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5800000008

第8章 到底谁杀了闻一多?(1)

岳南

一闻一多死了

闻一多生于1899年10月22日,死于1946年7月15日,一生不足48岁。

1967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写过一篇《谈闻一多》的长文,文中不无伤感地说:“年轻一些的人对于死去不过刚二十年的闻一多往往一无所知。在美国,研究近代文学的人士对于闻一多却是相当注意的,以我所知,以闻一多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即有好几起。但是好像还没有人写闻一多的生平事迹。”又说:“闻一多短短的一生,除了一死轰动中外,大抵是平静安定的,他过的是诗人与学者的生活,但是对日抗战的爆发对于他是一个转捩点,他到了昆明之后似乎是变了一个人,于诗人学者之外又成了一位‘斗士’。抗战军兴之后,一多在昆明,我在重庆,未能晤面,通信也只有一次……所以,闻一多如何成为斗士,如何斗,和谁斗,斗到何种程度,斗出什么名堂,我一概不知。我所知道的闻一多是抗战前的闻一多,亦即诗人学者之闻一多。”因而,“我现在谈的亦以此为限。‘闻一多在昆明’那精彩的一段,应该由更有资格的人来写。”最后,梁氏对闻一多的遇难,发出了“千古文章未尽才”之浩叹。

梁实秋所说“年轻一些的人”对于闻一多的事迹一无所知,当是专指台湾孤岛上的年轻人而言,在大陆的情况并不如此。闻一多作为革命英雄人物,其雕像与纪念馆分散于清华校园与闻的家乡等多处,年轻的学生也从课本或阶级教育课堂上,或多或少地知道这位民主“斗士”的生平事迹。只是对具体细节和背后隐密不甚其详罢了。

既然美国和中国大陆加上后来台湾的梁实秋等文人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撰写了闻一多的生平事迹与研究闻氏学术成就的硕士论文,“闻一多如何成为斗士,如何斗,和谁斗,斗到何种程度,斗出什么名堂”等等前因后果,也早由吴晗等说了个大概--尽管口号多于内容,本文不再饶舌,而专就几十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闻一多遇害真相做一考证与叙述。

话说1941年夏,闻一多携家离开了昆明郊外陈家营,搬到茅地村一个破庙里暂住。秋,又搬到昆明北郊一个不大的叫司家营的村子住居,这是闻家在昆明住得最久的一个地方,差不多有三年时间,也是闻一多由一个学者变为“斗士”极其关键的“转捩点”。闻一多有了“闻疯子”与“闻一多夫”等绰号。后来,闻一多离开了司家营,携家来到了他兼课的昆华中学住居。当时政治风潮越演越烈,闻氏以他的诗人性格,于风高浪急中踏着浪尖前行。再后来,昆中换校长,新校长奉上级意旨解聘了鼓动风潮的闻一多,闻只好卷起铺盖搬家,恰好联大新盖了几所教职员宿舍,闻一多抽签得中,搬到联大历史学教授吴晗一家对面,从此与已成为左派激进分子的吴氏“成天在一起,无事不谈,也无话不谈,彼此的情形都十分明白。”自此由“闻疯子”一脚踏上“斗士”的不归路,直至命赴黄泉,一死成名天下知。

1946年6月25日,也就是闻一多被暗杀的前20天,主持西南联大事务的梅贻琦在南京与教育部长朱家骅同赴蒋介石官邸汇报联大复员事宜。面对蒋介石的垂询,梅谓:“当注重学术研究风气之恢复……清华教授中近有少数言论行动实有不当,但多数同人深不以为然,将来由同人自相规劝纠正,谅不致有多大不好影响。”又说:“此数人以往在学术上颇有成绩,最近之举动当系一时之冲动,故极希望能于规劝之中使其自行觉悟,则其后来结果必更好……此数人之如此或尚有一原因,即其家属众多或时有病人,生活特困难,而彼等又不欲效他人所为在外兼事,于是愁闷积于胸中,一旦发泄,火气更大。”按梅贻琦的观点,闻一多、吴晗等人之所以成为“斗士”,实因穷困生活所迫,假如学校北返,教授待遇提高,一切问题皆迎刃而解。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仅隔20天,闻一多竟砰然倒地,喋血街头了。

