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目标不切实际,遭受现实打击。有的人心比天高,目标不切实际却又不屑追求,当目标无法实现时,感觉饱受挫折,心灵便虚无空荡,一蹶不振。
如何矫正空虚心理?
(一)社会认知要现实
社会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要看主流发展方向,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消极面,而不求上进、萎靡不振,要接受现实、正视现实,并改造现实。
(二)要有一定的志向
有志向才会有追求和拼搏,才会体验到拼搏的乐趣和成就感,才会珍惜生命。但是要注意志向的现实性:志向太低了,无需努力,也不会去努力;志向太高了,难以奋斗,也无从奋斗,到头来仍然是没有努力和奋斗,空虚度日。所以,志向一定要与自身的实际能力相符合。
(三)要改变懒散习惯
因为懒散,不想有所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就会胡思乱想、寻求消极刺激,自然会感觉空虚。因此要在生活中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逐渐养成勤劳习惯,从劳作中获得乐趣,心灵才会充实而不空虚。
(四)要磨炼意志
通过磨炼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对待失误和挫折,在逆境中锻炼成长。
(五)要培养读书兴趣
读书能使空虚者从中获得智慧、汲取力量,使空虚的心灵不断得到充实,摆脱狭獈经验的束缚,从而情绪高涨、精神饱满。要多读名人传记,以名人的奋斗史作为人生的楷模,确立“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六)要多与人交往
与人交往,相互启示、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心灵将受到熏陶和充实。但要注意,交际对象不能也是空虚者。与这样的人交往,只能使你自己更加空虚,甚至造成不良的后果。
(七)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琴、棋、书、画
在社会交往中能够拓展眼界,充实自己,而琴、棋、书、画无疑是陶冶性情的最好方式。
(第18节)自私心理的自我调节
自私心理分析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社会法律、道德规范、良心风尚和他人感受及利益,不顾大局,只知道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者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争名夺利,甚至损人利己。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不良心理现象。严重地讲,自私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很多其他不良心理都是自私的衍生。
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所以,我们可以将自私看作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
各种复杂的原因造成了人的自私心理。缺乏满足个人需求的资源,是自私的本质原因。病态文化的沉积和社会控制不严,也是客观原因。个人的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谓自我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关心他自己的问题,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的确得到别人的帮助后的心理感受。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也可能成为一种只顾自己的倾向。自私自利之人往往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及他人的依赖与索取性也高,但却缺乏责任感。
自私心理的自我调适
尝试下列方法调适自私心理:
(一)自我反省
依据社会公德与规范的客观标准,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总结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
(二)回避性训练
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时刻注意自私的念头或行为,一旦发现苗头,立刻纠正。
(三)多做一些利他行为,通过行为改变心态
要摆脱自私心理,就要有意识地做些无私的奉献,多为他人做好事,不求回报,这样慢慢就会改变心态。
(第19节)浮躁心理的自我调节
浮躁心理分析
浮躁,是指轻浮、不安分、脾气大、见异思迁、做事无耐心、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等不良情绪体验。目前,浮躁是我们国人的一种普遍不良心理表现,主要特点有: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动、冒险。
浮躁心理的产生有社会和个人两大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面临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感到很难把握自己的未来。于是患得患失、焦躁不安、迫不及待等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二、个人原因。个人攀比是产生浮躁的直接原因。我国的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的人较早获得成功,有的人却迟迟没有什么进步,于是攀比在所难免,往往造成浮躁心理。
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与我们所倡导的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的精神相对立,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发展极为有害,必须加以克服。
浮躁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做到知己知彼
比较是个体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有比较才有鉴别”,但比较要做到“知己知彼”,要从个人的能力、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进行综合合理比较,既要看到长处也要看到短处,才不至产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浮躁心态。
(二)遇事要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随波逐流,盲目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盲从主义等社会不良之风。站得高才看得远。
(三)要有务实精神
做事要有开拓、创新、竞争的意识,更要有持之以恒、任劳任怨的务实精神。
(第20节)猜疑心理的自我调节
猜疑心理分析
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的复杂情绪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的蛀虫,既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猜疑心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一)错误的思维定势
喜欢猜疑的人,总是以某一假想目标为起点,以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依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进行循环思考。这种思考从假想目标开始,又回到假想目标上来,如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死死束缚住。
(二)相互间缺乏信任
一个人对别人越缺乏信任,产生猜疑心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不良的心理品质
猜疑心理重的人通常也是狭隘自私、自尊心过强、嫉妒心强烈的人。
(四)受流言蜚语的影响
听信谣言,也会产生猜疑心理。
怎样克服猜疑心理?
(一)培养理性,防止感情用事
猜疑者在消极的自我暗示心理下,会觉得自己的猜疑顺理成章、天衣无缝。“疑人偷斧”的故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遇事保持冷静,多观察、分析和思考,克服“当局者迷”的认知误区,是消除猜疑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自信心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会与周围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当你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
(三)加强交流,拉近心理距离
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信任是感情的纽带和猜疑的坟墓。和他人之间应该加强交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会有效地消除猜疑。
(四)完善个性品质
加强个性品质的改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拓宽胸怀,提高精神境界,冲破封闭思维的桎梏,排除不良个性品质的消极影响,可以有效消除猜疑。
(五)学会自我安慰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