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700000003

第3章 岁时节令(2)

青龙节里,民间流行着许多驱毒的活动。如晋中地区家家拍簸箕,童谣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晋南地区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

青龙节在晋南一些地方称为“花潮”。人们携带酒肴到郊外游春、踏青。晋西北地区讲究大闹社火秧歌,垒砌旺火,盛况酷似元宵节。

芮城合河的青龙节,据传始于汉光武帝年间,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为纪念东岳大帝黄飞虎治水有功而三社联合的庆贺仪式,故又称“三社典”。这天,山民们尽兴狂欢,并将各自家中最珍贵的宝物都展示出来,民间又称“亮宝会”,取宝能驱邪避灾之意,希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二也称“中和节”,至今在乡宁云丘山带仍保留有过中和节的习俗,在全国极为罕见。云丘山中和节既继承了二月二“引龙驱邪”的相关生活习俗和禁忌,又延续了中和节“农耕为本”的传统习俗,并在传承中自觉与云丘山独特的自然山川地貌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和生育信仰习俗。其民俗活动以祭山拜神、祈求化生繁衍、祈求五谷丰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要内容,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融合演进,现在的中和节已演变成从农历二月一日开山门至农历三月一日关山门,长达一个月的节会,节会期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中和节的“正日”,在正日这天,周边老百姓拿灯笼、扛大旗到云丘山朝山祭祀,参与人数达数十万之多,场面蔚为壮观。

6、寒食与清明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105天。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即禁火节,后来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据说介子推和母亲死后,晋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素服登绵山至子推被焚的那棵柳树下置祭,发现此柳竟复活了,睹物思人,念及子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封此柳为清明柳,将此日定为清明节。

绵山至今仍保留有众多寒食文化民俗活动。寒食节前,绵山地区的百姓家家都会蒸做子推燕、子推饼、蛇盘兔、寒食粥、锅盔、菊花酥、青精饭等寒食食品;寒食节当日,家家户户不起火灶,食寒食,登绵山祭奠介之推,怀念先贤;全家妇女齐坐桌旁,手工制作镂鸡子、包鸡子,并将镂鸡子悬于屋内,挂于屋外枝头,包鸡子则包于家畜头上,取一年六畜兴旺之意;偕老带少,以寒食食品拜祖扫墓,并在祖先的墓旁插柳,上挂蛇盘兔(寓意“蛇盘兔,必定富”)、子推燕(介休方言,寓意对先贤先祖念念不忘)等寒食食品;祭祖后,孩子们用小扁担肩挑镂鸡子,全家老少外出踏青(现称春游),游郊赏景;返家后,大人们齐聚村内宽敞处,举办拔河、蹴鞠比赛,孩子们则成群结队,嬉戏秋千……

在我省晋中一带,寒食节要蒸寒燕,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晋南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晋北习惯以炒棋豆作为寒食日的食品,有的还捏制一种“寒燕儿”,捏好蒸熟的寒燕儿,插在酸枣枝上,很像是停在树枝上的群燕,象征春天的到来。一些山区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炒着吃。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的主要活动,是往亲人或纪念人物的坟前,除草、添土、祭祀、修整坟头。在祭坟时,民间多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及家人健康、幸福。上坟时,晋南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晋北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如今传统习俗已多加革新,改用鲜花、花圈。并且,由扫个人亲人之墓,发展到祭扫革命先烈公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寒食节这一传统节俗已逐渐为人所淡漠,也越来越不完整,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7、五月端午

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等,是山西民间夏季最隆重的节日。

端午节的内涵,源于古人的驱邪避瘟活动。盛夏,是黄土高原上各种疾病滋生、蔓延最活跃的季节。古人解不开这个谜,便认为是邪祟作怪,并由此创造了一系列避邪手段与之抗衡。后相沿成俗,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动。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省城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习惯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传统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现在亦有配以各种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佐料加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等,粽于更是甜、咸、辣味皆有,角、锥、筒形俱见。晋北地区民间包粽子,浸米时水里要放些艾叶。晋南地区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一些地方民间习惯在端午节太阳未出山时,将特定形式和数目的粽子投山或置水,普遍的说法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及常遇春之母等。

粽子作为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有了。据记载,早期的粽子称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菰芦叶裹黏米,以淳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食用。黍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而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应时食品。五月端午节前后,晋南地区处于收打小麦阶段,晋北则是夏锄大忙时期。劳动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得吃一个粽子,解渴、充饥、打凉、下火,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因此,这种食品一直在民间长盛不衰。

饮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民间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山西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

