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700000008

第8章 忻州 吕梁(1)

1、赵家皇帝与杨家将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年轻时叫“赵癞子”,出身低微,曾在一个姓杨的大财主家当长工。

赵癞子年轻时喜欢玩枪弄棒,有一身不错的功夫,尤其他自小随父亲在深河里摸鱼捞虾,更练得一身好水下功夫,可以一口气在深水下呆上半个时辰!

那一年,赵癞子的主人杨财主的老母去世,杨家大做隆重阔气的丧事之际,自然请了最好的风水先生来为杨母物色一方最佳的风水宝地。风水先生物色来物色去,终于发现一方好地,却是深河中的一处龙口宝地。河深水急,怎样才能把杨家老母的遗体葬下去呢?全家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将老母的遗体火化成骨灰,用铁盒装好,请长工赵癞子将它送进水下的龙口宝地中去。他们当即通知赵癞子,让他明日辰时吉日发葬水中。

赵癞子得到消息的当夜,正好他的老父也于当夜病故。赵癞子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连夜将家父的遗体火化成灰,装在小木盒中。第二天,赵癞子偷偷怀揣老父的骨灰,来到杨家。他接过杨家老母的骨灰盒,按指定的地点潜入深水中一看,果见水下一个天然生成的岩石“龙口”,他赶紧从胸中掏出老父的骨灰塞进“龙口”。当他准备将杨家老母的骨灰也塞进去时,“龙口”却突然闭合下来!

这可怎么办?赵癞子急中生智,只好顺手将杨家老母的骨灰盒挂在龙头上的龙角上。

赵癞子浮上水面,风水先生已算出了赵癞子的所为——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啊,他只好封道:“赵家天子,杨家将,换朝不换将。”

话说赵父葬得好地,喜鹊赶紧飞到赵家报喜:“赵家癞子当皇万万年,赵家癞子当皇万万年!”

这时赵癞子的老母正在火炉上洗碗筷,听到喜鹊叫得这么奇怪,就顺手将洗干净的筷子顿了一下火炉上的洗碗盆说:“嗨,喜鹊啊,别说让赵癞子当皇万万年,就让他当个十几年皇帝,还了家中所欠的账就不错了。”

这一下可惹事了,因为赵癞子已是真龙天子之贵,其母自然也非等闲之辈,手中筷子就成金棍了。火炉菩萨立即上天凛告玉皇大帝道:“玉皇大帝呀,不得了了,刚才赵家皇母打了我三百金棍,还说让赵家癞子当十几年皇帝就行了。”

玉皇大帝一听很生气,就封道:“既然如此,就让赵癞子当十九年皇帝好啦,他的子孙就给三百年天下吧。”

果然,赵癞子赵匡胤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正好做了一十九年皇帝,而赵家天下自北宋至南宋正好是三百一十九年,他的子孙正好是三百年的历史。而杨家呢,自宋朝开始,不论哪朝哪代,都是将才辈出。

2、七郎八虎出幽州

话说大宋开国年间,朝中出了一位忠臣和一个奸臣。这个忠臣就是大名鼎鼎的老令公杨继业,那奸臣就是臭名远扬的太师潘仁美。

杨继业本来是保北汉的名将,赵匡胤三下河东,知道杨继业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临终时给宋太宗留下遗言:一定要收服杨继业扶保大宋。后来,宋太宗打败北汉国,收服了老令公。谁知这件事使得一个人十分不痛快。谁呢?就是潘仁美。

原来,早在大宋和北汉交战时,潘仁美就被老令公杨继业射了一箭。这一箭之仇,潘仁美一直耿耿于怀。如今要和仇人同朝为臣,他能高兴吗!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在盘算着如何陷害杨继业。

一次,宋王太宗要去五台山降香还愿,杨继业和潘仁美都保驾同行。宋王把五台山各处名胜都看了个遍,听说还有个毒龙洞,非要去看一看。陪驾的和尚再三劝告说:“这条毒龙十分凶猛,去不得!”宋王却不听劝告,执意要去。再加上潘仁美的怂恿,和尚见阻止不住,只好引着他们前往毒龙洞。毒龙一见生人,忽地从洞里窜出,伤人无数,眼见得张牙舞爪要伤宋王,说时迟、那时快,杨继业背后闪出杨七郎,手起剑落,将毒龙斩于宋王面前。宋王见此情景,龙心大悦,当即要封七郎为斩龙大将。可就在这时,从一旁钻出潘仁美,说:“七郎斩的不是毒龙,乃我主真身,莫非杨家有篡位野心,请我主三思。”昏庸的宋王最怕人家谋他的江山,于是又改定将杨家下在代州水牢,等他回去再行发落。

