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5800000010

第10章 曾仲鸣之死(1)

王凯

曾仲鸣的一生与汪精卫密不可分,他的名字之所以被广为人知是因为汪精卫,他在河内饮弹而亡也是因为汪精卫。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都至重庆,中日双方在政治和军事上处于敌对与僵持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政府和军方开始了对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的诱降工作,企图以所谓的“和平运动”来屈服中国。1938年12月19日,汪精卫携陈璧君、周佛海、梅思平、陶希圣、曾仲鸣等人从昆明秘密飞往河内,随即发表通电提出“和谈”主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艳电”。汪精卫的通电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1939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召开临时会议讨论如何处置汪精卫,会议决定永远开除汪氏党籍,撤销其一切职务。

1月4日,日本政坛又发生地震,引诱汪精卫离开重庆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辞职;原本答应汪精卫响应“和平运动”的龙云、张发奎、何健等地方实力派人物也都变了卦,这让已和蒋介石撕破面皮的汪精卫措手不及骑虎难下。重庆政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趁机派人劝汪离开河内去欧洲暂居,据杨天石的《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一书介绍:“1月30日,蒋最后决定派原改组派成员、汪的老部下谷正鼎赴越,同时送去护照和旅费50万元,劝汪去法国等地疗养。谷转达蒋的意见称:‘不要去上海、南京另搞组织,免得为敌人所利用,造成严重后果。’”汪精卫考虑再三,准备去欧洲观望一下形势再说。但就在这个时候,汪在河内的寓所遭到军统特工袭击,汪之秘书曾仲鸣身中数枪而死,其妻方君璧也受重伤。

汪精卫本打算在曾仲鸣陪同下赴欧,突如其来的枪声让他改变了原来的主意,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日本人的怀抱。1939年4月25日,汪从越南海防启程,登上一艘货轮驶往上海,从此走上了不归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曾仲鸣之死改变了中国抗战的历史。

一与汪精卫在巴黎结缘

曾仲鸣与汪精卫的关系说来话长。

1909年年底,汪精卫与同盟会中的一批精英分子成立了一个暗杀小组,准备北上刺杀摄政王载沣,其中有三名与汪精卫誓同生死的女性:曾醒、方君瑛和陈璧君--这位曾醒就是曾仲鸣的姐姐,方君瑛、方君璧和黄花岗烈士方声洞的亲嫂子,也是同盟会元老级的女会员。

对于这次行动的结果大家都耳熟能详,暗杀失败,汪精卫被清廷逮捕。审理此案的肃亲王善耆钦慕其才,决定免他一死,判为终身监禁。陈璧君买通了狱卒,给汪精卫写了一封热烈的求婚信,汪精卫看后大为感动,这次未果的暗杀行动,成全了汪精卫与陈璧君的感情。辛亥革命后汪精卫与陈璧君结婚,然后与方君瑛、曾醒等人共同赴法国留学,这些人中就有曾仲鸣和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方君璧。多年以后,曾仲鸣之子曾仲鲁回忆说:

因为有了这些生死与共的经历,方君瑛、曾醒与汪精卫、陈璧君之间结成了一种特别深厚的情谊。那时候的他们也都是一腔热血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在革命之前都曾宣誓过:革命成功后,一不做官,二不做议员,愿意功成身退、解甲归田。他们只希望政府能提供一笔官费可以出国读书。袁世凯已经上台,他当然乐得把这些革命党人送出去,以免留在国内多事,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下来。他们四人得到的官费很优厚,每一份足够两个人用,所以方君瑛就决定带她的妹妹方君璧,曾醒带了儿子方贤俶和弟弟曾仲鸣,陈璧君带了她的弟弟陈昌祖,加上汪精卫,一共八人,于1912年乘船离开中国。那一年,曾仲鸣16岁,方君璧14岁。父亲在家里排行第十,他们当时喊他“十弟”,排行十一的母亲则被喊“十一妹”。

汪精卫一行来到法国巴黎南部的蒙塔日城,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生活在一起。方君璧当时叫方君玉,陈璧君非常喜欢这个小妹妹,汪精卫觉得“君玉”这个名字不好听,他说既然陈璧君喜欢十一妹,俩人的名字又都有一个君字,不如就叫“君璧”吧。方君玉很尊重这位“四哥”(笔者按:指汪精卫),于是便改名为“方君璧”。

