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400000016

第16章 帝王往事——盛事明君的文治武功(15)

建国后,朱元璋即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监察机构。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罢御史台。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置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陈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

都察院下设浙江、河南、广东、广西、山东、北平、山西、陕西、湖广、福建、江西、四川十二道监察御史。各道监察御史的职责为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军队行动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并且对御史台出巡有具体要求,明代御史官秩不高,但权力很大,职权行使,颇有雷厉风行之势,并且权限范围极广,每一御史都有权对内外所有机构、官员进行弹劾,并直接对皇帝负责。

除都察院系统外,对应于中央六部,朱元璋还创立了拥有独立监察权的六科给事中,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均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六科职责为掌侍从,规柬、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六科给事中的创置,对于地位和职权都已提高的六部,起着钳制的作用,同时也分解了都察院的监察权。都察院和六科之间有一定分工,但并不绝对。给事中同御史之间,亦可互相纠劾。

明代的司法机关较前代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其中央司法机关的刑部、大理寺和拥有一定司法权的都察院与前代不同。明代,刑部掌审判,大理寺则一般不再掌管审判,而专掌复核。因审判归刑部,事务性工作大增,因而刑部规模也相应扩大,由前代的四司扩充为十三清吏司,分别受理地方上诉案件,以及审核地方上的要案和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明代对罪犯的处罚分死、流、笞、刑、徙几等,刑部有权处理流刑以下案件,但定罪以后,须将罪犯连同案卷送大理寺复核。死刑案件必须奏请皇帝批准。刑部的审判和大理寺的复核均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

大理寺为明代中央司法复审机关,设有大理寺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左、右寺丞各一人。所属有司务厅和左、右二寺。案例审理完毕,凡未经大理寺复核者,诸司对罪犯均不得擅自发遣,否则即追究责任。

为保证案件审理无误,明代中央还建立了“三法司”联合审判制度。三法司即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凡遇有大狱重囚,均由三法司联合审理,称“三堂会审”。

地方司法机构,如府、县一级仍与行政机关结合在一起,由知府、知县等地方行政最高长官掌握辖区司法审判工作。省级则专设司法机关——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有权处理徙以下案件,徙以上重案就必须报送中央刑部审理。从司法审判系统看,明朝自县、府、省以至中央刑部、三法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最高司法权则仍属皇帝。

此外,明朝特设的厂、卫特务组织,虽然不是正式的司法机构,但也被皇帝特令兼管刑狱,赋予巡察侦缉、专理诏狱和审讯的权力。特务司法是明代司法独具的特点。

断章取义,大兴文字狱

朱元璋虽然明白治世用文的道理,但他对读书人并不是没有猜忌,朱元璋尤其对元朝遗臣常常持有一种非常微妙的态度。在朱元璋这个新皇帝和元朝的旧臣之间总是有种微妙的关系。

元朝的士大夫文化人,他们如果要出仕新朝,就是对元皇帝的背叛,按照封建礼仪,就像再嫁的妇人一样失节;倘要守身不出,拒不应召,就是对新皇帝的蔑视,很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朱元璋既要他们忠贞,又要他们从命,这实在是强人所难。

危素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老臣。危素是元代翰林学士,精通史学。元朝灭亡后,被明朝政府继续留用,在翰林院供职。当时也很受朱元璋器重,但是后来越来越受到猜忌。

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危素应召到大内东阁,朱元璋听到脚步声,问道:“是谁?”危素回答:“老臣危素。”朱元璋随口说道:“我只道是文天祥。”危素感到羞辱,却又无法反驳,只能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不久,朱元璋对这个年近七十的老翁再加羞辱。元顺帝有一头会舞蹈朝拜的驯象被送到南京。这一天,朱元璋朝会群臣,让大象跳朝拜舞。大约是整个环境条件改变,这头大象就是不跳,只是伏地不起,大有不事二主的气概。朱元璋就成就了它的“忠义”之志,命人把它牵出去杀了。然后,拿来两块木牌,一块写着“危不如象”,一块写着“素不如象”,挂在危素的两肩上。这帮御史大夫见皇帝如此,便一哄而上,纷纷上书,说危素是亡国之臣,不适合做皇帝的侍从。朱元璋便打发危素到和州,为元朝忠烈余阙去守庙。危素不久就因为羞愤而病死。

