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坪内逍遥、二叶亭四迷、森鸥外等作家开创的文学道路上,日本近代文学迎来了迅速成长的时期。19世纪末叶,日本文坛出现了繁荣局面,作家、作品大量涌现,文学社不断形成。“砚友社”和“文学界”是两个重要文学社团。“砚友社”以尾崎红叶为首,他们以赢得读者的眼泪为宗旨,写出一些思想内容肤浅、迎合部分读者趣味的作品。“文学界”以北村透谷为首的致力于文艺改革的诗人、评论家,采取了与现实对立的态度,提倡个性解放,梦想幸福的海市蜃楼,讴歌青春的活力。他们掀起了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风潮,为近代诗歌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中日甲午战争激化了日本明治社会的矛盾,加深了阶级对立,因而也影响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开始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樋口一叶(1872~1896年)是日本青年女作家,她出身于下层,一生饱尝了人生的艰辛。她满怀深情地描写了处在近代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悲剧,尤其是被社会蹂躏践踏的下层妇女生活。她感情真挚,文笔清秀纤细,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息,独具特色。其代表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埋没》、《浊流》、《十三夜》和《青梅竹马》等。
与樋口一叶同样较早地表现了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是国木田独步(1871~1908),他起初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后来转向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早期以俊秀洒脱的文笔讴歌自然的壮丽,寄托自己寻求自由的情思;晚年用深刻有力的描写,暴露了现实的黑暗。《穷死》描写了失业工人走投无路以自杀而终的惨景;《竹栅门》表现了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剧。他的写作,技巧娴熟,富于抒情性,艺术感染力强,至今仍为日本人民所喜爱。
随着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日本工人觉醒,促发了早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这一新的社会动向反映在日本近代文学中,形成了倾向于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学风潮。在小说领域内以德富芦花和岛崎藤村为代表,在诗歌领域内以石川啄木为代表。
德富芦花(1868~1927)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作家,其作品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关注社会,对近代日本资本主义极为不满,探求社会出路,寄情于社会主义思想。1903年发表的《黑潮》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以明治初年欧化主义盛行时期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天皇重臣的擅权仗势、生活腐化,也表现了受到封建礼教压迫的贵族妇女的不幸。作品由于揭露深刻,大胆地触及上层统治者,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
1904年日俄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本经济急速地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因此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深化,也加深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这些社会现象促使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深省,为寻求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出路,冷静地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在这种时代思潮的背景下,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兴起,它接受了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主张表现人类的本能,赤裸裸地暴露人间的丑恶,描写了消极、灰色的内容,因而给日本近代文学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然而,自然主义作家生活在封建势力强大的日本近代社会里,他们继承浪漫主义文学倡导的个性解放的精神和民主、人道的思想,也创作了一些不满现实,暴露社会黑暗的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文学作品。
1906年岛崎藤村发表了长篇小说《破戒》,它以鲜明的态度批判了日本封建的等级制度,提出了人权解放的民主要求,揭露了明治末期日本政界和教育界的腐败。1907年田山花袋(1871~1930)发表了《棉被》,它描写中年作家厌倦家庭生活,追求女学生的恋爱失败的精神体验,赤裸裸地暴露了人们的情欲。它与《破戒》相对照,形成另一种自然主义作品的类型,即把描写集中在作家个人和家族的琐事及其各种情绪的感受的狭小世界里,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
在《破戒》和《棉被》影响下,自然主义作品大量出版,一时间自然主义文学蔚然成风,大有左右文坛的趋势。在藤村和花袋之后,又出现了德田秋声、正宗白鸟和岛村抱月等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评论家。
