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500000014

第14章 现代欧洲文学(4)

综上所述,20世纪的西方社会,为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从思想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就文学发展的历史而言,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锐意创新的文学,它反对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传统美学观,强调表现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

在艺术手法上,现代主义文学反对传统的表现技巧,用荒诞的情节来取代故事的逻辑性,用虚化的、富有象征性的空间、场景和人物来取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用时序跳跃、交错的心理时间来取代时序递进的物理时间,用隐晦、暗示性的语言取代语言的鲜明性。

象征主义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称为前期象征主义。到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很有影响的国际性文学流派,称为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有爱尔兰诗人叶芝(1865~1939)、法国诗人瓦雷里(1871~1945)、德国著名的诗人里尔克(1875~1926)、美国诗人庞德(1885~1972)、英国著名的诗人T·S·艾略特(1888~1965)以及比利时的著名的梅特林克(1862~1949)。后期象征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瓦雷里的《海滨墓园》(1926)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象征主义名诗。诗人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梅特林克的著名作品《青鸟》(1908),描写的是圣诞节前夕,蒂蒂尔和弥蒂尔两个孩子在梦中受仙女白丽伦之托,为她病重的女儿去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青鸟的故事,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个主要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主要的有布勒东(1896~1966)、艾吕雅(1895~1952)、阿拉贡(1897~1982)和苏波(1897~1990)等。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现实,主张改革现存社会制度,同时又有浓厚的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由于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分歧,超现实主义阵营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逐步走向分裂。超现实主义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要表现“超现实”,所谓“超现实”是由“梦幻与现实转化生成的绝对现实”,是现实与非现实两种要素的统一物。他们主张写人的潜意识、梦境,写事物的巧合,并提出“自动写作法”来作为表现上述内容的创作方法。

布勒东的小说《娜佳》充分体现了超现实主义的这些特点。阿拉贡的早年创作具有鲜明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其中散文集《巴黎的乡下人》(1926)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作品。从20世纪30年代起,阿拉贡的思想和艺术倾向发生了很大转变,他脱离了超现实主义,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共产党人》(1946~1953)描写共产党人在反***斗争中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巨著。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阿拉贡又回到早年的超现实主义立场,他晚年的小说《处死》(1965)和《白朗茹与遗忘》(1967)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阿拉贡曾经表示:“如果有人说我始终未离开超现实主义,这是对我作品质量的最高评价。”

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文学流派,最早产生于法国,后在欧美各国广泛流行。它是以文学的形式来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在存在主义作家笔下,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们一方面描写资本主义世界的荒诞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人的不幸和毁灭,以及孤独、失望、恐惧的思想情绪。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萨特(1905~1980)、加缪(1913~1960)和波伏娃(1908~1986)等。加缪的成名作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和长篇小说《鼠疫》(1947)是存在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

《鼠疫》是一部寓意性极强的作品。20世纪40年代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市突然发生了鼠疫,许多人死去。小说的中心人物里厄医生却不顾个人安危,全身心投入对鼠疫的斗争,抢救人们的生命。他眼看着亲人、朋友以及周围的所有人的生命被吞噬。清醒地认识到,灾难并没有永远消失,鼠疫杆菌仍留在这座城市里。小说中的“鼠疫”是恶的象征,它对人的威胁是永远存在的,但是在厄运面前,人们不应该消极、悲观,而做出一个英雄的“自由选择”,去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这就是作家要告诉读者的。从艺术手法来说,存在主义文学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革新;既有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也有抽象的哲理寓意。

荒诞派戏剧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法国。荒诞派戏剧在内容上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人生的荒诞不经;在艺术手法上则打破传统的戏剧结构,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机械重复的戏剧动作和前言不搭后语的枯燥语言来从总体上突现世界荒诞的根本主题。荒诞派戏剧起初并未得到人们的承认,但后来逐渐受到观众的欢迎。

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流传到英、美等许多国家,逐渐发展为二战之后西方最有影响的戏剧流派,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贝克特(1906~1989)、阿达莫夫(1908~1970)、热奈(1910~1986),英国的品特(1930~)和美国的阿尔比(1928~)。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秃头歌女》(1949)、《椅子》(1959)、《犀牛》(1958)等剧作都是这一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秃头歌女》写一对老夫妻史密斯夫妇乏味的日常生活,内容散漫,荒唐。作家通过各种荒诞手法(包括舞台的灯光、音响、道具、布景等),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难以沟通和人生的非理性。该剧的主旨与艺术技巧颇有代表性。