另外,在宅院中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艾蒿味辣,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具有杀虫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苍蝇往往避其味而远逃。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晋北习惯将艾蒿编成人形,悬于门楣,称为艾人。晋南习惯将艾蒿编成虎形,悬于门首,称为艾虎。曲沃等地是用纸剪成老虎、粘艾叶,贴在门上,称为贴门虎。万荣等地是采制茶叶悬挂门楣。一些靠河水草盛的地方,习惯在门上插菖蒲。还有的地方是门上贴钟馗画像驱邪。晋南一些地方,端午节要用五色线将家具、门环等物缠绕。

端午节辟邪表现在家人安全方面,小孩子一直是重点保护对象,民间传有“端午到,戴香包”的说法。当母亲的要在节前用碎布做成禽兽、花卉等各种形状的小包,内装雄黄、苍术、香薰等中药材及香料,称为香包。佩带在孩子身上。男孩多为老虎、狮子之类,女孩多为花卉鸟类。传说可以防止病毒人身。晋北一些地方还盛行用碎布、细茭杆做成符节,缝在孩子背上,俗称“讨吃子”。取意人穷命大,希望孩子消灾免难,健康成长。除香包外,还要用五色花钱搓成索,在神灵前摆供祈祷后,挂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称为“百索”,要戴够一百天方才解除。也有的地方是五月初一挂上,到端午节的早晨太阳出山前解下,埋在车辙下,意思是让铁车轮砸烂五毒虫。对于不会走路的小娃娃,做母亲的要抱到老年人的家里睡上一会儿,称作“躲午”。家庭其他成员,则是人人耳朵上戴一小枝艾蒿。妇女是将艾技插在头上或绾在辫梢上,还要用凤仙花色染红指甲。乡宁等地端午节,特别讲究在太阳出山以前,从河里提回一桶洁净的水,浸以艾叶,以供全家人洗手洗脸,据说可以辟邪驱毒。万荣等地在日出之前,上山或到田间采集枸杞、果木、车前子、茶叶等。经七蒸七晒后阴干,称为“百叶茶”。晋北一些地方,习惯端午节前置买一面新镜子,节日试新,全家人都照一照。

端午节前,晋南地区旧俗要逮回一只蛤蟆保存。端午节当日把墨锭塞进蛤蟆腹内,阴干,称为“蛤蟆墨锭”。传说可以涂抹肿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故民间有“疥蛤蟆躲端午”的说法。

晋北地区端午节,讲究寻觅“金鸡头”。就是在端午节日出之前,蛇吃蛤蟆,刚吞进时,将蛇头剁下,让蛇头蛤蟆在一起阴干。据说是一种贵重药材,可消无名肿毒。但只是传言,实际很难找得。

端午节在一些地方也还形成庙会。寿阳县历史上有九大社团,举办阳坡庙会,讲究颇多,规模盛大。繁峙县五月初五的传统是在玄帝庙上唱戏。交城卦山庙会也是端午节盛大的民间庙会。

雁北地区的阳高县,在端午节有逛城墙的风俗习惯,当地称为“窜城墙”。历史上,店铺作坊各行各业在端午节照例放假半天,学堂师生全部休息。就连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姑娘、小媳妇,在端阳节也要浓艳地打扮一番,自由自在地到街上逛上半天。这一日,周长九里的城墙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分外热闹。真可谓“男女老少齐登高,佳节观景乐陶陶”。

8、女人乞巧的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乞巧节,又称“七夕”“鹊桥会”等。相传此夜为牛郎与织女在银河相会之日,民间少女与少妇有乞巧的风俗。由于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者是女性,也称之为“女儿节”“少女节”。