正是朱元璋的这种心理,加上武臣对文臣的成见,终于导致了明朝一场非常严重的文字狱。

在武将看来,明朝的这份天下是他们在沙场征战中用血肉换来的。皇上却常在他们面前反复说,乱世用武,治世用文。武将们听了心里非常不高兴,心想:这些人在皇帝面前摇头晃脑哼上几句,就成了皇帝的座上宾。但是,不管是一般武将还是勋臣权贵,谁也不敢贸然在皇帝面前说什么。但是,他们仔细观察着朱元璋的举动,猜测着他的心理。

一天,朱元璋大宴群臣,并让群臣当场做诗。大家正在冥思苦想做什么的时候,有一个武臣突然高声说道:“我先来几句。”于是念道:“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大明日出明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群臣立即明白,这是皇帝特意安排的,于是都不敢再把自己的诗拿出来。这件事使武臣们很得意。他们渐渐明白了皇帝对文化人用尽管用,但并不信任。不管朝里的还是朝外的文臣,几乎很少有人做官做的长的,常常是没几年,就被频频升降调换,不少人朝着紫袍,晚服囚衣。他们这批老兵旧将,尽管经常被训斥,但高的成为皇亲国戚,低的也能按时升迁,子孙世袭,禄位常在。勋臣们便尝试着在皇帝面前讲文臣的坏话。

明太祖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的一天,几个武臣又向朱元璋说道:“诚如皇上教诲的,乱世用武,治世用文。只是这些文人善于用文字骂人,不知不觉就落入了他们的圈套。”

朱元璋心里一动,说道:“是吗?”

武臣接着说:“当年张九四原本是礼重文人的。他请文臣给起个大号,文臣就给起了士诚这个名字。”

朱元璋说:“这个名字不是很好吗?”

武臣们回答说:“《孟子》有‘士,诚小人也’这样的话,岂不就是骂他张士诚是小人吗?张九四一辈子蒙在鼓里,哪里知道上了这些读书人的当?”

朱元璋命人取过《孟子》一查,果然有这句话,不觉把脸一沉,说道:“我知道了,你们去吧!”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疑心,越想越觉得这些文臣们奸险狡诈。

朱元璋认为,越是文人写的歌功颂德的文字,越是陷阱,越是不能大意。从此以后,朱元璋十分注意臣下的奏章表笺,仔细阅读,并展开联想,只从坏处琢磨。果然发现,许多地方都有和尚、盗贼之类的文字,好像都与自己有关,越疑心就越像背地里骂自己,就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好像是在损自己。加上许多文人持不合作的态度,更增加了朱元璋对一般文人利用文章反皇帝的疑心。朱元璋用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凭个人的文化素养来读大臣的文章。只要有触犯忌讳,不合他的意思的,便派锦衣卫把作者押来,杀头泄愤,这就是朱元璋时代著名的文字狱。

朱元璋读表文,把所有的“则”都念成“贼”,十分恼怒,说:“则音贼,骂我作过贼,用心险恶,一律处死。”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替海门卫官作《谢增俸表》,因文中有“作则垂宪”一句,被杀;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祝万寿表》,因文中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被杀;福州府学训导林伯壕为按察使撰《贺冬至表》,因文中有“仪则天下”一句被杀;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为布按吏使作《正旦贺表》,因文中有“建巾作则”一句被杀……

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为本府作《正旦贺表》,文中没有“则”字,但有“睿性生知”一句。朱元璋看了,把“生”字破读成“僧”。于是大怒说:“生者僧也,骂我当过和尚,立即处斩。”

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因文中有“遥瞻帝扉”一句,被杀。朱元璋说:“帝扉就是‘帝非’,他诽谤朕不是,乱言惑众,不斩留他无益。”祥符县学教谕贾翥为本县作《正旦贺表》,其中有‘取法象魏’一句,朱元璋读成“去发象魏”,说:“去是落发,说我是向秃子,立即处死。”毫州训导林云为本州作《谢乐宫赐宴笺》,因文中有“式君父以班爵禄”一语,被杀。朱元璋认为“式君父”就是“失君父”,这是诅咒王朝,不杀还留他做什么?德安府训导吴宪为本府作《贺立太孙表》,文中有“天下有道,望拜青门”两句。朱元璋说:“‘有道’就是‘有盗’,‘青门’就是‘和尚庙’。文人变着法儿地揭我短,讽刺我。”于是下令,一律处以死刑,立即执行。

