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200000003

第3章 思无邪·书香萦绕的童年(2)

父亲没有选择这座房子,因为一位女士告诉他们,从住进这座房子她一直在生病,没有彻底康复过。后来钱钟书猜测,说这个话的可能是他的婶婶。世界就是这般奇妙,一切似乎也都是早有安排。

最后,杨荫杭选择了沙巷的一处宅子,但是前后算起来也只是住了半年的光景。时间不长,却给杨绛留下了不能抹去的回忆。

这个房子有着跟北京完全不一样的景致,北京的高墙青瓦在这个温婉的城市是很少能见到的,而这里的小桥流水也是北京不具有的。在自家的院子里站着,便可以看船来船往,像是住进了画里,杨绛对这个有兴趣极了。

父亲很喜欢吃当地的"炝虾",就是在家附近河里直接打捞上来的小活虾,简单地洗一下,酱料简单一淋,再扣一会儿就直接吃,家里人都很喜欢这种类似生鲜料理的食物,唯独杨绛不喜欢,她看着还一跳一跳的小虾,实在提不起兴趣。

住了一段时间后,家里人陆续开始感到不舒服,除了杨绛之外,其他人都生病了,父亲病症最严重。之前也有人说过,这座房子之前的几个住客都得了伤寒,也怕是吃了太多生虾,经过简单的治疗,其他人慢慢康复,唯独父亲没有好转,家人开始担心杨荫杭的身体。

父亲是留过洋的人,认为西医才能治疗自己的毛病,无奈当时的无锡只有一个西医,设备设施也不全,只能取了血和大便,送到上海化验,拿到化验结果已经一周过去了,父亲身体越来越虚弱,检查结果却没有确诊什么。

看着病情日益严重的丈夫,又想到之前不幸离开的二女儿,杨绛的母亲担心起来,只得自作主张找了中医过来看。中医来过,只是一搭脉便告诉家人是伤寒没错了,而且拒绝给杨荫杭开药,言下之意已经无法挽回了。

一切来得很突然,似乎一下天都倾斜了。后来杨绛回忆,那几天好多亲戚也都连夜来看父亲,家里的灯一直亮着,人来人往,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叹气,似乎要发生大事一样。

这时候的杨荫杭已经意识模糊,持续地发烧,一直说着胡话。他是一家之主,是顶梁柱,也要负担家族中其他一些没有经济来源的亲戚生活,他垮了,整个家就垮了。

母亲唐须嫈不愿就这样放弃自己的丈夫,便前去请杨荫杭的故友华实甫先生。他是一位很优秀的中医,唐须嫈觉得,如果他也救不了杨荫杭,那就是命了。

华先生来的时候,仔细地看了看杨荫杭的病情,他其实也觉得没什么希望了,但他还是答应唐须嫈的要求"死马当活马医",开了服药给他。

为了让杨荫杭能接受中医的治疗方法,唐须嫈费力地把开的中药都伪装成了西药的样子,把买来的西药的胶囊倒空,然后把中药塞到里面,重新扣好。为了有最好的效果,唐须嫈把自己的嫁妆珍珠也磨成了粉末给杨荫杭吃。

这一家人似乎得了命运的眷顾,杨荫杭的身体竟然慢慢地好了起来,从死神的手中抢回了一条命。不过杨绛觉得,父亲能够死里逃生,全是母亲的功劳,如果不是母亲坚持,如果不是母亲的悉心照顾,也许父亲真的就不在了,陪伴永远是生命的良药。

父亲一直以为自己是靠自己的意志挺过来的,没有人告诉他这个幸福的小秘密。

经历过二姐的早逝,又经历了父亲的命悬一线,小小的杨绛早早地懂了生离死别的意义,便也更懂得了家人的珍贵。她喜欢依赖在父母的身边,哪怕只是听他们说话,看他们做事,因为在她心中,大家都在才叫家。在刚搬到新家的时候,家人把杨绛和弟弟们安排到了就近的学校──大王庙小学。那是一所十分简陋的学校,就是一个叫作什么大王的庙宇改造的,大大小小也有八十多个学生,却只有两个老师,其中一个还是校长。