新小说派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西方最重要的主要的小说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罗伯·格里耶(1922~)、萨洛特(1902~)、西蒙(1913~)、杜拉斯(1914~)等。

新小说派在思想上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帕格森的生命哲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影响,艺术上则对意识流小说和超现实主义文学有所继承。他们认为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模式已僵化、过时,无法表现现代世界的真实面貌。新小说派作家的具体理论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罗伯·格里耶认为小说应主要描写物质世界,应把人与物区分开来,不在作品中表达道德判断和思想感情。萨洛特主张小说的主要目的是透过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表现“潜在真实”。但该派作家都认为,小说不应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不应按因果律和时间顺序去写一个从头到尾的完整故事。

因此在新小说中,人物被看作与周围物质世界同等的描写对象。情节具有“不确定性”,以表现生活现象的无逻辑混乱状态,没有贯穿始终的清晰线索。语言上则采用不带感情色彩和修饰性的词汇,以求“像摄像机一样”准确客观地描写事物的真实面貌。

罗伯·格里耶的《橡皮》(1953)是新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一个恐怖组织的凶手格里纳去暗杀教授杜邦却未果,千方百计要找到他,可杜邦最后却被自己的私生子误杀。杜邦受伤住进医院。次日杜邦死在医院的消息见诸报端,但其实他安然无恙,躲起来了。内政部长派侦探瓦拉斯去调查杜邦秘密文件的下落,恐怖分子知道杜邦未死,千方百计要找到他的踪迹。最后,杜邦潜回自己住所去取文件,被实际上是他私生子的瓦拉斯误杀。

小说借用了侦探小说的写法,透出一种神秘气息,场景有的是现实的,有的则是想象、幻景或回忆,彼此交织,扑朔迷离。

黑色幽默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小说流派,在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的极大影响。代表作家最主要的有海勒(1923~)、冯内古特(1922~)、品钦(1937~)、巴思(1930~)、巴塞尔姆(1931~)等、法国作家维昂(1920~1959)。

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位作家的作品,取名《黑色幽默》,该派名称即由此而来。“黑色”的内涵是绝望、恐怖、残酷和痛苦,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这就是所谓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小说的中心内容是表现世界的荒谬、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这决定了它在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态度及悲观主义色彩。在艺术上它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严谨结构和叙事原则情节有很大的跳跃性,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生活素材被夸张、变形;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笔法则富有反讽意味,语言经常打破一般语法规则和固有的词语搭配习惯。

冯内古特的《猫的摇篮》(1963)是该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创设了一个虚幻的岛国“山洛伦佐”。此国的统治者是宗教领袖博克依和政治领袖、暴君麦克凯布。这两人表面上势不两立,拼命要置对方于死地,但实际上他们互相迫害、谋杀的过程又是彼此利用的过程,根本目的是要把全社会推入巨大的恐怖之中。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小说界中涌现出的一个流派,它始于20世纪30、40年代,至60年代后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代表人物有危地马拉的作家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古巴的卡彭铁尔(1904~1980)、墨西哥的鲁尔弗(1918~1986)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1928~)等。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在艺术手法上对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有所借鉴,又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大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在创作中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本国的独裁政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经常出现于小说情节中,叙述富于跳跃性,显示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

鲁尔弗的《佩德罗·帕拉莫》(1955)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作品,它以主人公佩德罗·帕拉莫劣迹斑斑的一生为线索,揭露了地主庄园制的罪恶和黑暗。小说时序随意颠倒,活人与鬼魂同时出现,现实与梦幻互相渗透,意识同潜意识彼此交织,作家以丰富的想象力,构筑起一个虚实相间、真假难辨、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曲折反映,也是西方文学发展到20世纪这一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人类生存状况,对人的本质进行深层的考问,并力图从个体的角度探索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现代英国文学

