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700000018

第18章 德国作家(8)

布莱希特的主要诗集有《家庭格言》(1926)、《歌曲集》(1934)、《斯文堡诗集》(1939)和《诗百首》(1955)。布莱希特还创作了长短篇小说多种,如《三分钱小说》(1934)、《尤利乌斯·恺撒的事业》(1949)、《负伤的苏格拉底》(1949)等。《戏剧小工具篇》(1948)是他关于叙事剧的理论性思考的总结,被誉为“新诗学”。

布莱希特一向关心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酷爱中国文化,他的叙事剧理论颇受中国戏曲艺术的启发。他晚年很推崇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他所领导的“柏林剧团”,曾经改编上演中国话剧《粮食》。布莱希特的诗歌、剧本和戏剧论着,在中国已有多种译本,《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曾在上海、北京演出,颇受好评。

埃·克斯特纳

埃·克斯特纳,1899年生于德国。是德国现代文学家,也是着名的儿童文学家,写过许多优秀的儿童读物。

他的代表作《埃米尔捕盗记》闻名全球。其他作品有《两个小洛特》、《飞翔的教室》、《理发师的猪》等。

埃·克斯特纳热爱儿童,生前曾经说过:“只有那种虽然已长大成人,而仍然保持童心的人,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

埃·克斯特纳曾连续10年任德国国际笔会主席,并荣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创作奖、国际青年图书创作奖。

1974年,埃·克斯特纳去世。

魏斯科普夫

魏斯科普夫,1900年4月3日生于布拉格。1918年他被征召入奥匈帝国军队服役,在军中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次年到布拉格卡尔大学修习文学和历史,1923年毕业,获博士学位。1921年捷共建党,魏斯科普夫是最早的党员之一。

1923~1924年间,魏斯科普夫被多次指控犯“文字叛国罪”。1927年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革命作家代表会议。1928年移居柏林,与亚历克斯·韦丁结婚,并任《柏林晨报》文艺编辑。1930年参加在哈尔科夫召开的第二次国际革命作家代表会议。1933年他被**驱逐出境,回布拉格后,担任《工人画报》(后改名《国民画报》)主编。1939年***军队攻占布拉格后,他去巴黎;同年秋天应美国反***作家同盟邀请赴纽约。

魏斯科普夫在美国居住10年,进行创作并参加“流亡作家委员会”工作,帮助西格斯、基施、马尔希维查等作家逃离欧洲,他在这期间写作了大量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历任捷克驻美国大使馆参赞、驻瑞典公使和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1953年移居东柏林,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籍,与维利·布雷德尔主持《新德意志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他于1955年9月14日在柏林逝世。

魏斯科普夫开始时创作戏剧,后来从事诗歌写作。他最初创作的富有民歌色彩的战斗诗歌汇集在诗集《鼓响了》(1923),其中一些诗篇赞美了俄国十月革命。

魏斯科普夫的作品主要是长篇小说。《斯拉夫人之歌》(1931)写一个出身资产阶级的青年同本阶级决裂,投向无产阶级的过程。《丽西或者诱惑》(原名《诱惑》,1937)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作品,以30年代初期柏林为背景,通过一个工人家庭出身的青年妇女的遭遇,表现当时一部分德国人受***蛊惑宣传的欺骗,反映了进步势力的反抗斗争。以后***斗争为题材的《新日子来临之前》(1944,英文版1942)和《敢死队》(1945,英文版1944),也是他的重要作品,前者写斯洛伐克爱国志士反抗德国***占领军和本地内奸的武装斗争,后者写一个**士兵赎罪的故事。

魏斯科普夫规模较大的作品是小说3部曲:第1部《告别和平》(1950,英文版名为《多瑙河畔的黄昏》,1946)和第2部《在洪流中》(1955,英文版名为《他们时代的孩子们》,1948)以及第3部《世界在阵痛中》(1960),但第3部仅存残稿。这部巨着描绘了奥匈帝国的没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诞生,两个出身资产阶级的青年人同本阶级决裂,投身于无产阶级。描述了1913~1921年间的事,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时代和社会图景。

