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情形主要包括:(一)约定的试用期期限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限制。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对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劳动合同,规定了长短不同的试用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就是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行为。(二)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了超过一次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因此,如果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再次订立劳动合同的,无论再次订立的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论劳动者是否更换劳动岗位,该用人单位都不得与该劳动者再次约定试用期。同时,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在不能胜任工作,对劳动者调换工作岗位的,也不得再次与该劳动者约定服务期。(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约定了试用期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因此,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了的劳动合同期限少于三个月,同时又约定了试用期,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试用期的约定就是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行为。(四)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如果某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仅约定了试用期期限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该劳动合同对试用期的约定无效,该试用期期限即为劳动合同期限。
52.对于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怎样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是关于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违法行为
实践中,不少用人单位存在着滥用试用期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职工在试用期内工资都比较低,而且用人单位可以随时以职工达不到录用条件为由而予以解雇,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正是利用了试用期的这一特点,用人单位通过对新招用的职工设定较长的试用期来降低用工成本,规避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生产季节性比较强的企业,在生产旺季大量招用新职工,同时对这些新职工约定较长的试用期,在试用期结束前即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人力市场秩序。针对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法律责任
为了遏制一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利用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相对较低,且解雇劳动者也相对容易、成本较低的特点,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即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这一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所约定的试用期,如果还没有实际履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予以改正,使之符合法律规定;如果无效的试用期约定已经实际履行的,则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一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二年,试用期为四个月,试用期工资为合同约定工资的80%。现试用期已经执行了三个月,则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赔偿金。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为了保障处于特定情形下劳动者的权益,本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上述情形下,不得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就应当按照本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3.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遵守法定的程序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在出现上述三种情形时,用人单位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如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遵守法定程序,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仍属于本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应当按照本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的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
54.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什么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是关于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
即(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但如果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应按一年计算;如果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如果受到支付经济补偿十二年限制的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年限超过十二年的,用人单位向其支付赔偿金不超过经济补偿的最高年限十二年;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六倍的数额支付赔偿金。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称劳动者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通过提高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同时也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一种惩罚性赔偿,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障。但是,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继续履行的,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因为,本条规定赔偿金的目的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也是对劳动者的一种赔偿,如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继续履行,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则可以鼓励用人单位纠正违法行为,促使劳动合同得以继续履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