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100000019

第19章 三年困难时期精减城市人口(1)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为此成立中央精简小组,杨尚昆为组长。90年代,杨尚昆撰写《回忆录》,多次谈到要系统地谈谈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但是,他当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写好《回忆录》第一册(即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一直排不上日程。为了帮助他回忆,我根据他平时的谈话,并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出一份素材请他审阅。他看得很认真,在材料上画了许多标记,对我说:“你整的这份材料有用,它勾起我很多回忆。让我准备准备,等忙完了这一段,系统地讲一讲。”遗憾的是,《杨尚昆回忆录》第一册内容基本谈完以后,他又忙着撰写纪念周恩来、***和彭德怀百年诞辰的三篇文章,详细谈精减城市人口问题的承诺始终未能实现。

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杨尚昆一生中完成的最艰巨的任务之一。现在,根据他审阅过的那份材料,将杨尚昆主持中央精简小组工作情况简述如下。

杨尚昆又一次当了“听用”

杨尚昆说:“我多次讲过,我这个办公厅主任是个‘听用’。没有明确由谁管的或是谁也不愿管的,但又必须有人管的事情,都会落在我头上。比如,三年困难时期,要精减城市人口,就不知道为什么也要我去管。精简工作本来是习仲勋、安子文他们在抓,习仲勋是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安子文是中央组织部部长,由他们抓精简,可以说是名正言顺。出乎意料,1962年七千人大会前夕,1月6日,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召开会议,部署精兵简政。会上,周总理指定以我为主组成一个小组,指导全国精简工作。你说怪不怪?当时我想,这是周总理代表中央宣布的决定,明知工作艰巨、困难重重,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也只能服从分配,把任务接下来,尽力而为之。”

动员安置2000万城市人口离开城市返回农村,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周总理说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国大搬迁。彭真说,即使最讲服从命令的军队,把一两千万军队从这个战线调到那个战线也不容易。但是,这项任务居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杨尚昆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样的奇迹也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能出现。当时我们告诉回乡的职工,一旦国家形势好转,将优先把他们请回来。但是,时隔不久,一场‘文化大革命’搅乱了整个中国,国民经济陷入更大的困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一部分重新进入城市,更多的人被吸引到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贯彻“八字方针”,压缩城市人口

杨尚昆说:“现在50岁左右的人对三年困难时期恐怕记忆犹新。那时几乎人人吃不饱饭,许多人身患浮肿,一些地方出现饿死人的现象。那几年,困难到什么程度?反映到人民生活上就是什么都要凭证,全面计划供应。每人的粮、油定量都要砍一刀。1961年,北京市每个居民只发3尺布票。彭真解释说,3尺布票做衣服当然不够,是让大家买点布打补丁用的。3尺布还不能全部用来打补丁,因为你买1条毛巾,也要收你几寸布票。那时真是困难啊!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不得不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开始酝酿于1960年7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国家计委根据会议精神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提出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辅。周总理在审阅这个报告时认为与其讲整顿不如提调整,并建议增加“充实”二字,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9月30日,中央批转了国家计委的这份报告。但当时提出调整国民经济,出发点仍然立足于继续“跃进”,因此,很难真正贯彻执行。

1960年8月14日,中央发出《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第一次提出要大量精减非生产人员,充实生产战线。一个月以后,中央批转了习仲勋《关于中央各部门机构编制情况和精简意见的报告》,并决定成立中央精简干部和安排劳动力五人小组,由安子文、习仲勋、马文瑞、钱瑛、刘仁组成,安子文任组长,习仲勋任副组长,统一领导精简工作。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但是,急于求成的“左”的思想并未根本克服,全会以后,“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仍然执行不力。