魏斯科普夫称报告文学是革命文艺的“轻骑兵”,早年写作的《转乘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列车》(1927)和《未来在创建中》(1932),报道了当年苏联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他的《广州之行》(1953)介绍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日新月异的发展,表现了中国人民不但能够推翻一个旧世界,而且也能够创建一个崭新的社会。

魏斯科普夫还写过许多出色的轶事文学作品,如取材于反***斗争的《强权者》(1934)、《不可战胜的人们》(1945)等,另外,还着有关于文学和语言的论着《在异国天空下——德国流亡文学纲要,1933~1947》(1948)、《保卫德语》(1955)和《文学巡礼》(1956)。后者是文学评论集,其中有论述中国诗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以及赵树理、丁玲和田间等人的文章。

魏斯科普夫的译作《中国诗歌》(1953)收入他翻译的中国古今诗歌数10首,其中包括鲁迅、毛泽东、艾青、贺敬之、何其芳等人的诗作。他还把田间的长诗《赶车传》译成德文。

西格斯

西格斯,1900年11月19日生于德国西部美因兹一古玩商和艺术鉴赏家的家庭。她先后在科隆和海得尔堡大学学习语言、文学、历史、艺术史和汉学。1924年获博士学位。她在学习时期受进步学生,尤其是波兰、匈牙利等国的政治流亡者的影响。

1928年,西格斯加入德国共产党。同年她发表小说《圣巴巴拉的渔民起义》,获克莱斯特奖金。1933年开始流亡生活,先在巴黎参加反***书刊编辑工作,努力促进反***作家统一战线的形成。1940年经法国马赛逃往墨西哥,在那里任《自由德国》杂志编辑和“海涅俱乐部”主席。1947年回到东柏林。1952年起担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协会主席,1978年5月改任名誉主席。1951年获国际和平奖金,并于1951、1959和1971年3次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奖金。

西格斯的创作以现实生活与斗争为题材。他的短篇小说《到美国大使馆去的路上》(1930)和长篇小说《战友们》(1932),描述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意大利和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从1919~1929年间反抗反革命暴政的英勇斗争。

西格斯在流亡期间完成的5部长篇和一些中、短篇小说,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反***这一主题。《人头悬赏》(1933)描写一个青年工人被警察悬赏缉拿的经过,反映了***取得政权前夕德国农村的真实生活,揭示了***残酷的性质。《二月之路》(1935)描写维也纳无产阶级于1934年2月反抗**傀儡道尔弗斯的起义和失败,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揭示建立革命领导和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拯救》(1937)反映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德国工人的生活与斗争,说明斗争是人们获得“拯救”的出路。《过境》(1944年英文版;1948年德文版)描写1940年希特勒军队入侵法国后,欧洲各国成千上万流亡者涌入马赛争取出境时的不安和痛苦。在《已故少女们的郊游》(1946)里,西格斯把现实、梦幻和回忆交织在一起,描写了她当年的女友们在**统治时期的不同境遇。

《第七个十字架》(1942,1944年在美国拍成电影)是西格斯的重要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说写***统治时期一个集中营7个囚徒越狱逃跑的故事。***在营内竖起7个十字架,扬言要在短期内把他们抓回处死。其中的6人先后遇难,格奥尔格·海斯勒在反***战士们的掩护下,终于成功地逃出国境。永远竖着的第7个十字架,象征**残酷统治的虚弱和必然灭亡。作者广泛描写各个阶层和各种政治倾向的人物,勾画了一幅***专政初年的德国现实图景。

西格斯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死者青春常在》(1949,1968年拍成电影)概括了德国1918年十一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形象地展现了两大敌对阶级生死搏斗的情景。描写从共产党员埃尔温惨遭白卫军杀害开始,凶手们及其幕后牵线人物为一方,同以埃尔温的亲友和同志们之间的斗争,揭示了社会和时代的基本矛盾。

西格斯回国后的创作主要是描写大战后东德的现实社会问题。长篇小说《抉择》(1959)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前后社会发展情况为题材,作品中的人物都面临着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作出抉择。小说通过3个一起参加过西班牙解放斗争的老战友的回忆,揭示目前斗争同过去斗争的连贯性。《信任》(1968)是《抉择》的姐妹篇,情节相衔接。

