资源贫乏。属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沿海与内陆气候的差异很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1975年,开始爆发了一场穆斯林和基督教之间的内战,黎巴嫩面临分裂的威胁,后来在沙特阿拉伯的调解下于1989年达成了和平协议。
黎巴嫩国名的由来
国名取自黎巴嫩山脉。在古希伯来语、腓尼基语和塞姆语中,“黎巴嫩”一词是“白色山岭”之意,故黎巴嫩也有“白山之国”之称。
塞浦路斯
国家档案
国名:塞浦路斯共和国(TheRepublicofCyprus)
首都:尼科西亚
面积:9251平方千米
人口:85.43万(2005年)
民族:以希腊族和土耳其族为主,其中希腊族占84.7%。土耳其族占12.3%,另有少数亚美尼亚人、拉丁人和马龙族人。
语言:主要语言为希腊语和土耳其语言,通用英语。
货币:塞浦路斯镑
国家地理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第三大岛。北部为狭长的凯里尼亚山脉,中部是美索利亚平原,西南部为特鲁多斯山脉。奥林匹斯山海拔1950.7米,为塞浦路斯的最高峰。没有终年流淌的河流,最长河流为派迪亚斯河。塞浦路斯矿产资源主要有铜,是个铜矿之国。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一年很少有阴天,素有340个晴天的美称。
塞浦路斯国名的由来
“塞浦路斯”在希腊文中是“铜”的意思,故该国也被誉为黄铜之国。
格鲁吉亚
国家档案
国名:格鲁吉亚(Georgia)
首都:第比利斯
面积:6.97万平方千米
人口:440万(2006年)
民族:以格鲁吉亚族为主,自称卡尔特韦尔人,占总人口的70.1%。另外还有亚美尼亚人、俄罗斯人、阿塞拜疆人、奥塞梯族、阿布哈兹族等。
语言:格鲁吉亚语为主要语言
货币:拉里
国家地理
位于外高加索中西部。北接俄罗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相邻。西南与土耳其接壤,西邻黑海。境内2/3领土为山地和山前地带,一半以上的土地面积处于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只占全部领土的1/10。北部为高加索山脉(又称大高加索),南部为南格鲁吉亚高原(又称小高加索)。大小高加索山脉之间为科尔希达低地、平原和少量高原。气候、土壤和植被主要为高山地带特征。主要河流有库拉河、里奥尼河。主要矿藏有锰、煤、铜、石油和重晶石等矿,尤以锰矿最为有名。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主要是阔叶林和针叶林。格鲁吉亚气候从亚热带气候过渡到温带气候。
格鲁吉亚国名的由来
格鲁吉亚国名源于该地区古代一氏族名。
亚美尼亚
国家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