1946年7月11日,西南联合大学最后一批学生搭车离开昆明,学校只有一少部分待机北返的教职员与留守人员。当晚,民盟昆明支部主要成员李公朴在外出时遭不明身份者枪击死亡。李氏一死,此前与李同一条战壕并肩战斗的闻一多不能携家乘机北上,必须等办理完李公朴的丧事之后才能离昆。当时昆明城风传下一个遭暗杀的人就是闻一多,但事已至此,闻一多也就顾不得是真是假了。

7月15日下午,闻一多大着胆子出席在云大礼堂举行的李公朴生平事迹报告会,发表了后来颇为著名的《最后的演讲》。会后,闻又与楚图南一起来到府甬道十四号民盟所属的民主周刊社主持记者招待会。会议将要结束时,为防意外,闻一多的大儿子闻立鹤特地前来接迎。会毕,闻家父子一同走出周刊社向西仓坡家中奔去。在离家十几米处时,突然从仓门里窜出四条彪形大汉,喝声站住。闻一多父子刚一站定,尚未开口说话,一颗子弹飞来,击中闻一多脑袋,闻立仆。闻立鹤见父亲脑浆迸裂,倒地不起,立刻赴上前去以身掩护。紧跟着几颗子弹飞来,闻立鹤中弹倒在血泊中。

对这一血腥场面,闻一多夫人高孝贞回忆道:“五点多,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枪声就在近处,我的心顿时像爆炸了一样,意识到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拼命往大门口跑去……只见一多父子横一个、竖一个倒在血泊中,西仓坡上空无一人。我抢上去抱住一多,鲜血立刻染红了我的全身。他面色苍白,大股大股的鲜血还在不断涌流,鲜血中还和着白色的脑浆。他双目紧闭,嘴唇微微张了一下,我抱着他的头,拼命呼唤他,但他的面色已经逐渐发黑,嘴唇也渐渐变乌了。我又强挣扎着往立鹤那边看去,他满身鲜血,瞪着两只充满仇恨的大眼睛。我只觉得眼前一片眩晕,什么也看不见了。”

不幸中的万幸,身中数弹的闻立鹤被送医院抢救三天后保住了生命。

梅贻琦在南京向蒋介石禀报了西南联大与清华复员情形后,于7月5日转由重庆返昆,十天之后闻一多遭暗杀。当晚,梅与联大教务长查良钊急电教育部,电云:“加急。南京教育部朱部长钧鉴:今日下午五时,在西仓坡宿舍门外,本校教授闻一多为暴徒枪击立毙,其子重伤。同人极度恐惶,谨先电闻。”晚12点,美国驻昆领事馆副领事Roser率领两名美军,用吉普车把潘光旦夫妇、费孝通一家、张奚若等十余人接到美领事馆暂避。

次日,梅贻琦携夫人到云大医院看望闻一多夫人高孝贞与儿子闻立鹤伤势,知“肺部曾受三枪,今早已停止出血,腿部中二枪,一大腿骨已断,枪弹尚在内。但此子体格甚好,或能出险。医院中闲人甚多,盖李公朴遗体于今午火化,故来看热闹者特多也。”

随着“千古文章未尽才”的闻一多惨遭暗杀,海内外舆论为之哗然,或为其鸣不平,或为政府而洗刷,或编造故事借以渲染政治局势之紊乱。在重庆的民盟领袖梁漱溟等人发出了捉拿凶手的呼声。中共方面遥相呼应,在延安的毛泽东等中共领袖亲自致唁电向高孝贞表示慰问。一时间,好事者愿募其捐,风骚之士冒其名而赋诗,丝竹之辈仰其行而撰歌,其势喧腾,莫有比之者。