西格斯还写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如《蜂房》(2卷,1953)、《加勒比海故事集》(1962)、《弱者的力量》(1965)、《渡航》(1971)和《奇遇》(1973)等。她的论现实主义和文学创作的论文,表现了坚定的社会主义倾向性和提倡艺术创新的勇敢精神。

西格斯早在1932年就写了长篇小说《战友们》,反映中国的革命斗争。她还写了随笔《计秒表》、轶事《驾驶执照》和报告文学《杨树浦五一节》。《计秒表》写中国游击队配合红军作战,击溃国民党军队的第3次围剿。《驾驶执照》描写一个中国司机将车上3名日本军官的汽车开进长江的事迹,表现中国人民坚定的抗日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她还发表《向南方局递送新纲领》(1949),歌颂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和中央苏区的土地政策。游记《在新中国》是西格斯在1951年访问中国后,回国后发表的。

布雷德尔

布雷德尔,1901年6月2日生于汉堡一工人家庭,15岁小学毕业,进工厂当学徒,加入社会民主主义工人青年团。当时德国已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3年,国内民穷财竭,工人生活艰苦,使他体验到资本主义剥削和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

1918年,布雷德尔加入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领导的斯巴达克团。是年这个团改组为德国共产党,他也是最早的党员。1923年他参加汉堡工人起义,被捕下狱,在狱中写成《玛拉——人民的朋友》(1924)。获释后,在一条航行地中海的船上当机匠助手,到过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北非等地。经过一年半海上生涯回到汉堡,进“N和K机器厂”当车工,并由台尔曼介绍在汉堡《人民日报》当工人通讯员。他在通讯中流露出的革命信念,触怒了反动当局,于1930年因一次对制造防毒面具的报道,被魏玛共和国法庭以“文艺叛国罪”判处两年监禁。他在狱中写成反映无产阶级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N和K机器厂》(1931),深得着名的共产主义作家路德维希·雷思的赞许,立即付印。因此他在监禁中又写了一部表现汉堡工人的长篇小说《罗森霍夫大街》(1931)。这两部反映20年代德国工人革命斗争的作品使他进入了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尔夫等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行列。他的另一部讥嘲“**纲领”的小说《财产条款》,因为原文纸版落到**手里,只有俄文和乌克兰文译本流传。

1933年**没收和焚毁他的作品,并把他关进集中营。13个月后获释,流亡到布拉格。他根据这段经历写了长篇小说《考验》(1934)。1934年他和贝希尔到莫斯科,列席了作家大会,并见到高尔基。会后留居莫斯科,和贝希尔一同从事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工作。1936年,他和布莱希特、福伊希特万格合编文艺月刊《发言》。1937年他以党员地下活动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你的不认识的弟兄》出版。同年去马德里出席反***保卫文化代表大会,并参加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国际反***志愿军,被任为台尔曼营的政委。在巴黎写成中篇小说《埃布罗河上的遭遇》(1938),并研究法国革命史,写成供青年阅读的历史小说《莱茵河上的委员》(1940)。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已去苏联,写成《亲戚和朋友》3部曲的第1部《父亲们》(1941)、第2部《儿子们》(1949~1952)脱稿前,他回到了解放了的祖国。《孙子们》发表于1953年。3部曲的故事从主人公华德于1901年诞生起到1945年柏林解放止,通过华德的外祖父哈特柯夫的回忆,又追溯到30年前普法战争末期,从一个家庭反映了这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在这里想说明德国工人阶级这80年的斗争是有成果的,他们的血汗没有白流。

1941年10月希特勒军队接近莫斯科时,布雷德尔和魏纳特到前线去草拟传单,用扩音器喊话。他把这时的经历写成中篇小说《一个德国兵的遗嘱》(1942)和《特派员》(1944)。1945年5月,他回祖国参加重建工作,写成中篇小说《沉默的村庄》(1949)和《五十天》(1950)。前者揭发一些村民想用沉默来忘掉助**为虐的罪行,后者是一部报告文学,记述劳动人民在50天内重建一个被洪水毁坏的村庄。

布雷德尔回国后,先后担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主席,主编过《今天和明天》、《新德意志文学》等刊物,同黑尔合写电影脚本《台尔曼——他那阶级的儿子》(1954)。1955年春,他来中国访问,在延安毛泽东故居参加过一次宴会,他把听到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故事写成《枣园的宴会》(1956)。1959年发表《新的一章》,1964年续出它的二集和三集。1954年他被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和艺术科学院副院长,1962年为院长。1964年,他到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访问,返德不久,在艺术科学院1月27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因突患心肌梗塞症去世。

