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700000014

第14章 德国作家(4)

1933年,希特勒攫取政权后,豪普特曼深居简出。1945年秋,豪普特曼应约·罗·贝希尔的邀请前往西里西亚的阿格内股多夫参加德国战后民主复兴工作,在准备迁往柏林前夕,于1946年6月6日逝世。

豪普特曼是在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下开始创作的,但他并不拘泥于它的艺术主张,作品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性质。他的早期创作受列夫·托尔斯泰和易卜生以及当时流行的资产阶级社会学、遗传学的影响颇深。

他的第一部剧作《日出之前》,描写了罗特与海伦的爱情悲剧,揭露了德国资产阶级家庭的堕落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但作者却把这场悲剧的原因归结为酒精中毒和遗传。剧本公演后引起了关于自然主义的热烈讨论。《和平节》(1890)、《孤独的人》(1891)这两部表面内容是社会问题而实质是资产阶级家庭悲剧。

90年代初,豪普特曼的戏剧创作针对了尖锐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织工》(1892)是他最着名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德国戏剧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剧中取材于1844年西里亚纺织工人起义。它是德国第一部控诉资本主义剥削的罪行,表现无产阶级群众斗争的作品。这出戏是作者根据对曾经当过织工的祖父的回忆、自己的调查和阿尔弗雷德·齐默尔曼的《西里西亚麻纺织业的兴衰》、威廉·沃尔夫的《一八四五的德国公民手册》创作的。《织工》在艺术上打破了一人一事的结构方法,各场戏独立成章,全剧改联譬合,用表现集体英雄代替塑造单一的中心人物的古典编剧手法。对话采用西里西亚方言。这出戏受到德国工人群众的欢迎,遭到统治阶级的攻击。

《獭皮》(1893)是豪普特曼另一部优秀作品,被称为“偷窃喜剧”。剧本通过一个表面头脑简单、实际很有心计的洗衣妇沃尔夫大娘,巧妙地瞒过地方警察、密探,偷窃木材和獭皮的故事,辛辣地揭露和讽刺了普鲁士官吏的刚愎自用,政权机构的腐败无能。偷窃在作者笔下是小人物在生存斗争中一种自卫手段。《獭皮》在德国文学史上与莱辛的《明娜·封·巴尔赫姆》、克莱斯特的《破瓮记》并称为德国3大喜剧。

1893年,豪普特曼的“幻梦剧”《汉奈蕾升天记》上演。这出戏的问世,标志着作者离开了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社会现状的道路。作者通过无产者少女汉奈蕾的经历与幻觉的描写,把现实世界与基督教神话传说巧妙地糅在一起,在对比当中表现人间的苦难。体现了作者对被压迫的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关心。文学史家认为家普特曼这类作品具有“新浪漫主义”倾向,如他的童话与传说剧《沉钟》(1897)、《可怜的亨利希》(1902)、《碧芭在跳舞》(1906)等。

《弗洛里昂·盖耶》(1896)是一部以德国农民斗争为背景的作品,如《车夫亨舍尔》(1899)、《米夏埃·克拉默》(1900)、《罗泽·贝恩特》(1903)、《大老鼠》(1911)等则是通过个人遭遇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衰落腐败的剧本。《弗洛里昂·盖耶》在德国观众中反映极为冷淡,观众不理解作者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用意,用作者自己的话就是:“德国人的民族感情象一口破钟,我用榔头敲它,可它不响。”《车夫亨舍尔》和《罗泽·贝恩特》是以婚姻和爱情纠葛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描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里西亚农村的粗犷的普通人的悲剧性遭遇。《大老鼠》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的剧本,作者以象征笔法生动地描写了发生在柏林一家公寓里的种种风流的事,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面临崩溃的趋势。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豪普特曼的戏剧创作,如《冬天的叙事谣曲》(1917)、《多罗苔娅·安格曼》(1926)、《马格努斯·加尔伯》(1942)和《阿特里德斯四部曲》(1941~1948)等,都远不如早年作品那样光彩夺目。但他1932年创作的《日落之前》,颇具艺术魅力。它通过70岁的出版家克拉森与少女茵凯·彼得斯在婚事上的悲剧,从而揭示了大资产阶级的残酷与无耻。

豪普特曼一生除创作40多部剧本外,还写过许多散文,如自传体小说《激情篇》(1926)、《我的青春冒险》(1937)和游记《希腊之春》(1908)等。

豪普特曼的剧本《织工》、《獭皮》和《汉钟》在“五四”运动以后传到中国,对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亨利希·曼