朱元璋看文章,也从鸡蛋里挑骨头,对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也认为是别有用心,对这些作者必杀无疑。

陈州州学训导为本州作《贺万寿表》,其中有“寿域千秋”一句,朱元璋念不出花样来,却认为此句恶毒,还下令把做表的人杀了才放心。象山县教谕蒋景高因为表、笺笔误,被逮至京师处斩。

明代首屈一指的诗人高启善写豪宕凌厉、奔放驰骋的歌行体诗,为世人所推崇。高启作了一首《题宫女图》,其中有“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朱元璋看了,认为是讽刺他,怀恨在心,寻找借口把高启逮到南京。高启自问无愧,一路吟咏,有“枫桥北望草斑斑,十去行人九不还”、“自知清澈原无愧,盍倩长江鉴此心”的名句。到京后,未加审问,高启便遭到腰斩,当时他才三十九岁。高启的弟子吕勉悲愤之极,遂迁居城外,绝口不谈读书做文章的事。到明成祖永乐年间,吕勉才将高启的文稿刊刻传布。

就这样,朱元璋通过严酷的文字狱控制了文人儒士,让他们乖乖按照大明朝的要求做事,进一步加强了朱元璋对全国的控制。

党同伐异,诛杀功臣

胡惟庸案是明太祖洪武四大案之一,死于此案的公侯爵位者近20人,被诛杀者有3万人之多。按说朱元璋生性多疑,平生最忌别人对自己有隐瞒,但怎么会发生如此一个案狱连绵:酿成一场骇人听闻、空前绝后的浩劫呢?

胡惟庸,定远人,不但是李善长的同乡,而且也算是朱元璋的同乡。胡惟庸虽然跟随朱元璋挺早,但一直不得志。胡惟庸从最低的元帅府奏差、迁宣使、宁国主簿进知县、吉安通判,擢湖广佥事。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经过李善长的举荐,胡惟庸被调为太常寺少卿,又进官至太常寺卿。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时,胡惟庸入为中书省参知政事。次年正月,李善长告老,嗜酒而无能的汪广洋升右相,胡惟庸为中书左丞。汪广洋受淮西集团的排挤,于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正月左迁广东参政,胡惟庸得以独揽大权。

胡惟庸没有李善长那样的大功,但是却有李善长那样的专断。胡惟庸贪财而露骨,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胡惟庸打击每一个不迎附自己的人,只要他不顺眼、不顺心的,便置之死地而后快。

胡惟庸深知自己做得太绝,被朱元璋抓住把柄将会处以极刑。于是,胡惟庸用手腕在几年之中,便把许多朱元璋的功臣拉上了自己的贼船。

胡惟庸为相七年,大权独揽,专断独行,使朱元璋觉得大权旁落,除了翦除,别无选择。于是,朱元璋开始找胡惟庸的茬儿,谁知胡惟庸不但不收敛,而且更张狂。在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九月胡惟庸又私藏占城国贡品,结果被中官发现。御史中丞涂节又告发胡惟庸,说他密谋害死刘基……令朱元璋龙颜大怒,赐胡惟庸死。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当朱元璋对胡惟庸案深挖,以至于新证、人证的不断扩大,牵连众多的功臣,诛杀了多年才淡息下来。

胡惟庸原以为被自己拉下水的人越多自己也就越安全,哪里会想到朱元璋竟能真的诛杀这么多功臣。从这个案件的结果来看,怪就怪胡惟庸持权太重,架空了朱元璋,这是朱元璋所不允许的。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状杀了胡惟庸,趁此机会取消了中书省,由他直接管理,集大权于一身,成为一个真正的独裁者。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宣布以“擅权植党”罪处死胡惟庸。以“擅权植党”罪处死胡惟庸在情理之中,要以它来罗织一个“胡党”,株连一大批功臣宿将却是为了把罪网罗织得更大。在胡惟庸死后,朱元璋的黑暗面状逐步升级,显然是要置那些“胡党”于死地。明代的心腹大患是“北虏南倭”,由此着手制造罪状最具杀伤力。于是,胡惟庸死后罪状升级为“通倭通虏”,用它来株连开国元勋。胡惟庸的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但受胡惟庸牵连被杀的大批功臣完全是无辜的。胡案实际上成为朱元璋整肃功臣的借口,凡是他认为心怀怨恨、行为跋扈的大臣,都被加上“胡党”的罪名,处死抄家。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即胡惟庸被杀十年之后,罪状又升级为“谋反”。朱元璋安排亲信精心策划,唆使李善长的家奴卢促谦无中生有地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勾结,串通谋反。看得出来,朱元璋要借此除掉李善长,朱元璋冠冕堂皇地说:“(李)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77岁的李善长及其一门七十余人被杀,纯属冤案一桩。一年以后,解缙上疏为其申冤,他起草的《论韩国公冤事状》,由郎中王国用冒死呈上,大意是:李善长为陛下打天下,是第一勋臣,假使帮胡惟庸成事,也不过如此,况且他已经年迈,根本没有精力再折腾,何苦如此!朱元璋看了以后,无话可说,可见他也默认是枉杀了李善长。