田山花袋是自然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他开始以浪漫主义诗人步入文坛,后来转向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棉被》之后,又写出了以个人和家庭生活为内容的长篇小说《生》、《妻》和《缘》三部曲等,对封建家族制度有所揭露。1910年所创作的《乡村教师》,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作品描写一个知识青年在偏僻的农村度过的灰暗、短促的一生,揭露了日本近代社会的黑暗对一代青年人的摧残。以后他脱离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轨道,以宗教冥想世界为题材进行创作。
在自然主义文学风潮盛行时期,在文坛上异军突起而自成一家的是夏目漱石,写出了《我是猫》(1905年)等作品,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冷嘲热讽的文笔揭露明治社会的黑暗。夏目漱石写出的一些批判力较强的作品和自然主义作家的一些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汇合成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潮流,推动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
总之,日本近代文学在这个时期达到繁荣阶段。它反映了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悲苦,也描写了近代知识分子生活的苦闷,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日本人民对明治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初步形成了近代日本民族文学的风格和特点。
1904年发生的“大逆事件”,标志着统治者进一步反动化。这次政治事件给日本知识界以极大的震动,加速了知识分子的分化;它也给日本文坛带来了暗影,使之发生了曲折的演变。“大逆事件”之后,政府采取了镇压政策,对进步、民主的知识界施行了禁锢的办法,迫使多数作家沉默;有的作家则在压力面前逃避现实,倾向悲观、颓废,或者描写身边琐事、忏悔人生;少数作家敢于挺身反抗,用影射等方式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
1910年以后相继主宰文坛的两大思潮,浪漫主义文学和自然主义文学出现了停滞和分化的局面。年轻的民主主义诗人石川啄木(1885~1912)首先打破了当时文坛沉寂的局面。石川出身贫寒,一生穷困,最后穷苦和病痛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他少年时代崭露才华,创作出浪漫主义格调的诗歌,有热心于社会问题的倾向;以后又接近了自然主义文学,写出不少有现实内容的小说;此后他又创作了咏叹个人生活悲苦和愤懑情绪的诗歌集《一握砂》、《可悲的玩具》以及具有批判倾向的现实主义小说《道路》、《我们一伙和他》等。
“大逆事件”促成他的思想成熟,认识到日本“强权”统治的反动,朦胧意识到用暴力推翻国家政权的必要,决心倾向社会主义。他在《时代闭塞的现状中》(1910年)一文里,尖锐地批判当时以自然主义文学为代表的日本近代文坛:“今天的小说、诗、和歌,几乎全是嫖妓、私娼、野合、通奸的记录。”并且向日本青年大声疾呼:“我们青年为从这毁灭的状态中振作起来,现在已经是必须认清‘敌人’的时候了……要以全部精神贯注在对明日的考察上——即对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进行有系统的考察上。”尽管他思想模糊、理论混乱,还有无政府主义的杂质,但是他敢于反抗黑暗政治,勇于探索人类光明的道路,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为近代进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成为革命文学的先驱者。
1912年大正时代开始,日本近代文学进入了末期。此时反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兴起,先后出现了三个派别,一是“新浪漫派”,它明显表露了近代颓废、没落的倾向,描写变态的心理,崇尚唯美主义的文艺观,其代表作家是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和后起之秀佐藤春夫;一是“白桦派”,它是理想主义文学派别,宣扬人类之爱,主张以个性的完美和发展来改革社会,它的多数作品对近代社会有所揭露和批判,尤其深刻地描写了社会上封建因袭的重荷,其代表作家有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和有岛武郎;另一个是晚出的“新思潮派”,它主张客观、冷静地描写现实,对所描写的现实生活用以理智的剖析,提倡技巧的纯熟。它着重表现了近代日本社会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幸和苦闷,其代表作家有菊池宽和芥川龙之介。
志贺直哉(1883~1971)是大正时期重要小说家。他的作品取材于个人和家庭日常生活琐事,通过点滴生活现实的描写,揭露日本社会的黑暗,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倾向和现实主义文学的色彩。他文笔清新隽永,生动简练,用疏寥的笔墨勾画出生动的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他是一位颇有影响而且颇具特色的作家。其代表作多为短篇小说,如《到网走去》(1910年)、《十一月三日午后事》(1918年)和《灰色的月亮》(1945年)等,它们以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再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以及二次大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暗夜行路》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描写近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完善”道路的失败,最后在自然的怀抱中求得灵魂的安宁,反映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悲观的情绪。