亨利希·曼,1871年5月27日生于卢卑克一个富商家庭。他曾在柏林费舍尔出版社任职,后又转入柏林、慕尼黑大学学习。1893年首次去法国旅行,后去意大利。1925年定居柏林。

为拥护还是反对战争问题的争论,他与弟弟托马斯·曼大伤感情。1942年托马斯在祝贺亨利希71岁寿辰时,承认了自己是错的,认为哥哥为民主、为反对帝国主义而战是正确的。1918年亨利希·曼热烈欢呼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战后他希望魏玛共和国采用和平改良的方式革新资本主义社会,为此写作了大量政论,宣传自己的民主观。从1924年起,他十分关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从中看到了实现他的民主理想的希望。1931年他被选为普鲁士艺术科学院主席。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亨利希·曼被开除出普鲁士作家协会,作品被焚烧。流亡期间,他同高尔基、罗曼·罗兰、巴比塞一起,积极从事反***斗争。1935年和贝希尔率领德国作家代表团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1938年在巴黎任“德国人民阵线”主席。1940年前往美国,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1949年他被选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主席,并获国家一等奖金。他在即将启程返回德国之前,于1950年3月12日逝世。

亨利希·曼一生共创作19部长篇小说,55篇中、短篇小说,11部剧本和大量政论、散文。他艺术上深受斯丹达尔、福楼拜、法朗士和左拉的影响;思想上从资产阶级的叛逆的立场出发,转向激进民主主义,对资产阶级社会持批判态度,最后转变为从政治和道义方面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

亨利希·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一个家庭里》于1894年出版,开始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在懒人乐园里》(1900),以19世纪90年代的柏林为背景,通过一个外省大学生在柏林的浮沉,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对大都会时髦的文化界和暴发的金融资本家进行了辛辣地讽刺。这是他的第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在日渐繁华的大都会生活中,作者以锐利的目光发现了寄生、堕落和崩溃的萌芽。长篇小说《垃圾教授》(1905)描写一个绰号“垃圾教授”的中学教师,平时道貌岸然,私下却与一个下等歌女勾搭,最后弄得身败名裂。作者借描写垃圾教授尖锐地抨击德国的教育制度,揭露了19世纪末德国资产阶级的虚伪与堕落。1930年剧作家楚克迈耶把它改编成电影,更名《蓝天使》,30年代曾在欧洲轰动一时。1909年出版长篇小说《小城》,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的一个小山城为背景,反映民主力量与反动势力的冲突。作者在这部小说里第一次描写了人民群众的形象,提出了***主义在意大利,乃至在欧洲崛起的可能性。

1911~1914年间,亨利希·曼完成了杰出的长篇小说《臣仆》,最初部分发表在慕尼黑《时代画报》上,小说主人公狄得利希·赫斯林是造纸厂老板的儿子,自幼怯懦残忍,欺软怕硬,充当强者的走狗,而欺凌弱者。小说还通过老布克和费舍尔的形象,表现了自由主义的没落和社会民主党人的机会主义路线。《臣仆》与《穷人》和《首脑》共同构成了《帝国三部曲》,《臣仆》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

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市。父亲是经营谷物的巨商,任卢卑克市税收事务的参议,具有北部德国人的严肃、冷静;母亲出生在巴西,有葡萄牙血统,富于南欧人的敏感、热情和长于幻想,喜爱艺术。父母的双重性格在他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1891年父亲去世,商号倒闭,1892年全家迁至慕尼黑定居。托马斯·曼在慕尼黑的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时,创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堕落》(1894),受到着名作家戴默尔的赞扬。1895~1896年他在慕尼黑高等工业学校旁听历史、文学史和经济学等课程,同时为哥哥亨利希·曼主编的《二十世纪德意志艺术及福利之页》审稿和写作书评。1896~1898年去意大利。1898年回慕尼黑任讽刺杂志《西木卜利齐西木斯》编辑。

1898年,托马斯·曼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矮个先生弗里德曼》。1901年他发表了成名作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个家庭的没落》。1903年发表小说集《特里斯坦》,其中包括他的中篇代表作《托尼奥·克勒格尔》。1905年他与有犹太血统的教授的女儿卡塔琳娜·普灵斯海姆结婚。以后陆续发表讽刺小说《王爷殿下》(1909)、中篇小说《在威尼斯之死》(1912),完成3幕剧本《菲奥仑察》(190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针对亨利希·曼批评德国战争政策的论文《论左拉》,发表《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1918),从卫护“德意志精神文化”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为德帝国主义参战辩护。1922年发表《论德意志共和国》的演说。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进入30年代后,托马斯·曼防止德国再走向灾难的深渊呼吁德国人民一定要警惕***。1930年他在柏林作了题为《德意志的致词——对理性的呼吁》的演说,遭到**分子的威胁;同年发表着名的反***的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1933年,他在慕尼黑大学发表题为《理查德·瓦格纳的苦难和伟大》的讲演以纪念瓦格纳逝世50周年,从德国文化的人道主义传统出发论述瓦格纳,没有赞扬这位作曲家的民族主义倾向,因而遭到一些拥护**的文人和艺术家的指责。希特勒攫取政权后,他被迫流亡。