与此同时,朱元璋又策划陆仲亨的家奴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一场“肃清逆党”的政治运动铺天盖地而来,株连被杀的功臣及其家属共计达三万余人。为了平服人心,朱元璋特地颁布《昭示奸党录》,株连蔓延达数年之久。连一向与胡惟庸关系疏远的“浙东四先生”也未能幸免,亦以“胡党”被杀,宋濂的孙子宋慎也牵连被杀,宋濂本人则贬死于四川茅州。

后世史家对胡惟庸党案颇持怀疑态度。王世贞就对胡惟庸“谋反”之说表示难以相信;谈迁说的更加明确:“惟庸非判也”,乃“积疑成狱”,可谓一语道破。

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在常遇春麾下勇敢杀敌,所向披靡,堪称常胜将军,战功显赫。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升蓝玉为大将军,两年后晋封谅国公。皇恩浩荡之下,蓝玉忘乎所以、骄横跋扈,使朱元璋感受到了将权与皇权的冲突。于是,朱元璋又精心策划了一场大屠杀,为了显示杀戮的正确,把被杀的人又扣上了“蓝党”的帽子。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一部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枕边书!解读历史得与失的史学巨著,纵论上下千年的治乱与兴衰!体悟封建王朝的更迭与轮替,品味风云人物的交错与变幻!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太平天国十四年

    太平天国十四年

    《晚清微历史系列:太平天国十四年》主要内容包括:三个不第的年轻人、上帝和他在“小天堂”的儿女们、金田树大旗,塑造一座太平理想国的浮雕、永安城中不安宁、江南江北几战场、挂着十字架跳舞的天王和诸弟们、天京周边,剑拔弩张、太平天国不太平,天京城里杀杀杀、天国没有刹车,仍在奋斗、走向黄昏夕照的半壁天国、辉煌“小天堂”的幻灭、强弩之末,天京失陷后的继续等。
  • 大唐王朝1

    大唐王朝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二十一世纪绝世特工,手刃仇敌。一朝穿越,“唰——”当嗜血特工穿越为恶名狼藉的上官家“废材公子”,女扮男装雷厉风行,生杀与否全在她一念之间。然,冷俊腹黑男子用计压上她身后,不见其踪影,肚中却埋下了祸因。代嫁入宫,没想到那男子竟当朝皇帝。经历沉浮,逃出皇宫。几年后,苦寻烟刹的皇上再遇她时,失忆的烟刹却携着龙凤宝宝走向他……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踏入异界的少年,随身带着有些升级装备,从此拉风打怪,装逼杀人,各种好事纷至沓来,激情热血的游戏生活。圣战辉煌,诸多英雄掀起血雨腥风。战斗吧,为信念,为命运,为爱人!
  • 我是超级优等生

    我是超级优等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会主动地学习,改变老师和家长“要我学”的被动情景,变成渴望求知的“我要学”的积极心态,从而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且为达到目标而专注努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总裁的惹火逃妻

