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8100000020

第20章 毕加索(4)

个头矮是毕加索最大的遗憾和忌讳(忌讳(jìhuì):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奥尔佳竟然如此直接地揭他的短,令毕加索十分恼怒,他扔下饭碗,拂袖而去。

回到巴黎后,毕加索坐在他的画室里。生活的烦恼使他的思绪纷繁复杂,他一会儿想起奥尔佳嘲弄的表情,一会儿回忆起伊娃临死时的凄婉欲绝,一会儿又好像看见了一身戎(rónɡ)装的阿波利奈尔,最后,占据他的脑海的是芭蕾舞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他进入了梦幻般的“潜意识”状态,似乎看见舞女们在翩翩起舞,她们时而伸开双臂,时而互相拥抱,离奇而怪异的舞姿体现出生与死、爱与恨的复杂矛盾,使人们看到人生的辛酸和快乐、幸福与灾难。

获得启示后,毕加索开始创作一幅重要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跳舞》。

在这幅作品的画面上,共有三个舞者,中间的人张开双臂、仰头、挺胸,是芭蕾舞的典型舞姿。右边的舞者是左边的舞者的搭挡,她牵着对方的手。左边的舞者正在向后仰面旋转,毕加索把她的头部画得非常细致,披散的长发垂至膝盖,面部表情复杂深沉。舞者的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节奏,具有强烈的动感,她们身体的极度变形,好像在表现一种绝望,似乎有说不尽的心里话正向人们倾诉。

《跳舞》这幅作品反映了毕加索内心的不满和不安,它们表达的不仅仅是毕加索与奥尔佳之间的感情纠葛,更多的是对动荡的社会的抨(pēnɡ)击,一战虽然已经过去七年,但到处都能看见饥饿的眼睛和憔悴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的脸庞,种种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仍然处于不稳定之中。

1927年1月的一天,毕加索在拉斐特艺术馆附近遇到一位叫玛丽·泰勒·沃尔特的女孩。这位金发女郎年方18,面容较好,体态丰美,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毕加索被泰勒的美貌和朝气所吸引,他走向前打着招呼:“你好,小姐!我是毕加索,我想为你画一幅肖像,因为你实在是太美了!”

姑娘吓了一跳,“毕加索是谁?我可不认识。”

“你很快就会认识我了,来吧,你绝对不会后悔的!”毕加索诚恳地说。

就这样,泰勒成了毕加索画室的常客,也成了他的情人。泰勒的单纯和热情让毕加索似乎年轻了几岁,他沉浸在这种不知世事艰辛的情爱中。另一方面,为了和泰勒幽会,他不得不编了种种谎言来欺骗奥尔佳,偷情的甜蜜和尴尬让毕加索的画风又出现了变化。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变形极为明显,他将人类的情欲、原始的情感与强烈的意欲,毫不保留地表现出来。他的夸张手法令人瞠目结舌(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他把人体拉长、压扁、扭曲、吹胖、调位,充分反映出自己复杂窘迫的精神世界。这些作品既有解体破坏,又有梦幻意识,1919年创作的《坐着的浴女》便是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幅作品上,画着一位坐在海边的裸体女人,她双手抱膝,显得悠闲自在。她的身体由一块一块的形状搭架而成,好像一个危如累卵的空架子。她的头部如同一个骷髅(骷髅(kū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根本看不见眉眼和表情;两个乳房像吹变形的气球,右腿屈膝跪在沙滩上,左腿却像鱼尾巴一样弯到前面……

1928年,毕加索照例想去迪南消夏。这一回他不比以前喊走就走了,他的脑袋里搁着许多小秘密。直到一切都周密安排好了,他才吁了一口气。玛丽·泰勒先走一步,她住在一个儿童夏令营里;毕加索携(xié)奥尔佳、保罗及英国保姆就在附近选了一个地方。毕加索告诉奥尔佳,是因为那个儿童夏令营才使他下决心住在这里。