曾仲鸣和方君璧一句法语也不会,便先到语言学校学习。学校是寄宿制,每周回家一次,当时蔡元培、李石曾等留法前辈也在蒙塔日城,每逢曾仲鸣和方君璧回家,蔡元培和汪精卫就指导他们学习中文,蔡元培教古文和书法,汪精卫教历史和诗词,曾、方两人的文史底子就是汪精卫和蔡元培给打下的。

1914年夏天欧战爆发,为了避开战火,这个中国大家庭转移到了法国西南部的港口城市、世界著名葡萄酒之都波尔多。方君璧考上波尔多美术学校,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后来又考入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曾仲鸣开始学化学,波尔多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巴斯德学院攻读硕士。由于曾仲鸣经常与汪精卫接触,汪诗词文章俱佳,曾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文学,后来转到里昂大学文学系就读,最后得了文学博士学位。

留法期间,方君璧的姐姐方君瑛经常拿自己与汪精卫、陈璧君和曾醒的关系教育妹妹和曾仲鸣:“你们应该像我们一样,犹如兄妹,好一辈子。”方君璧把姐姐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她从小就与曾仲鸣一起长大,称得上是两小无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曾仲鸣对君璧的感情悄悄起了变化,他爱上了这个漂亮的小妹妹。君璧听了曾仲鸣的表白后非常生气,感觉他亵渎了纯洁的兄妹情,也辜负了姐姐的期望,于是便不搭理曾仲鸣,据说两人整整两年没有说话。

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不安,汪精卫等人经常回国给孙中山帮忙,大家庭里有时只剩下曾仲鸣和方君璧两人管理几个更小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和好如初,并且很快坠入了爱河。1922年,在汪精卫、陈璧君、曾醒和方君瑛祝福下,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风景如画的安纳西湖畔走到了一起。许多年以后,方君璧在她与曾仲鸣合著的《颉吭楼诗词稿》序言中充满感情地回忆说:“我仅一岁多,扶床学步的时候,即与你相识了。你常笑我说,我小时候打破了你许多泥人玩具。稍长,我们同窗共砚,互相琢磨,十一年后始结婚。所以我们两人的情感,不只是夫妇,同时也是兄妹,同时也是朋友。”

二才华横溢的文人

曾仲鸣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不仅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对法国文学也颇有研究,素有才子之名。

1921年,中法大学海外部在法国里昂成立,称为里昂中法大学。学校由吴稚晖任校长,曾仲鸣以秘书长身份负责日常事务。据曾氏后人介绍,这个秘书长的工作非常芜杂,从学生的学费到谁的自行车被盗这样的事都得管,但正是这段经历让曾仲鸣得到了历练,也结识了不少中国留学生。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苏雪林当时也在中法大学读书,与曾仲鸣有过接触,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曾的文才印象颇深:“曾见仲鸣翻译的一首法文长诗,笔法苍古,意义渊深,比之汉魏人诗作亦无多让。留学生中居然有此等人物,可称难得。”

苏雪林出身书香世家,有深厚的家学渊源且心直口快,她的这番话应该不是泛泛而谈。曾仲鸣也将苏雪林引为同道,后来他用法文翻译了一册《中国无名氏古诗选译》,出版后专门送给苏一本,上书“雪林女士指正曾仲鸣敬赠”的字样。这本小册子印数不多,只有一千册,目前国内还有书家收藏。

在法国期间曾仲鸣还与孙伏园、孙福熙合作出版过一本游记散文《三湖游记》,当时孙氏兄弟游学法国,与曾仲鸣夫妇同游著名的三湖,相约作文以记之。后来孙伏园作《丽茫湖》,孙福熙写《安纳西湖》,曾仲鸣写了《蒲尔志湖》和《谈谈三湖游记》。四篇长文合成《三湖游记》一书,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书前还插入了方君璧在三湖写生的几幅图画,十分精美。

关于这本游记,著名藏书家姜德明在《余时书话》中有专文介绍,他对曾仲鸣的《蒲尔志湖》一文评价甚高:

曾仲鸣的《蒲尔志湖》,更是别一种写法。他几乎不写目见的大湖,而是介绍这个被称为“诗人之湖”的人文史料,讲述了上个世纪发生在湖畔的一件哀婉的、令人回肠荡气的“湖上情侣”的故事。这便是年轻的诗人拉马尔丁和查理夫人的一段恋情。这是法国文学史上极富情节性、也极为动人的一个爱情故事。……后来以此为题材而创作的人更不知有多少,至今在湖畔还有不少遗址被保存了下来,任后人参观凭吊。曾仲鸣没有走文学的道路,而是一个热衷政治的人,但他写三湖之一的设计还是成功的。至于他后来追随汪精卫,一起投奔日本侵略者,终于因此而毙命,也是罪有应得,遗臭于世人了。

走笔至此,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以曾仲鸣之才,如果从文当会如何?

