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500000004

第4章 天文·历法(3)

另外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在二千六百多年前,晋献公儿子重耳为逃避后母骊姬的迫害,流亡国外十九年。介子推跟着晋文公,饱受艰辛,立下不少功劳。有一次晋文公被围于魏,快饿死了,介子推就从自己腿上割下肉来给他吃,晋文公非常感激。但晋文公复国后犒赏大臣时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和母亲一起隐居在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有人同情介子推,提醒晋文公介子推的功劳,晋文公才赶紧派人去请他出山。但介子推坚辞不就,而且不见使者。有人对晋文公说,介子推是孝子,如果烧山,他肯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绵山烧光了,人们才发现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大树一同烧死了。晋文公大哭一场,十分惋惜,为尊敬介子推的品德,把母子安葬在绵山上,立庙纪念,改绵山为介山,并且下令每年到介子推的忌日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全国禁止烟火,家家吃干粮、冷饭,喝冷水,以示纪念。这一天就成了寒食节,也叫栗烟节。

当时清明节这天前后,晋国百姓家门上挂柳枝,人们带食品到介子推墓前野祭、扫墓。后来这种风俗为各地人民所接受。宋时规定从“寒食”至“清明”祭扫坟墓三日。

清明期间正是春回大地、草木荫发的季节,古人常到野外游玩或旅行。宋人欧阳修在《阮郎归·踏青》词中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踏青”就是郊游,因而“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踏青”这一天,城里的人都要到郊外省坟、祭祖、踏青;男女头上都要戴柳,据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现在,清明节的一些活动仍很盛行,为纪念革命先烈,激励革命精神,人们多在这一天举行扫墓和各种郊游活动。

上巳

上巳节是三月三日,古人在这一天游春,就是郊游,一般是到水滨进行流杯曲水之饮,十分热闹。

这个风俗的起因尚不清楚。最早在春秋时郑国百姓就有这个风俗。那时是在三月上巳这一天(不一定是三月初三),人们都到潦、洧这两条河边去,手持兰花,祓除不祥。以后就逐渐定为三月三日了。据《续齐谐记》记载,晋武帝(司马炎)时,曾问及臣下这个习俗的来历,挚虞和束皙作了不同的回答,结果挚虞因回答不称武帝心意而遭贬斥降职,而束皙的回答因符合武帝的心意,而得到了五十斤黄金的赏赐。可见晋代对此风俗便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实际上,可能就是在三月初,黄河流域已春暖花开,人们熬过了寒冷而漫长的严冬,值此风和日丽之时,心情高兴,便都要到郊外游玩一番,约定俗成,渐成惯例,也不一定有什么典故。

在唐宋时代,这种风俗仍很风行,从民间百姓到朝廷中的王公大臣、天子皇后,都要游春。在古诗赋中反映游春盛况的篇章非常之多,最著名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圃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决稳称身……”可见在游春时,到处是雕帷画舫、金珠重玉、罗衣朱唇的豪华美色。群众所喜爱的评剧《杨八直游春》中所反映的内容也是在三月三日发生的事情。

流觞曲水,亦称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觞,是旧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其大致方式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文人则将此俗发展成名士雅趣——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还得赋诗一首,其乐趣略同今人的“击鼓传花”或“丢手绢”。

端午节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或重午节。

《太平御览》说:“仲夏端午,端,初也。”“端”是开始,它和“初”字的意思相同。而夏历的正月是“建寅”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五”与“午”音同,古人也常把五日写成“午日”。“端”字既与“初”字意相同,“初五”亦可写成“端午”,而“午月”和“午日”又有两个“午”,所以亦称“重午”。再有,古人还常把“午时”当作“阳辰”,因此,“端午”也说成“端阳”。

端午节的起源,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起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这天,因不忍看到自己国家的灭亡而投汩罗江,自沉。不过据古籍记载,这个节日起初与屈原并无关系,西汉戴德《大敲礼》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屈原的《楚辞》中也有“浴兰汤兮沐芳华”的诗句。这说明端午节的一些活动,早在屈原逝世之前已在民间流传。屈原自沉汩罗江,是否确在这一天,无从考查,但后人用这个日子来纪念他,也表明了人民对这位伟大待人的深厚感情。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续齐谐记》记载说:屈原投江后,楚人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到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有一天看见一个人,他自称是三阊大夫屈原,对欧回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很好,可惜我吃不到,都被蛟龙吞了。以后,可把祭品用艾叶塞住筒口,再用五色丝线捆牢,因为蛟龙最怕这些东西。”欧回便回去叫大家照办。自此,人们都用艾叶裹黍米做成角黍,因其“尖角”,像棕榈叶心的形状,于是称为粽子(“棕”与“棕”谐音)。

端午节时,有些人家还喜欢在门前挂菖蒲、白艾,饮雄黄酒,也有的还在襟前挂个衣香粉荷包。菖蒲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提神开窍、杀菌作用。白艾又名艾蒿,可以入药,点燃有驱蚊蝇作用。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对各种皮肤真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变型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人们在端午节时使用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杀菌防病。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美好的文明传统。