潘仁美见诡计得逞,好不高兴,趁机进谗言道:“听说幽州城的景致天下独一无二,我主何不前往赏花观景。”八千岁一听,连忙上前阻止:“幽州城远在北地,去恐凶多吉少。我主一定要去,可暂免杨家之罪,让他们保驾。”潘仁美急了,说:“有臣保驾,料然无妨。”八千岁硬要杨家保驾,潘仁美坚持潘家保驾。宋王见他们争执不下,便下了一道圣旨:“杨家保进,潘家保出;潘仁美为元帅,杨继业做先行。”

宋王君臣去幽州的消息,早被辽军打探得一清二楚。他们事先设下了埋伏,把宋军围困在幽州城附近的汾阳城。潘仁美一见大事不好,便把圣旨偷改为“潘家保进,杨家保出”。事到如今,杨继业并不计较这些,他一面严密设防,一面寻找机会,设法突围。

辽兵见汾阳城久围不下,想了一条计策,差人送来一封请贴,要宋王进幽州城赴宴,名曰“双龙会”。宋王君臣接到请贴左右为难。去吧,明明是宴无好宴,不去吧,又怕人家说软弱、胆怯。后来,还是杨继业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大郎假扮宋王前去赴宴,二郎、三郎、四郎、五郎“保驾”,自己和六郎、七郎保着宋王突围。安排已定,假宋王从西门出去赴双龙会,真宋王由杨继业父子三人保驾出东门急速脱离险境。这便是有名的“七郎八虎出幽州”。据说,现在怀仁县金沙滩境内的日中城,就是当年的幽州城。

附记:“杨家将传说”是广泛流传在山西省代县、广灵县、怀仁县等地的记叙北宋抗辽名将杨继业一家祖孙九代及其家眷忠勇报国、抗暴安民的民间文学,具有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气节。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民间文学类)

3、歇龙石

北岳山脉向东南逶迤而下,在山西东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卫连绵,形成一块方圆五百余里的地方,这便是国内外闻名的五台山。山区以台怀镇为中心,分成台怀、台内、台外三个层次,像三个逐渐扩大的同心圆。

在这个奇妙的同心圆内,布满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那披着青松与白杨的冈峦,那映着鲜花与绿草的山泉,那阵阵松涛和悠悠的钟声,那绿茸茸的草地映衬着古庙琉璃瓦上的夕阳,那从山谷吹来的习习凉风使这块小盆地的沟沟洼洼里,到处都有美的色彩与施律,形成一个游览与避暑的胜地。

传说在很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这般模样,也不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无法种庄稼。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青龙就没得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才来求援的。

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即使巨石变成了弹丸。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告别礼,飘然而去了。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

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里找。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当然文殊菩萨自有对付它们的办法。

文殊菩萨告诉它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众龙刚钻进岩窟之中,文殊菩萨一声咒语,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缝。文殊菩萨命众龙在此好好修行,并说要派弟子来朝拜和供养他们,因此这个秘魔岩窟又叫朝龙洞,也就有了“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龙洞只算朝拜了半个五台山”的说法。

4、康熙赠龙袍

显通寺大雄宝殿,俗称正殿,是庙里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此殿占地一亩二分,巍峨宽大,布局紧凑,是五台山罕见的大殿。殿额高悬康熙御笔“真权如应”木匾一块。殿内并列主佛三尊,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边药师佛,西边阿弥陀佛,佛前有释迦弟子像,两侧是十八罗汉,均是明、清雕塑。佛前的地面十分宽敞,布满了跪垫和经案,经案上又摆满了木鱼、钟、磐、鼓等佛家乐器。除每日晨钟暮鼓诵经外,逢年过节做道场也多在此殿举行。殿内那些佛像、乐器和缭绕的香烟,立即把人们引到了神秘的佛国世界。康熙皇帝赠送龙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有一天,康熙帝要到显通寺来,显通寺的方丈和尚得知消息,真是又惊又喜,赶紧召集全寺的和尚,身披袈裟,头顶檀香,手敲佛家乐器,嘴里不停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在山外夹道欢迎,把康熙皇帝接到寺内。方丈和尚陪同康熙皇帝到寺内各处游览,当来到大雄宝殿正值这里将要举行受戒仪式——“烧香疤”。可能是一种好奇心理驱使,康熙也要参加,这使方丈和尚很为难:“受戒时受戒者都是不怕烧的,疼起来也面不改色;可是也有个别的受戒者,在烧香疤时疼得龇牙咧嘴,满面流汗,万一碰上这样的受戒者,吓坏了龙体怎么办?”他猛地一抬头见皇帝脸上有交“桃花运”的气色,便对康熙说:“您不宜参加受戒仪式。”康熙皇帝面有愠色地问:“为啥?”和尚胸有成竹地说:“从您天庭发亮,地阁有光来看,是交桃花运的预兆,走桃花运的最忌参加受戒仪式,否则冲退桃花运……”在皇帝面前忌说不吉利的话,所以方丈和尚不往下说了。