如此简陋的条件,却挡不住孩子们浪漫天真的天性,孩子们被分成四个年级,因为老师不够用,所以就算分了年级,也是在一起上课的。

对于这一个校长一个老师的组合,杨绛记忆深刻。老师本姓孙,具体叫什么已经没有印象,却清楚地记得同学给他起的外号"孙光头",手里总是拎着个教鞭,从教室这边踱到那边,再从那边踱到这边,最爱的就是拿着手中的教鞭打学生的脑袋。

在杨绛的记忆中,同学们几乎被打了个遍,单单这几个杨家的孩子没有此般"待遇",可能是因为这是北京回来的娃娃吧,真正的原因已经无从考究了。他打头的这般威风却没有跟他的学识一致,一次教科书上一段字是这样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他讲出来的"子曰"是"儿子说",今日想起来,真是好笑至极。

校长是不打学生的,单单打过一个,就是自己的儿子,娃娃还小,开裆裤被直接扒下,大大的手印红通通地印在小屁股上,最后竟是"孙光头"劝了下来……

这些大王庙记忆虽然零散,但是却很鲜明地照亮了她整个童年的记忆。

在杨荫杭的心中,孩子都是要上学的,无论男孩女孩,而且要接受最新最好的教育。他一直认为上海启明女校教学质量很好,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在那里毕业,留校做了老师,说可以带三妹和四妹一起过去启明读书。

经历过这么多事,母亲是舍不得女儿的,尤其是小小的杨绛,一直在自己身边不曾离开。杨绛虽然人不大,心里却是明镜般的清晰,她知道,去启明上学是父亲期望的,所以她要去。

那天母亲问她:"你打定主意了?"杨绛说:"打定了。"虽然口里说着是自己的意愿,但还是哭了,眼泪静静地流。她把脸背过去,不想让母亲看到,那时的她就非常懂事,会顾及家里每个人的感受。

母亲准备每个孩子要带的行装,给杨绛备了一个小小的箱子,让杨绛自己决定都带些什么过去。母亲还给了她一个闪亮的银元,这是杨绛的宝贝,跟自己最喜欢的红手帕放在一起,深深地藏在衣服左边的口袋里。虽然心有不舍,她却不得不背起父亲的期望,走向自己崭新的未来。

第一颗无声的泪珠晕染成长的轨迹

每个孩子都会慢慢地成长,用属于自己的方式,终有一天会告别父母保护的翅膀,独自学会飞翔。

一九二〇年二月,杨绛来到启明,开始了另一段全新的生活。那一年金秋时节,全家人搬到了上海生活。

在后来的作品《我们仨》中,杨绛回忆了在启明上学的那段时光,描述得平静而美好。

这是一所天主教的学堂,跟大王庙比起来简直壮观,很多间教室排成一排,有花砖铺成的路,还有漂亮的草坪,最受欢迎的自然是那个大操场,那里有秋千,有跷跷板,有整座学校最多的笑声。

在这里,照顾孩子们的是修女,孩子们叫她们"姆姆",杨绛很讨姆姆的喜欢。对于姆姆,孩子们是又怕又亲切,更有几分好奇。好奇的是姆姆的穿着,那衣服和帽子都是那样特殊,孩子们在背后经常讨论,那么高的帽子,那么厚的裙子,究竟是几个呢?

机会来了,在每年天主教徒上山瞻礼的时候,杨绛跟着上了山,本来她这么大的孩子是不被允许同行的,因为她很聪明乖巧,校长特许杨绛参加,还有幸跟姆姆睡在一起,这是"侦查"的好机会,也是至高的荣誉呢,至少她一直很骄傲。

姆姆照顾所有人都上床休息了之后,才准备休息,为了不被姆姆发现自己的小心思,杨绛蜷在被子里,佯装睡着了,呼吸都放得轻轻的。后来她心满意足地知道了答案,帽子有三层,裙子也有三条,之前她们猜姆姆的裙子有七条那么多呢……

有一个姆姆,是教格致课的,格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一个命题,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大致教一些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之类的知识,格致课在每周三上。教格致课的姆姆会称呼杨绛"同康",这是杨绛故去二姐的名字。

在家中和学校里,已经很久没人提起过"同康"这个名字了,都怕伤心起来。二姐上学的时候,学习很好,十分聪慧,很受格致课姆姆的喜欢,她看到杨绛总会想起她的"同康",杨绛也没有纠正她,就一直这么叫着,而且她更爱这门课了。