二凶手是谁

在这股狂潮汹涌下,国民党最高当局不得不下令追查枪杀案的真相与凶手,予以惩办。

关于闻一多被暗杀的背景及惩凶经过相当复杂,其中许多未解之谜,几十年来一直为台海两岸研究者所关注并争论不休。概言之,此案大体有以下几种悬疑。

按闻一多之孙闻黎明与侯菊坤所作《闻一多年谱长编》说:“这是一次预谋已久的政治谋杀。早在五月间,云南警备司令部总司令霍揆彰即命令稽查处上校处长王子明、中校情报科长单学修等人布置四个特务组收集先生与李公朴、朱家璧、楚图南、艾思奇等五十余人黑材料。六月二十八日,霍揆彰、王子明赴南京向陈诚汇报,并呈上黑名单请蒋介石圈定,旋返昆待命。七月五日,南京国防部给霍发来密电,同意霍于必要时得便宜处置。七月六日,霍揆彰在设在翠湖的警备司令部内召开秘密会议……会上,霍揆彰令王子明负责布置行动科暗杀先生与李公朴、朱家璧、龙纯曾四人……十一日,特务汤世良(即汤时亮)、吴传云、赵凤翔等暗杀李公朴。十二日,另一行动组组长崔镇山召开组员会议,下令三日内刺杀先生,不准留活口。遂即决定秦永和、崔宝山等守候学校门口,跟踪先生;李明山(即李文山)、钟刚潜伏西仓坡;崔镇山、欧阳天化、刘锡林在翠湖边随时准备策应。”又说:“十五日,先生出席李公朴死难经过报告会,一出大门,便被特务跟踪。先生在云大至公堂演讲时,蔡云祈、尚福海便混在人群中,他们本想动手,但慑于环境,便打电话向王子明请示,王指示说等先生回家再动手。下午五时十五分左右,先生与闻立鹤从民主周刊社出来,走到离家门十余步处,被早已潜伏及跟踪的警备司令部稽查处特务李明山、崔宝山、刘锡林、何毅等前后夹击,左轮手枪、快慢机(德国造的二十响)一齐射向先生和闻立鹤。李明山还在闻立鹤腿上补了一枪。”

《闻一多年谱长编》的这段记述,是根据云南省公安厅所藏解放初期审讯特务王子明、单学修、吴传云、崔宝山等人的记录及本人交代材料编写而成,提供材料者乃云南省公安厅工作人员喻芳。应该说对方提供的属于第一手材料,颇为珍贵和可信赖。但结合其他当事人的回忆录与日记,有些地方恐不尽合理,有些地方还需重新提出加以探讨。若按闻黎明之说,既然霍揆彰、王子明赴南京向陈诚汇报,并“呈上黑名单请蒋介石圈定,旋返昆待命”,这就证明蒋介石此前知道此事。但当时这一事件的参与者沈醉在《军统内幕》中却另有说法:“一九四六年七月,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在昆明先后被暗杀后,许多人都认为是军统特务干的。我当时在军统局任总务处处长,不知道这件事的内幕,连军统局本部主管这类工作的负责人也不清楚。蒋介石从庐山打长途电话到南京责问毛人凤的时候,毛人凤也回答不出是什么人干的,只能说他没有叫人干这件事。据说蒋介石当时对这件事很生气,原因是他正在策划全面发动内战,表面上伪装民主,还想欺骗全国人民,这种打草惊蛇的行动,暴露了他的阴谋。血案连续发生后,全国舆论哗然,纷纷提出责难。蒋介石便派新上任的全国警察总署署长唐纵赴昆明彻查,并下令严厉制止这类事件再度发生。”唐纵接令后,立即做赴昆准备,行前专门拜访了取何应钦而代之的政坛新贵、军政部长陈诚,当谈到李、闻案时,陈非常坚决地表示,“此事件决非霍揆彰所为,绝与军方无关。”

当唐抵达昆明后,通过云南省警务处处长李毓桢、昆明市警察局局长龚少侠,以及受蒋介石亲自指派赴昆协助唐氏工作的粤汉铁路管理局警务处处长程一鸣等侦察破案高手的协力合作,认定李、闻之案就是霍揆彰指使部下所为。李、龚、程三人均系军统特务,乃人中之杰,具有丰富的侦察与反侦察斗争经验。为了坐实此案,在唐的指示下,几人亲自到闻一多被暗杀的西仓坡现场勘察调研,经过提取残留物证、反复测量查验,结合当天目击者的指证以及现场残存的军用吉普车的辙痕等蛛丝马迹,认定闻一多就是死于云南警备司令部霍揆彰部下之手。

同类推荐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这位…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历史写满了沧桑,印记着民族步履的繁艰。后人看历史,鲁迅看到了吃人;柏杨看到了酱缸;有人看到了一种毒素的沉淀;也有人看到了历史传承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满心荣辱与欢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上的说法都因他们只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难免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 历史其实是一个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绝不应该有任何亵读的举动。然而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 无双猛将

    无双猛将

    散打高手遭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任你笑傲群雄,所向披靡,难逃我手中霸戟!任你阴谋诡计,奇策迭出,我自一力降十慧!我便是这天下最强的男人,便要掌握这天下最强的权势!且看霸气无双的乔玄如何谈笑间纵横天下,挥手间枯骨成山!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踏上了一条铁血不归路......
热门推荐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相公有礼了