康熙皇帝心里清楚,他这次来五台山,看上了一个姑娘,尽管此时此刻,他连姑娘的名字还不知道,但经方丈和尚这么一说,他认为这是佳言吉语,心里一阵喜欢,当场脱掉龙袍赠给寺院,以示虔诚,并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和七月十五这两天,由方丈穿此龙袍代替康熙皇帝进香拜佛。可惜,这件龙袍在一九四八年以后被人盗窃。否则,它将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又说,康熙皇帝看中的那个姑娘,名字叫梅枝。康熙这次来五台山,路过营坊街,看上了正在碾米的梅枝姑娘。当年她只有十八岁,长得出众,弯眉大眼,心灵手巧,地上炕下的活件件能干。在营坊街附近几个村提起梅枝姑娘,没有一个不说她是个好姑娘。康熙看中之后,又不好意思明讲,曾信手写了这样一首诗:

骑骏马过皇庄,

遇一女子碾黄粱。

轻起笤慢簸扬,

回首辄步整容妆。

汗流粉面花含露,

坐拂蛾眉柳带霜。

可惜这般风流女,

嫁于谁家田舍郎?

5、大白塔上的铜铃

从前,在今大白塔西北二里许,有个新坊村,村里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本村人管他母亲叫郭大娘,年已古稀,家境贫穷,住半间草房,另外还有半间灶屋。

儿子五岁死了父亲,尚无大名,小名叫虎子,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一年四季除了采蘑菇,就是到十里外小煤窑背煤。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三十出头还没有成家,可是在母亲面前竭尽孝道,供养侍奉,从不怠慢,是本村出名的大孝子。虎子既老实又孝顺,年岁又这么大,为什么还不成亲呢?是不是五官上或生理上有什么缺陷?其实虎子长得很英俊,什么缺陷也没有,只因他家太穷,有谁愿嫁给有上顿没下顿的穷光蛋呢?就这样,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已三十出头了。他母亲为虎子的亲事,愁得常年卧病不起,头发也都愁白了。

有一年,阁院(即今塔院寺)要重修大白塔,四面八方来建塔的人可多啦,有木匠,有石匠,也有泥水匠……由于当时的阁院放不下那么多人,都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郭大娘家来了一位上年纪的白胡子老头,身背褡裢,手拿一只铜铃,据他自己介绍,他是个翻砂匠,手中的铜铃就是他自己翻砂制造的。郭大娘指着灶屋说:“你要不嫌房子小,就住在灶屋里。”老翻砂匠连说“好!好!”说着郭大娘就帮老翻砂匠搁铺搭床。一天生,两天熟,三天下来,两位老人亲热得就像一对同胞兄妹。老翻砂匠有个怪癖,不论早晨出去或是晚上归来,手不离铜铃,而且还走到哪里摇到哪里,没有多久人们就都认识他了。

一天,老翻砂匠告诉郭大娘,大白塔快修成了。他要先走一步,留下这只铜铃抵住宿钱。郭大娘不理解老翻砂匠的意图,说什么也不要。老翻砂匠不得不说实话了,他告诉郭大娘,这只铜铃日后有人来要,虎子就有娶媳妇的钱了。郭大娘一听,这只铜铃能解决她多年的心病,也就收下了。郭大娘把老翻砂匠送上大路,转瞬间,老翻砂匠走得无影无踪了。

老翻砂匠走后第三天,大白塔的塔顶上面该安装围长二十三米的圆盘了。圆盘上要拴铜铃二百五十二个。这一天是个黄道吉日,远近各村的老百姓都赶来看热闹,六十多米高的空中作业,安装大圆盘该是何等困难啊!不知怎么搞的,到安装时大圆盘上的铜铃少一个,左数右数,十几个人数了二、三十遍,还是少一个,这可把老方丈愁坏了。因为错过了今天安装圆盘的黄道吉日,就不吉祥了,甚至会发生大塔倒塌的灾祸。这时老方丈想起老翻砂匠的那只铜铃,立即派人到郭大娘家里去找老翻砂匠。

“老翻砂匠前天就走了。”郭大娘对来人说:“临走时他把铜铃留下了,说是谁要这只铜铃,谁得拿出盖三间瓦房的钱。”来人说:“只要能用,别说盖三间瓦房,就是盖十间也行啊!”