上学的时候,学校有个特殊的假期,在每个月的第一天。这个假期还有个特殊的名字──月头礼拜。在这天,本地的学生会被父母接回家。那天回家的孩子,都会穿戴整齐,精心打扮后跟着父母兴高采烈地回家。

杨绛是少数不过这个假期的孩子之一,她心里是委屈的,她也想父母来接自己,然后跟家人待在一起。管食堂的姆姆是个细心的人儿,看着留下的孩子失落的神情,就变着法儿来逗她们开心,给她们分糖吃,在平日里这是怎样的美食呀,可是大家都还是打不起精神来。直到整个"月头礼拜"过去,同学们陆续回来了,这些留守的小鸟才快活起来。

过了几个"月头礼拜"之后的一天,大姐来找杨绛和三姐,说带她们去看父亲,当时的杨荫杭被邀请到上海的申报馆做主笔。

杨绛跟三姐高兴得很,大姐帮她们整理了衣服,精神抖擞地去看父亲去了,这是她上学以来第一次踏出校门。三姐妹坐了电车,又走了一会儿,才到了申报馆。

大病初愈的父亲,越发清瘦,杨绛紧紧地靠着父亲坐,拉着父亲的手,听父亲跟姐姐说话,心里又高兴又伤心,只念母亲也在这里多好,父女几人,聊得不亦乐乎。

父亲说要带大家吃大餐,以往"吃大餐"是有寓意的,就是代表犯错误了,要挨训了。这真正的大餐,杨绛是没吃过的,她还有些紧张起来。

杨绛不会用刀叉,就盯着看父亲怎么吃、怎么用,自己就照样儿地学来。但还是闹出了个小笑话,她不知道汤是一口气要喝完撤掉的,就一口一口地慢慢喝,中间还会吃点别的东西,一旁的服务员每次以为她喝完要撤盘子的时候,她就又喝几口,服务员来来回回好几次也没撤走杨绛手里的盘子。

回去的路上,这件事成了其他三个人的笑料,父亲问杨绛,吃了这么多哪个最好吃,杨绛直叫苦,光顾着学刀叉,吃的什么全然不记得滋味,只是记得冰激凌好吃了。

父亲一辈子行事低调,对孩子们的管教也有自己的方法。他从来不动手打骂,却也不会娇宠孩子,男孩女孩在这个家里也一律平等对待,凡事也力求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父亲的学识和经历在当时是很受尊敬的,杨绛很好奇,自己父亲在和自己一般大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她想了好久,也想不到,索性就直接问了父亲,父亲的回答竟是:"就和普通孩子一样。"习惯了低调处事的父亲,给出了一个杨绛没有想到的答案。

这样一位父亲,家里的孩子们多少有些害怕他,不敢触怒他。杨绛这样形容父亲,说他是"凝重有威",这样一位有威望的父亲连初次见面的钱钟书也有几分望而生畏,不过后来他说"爸爸是"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让人从心而发地尊敬。

父亲很少带家眷去拜访朋友,但是有一次是姐妹们都印象深刻的,那次父亲的朋友开车专程来接杨荫杭一家。之前杨绛从来没有坐过汽车,这对她来说是极难忘的。

到了父亲朋友家,才发现难忘的不仅如此。这里阔气得很,有穿着体面的仆人,有绿树成荫的花园,还有装修别致的洋房……映入眼帘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起来的姐妹三个都感到很新奇,以至于回到家中还在不住地感叹看到的一切。

她们的对话被一旁的父亲听到了,父亲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生活程度不能太高的。"

父亲说话总是这样,淡淡的,却让人记忆深刻,像世上的道理本就是这样简单平淡的一样。

这句话,父亲是常挂在嘴边的,他希望孩子们也能像他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不要被繁杂的事物迷了眼,毕竟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父亲是善良的,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自己想成为的"好人"。

父亲对孩子们的爱是平等的,唯独对杨绛多出来一些,有一次午饭之后,大家本来打算各自散去,父亲叫住了杨绛,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从那以后,杨绛就成了那个唯一留下陪父亲午休的孩子,她只安静地在一旁看书,一点声都不出,不吵父亲。

有时候父亲在一旁写东西,杨绛就在一旁看着,然后捡着父亲用了的笔去练字,她写得一手好字。她手也生得巧,剥栗子、去果皮,都做得像模像样的,连往火炉里加炭都没有声音,让姐妹们十分佩服。杨绛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很乖巧懂事,她剥了很多瓜子仁,用一个小木碗装着,给妈妈吃。