    相公有礼了

    一朝穿越,她遇到了疼她的父亲,宠她的哥哥,还嫁给了自己心动的人,成亲两年,他却不曾碰她一下,他对她极好,疼爱、关心、宠溺……唯独感觉不到的是他的爱,他会爱她么?可是,皇帝病危,逼她离开。为了他,放弃回她的时代,而回到他们的家,却看见满院张灯结彩,欲办喜事,要成亲的人便是他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绝世龙帝

    绝世龙帝

    神龙世界,人人如龙,唯我苏烈,龙上之龙!苏烈,史无前例的帝龙体,丹武双修问道神龙世界!武道有最神奇莫测的帝龙九术!丹道有最奇妙的大龙丹术!且看苏烈如何在神龙世界热血激情中泡妞打怪闯下无敌威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妃倾天下

    重生之妃倾天下

    她与自己仇人同归于尽,却穿越到了古代世界。刚刚感受到家的温暖,整个家便被朝廷赶尽杀绝。昨日的杀手便重回冷漠,踏上了报仇的道路。为了复仇,甘愿为妃,陷入宫中纠葛,遭遇暗杀,她又从容应对。紧要关头,命悬一线,前世的仇人救她一命,而后大仇得报,两人又会铸成怎样的一段姻缘。
  • 禅里禅外看人生

    禅里禅外看人生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忙碌,加上上进心强,功利价值挂帅,生活上的倒错(把追逐和占有当目标,把生活当手段)等等,致命焦虑和浮燥的情绪增加。本书旨在指引一个人成为一位有觉悟的人。通过自我的认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指引自我,从种种成见、偏见、敌意和偏执中解脱出来,体会自在和宽阔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清醒、更有觉察力,更加积极地去生活、去理解人生。消解生活中的障碍和烦恼,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自由。
  • 野蛮拽王妃VS冷魅暴躁王

    野蛮拽王妃VS冷魅暴躁王

    一次不知是无意的穿越还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千年羁绊的缘,令萧艳穿越到了架空的紫龙国。因一纸诏书嫁给脾气暴躁,冷魅无比动不动就掐人脖子,一发火就双眸赤红,额间火莲妖化的轩墨澈。面对一挥手就能震碎周围事物的冷魅王爷,萧艳双手叉腰,压根儿没把他爷爷的放在眼里。心情不好就当着丫鬟仆人的面甩他几巴掌,看他不顺就踹他的屁股,喜欢他的卧房直接把他赶出房。面对如此蛮横无理,泼辣无比,嚣张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女人,轩墨澈冰冷的心却在一步步融化,对她宠爱至极。她叫十几个人扒光他小妾的衣服,下人禀报时,他只是笑笑,他的艳儿又调皮了。她卖他的小妾去青楼,他就叫人准备好马车陪她一起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一夜之间,一张通缉令贴满A市的街头巷尾,加外一张醒目照片!这张通缉令家喻户晓,登上各家杂志报纸的头条:此通缉即日生效,请广大市民协助警方早日将凶犯捉拿归案!通缉对象:叶梦琪通缉事由:偷心潜逃通缉等级:A*级酬谢:百万美金通缉犯一日未定案,将有人夜夜不得眠,日日不得食,害人不浅!第一场婚礼,她逃;第二场婚礼,她逃:第三次,她逃;第四次……天啊,这个女人,逃婚逃上瘾了?*该死的,居然敢悔我的婚,有经过我同意么?看我不撒下天罗地网,像拎小鸡一样把你拎回来!*呜呜,豪门千金通缉令,可怜千金无处遁形!****************准老公:冷情酷总裁,靓女的梦中情人!备选老公:跨国公司总裁的宝贝孙,美眉的白马王子!当冷情与温柔同时追上,可怜千金四处逃窜,却也逃不开某些人的陷阱!你逃,我追,终不过是一场豪门游戏……***************某女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吃鱼的猫不是好猫,不偷腥的男人和不吃鱼的猫一样:与熊猫是同一级别。尤其是像南宫轩这类型,在女人眼中,是与不吃竹叶的熊猫是同一级别的,就算你不进人家的房,但人家可以爬上你的床。几番追追逃逃,许多事过去了,许多事仍发生,许多事已不再,许多事却依然,爱与恨,我与你,辗辗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