来人把铜铃拿回工地,往圆盘上一拴,不仅大小一样,就连色调、式样、花纹也相同,恰如用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样,真是天衣无缝。

老方丈望着铜铃,前前后后一琢磨,他认为老翻砂匠非一般人,很有可能是文殊菩萨化身前来帮助孝子成家。当他琢磨到这里,立即令人给郭大娘送去纹银五十两。

郭大娘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望着白花花的银子,惊喜交集,万万没有想到一只铜铃竟值这么多的银子,高兴得郭大娘,谢天谢地谢菩萨保佑,也感谢那位白胡子老翻砂匠。没多久,三间瓦房盖起来了,虎子也完了婚,郭大娘沉浸在愉快和幸福之中。

6、芦芽山戴帽,长工睡觉

从前,芦芽山有个放羊娃,父母早年去世,跟着兄嫂生活。哥哥是个窝囊鬼,嫂嫂是个刻薄精。他们只让放羊娃干活,却不管他的吃喝穿戴。可怜的放羊娃,每天在山坡上遭风吹,受日晒,饿了吃山果,渴了喝溪水,困了睡岩洞,闷了就听蚂蚱叫。

同类推荐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听三毛讲远行

    听三毛讲远行

    好想跟着三毛远行,一同去金色海洋吹风,聆听音乐王国的天籁之音,伴着大西洋的七颗钻石感受清风拂面的恬然情怀。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热门推荐
  •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有人说酒店就是在一幢大楼里,有几百个客人正在消费,又有几百个员工正在为客人服务。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是服务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就是酒店管理的归宿。如何提高酒店服务水平,让顾客满意,如何提高管理能力,经营一家赚钱的酒店?阅读本书,你可以找出你酒店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
  • 致无尽关系

    致无尽关系

    这是一部散发着浓浓中国味道的小说。小说从过年临近,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写起,不避俗、不避土,贴近了纠缠如乱麻的世情、人情,在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公媳、婆媳、妯娌、姑嫂、姑侄诸种关系中,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所决定的人的真实情感、真实境遇由此得以凸显……
  • 拐个妖孽做男友

    拐个妖孽做男友

    她靓么?靓!她优秀么?优秀!像她这种集美貌与智慧并在的女生,怎么会入不了他的眼?他是高高在上,宛如妖孽帝王般,不可亲近,不可攀靠?她偏偏不信这个邪!她一定会把这妖孽收入囊中以免再祸害人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

    前世她是大周后,才情美貌兼具,却因夫君与妹妹的偷情而含恨而终。重生后的她乃亡国公主,当她与前世的夫君相遇后,是爱人还是仇人抑或是陌生人?她又该在前世所熟悉的皇宫中如何生存?亲们,第一次写文,请多多关照。考究党慎入。。。。。
  •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全面阐述了而立之年低头做人的哲学基础和现实意义,详尽提供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低头做人的方法和诀窍,帮助广大读者掌握低头做人这门实用的处世哲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把握做人的准则,衡量处世的分寸,学会退让,懂得放弃,低姿态做人,高标准行事,在人生舞台上走好每一步,扮好每一个角色,尽快获得事业的成功,找到人生的幸福。
  • 职商

    职商

    HR硕士毕业生苗衿凭借丰富的产品及管理知识力压众多竞争对手走马上任人事经理,壮志满怀地投入到人事改革的洪流中,殊不知改革就是要破除陈规和触动既得利益.在各方利益的激烈较量中,疏于自我防范的苗衿尽管初步取得成效,但更大的漩涡却在一步步向她靠近。《职商》不同于其他职场书籍急欲传授专业技能,她以细节见长的故事性描述手法悉数关于招聘面试的实质、关于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关于同事之间的交道、关于对下级的管理、关于工作任务的安排、关于和客户的交往等等精彩故事。不同于当前书架上泛滥的“白领到金领”喜剧式的教科书,堪称一部求职入职者的警示录——在我们闯荡职场的过程中,知道哪条路不通和知道哪条路可行同样重要!
  • 沃尔玛零售业真经

    沃尔玛零售业真经

    沃尔玛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算陌生了。它在1990年超过位居美国折扣百货业龙头10年的凯玛特(K-Mart),成为美国最大的折扣百货连锁公司;1991年超越自二战后即名列全美第一的老百货业盟主西尔斯(Sears),坐上了全美零售业的第一把交椅。
  • 孔雀

    孔雀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云国毒后

    云国毒后

    意外穿越,竟成为王后?不料危机四伏,皇上去世,她就这么成为太后了?为新皇册立嫔妃,入庙上香,却还是敌不过后宫激烈的争斗!太后寿辰,皇嗣差点中毒,土氏国大力进攻,云国陷入严重危机!她,作为一代传奇太后,守护自己的子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新娘

    黑新娘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臭小鬼,敢威胁我当宠物……我千年蜘蛛精可不是浪得虚名的。看我不拐走你老爹,不让你乖乖叫我娘,我就不是千年蜘蛛精……被打回原形已经很惨了,竟然还没有了法力,最惨的是竟被作者穿到架空的年代……没办法,只好发挥妖精的强项,苟延残喘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