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4400000006

第6章 1911年(2)

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选锋队员120余人,臂缠白布,手持枪械炸弹,吹响海螺,直扑总督衙门。经过激战,起义军击毙了卫队管带,打退了负隅顽抗的督署卫队,一举冲进署内。总督张鸣岐早由后壁逃至水师行台,与水师提督李准一起部署兵力,围攻起义军。黄兴下令焚烧总督衙门,随后转攻督练公所,途中遇李准的亲兵大队,双方展开激战,旋突围而出。这时黄兴将所部分为三路:徐维杨率花县党人攻打小北门,接应新军;川、闽及南洋党人攻打督练公所;黄兴一路出大南门,接防营同志人城。攻小北门的一路在源盛米店、司后街等处与清军交战失利,转攻飞来庙又未成功,大部分壮烈牺牲。攻督练公所一路与防营激战,喻培伦胸前挂一筐炸弹,所向披靡,弹尽被捕,其余选锋队员也或死或伤。黄兴一路行至双门底,与同志温带雄部相遇,因温部未带白巾,致误会交火,温带雄及方声洞等牺牲。在战斗中,黄兴右手中食二指被打伤,仍英勇奋战,率众且战且退,直到队伍被打散,剩下他一人时,才躲人一小店,化装后出城到女同志徐宗汉所在机关,后返抵香港。

起义军经过一夜激战,终因敌众我寡而失败。战斗中英勇牺牲或被捕后慷慨就义的有80余人。事后,广州革命志士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敛牺牲的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广州城郊红花岗,并改其名为黄花岗。因此,后来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之役。

清华学堂创办

清华学堂是现在清华大学的前身,它创办于1911年。在美国,清华学堂或清华学校被称为"赔款学校",这是因为清华学堂的建立与美国"退款办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年9月,清政府与英、俄、德、法、美、日、意、西、荷、比、奥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政府向上述11国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亿8千万两,此即著名的"庚子赔款"。其后,上述11国根据出兵多少、损失大小等分配赔款数额,美国分得白银3200多万两,折合美元约2400多万。美国分得赔款后,经过仔细核算美国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的军费和美国在华传教士与商人的损失后,尚余出1100多万美元。190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国务卿海约翰提出将剩余的赔款退还中国,并表示需要求中国必须把这笔退款用于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之用。经过4年的"退款办学"的交涉,到1908年7月,清政府正式照会美国驻华公使,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退款办学"的条件,并初步提出了遣送留美学生办法。同年10月,清政府草拟了遣派游美学生规程,由袁世凯签署后交美国公使审查修改。经美国公使审查修改后的清朝游美学生规程规定:自美国退款的第一年(1909年)起,清朝政府在最初4年内每年至少要派100人赴美留学,如果到第4年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留学,直到退款用完为止。在这批学生中,规定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习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在派遣留学生的同时,中美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设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TrainingSch001),如有必要可在其他城市设立分校。

年12月31日,美国国务卿鲁特正式通知中国驻美公使:美国总统已决定自1909年1月1日起开始对中国实行退款。

年1月,清政府外务部根据与美国公使商定的《遣派留学生规程》(草案),立即着手筹办遣派留学生事宜。5月,又会同学部拟订了《遣派留美学生大纲》。在大纲的第一条规定,"设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学部会派办事人员,专司考选学生,管理肄业馆,遣派学生及驻美监督通信等事,并与美国公使所派人员商榷一切"。

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和学部共同管辖。该处设总办1人,会办2人。总办是曾做过驻美公使参赞和游美学生监督的外务部左丞左参议周自齐,官职名为"学部参上行走"。会办则由外务部和学部各派1人参加,一个是学部员外郎范源濂,一个是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