十月革命后,工人阶级占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文学开始蓬勃发展。除了写《穿破裤子的慈善家》的特莱塞尔,还有工人阶级作家奥凯西(1884~1964),他早年与著名的诗人叶芝(1865~1939)和著名的剧作家沁孤约翰·辛格(1871~1909),发动了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20世纪30年代加入共产党,他的戏剧《星星变红了》(1940)反映了爱尔兰无产阶级的斗争。此外吉本(米契尔,1901~1935)的三部曲《苏格兰人的书》的第三部《灰色的花岗石》(1934)。考得威尔(1908~1937)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矿工作家刘易斯·琼斯(1897~1937)写威尔斯工人阶级斗争的自传体小说《我们的生活》(1939)、索麦菲尔德(1908~)的《西班牙志愿军》(1937)、苏格兰诗人麦克迪尔米德(1892~)献给列宁的诗,都是无产阶级文学的硕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产阶级现代派文学在诗歌与小说中发展。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是现代英美著名诗人,他的《荒原》(1922)用象征和多种文化因素表现战后空幻的危机感。20、30年代英国出现“意识流”小说。詹姆斯·乔伊斯(1882~1841)的《尤利西斯》(1922)和吴尔芙(1882~1941)的《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等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状态,表现了绝望与混乱的情绪。劳伦斯(1885~1930)虽也用现实主义写法,但在《儿子和情人》(1913)、《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年)中用精神分析法描写了性心理。《天演论》作者的孙子阿尔多斯·赫胥黎(1894~1963)写科幻的“概念小说”,表现科学将毁灭人类的悲观思想,表达“迷惘的一代”的情绪。

20世纪前40年最有成就的还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除了萧伯纳和高尔斯华绥两位大师,卓有成就的作家与文学名著非常之多。本涅特(1867~1931)用巴尔扎克手法描写了小市民的生活,他的《老妇人的故事》(1908)、《克莱汉格》(1910~1915)三部曲等如实展示了英国社会现实。毛姆(1874~l965)的小说以东方为背景,写海外英国人与当地人的生活。他的《月亮和六便士》(1919)及上百的短篇,既有异国情调,又表现了殖民主义者的卑劣。福斯特(1870~1970)的名著《印度之行》(1924)也以东方为背景,但侧重揭示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意识的不同。著名女作家曼斯菲尔德(l888~l923)是“英国的契诃夫”,小说集《鸽巢》(1923)、《幼稚》(1924)等写黑暗社会妇女不幸。克罗宁(1896~)被称为“20世纪的狄更斯”,他的《群星俯视》(1935)、《城堡》(1937)表现了矿工的悲苦与斗争。奥尔丁顿(1892~1962)的长篇《英雄之死》(1920)写了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战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绝望。此外著名的还有批评家普里斯特利(1894~1984)批判社会、同情群众的小说《天使人行道》(1930)、衣修午德(1904~)反***的《再见吧,柏林》(1939)等等。

同类推荐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比如四书五经。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主要是新时期以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好习惯能够造就人,坏习惯可以摧毁人。好习惯与坏习惯没有明显的界限,就看每种习惯产生后果的好坏。 莎士比亚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 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让坏习惯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它就是你“最坏的主人”。坏习惯摧毁人,好习惯成就人。因此,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请从养成良好习惯或者说从改变坏习惯开始。本书分十章,分别从健康、学习、时间管理、礼节等多个角度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动听的故事,娓娓道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推开日常生活这扇门,充满的是平庸、烦忧、单调、重复等状态……而这些庸俗、无聊的琐事纠缠在一起,扰乱了惯常的秩序,浪费了宝贵的生命时光。《疑前科》各章节围绕一个“疑”字,通过塑造北城纪检书记马庆新夫妇,北城电视台台长许立扬、“周末文艺”制片杜美、主持人王晓玲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事件、场景,拷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夫与妻,妻与夫,上级与下级,下级对上级,闹腾了半天,底片洗出来,只有四个字———“庸人自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作家档案”部分,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与把握原作的内涵和主人公的个性。,为使读者能够全面立体、准确深刻地领略小说的原貌和精华。让读者对作家有个概要的了解和认识;“内容导读”部分,对小说内容情节作了高度的根据和提炼,在体例上做了精心安排,为读者做好下一步的深入阅读打下铺垫;“作品赏析”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相关小说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及代表作品,用精炼的文字对小说的背景、情节、中心思想、社会意义和艺术特色等作了画龙点睛的评析,分设“作家档案”“内容导读”“作品赏析”三大辅助栏目
  •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从一颗星球的生命诞生之初起跑,将会见证无数文明的兴亡衰落,物种的诞生与灭亡,在数不尽的天灾地变之下,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只有不停的改变自身,在逆境之中不停进化,才能成就完美的胜利。故事,将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开始…… 《重奏》普一群:494981693(千人群) 《重奏》普二群:702899130 重奏VIP群:695413196,入群粉丝值10000
  • 军事常识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 芯片之谜

    芯片之谜

    不知是多少年以后,为了抢夺日益枯竭的能源,一场核武器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席卷了全球。经过漫漫长的岁月,人们又渐渐恢复了生活的平静----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