4个月以后,1961年5月,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又一次召开工作会议。会上周总理作关于粮食问题和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如何压法?最重要的方针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我们的职工人数还可以压低,压低并不影响我们的建设,反而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3个人的饭3个人吃,不要5个人吃。陈云着重讲了精减职工和动员城市人口下乡问题。他指出,现在我们面前摆着两条路供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别的什么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对此,杨尚昆感慨地说:“那时我刚刚从河北徐水、安国等地搞农村调查、宣读《人民公社六十条》回来,当地农民口粮每人每天一般不足1斤原粮,加上在食堂吃饭浪费多,社员吃不饱,特别是主要劳动力吃不饱是普遍现象。因此,我深深体会到陈云同志这篇讲话讲得深刻,讲得及时,真正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这次工作会议结束以后,精减城市人口工作开始认真地抓了起来。

1961年八九月,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第二次庐山会议)。这次会议统一了对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重要意义的认识,是调整国民经济的真正开始。庐山会议最后一天,10月6日,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后两年补充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对八届九中全会规定的各项指标作了很大的调整。比如钢,从原定1961年产量为1900万吨猛降为850万吨。

当时,由于被动员回乡的大多是因为“大跃进”进城不久的新职工;同时,当时城市供应比较困难,农村的粮食、副食品可能相对地比城市反而宽松些,阻力比设想的要小,因而,精简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1961年全年精减职工873万人;城市人口减少1000万人左右,减少粮食销售40亿斤。

七千人大会

庐山会议后,“八字方针”开始得到贯彻,但经济形势仍未摆脱困境。不久,1961年10月,苏共召开二十二大,赫鲁晓夫反华升级。国际、国内形势使党内出现新的思想动向。一些同志为了回击国外反华势力对我的攻击,主张拼命也要赶英超美,急躁情绪又滋长起来;更多的同志,主要是县和县以下基层同志,对于上级领导的主观主义、高指标、瞎指挥存在埋怨情绪,要求发扬民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扭转困难局面。中央考虑了这些情况,在11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酝酿召开一次扩大到有县一级干部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根据这个精神,11月13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12月20日先召开一次例行的工作会议,1962年1月再召开一次扩大到有县级领导干部和重要厂矿、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这就是后来的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11日,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共有7118人。七千人聚在一起开会、议事,这在古今中外恐怕都是个创举。***向大会提交了一个书面报告。报告里关于“精兵简政”问题的文字不多,但分量很重,明确指出,精兵简政问题是当前调整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杨尚昆说:“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会议开了半个多月,已临近春节(2月5日),大家都觉得该结束了,纷纷要求同中央领导同志照个相。1月28日,出席会议的全体人员和工作人员共8000多人,来到中南海怀仁堂后厅外的草坪上,分7次同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同志合影。从下午2时开始,到3时40分结束,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地照了相。这么多人合影恐怕也是古今中外空前创举。”

但是,会议没有结束。许多人反映,想说的话没有说完,还憋着一肚子气;还有人反映,小组会上有人压制民主,不让人讲话等等。这些情况反映到毛泽东那里。1月29日,毛泽东就在大会上宣布,要“趁热打铁”,让大家把话说完,会议延长到春节前闭幕。话音一落,全场热烈鼓掌。为了防止小组会上压制民主,中央几位常委分别下到各组会场坐镇。***去了安徽组,周恩来去了福建组,朱德去了山东组,陈云去了陕西组,邓小平去了四川组。由于有中央领导同志在场,会议气氛顿显活跃。地、县一级同志纷纷向省委或直接向省委第一书记提意见。2月1日,毛泽东又决定,会议再延长几天,让大家把要讲的话都讲完,痛痛快快地在北京过个春节。2月7日,周总理在大会上讲话,他提出克服目前困难八条办法。其中第一条就是坚决精简机构,压缩城镇人口,精减职工人数,减少粮食供应。他宣布:“中央决定,1962年上半年要继续压缩城镇人口700万人,其中职工要减少500万人。在上半年精简指标实现以后,下半年还要考虑提出新的精简计划。这是克服当前困难最重要的一着,也是调整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周总理讲话以后,大会闭幕。

会议期间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讨论稿)》,听取与会同志的意见。1月17日,又由杨尚昆主持讨论了习仲勋起草的《中央精简小组关于各级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精简的建议》。会后,中央批转了这个文件。