七夕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这是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起于何时,不好确定。汉末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一诗,对于牵牛星(牛郎),河汉女(织女)二星宿隔河相望而不得相亲相爱的痛苦情景,作了生动的描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轧轧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很明显写的是人间夫妻阻隔相思的情景,可以看出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多么久远了。

古人在这天晚上把庭院洒扫干净,放上桌椅,摆上酒脯水果,向牵牛织女二星洒散香粉,认为二位星神在这天夜里相会。在这一天守夜的人都有所乞求,有乞求富贵的,有乞求长寿的,有乞求生子的,但只能求一样,不能兼求。这天晚上妇女要结彩缕,穿七孔针,以乞求手巧。七月七日,已披古人描写为夫妇相会的喜庆日子,故古诗赋中多有反映,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指的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七月七日晚上,二人在长生殿海誓山盟的情景。而在这类题材中引人激赏并赋予新意的要属北宋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仅,银河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颈鹊桥归路I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后两句在传统中翻出新意,夫妻若有真情,离别也不会有什么关系,格调高远而旷达。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也叫“盂兰盆节”,俗称“鬼节”。

在古代,中元节要祭祖。祭祖之俗远古已有。据说,黄帝死后,他的臣子们便将他的衣冠、手杖拿到庙堂去祭祀。不过,远古祭祖多在春季,后来因佛教传入中国而改成七月十五日。

佛教宣扬轮回学说,便捏造了一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个叫目莲的人,很孝顺母亲,可是他母亲为人却非常刻毒,死后被罚入地狱受苦。有一次,目莲见母亲与饿鬼争食,就用钟盛饭送给母亲吃,谁知饭还未到母亲口里,却变成了火炭。目莲很奇怪,将此事向佛诉说。佛说:你母亲罪重,依赖你一人之力,无法解脱,必须凭众僧法力才行,到了七月十五那天,佛又对弟子们说:谁要替已死或在世的父母解除厄难,可用盆盛百味五果供十方大德佛,用钵盛水饭泼给众饿鬼。这就是中元节又叫“盂兰盆节”和俗称“鬼节”的原因——“盂兰盆”是天竺语,译义是“解民倒悬”的意思。

中元节因俗称“鬼节”;所以每逢节日到来之时,有些人总爱谈“鬼”。其实,这只是一种封建迷信罢了。

中秋

中节秋又称八月节,是农历三大节日之一。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初民对月神的崇拜。

同类推荐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肥胖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肥胖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方面介绍肥胖病的饮食与防治:肥胖病的医疗常识、肥胖病的日常保健、肥胖病的饮食保健等。
  • 注意雷区

    注意雷区

    此教材以祛除郁闷、PIA飞无聊、踢走压力为宗旨,精选若干雷人笑话,总有一款雷到你!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翻开本书,感受心灵的荡涤和净化。,走进一个个真实的感恩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温暖恩情,常怀感恩之心,它会告诉你尘世的温情、人间的善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它也会告诉你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多面夫君

    多面夫君

    既然没有感情,那就休夫吧!结果咧休夫不成反倒被威胁嫁给他国嗜血鬼面三王爷做侧妃,二婚,这剧情也太狗血了吧庄主诸葛瑾明;鬼面三王爷陌上轩;冥月宫宫主?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爱情对他来说其实比天际的星辰还要遥远,清冷淡漠无心的度过了二十八年。得到江山那一刻他才明白整个江山也抵不上那一抹笑颜。。。。。。,现在生活平稳的白领杜湘然,莫名穿越到历史架空的一个朝代。穿越就穿越吧,最起可以重新过一下18岁的年华,不过悲剧的是穿过来这家小姐不仅是个不受宠的庄主夫人!竟然还刚刚小产!
  • 王妃要乖:傻妃惹人爱

    王妃要乖:傻妃惹人爱

    前世,她是被遗弃被诅咒的血瞳者,在五岁时被父母亲手抛弃……这一世,她是燕语国的九公主,因为她是皇后所生,遭人迫害,所以被天竹老人收为徒弟……这一世她有一个同胞弟弟,同胞弟弟同样中毒,身子虚弱,她为了弟弟,被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阴谋……这一世,她的心被一点点注入了亲情,温暖了心……那这一世,她的心会为谁融化?
  • 甜蜜娇宠

    甜蜜娇宠

    “点点,吃早饭了。”安点点,身高165厘米,体重50公斤,长发,还不错的大学刚毕业不久。从小到大平平,有过默默无名,有过老师宠爱,有过同学斗气,也有过很多朋友爱。干过小组长,做过大班长,当过学生会主席,也做过劳动委员,不后悔做过的每一件事,就是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没有当过体委呢,她的体育也是不错的。爱笑,有整齐又雪白的牙齿,甜甜的酒窝,眼睛不大也不小,可是黑黑的瞳仁里鬼点子不少。好吧且先到这里,什么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