游美学务处成立之初,租赁了北京东城侯位胡同一所民房为办公处,后迁入史家胡同。

年8月,游美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留美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并于同年10月赴美。1910年7月,游美学务处又招考了第二批留美学生,从400多名考生中录取了70名,并于同年8月赴美。这次还录取了备取生143人,以备人肄业馆训练。1911年6月,游美学务处又考选了第三批直接留美生63人,于同年7月赴美。上述三批直接留美生共180人,都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男生,大多来自国内各教会学校或省立高等学堂。这些学生因为是经过游美学务处进行"品学甄别考试"后送往美国留学的,所以又被称为?甄别生"。此外,1911年还曾挑选了一批十一二岁的幼年生12人于1914年8月赴美就读中学。清政府之所以招考幼年生,是认为自小培养才能收到"蒙以养正"之效。

在直接选派学生留美的同时,游美学务处还筹设了游美肄业馆,以便经过短期训练后,每年甄别一次,"择其学行优美、资性纯笃者,随时送往美国肄业"。1909年8月,经外务部、学部"奏准",由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游美学务处,作为游美肄业馆的馆址。1910年3月,清政府学部制定了《考选学生及考送游美学生办法》,规定游美肄业馆的招生除由学务处在北京直接招生一部分外,大部分由各省"提学使"分别在该省招考,经过各省初试后保送来京复试,合格者人游美肄业馆学习。每省保送的名额,根据该省所摊缴的庚子赔款数额的多少而定。其中江苏省摊缴的赔款最多,保送的留美生也最多,有26人;云南、贵州、新疆、甘肃负担的赔款最少,就各保送2人。游美肄业馆的办学方针是"延用美国高等初等各科教习,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以便熟悉课程,到美入学,可无杆格"。游美肄业馆考选和入学的学生分为"第一格"与"第二格"两种,第一格相当于后来的高等科,第二格相当于后来的初等科。考生必须具备"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等条件。

游美肄业馆原定于1910年秋季开学,后来因应聘的美国教员尚未到馆,清华园内的馆舍也未修建完毕,所以改到1911年春季开学。

外务部和学部在招生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外务部主张招收16岁以下的幼年生,从小送美国培养,否则对外国语言"绝无专精之望";学部则主张招收30岁以上的中年人,否则"中学既乏功底,出洋实为耗费"。有一次在外务部和学部评阅考卷的时候,外务部因外语成绩优异而录取的第一名,在学部则因国学成绩不佳而不予录取;学部因国学成绩优异而录取的第一名,在外务部则因外语成绩不好而不予录取。谁去谁留,两部争执不下。为此,在游美肄业馆筹办期间,游美学务处还提出了由学务处创办正规的留美预备学校的方案,先在国内对可造之人进行有计划的学业训练,以便培养出外语和国学均属合格的毕业生送美留学。

年11月,游美学务处向外务部、学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的三项办法:(1)将游美肄业馆的学生名额由原定的300人增至500人;(2)将学制延长到8年,分高等、中等两科,各为4年制;(3)高等科分科教授,参照美国大学办理,毕业生不限于留美一途。同时提出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同年12月,清政府批准了上述改革办法。

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游美肄业馆全部迁入清华园,正式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学堂设正副监督3人,监督相当于校长,由游美学务处的总办周自齐兼任,副监督相当于副校长,由游美学务处的会办范源濂、唐国安分别兼任。

年3月,清华学堂在北京宣武门内学部考棚举行了入学复试。参加复试的有各省保送的学生184人、1910年备取的留美生143人、在北京招考的学生141人。这次经过复试合格入学的学生共有468人,其中3/5编人中等科,其余编人高等科。这是清华学堂第一批学生。

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以后学校就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校庆日。

由清政府创办和管辖的清华学堂,虽然在教学上"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但是在行政管理和学生生活上还是封建主义的那一套。清华学堂的全称是"帝国清华学堂",英文名为TsingHualmpe—rialCoUege。总办周自齐到校视察时,从校门到工字厅沿途两旁摆满菊花相迎,俨然王爷驾到。在学生入学考试的时候,周自齐身穿清朝官服,高坐堂上,旁边考试官按省籍唱名"浙江听点"、"江苏听点"等,周自齐一一用大红朱笔点名,完全的科场习气。学生有事要见总办,必须先呈递"禀帖"。学生的服装也完全是旧式的,嘴里讲着流利的"洋文",脑后却脱着长长的辫子。有些大官僚的子弟入学后,还带着"听差"伺候他。