可惜历史不会也不可能有假设。

三汪精卫的心腹

1925年,曾仲鸣夫妇回国到广州中山大学教书。这时汪精卫出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他想起了“从小在他身边长大,像弟弟又像学生的曾仲鸣”,便邀他来帮忙。曾仲鸣毫不犹豫地来到汪精卫身边,担任国民政府秘书,正式开始了与汪同命运共进退的政治生涯,直至生命终结。

曾仲鸣自少年起就随汪精卫留学法国,后来又随他学习国学,两人情同手足。更重要的是,曾仲鸣对汪绝对忠诚,曾长于文学,并非政治上的干练之才,汪精卫之所以委以重任,看重的正是他的这份忠诚。方君璧对汪则是崇拜,在她眼里,夫君曾仲鸣还有不少缺点,但四哥却绝对是个完人。汪精卫临终时,方君璧以一弱女子之身远赴日本,冒着生命危险去和汪见了最后一面。而汪精卫在病势危急神志不清时,也高呼曾的名字,由此可见曾仲鸣在他心中的分量。抛开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不谈,他们之间的这份情谊令人动容。

曾仲鸣夫妇与汪精卫陈璧君亲如一家,中山舰事件发生时,陈公博去汪精卫家谈事,据他回忆:“我到汪先生楼上,汪先生不在卧室,而睡在楼上厅中一张帆布床,面色苍白,显然病很沉重。汪夫人见我来,问我有什么要事,而曾仲鸣夫人方君璧正在调药递给汪先生。”从这个小小的细节上,可以看出两家的这种亲密关系。

对于曾仲鸣,高宗武如此评价:“曾仲鸣这位秘书不仅仅是秘书。早年在法国的朋友当中,曾与汪相交多年,后来成为汪不可一日不见的密友。曾处理汪的全部财务,管理家务,陪同旅行,照料途中大小杂事。曾也是汪的重要顾问,因为他向来都同意汪的观点。虽然汪少不了曾,但两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曾是个奔放不羁的人,已有中国妻子,在巴黎学习艺术,喜欢酒、女人和夜生活。汪滴酒不沾,也从不劝别人喝酒,不喜欢夜生活,对强悍的妻子绝对忠实。”高宗武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长期主持对日事务,是汪精卫的主要幕僚,也是日后著名的“高陶事件”主角之一。高宗武与曾仲鸣经常接触,了解颇深,他对曾的评价值得后人参考。无独有偶,民国报人喻血轮也在《绮情楼杂记》中对曾仲鸣与汪精卫的关系及其私生活作了一番绘声绘色地描述,原文不长,今抄录于下,供有心者研究、借鉴:

二十七年在河内被刺之曾仲鸣,为汪精卫最宠信之人,其人小有聪明,亦能摇笔为文,故汪倚为左右手。民十九(1930年),曾随汪赴北平,召开扩大会议。北平为平剧大本营,名伶辈出,当时有坤伶主席新艳秋者(本名王玉华),色艺俱佳,曾一见钟情,每日必往捧场,掷巨金不惜。时艳秋正豆蔻年华,曾又炙手可热,遂获作入幕之宾。

同类推荐
  •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作者肖雄依据翔实的史料,重建了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史实,在国民政府主办“战时驿运”对传统运输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地位及其对抗战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独到见解。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川省办战时驿运,虽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在战时交通运输困难之际,承担大批军需民用运输任务,毫无疑义地成为打破日军战略封锁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 新史学讲演录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热门推荐
  • 重生楼兰:农家桃花香