有岛武郎(1878~1923)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家,他关心社会,勇于追求生活。191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一个女人》是其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一个青年女性早月叶子,她不满封建礼教习俗的约束,寻求个性解放的道路,但是她只凭个人的强悍性格和本能的要求反对不平的世道,最后误入歧途被畸形社会所吞噬,抱病而终。
小说以女主人公的悲剧结局,暴露了近代社会文明的虚伪,表现日本知识妇女寻求解放的失败。它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价值的现实主义小说,其他著名作品还有《该隐的后裔》和《诞生的苦恼》。
大正时代末期,社会矛盾、阶级斗争激化。有岛武郎和芥川龙之介都对现实社会非常敏感,他们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日趋高涨的革命形势,感到茫然和畏惧,内心怀着深刻的矛盾和不安相继自杀。他们的死标志着日本近代文学的结束。
近代朝鲜文学
朝鲜的近代文学是自高丽时期(918~1392)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期,其根源可追溯到16世纪中叶以后,这一时期兴起学唐诗风,其中以白光勋、崔庆昌、李达倡导最力,时号“三唐诗人”。由于身世际遇的不佳,他们的作品都流露出明显的不满现实的倾向。被称为“四大家”的申钦、李廷龟、张维、李植,基本上也是推崇唐诗的,他们都写了一些反映现实的较好的作品。李植力倡诗歌的醇正之风和“温柔敦厚”的诗教,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诗歌创作成就突出的还有崔会、车天辂、柳梦寅、鱼无迹、权毕等人。权毕是李朝的重要诗人,一生不与统治者妥协,终因写诗讥讽当权者而遭杀害。
在这个时期,爱国主义诗歌放射出了异彩。李舜臣的《闲山岛》、西山大师的《过王将军墓》、李安纳的《从军行》,表现了爱国将士的壮志凌云的气概。女诗人李玉峰以及郑澈、赵宪、林涕、朴仁老、金德龄、郭再祐、金尚宪等都写出了一些爱国的汉诗。
18世纪实学派思想的盛行,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说是一次接近于近代思想的启蒙运动。实学派代表作家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挑战,他们反对空谈理性,提倡实学派“利用厚生”的学问,主张实行强国富民的社会改革。
在文学上,反对模仿和形式主义,鄙薄“拟摹仿象”的作品,要求创新。朴趾源和丁若镛是实学派文学的两个代表性人物。
朴趾源以辛辣讽刺的笔触揭露种种腐败现象和弊端的汉文小说,丁若镛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农民苦难的汉诗,不论是揭露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批判的尖锐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继承实学派文学传统的有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洪良浩、李德懋、柳得恭、朴齐家、李书九、李家焕、李学逵、申纬、金正喜等一批名重一时的作家。洪良浩的诗《流民怨》,反映了由天灾、官租和统治阶级奢侈享受所造成的人民无衣无食、流离失所的惨状,很有代表性。小说这一体裁,是从《慵斋丛话》为代表的大量涌现的稗说文学的基础发展而来的,也有中国小说的影响。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和爱国精神的高涨,是促使小说繁荣的社会原因。金时习用汉文创作的《金鳌新话》是小说体裁的最早尝试。
几十年以后,林梯的寓言小说《鼠狱说》、《花史》等问世。不久,又出现了许筠的国语小说《洪吉童传》。后三部小说都取材社会生活。
《洪吉童传》不但更具备小说的特点,而且是一部直接描写人民反抗的作品。据说许筠在写作之前曾熟读过中国小说《水浒》。
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的小说也开始出现。反映壬辰战争的《壬辰录》和反映丙子战争的《朴氏夫人传》、《林庆业传》等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抗击外敌的、爱国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也流传着《天君行义》、《忠孝录》和《彰善感人录》之类的炫耀荣华富贵、进行封建伦理说教的作品。
金万重是朝鲜最著名的小说家,写了两部长篇小说《谢氏南征记》和《九云梦》。前者写贵族家庭的冲突,影射宫廷内部的黑暗和倾轧,有一定的暴露意义,后者的爱情描写,虽然流露出一定程度的反封建倾向,但是也表现了作者对一夫多妻制的欣赏态度,作品还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消极虚无思想。金万重的杰出贡献,主要在于他坚持用国语写作,并将中世纪的长篇小说形式发展到成熟阶段。
18世纪是朝鲜小说文学的繁盛期,而属于个人的创作却少了起来。著名的三大传《兴夫传》、《沈清传》、《春香传》以及《兔子传》、《孔菊与潘菊》、《蔷花红莲传》等作品,都是经过民间长期流传而逐渐加工、润色成书的,描写普通平民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爱憎和理想,成为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春香传》是朝鲜文学史上的名著,书中所歌颂的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是通过反对封建门第、身份观念和残暴势力的淫虐表现出来的,也就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春香这一艺术形象,已成为美丽、贞节的象征,为朝鲜家喻户晓。
李朝末期,小说继续繁荣不衰,其题材多数是写爱情的所谓“艳情小说”。佚名作品《彩凤感别曲》通过一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揭露了李朝社会的黑暗和封建官吏卖官鬻爵的丑恶行为。这部小说在形式上也有所突破,初步摆脱了中世纪小说的框框,接近近代的新小说。
朝鲜近代文学以1876年和日本签订“江华条约”为起点,朝鲜封建的自然经济逐渐为外来资本主义所破坏,并开始了半殖民地化过程。1894年“甲午农民战争”前后,朝鲜民族自主精神空前高涨。到处爆发内反压迫、外抗侵略的义兵斗争,包括教育运动、国文运动在内的以“内修外学”为口号的文化启蒙运动,也广泛开展起来。在文学方面,新剧运动、歌咏运动和新小说的兴起,拉开了朝鲜近代文学的序幕。
近代菲律宾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