1935年美国哈佛大学授予托马斯·曼名誉博士称号。1936年被**政府剥夺了国籍,捷克政府立即给予捷克国籍。同年波恩大学取消了他的名誉博士称号。为此,他给波恩大学文学院院长写了一封着名的公开信,谴责**政权践踏德国文化的罪行,揭露**政府准备发动战争的阴谋,鼓舞反***力量的斗志。

1933~1938年托马斯·曼在瑞士流亡期间完成长篇巨着《约瑟和他的兄弟们》4部曲中的前3部:《雅各的故事》(1933)、《约瑟的青年时代》(1934)和《约瑟在埃及》(1936)。1937~1938年期间他主编杂志《尺度和价值》,后在瑞士出版。1938年迁居美国,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39年发表小说《洛蒂王魏玛》。1940~1945年直接参加反***宣传,发表55篇广播演讲题为《德国听众们!》。1942年被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德国文学顾问。1944年取得美国国籍。

1949年为纪念歌德诞生200周年,托马斯·曼在法兰克福和魏玛发表演讲,两地都给他颁发了歌德奖金。由于对美国日益猖獗的麦卡锡主义不满,1952年他离开美国,移居瑞士苏黎世附近。1955年纪念席勒逝世150周年,他分别在斯图加特和魏玛发表题名为《试论席勒》的演讲。为了纪念歌德和席勒,他两次分别在东西德演讲,以表示他反对分裂,维护德国统一的立场。

1955年8月12日,托马斯·曼于苏黎世去世。

托马斯·曼是现实主义作家,进步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创作主要是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与衰败为主题的中、长篇小说。他的小说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种种无法医治的病症,意味着必将灭亡,作者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现实,因此他把自己的小说称为“尽头的书”。他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以及瓦格纳的创作思想的影响,但他的艺术和思想主要来源于德国18、19世纪进步的人道主义,因而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现实主义精神。他在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已到尽头的同时,也感到一个新的世界(社会主义)正在出现,但他对这个新世界又持保留态度。

托马斯·曼所着小说的结构,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情节和人物都作了细致的安排。他从不拘泥于一种写作方法和技巧,常常以使用不同的写法描述不同的情节,使作品的情调和气氛也不尽相同。他讲究遣词造句,语多讽喻。他被认为是德国20世纪的语言大师。

中篇小说《堕落》(1894)是托马斯·曼的处女作,写一个女人堕落的故事,反映了艺术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的压抑。小说集《矮个先生弗里德曼》(1898)包括6部中篇小说,体现了作者初期创作的特征,小说中描写了被排斥在正常生活以外的孤独的人,流露出作者的悲观主义思想。这部小说集于1909年再版时,增收了一篇《火车事故》,讽刺普鲁士绅士的傲慢,表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

《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个家庭的没落》(2卷,1901)是托马斯·曼第一部重要的代表作,描写卢卑克城大商人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盛衰以及哈根施特勒姆家族的发迹。这部作品成为德国社会从19世纪30年代~90年代发展的缩影,是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它“使整个欧洲都感到与自己有关”。小说的前半部按时间顺序写,后半部则有几条情节线索同时平行发展。小说运用了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通篇议论或夹叙夹议以及内心独白等手法。

他的《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和《在威尼斯之死》(1912),写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家自视清高,市民只图实利,艺术与生活、艺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艺术家不甘世俗困扰,便脱离现实,走向唯美主义。

《王爷殿下》(1909)描写贵族克劳斯·亨利希想与一个美国百万富翁的女儿结婚,嫌对方不是贵族,但考虑到对方有钱就同意了。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中贵族与资本家互相依赖、彼此结合的独特现象。