七千人大会期间,杨尚昆白天参加会议,晚上要听各组讨论情况的汇报,还要处理日常事务,每天搞到深夜,连续20多天,实在支持不住,最后终于病倒了。大会结束后,经中央批准,杨尚昆离京去外地休息了几天。2月19日,杨尚昆又匆匆赶回北京,准备参加21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西楼会议),他身体仍然疲乏,勉强支持着。

西楼会议和中央精简小组正式成立

1962年2月21日,***在中南海西楼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西楼会议)。***指出,中央工作会议时对困难情况透底不够,有问题不愿揭,怕说漆黑一团!还它个本来面目,怕什么?说漆黑一团,可以让人悲观,也可以激发人们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他指出,现在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但与1949年后三年恢复的情况不一样,是个不正常的时期,带有非常时期的性质。恢复经济不能用平常的办法,要用非常的办法,把调整经济的措施贯彻下去。陈云在会上讲话强调,减少城市人口,是克服困难的一项根本措施,无论从临时办法看,还是从长久考虑,都必须如此。陈云认为按照***的说法,当时是非常时期,既然是非常时期,就要有应付非常时期的办法。

同类推荐
  •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公务员工作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调查、沟通等工作技巧,帮助公务员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帝

    圣帝

    力量,是世间本源。当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打破天地间的束缚,那么就可以超脱生死,万寿无疆。等级划分:万物道、鬼神道、天地道、入圣道、圣帝。第一阶段万物道等级:横练、暴气、凝气、化始、抱元、守一、封神、归一、入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太子殿下的一等悍妃

    太子殿下的一等悍妃

    星空满天,南穆国的花街柳巷洋溢着浓浓的胭脂味,莺歌燕舞的美人们可并未因为今天是太子的大婚而停止寻欢作乐,反倒看上去对男人更多了几分殷情。而,谁有会想到今儿本是南穆国太子南穆御的大婚,可,已是夜幕降临,这个风流倜傥的太子爷,居然毫不顾忌女方是当今丞相叶烈风的女儿,还在魁兰香饮酒作乐。“爷,您还是快些回去吧?若是皇后娘娘知道您今晚还在这,奴才……奴才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啊!”……
  • 弃妇复仇记

    弃妇复仇记

    清晨的朝阳暖暖的照射在大地,夜府四周还贴着红绸喜布,门口喜庆的对联和花园里张灯节彩的景物,一早便将喜庆的气氛推向了下人的心。长长的走廊里,一个娇小的声音快速的奔走着,因为昨晚太困,陪嫁丫环小梅竟然起床得晚了,此时,她正心急着小姐,赶紧朝婚房的方向走去。而在走廊尽头,却意外伫立着一抹高挺硕拔的冷寂身影,小梅眼神惧怕的垂下头,恭敬的喊了一句,“少爷早。”夜天殇剑眉轻扬,潭眸淡淡的扫了……
  • 杀手冷妃别嚣张

    杀手冷妃别嚣张

    南宫若雪,南宫家二小姐,花痴成性,以不择手段勾引自己的相公和跟他的侍妾争宠闻名天下。林宣儿,现代杀手,却因缘际会和南宫若雪来了个灵魂大碰撞。花痴的命运,即将重新洗牌片段一:“醒了?多久?”淡漠的嗓音带着一丝不耐。“春儿说,已经醒了三天,只是不让人告诉王爷,说是怕王爷担心!”婢女不屑的开口。担心?东方轩臣听了差点闪了腰,开玩笑,那个女人最不怕的就是他的担心吧?片段二:“南宫若雪!”一声暴吼回荡在整个寿宴现场!南宫若雪眼里一丝暗喜滑过,却转眼立刻跪倒在地:“轩王爷!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敢针对希钗妹妹了!再也不敢说她半句不是了!你要带她来我也不敢说什么了!王爷,您就原谅我吧!”低下头佯装用袖子擦泪,其实趁机闻了闻袖子里藏着的洋葱,眼泪瞬间喷出:“王爷。。。。。。我再也不敢了。。。。。。”片段三:东西南北四门中连东门子弟都没有几人能够见到钧漠,她南宫若雪还在损他?胆子也忒大了!“师父。”钧漠眼带笑意。“那小丫头片子不错,我喜欢。”一位老者眯眼暗自打算,若是不收了做徒弟,岂不可惜?本文纯属虚构、禁止模仿。啦啦啦,开新文啦,请大家支持,收藏啦下面推荐好友文文女人,宠你上瘾作者:能让你流泪的终不是我陆玥狠狠地甩了邵凯斌一耳光,邵凯斌为保存面子向陆玥囔道:“有本事,你再甩我一耳光。”陆玥毫不犹豫地再次甩其一耳光。邵凯斌顿了顿,说:“既然你那么听我话,那我就饶了你。”《师兄,你别跑!》落雪人家俗话说的好哇!爱国爱家爱师妹!防贼防盗防师兄!不过俗话毕竟是俗话,现实是这样的:师兄,一秒过了,你更帅了!师兄,你连打哈欠的样子都这么优雅!师兄,你的眼神是在诉说对我的爱意吗?师兄,呜呜呜,你就从了师妹吧!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本书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
  • 微途辰缘