    重生楼兰:农家桃花香

    眼看阿暖越来越大,日子越过越好,就是没有人上门提亲,家人急坏了,阿暖却漫不经心的说道,卢阿暖穿越了,“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谁要是挡着我赚钱养家致富路,斗智斗勇,撒泼骂街咱奉陪!”直到卢阿暖赚的盆满钵满,一定努力做高富帅他妈!可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楼兰国,嫁了人,村里人才恍然大悟,他们被狂了。眼看日子好过了,极品亲戚轮番上阵,家徒四壁,卢阿暖怒了,“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一个个得寸进尺。洞房花烛夜。就这样,卢阿暖成了远近闻名的泼妇。有人甚至扬言倒了八辈子霉,种田发家致富!卢阿暖揪住亲亲相公的耳朵,笑骂道,“这些年真是委屈你了,弟妹众多,那么努力的帮我散播谣言,替我省去不少烦恼!”“不麻烦,不麻烦,应该的,卢阿暖告诉自己,应该的!”幸亏这样子,不然,他怎么娶得到美娇娘。尽管这媳妇如今睡在他的炕上,可是,窗户外,决定向穿越人士学习,一大群野狼正虎视眈眈。生意越做越大,相公越来越抠,能省则省。“我说,你那件里衣补了又补,上面全是补丁,卢阿暖一咬牙,丢了吧!”既然你们不让咱活,那都别活了!”男人一听,眉头一皱,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金算盘,噼里啪啦后,“阿暖啊,处处碰壁,这生意不划算啊!”卢阿暖挑眉,等着男人说下去。拼人品。“你看,我这里衣穿在里面,我不说,咱不拼爹,谁知道,而且,我丢了这一件,肯定会丢下一件,再说,娘肚子里还有一个,我算了算,不置办新衣,那银子省下来刚好可以给你置办一双鞋子!”“我已经很多鞋子了!”“没事,多几双,可以换着穿!”这一辈子不能做白富美,才会娶卢阿暖!卢阿暖以为日子就是这平平淡淡幸幸福福的过,娘软弱,一直遇到另外一个穿越女,看人家混得那叫风生水起。羡慕吗,嫉妒吗?不。卢阿暖觉得,坚强的人折磨生活,懦弱的人被生活折磨。(本文一对一,拼实力,男女主身心干净,男主有点抠,但是,绝对爱女主!)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积极、健康如同太阳般充满光辉的心态正是世界500强企业员工成就事业辉煌、拥有高品质人生的秘密。本书总结了88种黄金心态,帮助员工培养良好的职业心态。并简单生活、乐观接受挑战,快乐高效工作,从而提高个人职业“含金量”,用智慧与坚韧将工作中的“不能”变成“能”,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
  • 携子穿越来种田

    携子穿越来种田

    本以为守着遗产,结婚生子后就可以过上米虫般的生活。谁想好姐妹抢老公的狗血剧情都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随遇而安的凌筱筱决定离婚,她有钱,有儿子没必要纠结在一段不完美的婚姻生活里。可是老天爷好像并不打算放过她,一场刻意制造的车祸,带走了她和她那还未满三岁的儿子。————————————————————————看完书的朋友们请投一下完本满意票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箭传说

    神箭传说

    一场延续了十年的战争随着匈奴王庭的覆灭终告结束,天下却并没有恢复人们意想中的太平盛世,一场更大的战乱悄然降临到了立国百余年的大陈帝国。揭杆而起的贫苦百姓、据险而守的亡命大盗、不甘覆灭的匈奴残余、力图复国的前朝遗族、大权在握的权臣大将、觊觎中原的四方夷族、忠于帝国的贤臣良将……一时间群豪并起,纷纷为自己的理想而舍命相搏。乱世英雄出,卧虎藏龙的神州大地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人再可以置身事外.----------------
  • 腹黑暗帝逆天妃

    腹黑暗帝逆天妃

    他是强大恐怖的黑暗之王,她是囧囧穿越的盗墓强者。当两个极品相撞,整个大陆注定风起云涌,囧事连连。“女人,嫁我,娶我,二选一!”她坏笑连连,满眼算计,“我只喜欢躺着不会说话的……尸体。”男人闻言,邪魅一笑,倏然搂着她跳入棺中,“这样更好,我们连拜堂都省了!”【本书原名嫡女风华:腹黑暗帝盗墓妃】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秤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秤座

    过去两年在土星的笼罩下,天秤遭遇许多无妄之灾,只能用倒霉二字形容,遭遇各种莫名的不顺,不能说什么,只能挽起袖子、努力拼了。 2013年是好消息频频的一年,相对于2012年的倒霉运来说,真实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有利的局面会持续到2015年,对天秤来说,是值得把握的事业黄金期。
  • 穿越独霸皇宠

    穿越独霸皇宠

    “在这里,所有的生物都是我们皇族的,当然也包括你——萧姗。”只是穿越而已,却就这样没有人权的被眼前这个自以为是,装冷酷扮阴沉的皇子殿下宣布了所有权,不反击就不是穿越人了,哼哼。她眯眼笑看他,“现在的皇帝可不是你,皇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