    总裁的惹火逃妻

    她是一个神秘组织“红月”里头最性感惹火的女人,艾蔷薇。他是段氏集团的总裁段天睿,精明干练,覆手翻云,身边的女人从来不超过三天。初次见到她,她坐在西餐厅里对同伴提出分手。第二次见面,他陪妹妹挑衣服,结果看到橱窗里的假体模特。“那橱窗里的模特,我给十倍买下了!”还没等所有人回过神来,那假体模特一步一步走到他面前,双手环胸,微抬起下巴那双摄人心魂的眼眸直盯着他,尽管两个身高有着差距,可是他不得不佩服她的气场,竟丝毫不输于他。“想买我,只怕你出不起!”第三次见面。段天睿将怀里的艾蔷薇楼得更紧,对眼前的女人已是一脸的不耐烦,“从现在开始,她才是我的女人!”却见艾蔷薇微嘟起那很是不满的红唇,轻摇了摇头,“错了哦,我不是你的女人!你,才是我的男人!”当他和她又再次出现在初次相遇的餐厅时,她却是他心中的最爱。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当初那个男人为何会那样苦苦哀求。在爱的面前,什么都不是;爱,便是占有,便是不顾一切!然而,她最爱的却是…………【片段一】“你打算晚上怎么补偿我?”段天睿仍不忘讨要本就应该属于自己的福利。缓缓将唇凑近男人的耳边,艾蔷薇伸出丁香舌舔了下男人的耳垂,暧昧道,“今晚你帮我沐浴,如何?”男人那性感的薄唇邪扬,绿眸对这提议浮出满意的神色。“乐意之极!”【片段二】某天早上。“妈妈,我们还是赶紧收拾东西去涵生舅舅家住吧!”“为什么?”“昨晚我看到爸爸欺负你!妈妈,我现在终于知道当年你丢下我和爸爸的原因了!”“?”“我看到爸爸把妈妈的衣服都脱光光,然后不停的掐你捏你还咬你!妈妈,我要带你离开!”“…”【片段三】亲爱的段天睿先生:现在加入超级夫妻套餐,每天尊享24个心跳加速的抱抱,24小时思念在线,随时随地面对面语音聊天,还有每天准时的甜美闹钟铃声!马上加入,只需60个亲亲每月!段天睿看着手机里突然收到的简讯,再也忍不住的哭笑起来。“为什么每个月是60个?”听他的口气,明显是嫌少了。“60个只是早安吻和晚安吻嘛!”◇◇◇◇◇◇◇◇◇◇◇◇◇◇◇◇◇◇◇◇◇◇◇◇◇◇◇◇◇◇推荐好友文文:残影丫丫【异世重生】:十柒月【我的明星小女人】慕容若依:【带着包子嫁豪门】林禾木【弃宠废后】潇湘子牙【风流总裁没人性】香雪宠儿【养兽成夫】香雪宠儿【嗜爱学生妻】纳兰南歌【不负江山不负卿】心若有依【市长,靠边站】
  • 异界之火神

    异界之火神

    他叫秦风,是大家族里的一个无名小卒。他也叫秦风,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孤儿。血色红莲,灵魂穿越,其中有何秘密?神州大地,诸天万界,到底有何联系?战斗与友谊!亲情与爱情!且看秦风经过千难万险,终成火神至尊!
  • 妃本红裳之凌霸天下

    妃本红裳之凌霸天下

    相传,灵魂徘徊在人世之间不肯离去,是因为生前还有未完之怨!雪胭,被她人赋予名字的冥界妖灵死亡,将她的的模样永恒的定格在青春的年华被黑色厌恶模糊了面容的阎王在一张张狰狞面孔的环绕下,分不清是帅是丑。“汝,阳寿已尽,奈何阴寿未满,心愿未了…”心愿未了,心愿未了雪胭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听见他这般说了只知道她不知道那心愿是何,难道是因为她死的太早所遗留下了遗愿?!那么若是复活了呢?!因为这一个疑惑,她借尸还魂却发现自己不会做人……【片段欣赏】幽幽清风吹拂,满园开放的花儿随风摇摆如此良辰美景,漂亮少女慵懒的打了个哈欠,眼看着某女又是奄奄一息,一脸菜色仿佛下一秒就会昏倒的模样,漂亮少女笑眯眯的看着一脸担忧的众人,红唇轻启:“今日可有吃饭?!”某女怔愣片刻,迷茫摇头:“不曾”“昨日呢?!”她继续问“没……”想都不待思想,某女果断到“大昨天呢”嘴角浮现笑意,漂亮少女笑容可人“没!”又是一果断不加思考“你是想把自己活生生的饿死吗?!”嘴角的笑意越发浓重,漂亮少女继续问“哎!”某女惊讶抬头,一脸疑惑:“为什么一定要吃饭”众人绝倒O(∩_∩)O~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皆干净欢迎跳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