毕加索超现实主义地将泰勒在儿童夏令营的居室称作“画室”。这一点他当然也要向奥尔佳汇报。他的画室平时不准别人进去这是人所共知的,因而这间“画室”就变得无比安全,他可以从早到晚和他的小情人随心所欲地“创作”一些超现实主义作品,尽管这些“作品”无法卖给画商,但他们乐此不疲。

偷情的心理负担是很重的,那么美妙的享受却不能名正言顺;家庭已和旅馆无异,形同陌(mò)路。毕加索这种尴尬的心境纤毫毕露地表现在画布上了,他更加凶狠地扭曲女人的身躯,粗大的线条看上去毫无根由。《椅中妇女》乍看就是一条章鱼的变形,但确实是一个披着长袍的女人,好像刚出浴,斜坐在椅子上,袍子的一角搭在椅背上,慵懒自得的神态里透着孤寂无聊。从《女人头与自画像》可见,毕加索并不是在画自己的头像,而是在描绘自己的心情,这种窘迫复杂的心情他用了一种晦(huì)涩的形式表现出来。

回到巴黎,毕加索打开衣橱一瞧,发现那里早已经是蛀(zhù)虫的天下了。他一套最好的衣服只留下了接缝和硬麻布衬里组成的轮廓。这个轮廓的透明度很高,毕加索无需翻口袋,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里面的烟斗、火柴盒、钥匙等。毕加索端详了良久,而且长时间不让别人破坏现场。因为还在立体主义早期,透明就一直是难以解决的课题。他希望画出物体的可见表面,那揭示物体的本质问题就迎刃(rèn)而解。这个自然现象给了他有益的启示。

9月,瑞士苏黎世艺术馆举办了一次毕加索大型回顾展,3天展期,参观者达28000人。其中有一个叫卡尔·荣格的人,他把每一幅画都看得很仔细,手里还拿着一支笔,不时在本子上作些记录。

11月13日,《新苏黎世报》刊登了卡尔·荣格的署名文章,他说毕加索作品的主题就是“坠入地狱,坠入无意识,与表面的世界永别”,而这正是精神分裂症(zhènɡ)患者生活中常见的主题。荣格于是宣布,毕加索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这个荣格可不简单,他是弗洛伊德的衣钵(bō)传人,精神分析学说在他的发展下,体系更加完整。他也是听说了毕加索超现实主义的名头,才赶到展览会的。他正是要在这位风靡全球的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里,找到精神分析学说的依据,这和当初弗洛伊德从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名著《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发现了“恋母情结”一样。荣格的评论显然有很多牵强附会的成份。

毕加索想到了离婚。律师说,离婚将使他失去他的一半作品,这和判处他的死刑差不多。奥尔佳却没有耐心了,1935年7月的一天,她猛地把刚从外面进来,立足未稳的毕加索推倒在沙发上,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把拳头雨点般地向毕加索砸去。毕加索回过神来,打了奥尔佳一巴掌。奥尔佳抱起吓呆了的保罗如一阵飓(jù)风席卷了出去。

他们分居了。

毕加索毫无顾忌地与泰勒住在一起了,这使他如释重负。泰勒美丽的头像不断以粘土和石膏的形式反映出来,泰勒自己都惊奇不已。她能在一座石雕上同时看到自己的正面和侧面,这好像比镜子还管用。

泰勒和她的母亲一起住在效外的阿尔福特旅馆。她怀孕(yùn)6个月了,但她却没有沉浸在即将为人母的幸福之中,而是急切地等待毕加索带来他们离婚的消息。她向比她更急的母亲保证,至少在孩子出世前,她会成为名正言顺的女主人。

经验丰富的母亲无奈的叹气,她知道这太难了。

9月5日,泰勒生下了一个女孩。毕加索见是个女孩,喜出望外。他抱着孩子不停地亲吻,嘴里一边念叨着:“我的小天使,我的小天使。”孩子起了父亲死去的小妹姊的名字——玛丽亚·德拉·孔瑟达。