长篇小说《魔山》(1924)是托马斯·曼的另一部重要代表作,是一部德国传统的教育小说,主人公大学毕业生汉斯·卡斯托普在一所疗养院住了7年,疗养院病人中相信理性的乐观的人道主义者、狂热鼓吹禁欲主义的耶稣会教士、享乐主义者以及热衷于精神分析的医生,希望卡斯托普也接受他们的思想。最后卡斯托普领悟到“人为了善和爱就不应该让死亡统治自己”。他终于摆脱了等候死亡的思想,离开了疗养院,企图有所作为,不料却被送上帝国主义战争的屠场。小说反映的是1904~1914年,但却反映魏玛共和国时期流行的各种思潮。因此,这部“教育小说”又是一部“时代小说”。

同类推荐
  •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本书作者在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力图在现有的研究模式下另辟蹊径。充分借助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之互动关系,深入揭示魏晋南北朝文艺批评的内在生命机制与智慧方法,激活文艺批评与社会人生、时代环境的精神蕴涵,从而启发现代文艺批评与人文精神的建构,为再造当今对话文明提供学术资源。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同时,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青年时代,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上世纪20年代起,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热门推荐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本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本文1v1她是一名普通高级白骨精,婚姻压力下早已习惯了各种打击,有着一颗强大的心脏,谁知一个人骑行旅游时遇到山体滑坡,命陨大山。她是普通农家小娘子,为了不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束缚,性格刚烈的她毅然选择投河自尽。当高级白骨精穿到某朝代不受宠的农家小娘子,一往情深的才子竹马对上指腹为婚的将军丈夫,她不畏艰难,将一切洗牌重来。不仅受得了辱骂,挨得起白眼,还任劳任怨,慢慢扛起几方家业。终于一切风生水起,幸福即将来敲门时,才发现指腹为婚的背后,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且看农家白骨精对抗不公命运,追寻真爱,撑起家门的故事。
  •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简单到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归纳为解决这8个致命的经典问题的过程。解决这8个经典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导致了最终收益的不同--成功或失败,幸福或不幸,或轰轰烈烈,或平如止水,或"春风得意马蹄疾"或"道似天凉好个秋"。
  • 穿越之女配翻身

    穿越之女配翻身

    苏青瑶穿越了,但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自己成为一部小说里的女配。这是一个重生女的故事,而她苏青瑶,就是那抢了女主的相公,逼得女主自尽,等女主重生后又被活活虐死的绝版女配。老天,不待这么玩儿人的!罢了,木已成舟,接受现实,幸好女主刚刚重生,先和女主打好关系,接着图谋发展。但是,我说女主,你是女主你威武,我是女配我让路。你空间在手,美男在侧,日子滋润生活安逸,还要使计将我嫁给那个渣男就不对了吧。老鹰不发威,你当我不会飞啊。不过,等嫁过去之后,苏青瑶才发现,那个绝版渣男男配,居然也被穿越了。“呜呜•••••夫君啊,同是天涯穿越人,你夫人被欺负了,你不会见死不救吧。”配角自保策略:【一】远离女主,珍惜生命:作为配角,替主角挡刀子当炮灰不可避免,就算你不害她,为了女主的九九八十一难,其他人也会出手。所以,见到女主,立即让路。【二】远离男主,拒绝美男:作为配角,要坚定不移的相信好男人都是女主的,美男都是向着女主的的亘古真理。凡是和女主有关系的男人最好不要靠近,不然轻则清白不保,重则身死道消。【三】作为配角,懂得自觉:不管发生什么事,有主角在场一定要保持“作壁上观,隔岸观火,冷眼相对,绝不出手”的十六字方针,坚决贯彻女主出现,撤退百米的政策,一切以女主为领导核心,女主是对的,女主不对的也是对的。【四】配角也有尊严,在不触犯配角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谨遵以上条款,若是触及自身利益,那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雷霆出击,绝不手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女人的幸福必须靠女人自己来争取。幸福没有诀窍,在这里,本书是成就女人幸福的终身指南,是馈赠女人最好的人生礼物!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揭示女人一生幸福的六个关键,教会女人由内而外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成就自我。
  • 逆仙

    逆仙

    男主候易是后羿的转世,现在是新蜀能源集团的总裁,还曾经做过侦查兵,这时蜀山现世,男主作为蜀山的门生,代表政府跟师门交涉,为了破毁黑洞,拯救地球,一众仙人与世人合作,然后男主前往仙宫找到了拯救地球的办法,借助政府的力量,传播仙炼诀,让普通人也能快速修炼成仙,集结灵气,然后男主几经辛苦,找到所有神器之魂,并让破天弓融合了所有神器之魂,注入收集的灵气,破开黑洞,但自己也消失了,从盘古那里的得知了一切,最后男主为打破轮回,救出了女涡,可惜轮回还是继续了,男主又重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