布雷德尔在创作上力求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他们正面和反面的种种性格,描写他们的“内心抽搐和斗争”。他的语言也同他的为人一样地朴质而富有感情。他是中国人民熟悉和欢迎的作家。

威廉·豪夫

威廉·豪夫,1902年生于斯图加特一个官员家庭,青年时代他曾在图宾根神学院求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当了家庭教师,同时也为孩子们写童话。他曾游历法国等地,1927年任《有教养阶层晨报》编辑。

豪夫从小就有讲故事的才能,晚上常讲故事给他两个妹妹以及另外的女孩子们听。这些故事有的是他从学校里听来的,有的是他自己编的,这种讲故事的天赋为他日后的童话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4年10月到1826年初,他在参谋总长许格尔家当家庭教师,课余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些故事娓娓动听,连许格尔夫人也很欣赏,她鼓励豪夫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公开发表。豪夫接受了她的建议,创作了内容连贯的4组童话,即《穿年鉴外衣的童话》、《商队》、《亚历山大教长和他的奴隶们》、《施佩萨尔特客店》,后来出版时书名题为《童话年鉴》。

同类推荐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
  •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情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情诗进行鉴赏。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热门推荐
  •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成功?因为他们在缺少回报的工作中投入了太多的精力!灵活应用《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中的知识将使你避免这一问题。“80:20法则”将教导你将身边的资源转化为优势,轻松获得成功与快乐!勤奋的鸟儿有虫吃?那可不一定!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发现,成功永远属于20%的幸运儿,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罗法则”,也称“80:20法则”。如何用20%的时间获得80%的收入?如何从20%重要客户身上获得效益,《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收指导你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逍遥渔夫

    逍遥渔夫

    贝海,整个东海岸最成功的渔船船长,几年时间就被美国东海岸的渔夫们称为传奇人物。神乎其神的找鱼手段,几乎从不出错的识鱼能力,还有每次出航都让无数渔夫羡慕的渔获。不光是论起重量,论起鱼质量和体形也是一等一的。从一个一开始让人看不起,甚至认为根本不懂捕渔的中国小子,变成别人眼中的超级船长,而且比所有干了几乎一辈子的渔夫都要厉害的年青人,有一个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他有一件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法宝。正是因为有了它,这才让一个啥也不会的毛头小子变成了让无数渔夫羡慕的传奇。新书《山洼小富农》上传了,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捧场,多多收藏!http://m.pgsk.com/info/1004929121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混沌神的后现代生活

    混沌神的后现代生活

    宋君因为和女朋友分手来到天下第一险黄山散心,因为不慎跌入悬崖,不仅没有死反而得到了宇宙第一神诀,从此踏上茫茫的征服七界之路。两大旷世异宝,化为一人之体,历经种种磨难,在旷世异宝的帮助下最终成为宇宙的主宰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

    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

    【推荐新书】独家挚爱:神秘帝少高冷妻平天下,笑群雄,凤舞九州落苍穹;醉红尘,定四海,霓裳飘动翔八荒。她是亡国帝女,身负一身血海深仇,却偏偏遇见了他,从此收敛锋芒,只为伴他一世相守。他是强国之王,肩担统一天下重任,怎奈何邂逅了她,甘愿画地为牢,只为护她一生安好。江湖乱,儿女情长,又何惧血雨腥风?烽烟起,硝烟弥漫,又何妨四方征战?片段一:“国仇家恨,我定要报,谁都阻挡不了我。”“若是你的心愿,那就是我的责任,我不介意替你手刃仇人。”“却是为何?”“我愿为你挡去所有风雨,只为还你纯净无暇。”片段二:“为何你能认出我?”“因为是你,因为是我,便是于千万人中我也同样能够认出你。”“有你,真好。”
  • 问天穹

    问天穹

    寻天道,问天道,掌天道,不愿走别人走过的路,要寻自己的道,道在何方,我问天,仙为几何,我亦问天…一切尽在问天穹,抬头问天穹无边,白发寻道疯少年。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也罢,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