山西各地的乞巧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祷而乞巧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一般是摆好供桌供品后,拜织女星以乞巧。洪洞、万荣、长子、汾阳等地的乞巧方式是穿针乞巧,其中万荣的穿针活动在锣鼓声中进行,增加了紧张欢乐的气氛。河津、稷山、临猗、襄垣等地采用漂针乞巧的方式。翼城是用瓜果、蒸馍祭拜扎好的牛郎、织女草人。晋北地区习惯这一天在院里晒一盆水,等微尘飘落后,水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膜,这时候女子将绣花针涂油并轻轻放置水面,能够飘浮者则被认为是乞得了巧。晋西北地区则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将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阳光照耀下,经过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出各种动态,或蜈蚣、或水蛇、或水狗等,倒影越复杂越逼真,意喻乞巧越多。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虽然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但是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传说一直流传民间。在我省和顺县松烟镇南天池村一带仍保留着七夕文化的诸多记忆,以和顺南天池村为轴心,半径两、三公里之内,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相关的地名有10多处,这些地名和牛郎、织女传说相对应,形成了一条完整而生动的故事情节链。天河梁、牛郎峪、南天池与磨子峪是地方志中早有记载的地名和村名,其余地名及相关景物名称均长期流传于民间,如今还能见到的有牛郎沟、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庙、织女庙、南天门、金牛洞、老牛口、牛头山、相思背、喜鹊山、八仙洞、哪吒塔等等,还有已经毁坏的王母娘娘庙、李天王塔遗址等。民国《和顺县志》记载:“七月初七,处女用瓦器生五谷芽,向牛郎、织女乞巧。”村民在这天讲究放鞭炮,贴牛郎、织女图案的窗花、敲锣打鼓“接织女回家”。如今村民每逢七夕仍有“看天”的习俗,晚上在院中朝南摆上桌子,上面供奉连杆茎一起煮熟的毛豆和带叶煮熟的玉米,然后燃香拜天,祭祀牛郎、织女。当地在戏剧开场之前要吟诵“天河梁下一清泉,一棵椴树盖得严。谁要喝了天池水,能活长生不老仙”,“喜鹊好,喜鹊好,喜鹊展翅搭天桥。牛郎织女天桥过,不知天桥牢不牢”。

七夕节民间也有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种糖果的习俗,称为巧食。在这一天家家要吃西瓜,并在西瓜上刻画花纹图案,称为“花瓜”。

9、七月十五河灯会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成为中国民间三大鬼节,与佛道二教有很大关系。道教认为,七月十五为中元日,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并为人间赦罪。佛经记载,七月十五是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借助十方众僧之力,解脱其母在地狱受苦的日子。后佛教徒根据此神话兴起盂兰盆会,以追荐祖先、祭祀孤魂。

中元节的祭祖活动与清明节有所不同,因受佛道二教的影响,在祭祀地点、祭品上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此日的祭祖活动在一些地区并不像清明节那样正规,襄垣、长治、祁县、永宁等地只是在家中摆供品祭祖先,而大部分地区则是在家门外当路上焚纸钱祭祖。五台山在七月十五日要举办盂兰盆会,念经超度亡灵,周围一些信教群众也到寺庙摆供、响炮、祈祷,为祖宗赎罪,祝亡人解脱。农历七月十五,忻州民间有着蒸“面人”的习俗。相传,这种习俗开始于元代末年,据说人们用互赠“面人”传递信号,至今,民间有着“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然而,七月十五的面塑样式繁多,有牛、羊、猪、兔、猫、鸡、鸭、娃和花卉、瓜果,还有寓含幸福、吉祥、爱情的鸳鸯、孔雀、狮、虎、鹿等动物造型。十五过后,几乎家家墙上都挂着一串串面塑。

同类推荐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皇纪

    神皇纪

    兽皇山中生死历练,帝国学院展露头角,大陆精英联赛折得桂冠。小人物陈潇一步步成神,被美女调戏、吃豆腐,那叫一个羞啊!要命的是他还深深的爱上这个调戏他的美女,泥足深陷。美女被抓他寝食难安,美女被觊觎,他想杀人,小人物终能抱得美人归?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金牌相公溺宠财迷妻