    微途辰缘

    “尽管我微小,但也有资格思考!”司徒辰突遇怪鱼,变小落于微世界。这是微途,有美景,有美女,像童话世界,也像魔法世界。这也是危途,有蚁族大军,有洪荒野兽,像受制于人,又像命运捉弄。辰醒来,24岁大学生忽然变14岁中学生。冒险是否存在,回忆该以何种形式上演,微小的爱情,最后能否修成正果!灭世科技危机,辰又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凤厨邪女

    凤厨邪女

    ☆★☆★☆★☆★☆★☆★☆★☆★☆★☆★☆★凤厨邪女简介:【花雏儿】一枚未经雕琢的璞玉,擅以花入厨,做得一手绝佳花肴,赢得“花厨”美名。以花为魂,挽花为器,她竟属于强大神秘的花凤一族。【金流鸣】这厮来头似乎不小,千层塔主的关门弟子!那个谁谁谁厉害吗?啥!神阶高手,还是灵幻大陆第一人?呃……她得承认,他来头确实很大!【蓝以绝】十三岁便以绿级宗师的实力进入皇都学院,被誉为灵幻大陆第一天才,当然,这平日里酷酷的家伙来头也不小,乃是夜之蓝的少主,吓着了吧!什么!不知道夜之蓝是什么东西?书里瞧瞧吧,嘿嘿,会写到滴!【衔歌】风流倜傥,邪魅不羁的浪荡公子,为不多见的驭兽师,喜持琅邪琴,以琴驾驭百兽,实力相当的猛,堪称一代“琴兽”!【飞扬】明眸美少年,神采飞扬,当然也是个绝世天才。可别小看了他,这位可是即将成为灵幻大陆有史以来第一位植物系神灵师!【烈天凤】……首先声明,我不是男主!我是小花花的契约灵兽,平日嘛,爱逞逞口舌,揩揩美女的小油,包括主人小花花。几位男主瞪视,烈天凤邪邪一笑:“想打架?嘿嘿,小心我用凤凰神火烧得你爹妈都不认识!”【安澄苏】维利安皇子,话说是个美食家,有事没事爱跑去找雏儿蹭饭吃。烈天凤暗自鄙视:皇宫里有的是山珍海味,能不成美食家嘛!要我天天吃那么好,我也是个准美食家了。众男主:错,谁不知道我们雏儿做的菜最好吃了,美神厨的徒弟,是吹出来的吗?想我们这些不是美食家都迷上她做的菜,美食家更不会放过啦,对吧,小安?......那个,这些男主不是全部,还会陆续增加。不过嘛,结局一对一,这是依然一向的风格,跳坑慎选。——————————————推荐几位好友的文文,粉好看哦:倾城殇《风云皇后》沁沐星辰的现代文《总裁的艳俘》紫婉儿的现代文《嗜血绵缠》倾城殇的穿越文《邪颜》水月涵嫣的现代文《总裁的命定玩偶》《楚楚动人》明若熙的穿越文《狂妻七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