不知道是由于泰勒没到年龄,而免得引起法律上的麻烦,还是泰勒对毕加索在离婚问题上的态度暖昧(暖昧:(态度、用意)含糊.不明白。)不满,在玛丽亚的出生登记证上,“父亲”一栏里填着“不详”。

毕加索的情感在1933年得到了一次巨大的爆发。这一年,希特勒用他的那双魔爪抓住了德国,**的恐怖笼罩了德国并侵袭到其他国家,而毕加索的家乡西班牙也在这种气氛中颤抖。

在这种愤怒中,毕加索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奥尔佳与毕加索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

同时,他对于已经熟悉的情人玛丽产生了厌倦感,这个已经成长为妈妈的美丽姑娘总是无法了解他的创作,她无法成为他事业上的支持者。

这时候,朵拉·玛尔出现了。在一家咖啡馆里,毕加索一眼就被朵拉的美丽外表和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所吸引,她长着有力的轮廓,自然披垂在肩上的浓密的黑发,乌黑的眼睛。毕加索大大咧咧地走上去,伸出手说:“我是毕加索,很想认识你。”

朵拉·玛尔是个画家兼摄(shè)影家,出生在《阿威农少女》诞生的那一年,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南斯拉夫的建筑师。朵拉·玛尔早就知道毕加索的大名,他的特立独行的创作精神和如日中天的声誉(yù),对于自己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于是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最后的岁月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进攻波兰,战争狂飙(biāo)席卷欧洲。

不久之后,法国沦陷了,巴黎被**德军占领。以前居住在法国的很多艺术家纷纷逃往美国。而毕加索却在此时留在了巴黎。

毕加索这样做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因为他是希特勒最痛恨、最害怕的艺术家,他一直被认为是“布尔什维克艺术”和“颓废艺术”的缔(dì)造者。

德国人占领巴黎之后,开始笼络笼络:用手段拉拢人。法国艺术家,邀请他们去德国观光,额外补贴食品和煤炭。然而毕加索却断然拒绝了这些带着阴谋的好处。

毕加索冷笑了两声,掷地有声地说:

“一个西班牙人是不会怕冷的!”

由于他拒不与***妥协,一些***党徒打着艺术的旗号来排挤他,他们叫嚣着:“把毕加索赶进疯人院!”

毕加索在国外的朋友们纷纷致信给他,劝他离开巴黎,到国外过安定的生活,摆脱战争的困扰,毕加索拒绝了,他铿锵有力铿锵有力(kēnɡqiānɡ):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地回答道: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热门推荐
  • 女杀手穿越成赔钱货:香水王妃

    女杀手穿越成赔钱货:香水王妃

    意外到异世,却成了人见人憎的丑八怪。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流杀手兼国际知名香水师的她,誓必逆反赔钱货的命运。她开辟了令人为之疯狂的香水市场,引起各国贵族疯狂抢购。她还是炼药师,炼出的灵药连一代药王都拍案叫好。容颜几变,他日重逢,问君相见还相识?
  • 凤凰蛋:腹黑上神VS大白鸟

    凤凰蛋:腹黑上神VS大白鸟

    传闻白衣凤凰英勇善战,唯独掉下忘川后记性不好,见一个忘一个。传闻白衣上神只记得长的好看的美男,见一个喜欢一个。传闻……凤栖喝着酒卧在竹塌上:“咦,说的是我?我明明一千年不曾迈出栖凤山。”华莲:“上神可记得在下?”凤栖:“哦,老身记得你,你长得很好看。”华莲:“是的,你记得我,所以你爱我。”凤栖:“咦,说的是我?我明明自断情根,断情绝爱。”佛曰:花开并蒂,步步莲华。不可说啊,不可说。凤凰蛋书友群欢迎大家:398599680叩门砖:书中任意人名新书(懒仙下凡:一睹定三生)已发,木木哒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境界取决于理想,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便不可能有美丽,也缺不得爱心。应该是,人生得追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