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许多学生因害怕战争而四散回家,清华学堂只好关门,于11月9日宣布停课。1912年4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成立了北京政府,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被任命为山东省长,会办范源濂也升任教育次长,相继离校。北京政府外交部遂将游美学务处撤销,将其所有职权划归清华学堂,任命唐国安为监督,周诒春为教务长。1912年5月1日,停顿半年的清华学堂重新开学。同年10月,清华学堂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将"学堂"改称为"学校",把"监督"改称为"校长"。唐国安为清华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周诒春为副校长。同年,继前三批选送的直接留美生之后,清华学校又遣送高等科毕业生16人赴美留学。这是由清华学校遣送留美的第一届毕业生。以后,清华学校每年高等科毕业生都全部资送留美,大约每隔一年还招收一次女生。

年,时任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向北洋政府外交部提议将清华学校"逐步扩充至大学程度"。经过9年的努力,到1925年9月,清华学校正式设立了大学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渡。同时,由吴宓任主任,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主要"导师",学制模仿中国学院和英国大学制度的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也与大学部并列开学。至此,清华学校主要由留美预备部、大学部、研究院国学门三部分组成。

年8月,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清华学校后将清华学校改称为"国立清华大学",决定按照美国文理科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办学,并逐步填设研究院。同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取得美国驻华公使同意后,任命罗家伦为清华大学校长。

自此之后,清华大学逐渐发展为中国的名牌大学。

皇族内阁

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成立,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组织基础。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多次领导了武装起义,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为了挽救清王朝的覆亡,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等人,请求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到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考察政治。考察之后,他们认为,君主立宪可使"皇位永固",并可"消除内乱"。为此,清廷决定实行预备立宪骗局。1906年,清政府颁布上谕,改革官制。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预备期限为9年,实则阻挠立宪,引起立宪党人不满,在全国组织了4次请愿运动,全国人民积极响应。1909年,清政府被迫在各省设立谘议局,次年又在北京设立资政院,由钦定议员和"民选"议员组成。

年5月8日,清政府下诏废内阁、军机处及会议政务处,颁布内阁官制,设立责任内阁。任命庆亲王奕勖(皇族)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满族)、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肃亲王善耆(皇族)任民政部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皇族)任度支部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皇族)任海军部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皇族)任农工商部大臣,宗室寿耆(皇族)任理藩部大臣,荫昌(满族)任陆军部大臣,绍昌(皇族)任法部司法大臣,梁敦彦任外务部大臣,唐景崇任学部学务大臣,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

内阁名单公布后,全国舆论为之哗然。立宪派尤为气愤,认为内阁13人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仅占4名,这同过去各部尚书满汉各半的规定相比,汉族大为减少,因而讽刺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建立,完全暴露了清廷假立宪、真集权的丑恶嘴脸。于是,一个要求撤销"皇族内阁"的请愿运动迅速兴起。

鉴于清廷倒行逆施,立宪党人相约提前进京,举行第二次全国谘议局联合会,商讨"倒阁"对策。因时局紧迫,到京代表多为各省谘议局议长或副议长。先后到京的14省代表计有:直隶阎凤阁、湖北汤化龙、湖南谭延闯、奉天袁金铠、吉林庆康、四川肖湘、河南方贞、陕西李良材、山西梁善济、安徽窦以钰、广西甘德蕃、福建刘崇佑、江西谢远涵、江苏雷奋等35人,"可谓极一时之盛光"。6月4日,各省谘议局联合会向督察院呈送《亲贵不宜充内阁总理,请实行内阁官制章程,另简大员组织》一折,请求代奏。该折强调指出:"立宪国家,重内阁之组织,尤重总理大臣之任命。其最要之公例,在不令组织内阁之总理归于亲贵尊严之皇族。此非薄待皇族,谓其无组织内阁之能力,实皇族内阁与君主立宪政体有不能相容之性质,势不得不然也。……组织内阁之总理大臣,于君主无亲族之关系,倒一内阁,不过倒一某总理内阁,君主毫不受其影响。组织内阁之总理大臣,为密隶于君主之皇族,倒一内阁,即为倒一皇族内阁。皇族内阁而推倒,使臣民之心理忘皇族之尊严。君主神圣,必有不能永保之虑……"立宪党力陈皇族亲贵不应组阁的理由,但清廷为防范"权臣窃柄"、"鼎祚潜移",拒不接受,未予答复。