像所有妈妈一样,好吃的妈妈都会紧着孩子吃,所以平时为了哄孩子开心,妈妈都会佯装吃几粒,或者干脆就只是做个动作就代表吃了。杨绛这次仔细地看着妈妈的嘴,手紧紧地拉着妈妈,想确定妈妈是真的接受了自己的"爱的礼物",妈妈看着杨绛忽闪的眼睛,读到了女儿的渴望,索性吃得一粒不剩,杨绛开心极了,那种快乐是那般深刻,无可替代。

杨绛前后在启明读了三年多的书,这段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也很顺利。其中的趣事和细节,她后来也跟丈夫钱钟书多次聊起过,就连当时一位姆姆的口头禅都变成了后来《围城》里的句子。

那段生活在杨绛的成长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她少年之时,她学到了最重要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一次老师需要她帮忙去给姆姆送封信,信纸并没有密封,只是简单地一折,就交给了杨绛。尚小的她自然很是好奇里面的内容的,而且打开看下又不会被发现。但是她还是管住了自己那颗好奇的心,打消了念头。

她还学到了如何去和集体接触,融入当中去生活,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之间的小摩擦,这些都是一个人成长中需要学习的内容,很高兴她在适当的时候,用一种适当的方式学习到了一些,才造就了她后来的性格,也决定了这辈子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凭心灵的指引,她找到了自己人生路的方向。这条路既是一条成长的道路,也是一条求学的道路,路上难免有坎坷和泥泞,却因为那份坚持的信念一直保持着前进。

青春是最美的形容词,象征着能量和希望的共存。成长的艰辛却因为有家人的陪伴成了那回忆中的一杯美酒,让人在蒙眬中沉醉。当面对着这条路上无数个岔路口,选择则成了唯一的钥匙,带领你打开心中的疑问和未来的阻隔。杨绛的父亲是明智的,他知道正确的人生态度才是女儿最应该握在手中的武器,他一直陪伴着女儿的成长,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给予一个方向、一个答案、一句鼓励。而被呵护的杨绛也像一朵含苞的蔷薇,准备好了迎接更大的风雨和更美妙的阳光。

同类推荐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适合3至8岁!用谜语对游戏,父母问孩子答,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动脑能力。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小朋友的谜语。看到最后,一切才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独特的视角,零距离的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独特的编排体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阅读习惯。
  •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

    世界王牌间谍、谍战大案秘闻全记录。细说世界顶级间谍的传奇故事,直击重大火热的间谍事件,揭开间谍工作的神秘内幕。通过介绍普京的克格勃情结、“地下总统”胡佛、英国间谍女皇帕克、谍海枭雄勒鲁瓦、日本间谍东方魔女川岛芳子、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等,从侧面反映神秘、无情、血腥的间谍人生。
  • 美容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美容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身为女性,怎样才能让自己拥有这份美丽呢?对很多人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化妆品,通过化妆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但是,对于怎样使用化妆品才是最科学的呢?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相应的化妆品知识、学会科学的卸妆、学会保管化妆品、学会自己动手制作化妆品、学会用食物美容。总之,要想拥有美丽的容颜,还有诸多的方法,读者朋友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现或发明更好的、更科学的美容方法,打造一份个性美,展现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此,祝天下女人美丽、健康、幸福。
  • 网恋这盘菜

    网恋这盘菜

    秦宇从没料到抢个boss能引出这么大动静。那身无半两肉的小牧师居然有个大号位列异域十强。好在秦宇用的是朋友账号,没暴露出自己真实身份。否则被追杀滋味可不好受。惹不起她彤爱君,躲总行吧?喂喂,同学你说什么?你看见班长大人在玩异域,你说那优等生眼镜妹玩异域等级还比咱高?她叫什么?大声点听不见!什么什么?彤—爱—君!秦宇超淡定,45度角忧伤望天:上帝,不带这么整人的!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现代恶魔女

    现代恶魔女

    “喂,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来接我,以后你和你那个小奥拓离我远点!”这就是我发誓要爱一辈子的那个傻丫头嘴里说出来的话。你说我能不生气嘛!这样的女孩子,简直太没有良心了,对她那么好,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还说我自讨苦吃,就应该让她找不到男朋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日月

    日月

    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