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时俱进"的今天,"创新"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新"字不仅仅应用于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和商务领域,同时,对于那些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来说,在日趋激烈的求职市场上,也需要不断转变陈旧思想,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并把这些与自身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只要我们拓宽思想,把握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前进,那把求职的钥匙,就在你的手中了。
(1)放宽眼界,踏上那片你未曾开采的土地,播种理想的果实。
当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还在为挤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几个大都市而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当为了留在这些所谓的"宝地"而仍旧求职无果,还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却已经有人慢慢向"外围"发展,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寻找合适的地方,而不是为了地方而委屈自己的理想。
有些大学生为了留在这些城市,为了得到这些城市的户口,有的甚至去做一些无任何技术含量,只是体力劳动的工作,抛开薪水,舍弃自己原来的职业规划,荒废了专业知识。最后才发现,一直在不停追求的东西不仅没有得到手,反而失去了更为珍贵的东西——经验和能力的提高。
很多"好的工作"只是别人眼中的不错,"好的"并不意味着适合自己。中国地大物博,总会有属于你的那片土地,总会有一片令你乐于播撒青春热血的土地。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所以,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要总守着或执著地追寻着那方寸土。放开视野,为自己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吧。
(2)改变最原始的对职业的概念,在新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潜力。
当"村官"逐步进入了大学生的脑海中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为了农村的发展而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人们逐步意识到:现在有越来越多新兴的职业名称,已经不再是以前可以单纯的评定和人们一窝蜂争先涌进的旧观念的职业了。随着职业面的拓展,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求职机会。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不应仅仅停留在原来意义上的职业上,放宽眼界,转变观念,把握更多展示、学习的机会。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们正在改变着以往那种要去国家机关,要去国企的观念。那些父辈们曾经指望儿女们挤进的"铁饭碗"行业早已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很难再看见"一生坐守一个阵地"的情形了。一方面,"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给在职人员很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为职场后生力量——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村官"只是顺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新兴职位中的一个。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还会有新的职位的派生。因此,大学生们应该对这些新的职位给予更多的关注,来缓解激烈的竞争压力。同时,也不要盲目的追寻,在选择这些职位的时候,应该收集相关职位信息,看和自己的性格、专业是否匹配,争取在新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潜力。
(3)排除名利和外界因素,寻求适合自己的企业。
好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如果只是单纯的因为朋友家人的劝说,为了眼前的虚荣利益而选择并不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即使得到别人羡慕的眼神,但快乐与否只有自己才可以体会得到。
况且,在大规模的企业,尤其是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很少能和公司的高层领导交流,在人才济济的公司里自己也很少得到重视,发展的步伐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阻碍。而在规模相对小些的企业,员工们有着更为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且更容易得到老板的关注。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交流,一般工作的覆盖面也相对广些,可以扩大知识面,做个多面手,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当然,无论最终你选择了哪个企业,都应该脚踏实地,勤学好问。把握身边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这种机会,不仅仅是业务上的逐步熟悉,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更快的融入社会,如何接受企业的文化,如何和同事协同并进,如何待人接物。
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只有"变"是不变的。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知识,要有新理念、新思路,以创新的观念,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在很多基层单位,冷门专业的毕业生都受到热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