月23日,清政府颁布内阁属官官制,下设承宣厅、法制院、制诰局、叙官局、统计局、印铸局等机构,裁撤宪政编查馆、吏部、中书科、稽查钦奉上谕处、批本处等衙门。并任命李家驹为内阁法制院院使,章宗祥为副使,吴廷燮、阮忠枢等为法制院参议,华世奎为内阁阁丞,赵廷珍为承宣厅厅长,杨寿枢为制诰局局长,宝铭为叙官局局长,杨度为统计局局长,陆宗舆为印铸局局长。这是皇族内阁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官制文件和任官的名单,与立宪派的要求差距甚大。

同类推荐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 丰臣遗梦

    丰臣遗梦

    文禄年间,丰臣秀长久病不治,大和丰臣氏危若累卵:丰臣秀胜病逝朝鲜,美浓丰臣氏就此断绝;丰臣秀次自害高野,近江丰臣氏彻底肃清。四年间,丰臣氏旁支尽数凋零,浮华盛世之下暗潮汹涌。少年王翎机缘巧合下来到这个乱世,成为了丰臣秀长的独子,是随波逐流,任由关原之战后德川独大,大坂之阵后全族夷灭?还是扛起大和丰臣氏的大旗,为丰臣一门留住这如梦似幻的锦绣江山?
  •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当我们以惊叹的目光回望这段遥远的历史时光时,我们发现,这里有高贵优雅的汉谟拉比王,正以恢宏的气势写就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法典;这里有从容安详的释迦牟尼佛祖,正端坐在菩提树下凝思;这里有聪明睿智的阿基米德,用纤细的杠杆撬起地球。
  •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抗日军政大学等重要机关长期驻扎于此,留下了众多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的革命旧址。《武乡的红色驻地》主要对全县的革命旧址进行调查和搜集整理,并对团以上机构驻扎过的旧址加以介绍,反映了武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八路军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热门推荐
  • 品德内涵

    品德内涵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穿越未来后的生活记事

    穿越未来后的生活记事

    一个死宅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两百年后,继续死宅的故事。小白、狗血、万能、玛丽苏、圣母、白莲花等等等等大概是应有尽有啊!
  • 绝色魔妃斗邪王:凤倾天下

    绝色魔妃斗邪王:凤倾天下

    她是郡王府的嫡亲郡主,人尽皆知的废物,一朝穿越,震惊天下。他是惊才绝艳心狠手辣的王爷,却只为她一人倾心。乱世天下,英才辈出。他优雅若兰,他高傲自信,谁将主宰沉浮?邂逅,追逐,背叛,厮杀。铁马金戈,战场嘶鸣。是红颜,还是祸水?是要坐拥天下,冷眼傲视群雄?还是携手佳人,碧落黄泉一起浅笑天涯?
  • 少年儿童要养成的80个好习惯

    少年儿童要养成的80个好习惯

    少年儿童时期是锻炼和培养卓越口才的最佳时机,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成长环境出发,从基本语言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及巧妙问答等几个方面,为少年儿童朋友们提供80个口才技巧。冲破认识与实践的樊篱,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交际中都能轻轻松松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成为口才高手。
  • 罗汉传(残缺本)

    罗汉传(残缺本)

    《罗汉传》全称《新刻全像二十四尊罗汉传》,书中将中国高僧、信徒(如慧可、梁武帝、宝志等)混入西来诸罗汉之中,反映了达摩来东土自传佛教的特点。书题二十四尊罗汉,实为二十三罗汉。
  • 弃妻难追