    金牌相公溺宠财迷妻

    ◇一对一温馨宠文。女主扮猪吃老虎,男主腹黑强大。惨遭车祸?某女:没事开车开这么快干嘛,我的一块钱还没有捡到呢!庶妹刁钻?某女:智商太低,手段太次,要不是我闲着无聊,都懒得陪你玩!姨娘伪善?某女:喜欢装么?那就试试看,就怕到时候你笑都笑不出来!被逼嫁人?某女:为了捡一块钱被撞死穿越成郡主,应付庶姐姨娘还要被逼婚?惹不起,我逃婚总可以了吧!◇雷人回答“南宫鑫这小子虽然花心了点,可是你堂堂郡主嫁过去,谅他也不敢对你不好!”父亲关切劝道。某女摇头,“这不是重点。”“小姐是担心世子爷的心不在小姐身上?小姐如此貌美,世子爷见了一定会爱上小姐的。”丫鬟再接再厉的劝道。某女继续摇头,“这也不是重点。”“那重点是什么?”姨娘眼神怨毒,笑意温柔。某女悠悠的叹了一口气,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他对我好不好,爱不爱我,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居然是个败——家——子——!”说到最后几个字已经有些咬牙切齿了。众人面面相觑,想要开口说这世子爷家财万贯,就是败一辈子也败不完,可是看到某女吃人般的眼神,都一个个闭上了嘴巴。若干年后,某女仰天长叹,这家伙这么有钱为什么你们早没告诉我?害得老娘离家出走,卖身做保镖,被这狐狸男耍了又耍?!◇无耻对话某男,“帮我个忙吧?”某女,“不帮。”某男,“那这些银票我都喂狗去了!”某女,“汪汪!”某男,“。。。。”某男,“你会喜欢我么?”某女,“不会。”某男,“那我教你好了。”某女,“。。。。”◇经典表白“璃珞,你肯回来就好了,爹爹已经把婚事退了,以后再也不逼你嫁人了!”父亲疼惜的望着某女。某女无奈翻起了白眼,她不肯嫁的时候老爹非要逼她嫁,现在她想嫁了老爹又把婚退了,这是个什么节奏!!正在腹诽之际,某男已经翩翩而至,对着安西王发誓道,“我愿立誓,若得璃珞为妻,定当一生不负,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安西王听完瞪大了眼睛,一向花名在外的宣南王世子居然为了他女儿愿意一生只娶一个妻子?!错愕的嘴巴还未曾合拢,安西王看向某女。“还有呢?”某女忍住唇角的笑意,故作平淡的问道。“婚后所有财产都归娘子掌管!”某男笑道。“好!”某女两眼放光,欣然应道。安西王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重点!◇无节操溺宠“世子爷,不好了!世子妃把公主给打了!”下人慌慌张张的禀报道。某男不慌不忙,懒懒挑眉,宠溺笑道,“打就打了,大惊小怪。”
  • 梦里朱颜改

    梦里朱颜改

    葛薇大学毕业后孤身来到上海,因为工作努力且为人沉稳,受到公司总经理程浩然的赏识,一路做到了康捷公司的业务主管。后来因为工作上的原因结识了供应商方子俊,并对其渐生感情。但方已经早有家室,葛因此只能将感情放在心里,决定尽量少和他接触。
  • 富豪三千金

    富豪三千金

    白芷柔、白芷梅、白芷凌是一对孪生三胞胎:白芷柔最小,白芷梅是老二,白芷凌是老大。白芷梅和白芷凌因为是同卵双生的关系,所以性格、爱好都一模一样,两个人经常是争吵不断,只有白芷柔温文尔雅,外柔内刚在学校里深受黄榆槽喜欢,又善解人意。但是黄榆槽却忘记不了旧情,对夏明艳由爱转恨,从此不再提爱情,但是不知不觉爱上了白芷柔,但是不敢表白……当两个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夏明艳突然出来要求黄榆槽的原谅,这段恋情不再太平......
  • 误惹不乖小病妃

    误惹不乖小病妃

    “嗯!”见两个男人点头,凌小珏的额头已经黑线密布,但她依旧表现着极为亲和笑颜,柔声道:“那两位不如就把我这个混世小魔女送回人间吧,这样天堂和地狱的安宁自然永葆了!”“这……”听了她的话,上帝和魔王微微一愣,随后似达共识地相视一笑,道:“我俩已决定了你的去处!”望着两人脸上那抹似有若无的淡笑,凌小珏顿觉不妥,大有被人算计之感!“你们确定?”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凌小珏半信半疑……
  •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晚上日更】他,抬起高贵的头颅,修长白皙的手指中握着白银光辉的权杖,他是白封国的殿下,拥有不可践踏的尊严,他的瞳孔如同黑曜石般冰冷残忍。她,是平平淡淡的特优生,圣凯樱斯学院的话剧社副社长,为了每一年的奖学金,擦亮了带着黑框平光镜的眼睛,她的世界很难能够看到蔷薇色的微笑。他,是美丽到女孩都不可及的学院理事长,年轻的脸颊纯白干净,紫色的长发透着紫罗兰色的瞳仁,他在她面前轻轻的跪下,宣誓要做她的骑士,永远的守护。他说,她是另外的她,然而她无法去辨别自己的身份,只是哭泣着,看着梦境中曾今出现过的美丽少年和一大片白暇的蒲公英田。她到底是谁?痛彻到心灵的倒塌感;纯白的天空中的哭泣感;梦境中拥有黑色瞳仁的飘渺感;当他们在櫻色的天空下旋转到无力时,他答应她来当她的王子时,她却又一次残酷而痛苦的推开了他温暖起来的手掌。痛彻心扉的爱情交织着勾心斗角的事件,城堡上空的诅咒,许愿池下的幸福。能否,抓得到?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是谁撑一把油纸伞,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