    弃妻难追

    花轿之中,想到能跟他共渡一生,脸上自然而然的露出幸福的笑容。当花轿进府,才发现,原来自己不是他的唯一的。除她之外,还有十顶花轿,而新郎却只有他一个。“我的妻,一生一人,就是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溺水三千,只取一瓢”曾几何时,耳边嘶语,历历在目。誓言如风,随风而散。揭开喜怕,看着眼前他仙般飘逸的身影,灿烂的笑容,春风得意,如沐春风。一身大红的嫁衣,裹着她那玲珑有致的娇躯,妩媚而刺目。脸上笑容依旧,冷冷的眼眸中是满满的讽刺,“此次婚礼无效。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甘。”狠绝的话从她的口中说出,手里的玉佩,应声而碎。高朋满坐,众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不可思异。一身大红嫁衣,脸上笑意莹莹,只是那冰冷的眼神里满是愤怒,随手拉过一个凳子,当着众人的面,悠雅的坐下,“僵尸,给我狠狠的打,打得她们爹不认,娘不识。”随及,凭空之中多了一道黑色的身影,全身散发出冰冷的气息。再一次相见,她看他的眼神是陌生,是淡淡的有礼。她的身边美男围绕,而且一个比一个优秀。“蓝儿,我错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好马不吃回头草,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蓝儿,嫁给我好嘛,从此你将是我唯一的妃。”某男深情款款眼神,柔得可以滴水。“我有这样傻?会为了一根草,而放弃一座森林。”某女阴深深的说着。“蓝儿,人家现在可是你的人,清白全被你毁了,你可要负责。”某男一脸奸笑的说着。“滚,就你那豆芽身体,老娘肯看是你天大的恩赐,还敢叫老娘负责。”某女咆哮,吼声震天。“蓝儿,为了你,我愿意放弃所有的一切,名声,财富,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我只想要你。“某男深情告白。半响之后,“偶的心脏不好,别吓我。你没有财富,怎么养我。偶是很现实的,没钱一切免谈。”某女想了办天,轻飘飘的一句话,众人狂倒。此文美男多多,大家多多收藏。此文一对一,还是NP待定之中。推荐偶的新文《神秘逃妻》情节一她睁着一双清亮无邪的眼眸,看着眼前的冰山美男,跟妖孽美男巴眨着眼睛,不由的伸手挑了挑耳朵.不相信的再挑一下此时她觉得自己的耳力突然失聪但是耳边的魔音却继续响着,让她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你晕倒在天下山庄.众所周知,天下山庄.寸土为金."妖孽美男,嘴角轻扯.某女"........."
  • 农女奋起记

    农女奋起记

    前世的南风被一碗红花药夺走性命,重生后的南风决心远离渣男怨妇,过上幸福生活。转身才发现前世错过那个人一直在背后看着自己。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娱乐圈之绯闻天后

    重生娱乐圈之绯闻天后

    【男强女强】【娱乐圈】【重生】【宠文!】-------------------------------------------她本是影视歌三栖明星,与二流男星一见如故。她爱他,亲手把他捧上巨星宝座。却是渣男残忍,在她丑闻缠身之际,递上一纸离婚协议,又将堕胎药掩藏食物中,亲眼看她吃下。红血弥漫,暴雨滂沱,一道闪电划过,上天怜她,让她重返花季年华。再活一次,她定扭转乾坤。拍电影,取影后,炒楼盘,开公司,重生一世混的如鱼得水。钱?十一位数够不够?名?妇孺皆知行不行?男人?高深莫测的地产大亨,誉满全球的著名导演,一呼百应的国际巨星,手段辛辣的精明经纪……她本暗暗发誓,牢牢守住自己的一颗心,再也不要轻易交付。可是那个男人,宠她,爱她,敬她,帮她,温柔以对,让她如何逃脱难自拔?阴谋阳谋,她淡定解决。污蔑陷害,她一一击破。真真假假,虚与委蛇,对不起,她没兴趣!且看一代巨星,浴火重生,怎样玩转娱乐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有关本文更新】每天都会更,前期慢,后期快,一般不会断。时间不固定。确有事情更不了,会留言置顶。看文的亲要留言收藏,不许霸王,鞠躬~~~最后,欢迎跳坑!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