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300000001

第1章 序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然而唐诗和宋词总集的编纂,却有迥然不同的历史。清代康熙年间问世的《全唐诗》,是一部官修书。它既有明末胡震亨的《唐音统签》和清初季振宜的《唐诗》为前资,又有内府所藏各种善本秘籍参校补苴,再加上封建朝廷的多方资助与词臣们的集体奋斗,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顺利地付梓了。但《全宋词》的编纂几百年来却迟迟无人敢于问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宋人的词作散佚很多。尽管有某些总集、别集和其他文献可作依据,但要对这些既不完备、而又庞杂零乱的资料进行比勘校雠,并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辑佚工作,编成像《全唐诗》那样的宋词总集,困难是非常大的。就在这样的历史状况下,当代著名词学家唐圭璋知难而上,以他渊博的学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卓绝的劳动,用功几十年,编成了《全宋词》。这是继《全唐诗》之后一代文学的巨编,填补了几百年来宋词研究中一个极大的空白。

任何有价值的学术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唐先生编纂《全宋词》,虽然既有前人的部分成果为基础,又有名师的指点与词友们的切磋,但却呕尽了自己的心血,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了解一下此书的材料来源及其复杂的编订过程,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它的价值是很必要的。

《全宋词》的编纂,主要的资料依据是三项:一是有幸流传下来的部分宋词的单行别集;二是从明末毛晋开始的诸家汇刻;三是宋元人的宋词选本。这几项资料中,尤以诸家汇刻作品数量最多,收集之功最大。宋词的汇刻,虽在南宋时就已开始(如长沙书坊《百家词》、闽刻《琴趣外编》等),但多已亡佚。现在通行的几套大型汇刻,多是明清两代学者整理刊印的。其中以毛晋的汲古阁汇刻《宋六十名家词》(实为61家)为最早;次为清末王鹏运的《四印斋所刻词》,其中收宋词38家;次为江标的《灵鹣阁刻词》,其中收宋词10家;次为吴昌绶《双照楼景刊宋元本词》,其中收宋词18家;次为朱祖谋《疆村丛书》,内含宋词112家。此中尤以朱刻最为精博,为世所称。

上述几种著名的汇刻所收宋词,去其重复共得159家,一代词的骨干已经略备。此外,宋词辑佚工作在《全宋词》编纂之前也有人着手了。这方面,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较为精审宏富。它补以上诸家汇刻所未及,收宋词55家,内51家为裒辑遗佚而成。另外又有周泳先《唐宋金元词钩沉》,得词近20家,皆为各种汇刻及赵万里书所未收者。唐先生的工作,主要在以上诸种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但在综合地利用这些资料来进行工作时,他遇到了不少困难。有的书由于刊刻不精,有的书限于编辑者的水平,经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即使是编辑得比较认真的书,如与其他材料综合比照来看,也时会显出它们零乱和芜杂的缺点。因此,唐先生在选择底本、考订真伪等方面下了巨大的功夫。

除此而外,唐先生更在别人辑佚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细致的发掘。除了在各种词选中搜集资料以外,某些类书如《全芳备祖》、《新编通用启札截江网》、《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等等,都是唐先生辑佚的渊薮。仅仅从这三种类书中就辑得佚词一千多首。而其他大型载籍(如《永乐大典》等)和各种诗文总集别集、笔记小说、书画题跋、金石录、花木谱、地方志等等,散见的资料不知凡几,文献浩如烟海,唐先生不惮其烦,从中钩沉表微,为补苴前人缺漏而付出了艰苦复杂的劳动。

1937年,《全宋词》初稿竣事。编者将它呈送词学前辈汪辟先生审阅。汪辟阅后十分兴奋,高度赞扬了初稿的学术价值,坚持请当时的国立编译馆接受全稿,交商务印书馆出版。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汪辟力争,此稿的命运真不可测!国难当头的1940年,《全宋词》初版幸运地在长沙问世了。此版录词近两万,词人逾千家,基本具备了“全”的规模。

可是,编纂《全宋词》的工作并未因此而告终。因为一者这个初版诞生在抗战的烽火中,印数很少,流传不广;二者由于还是草创,不免存在许多缺点。比如由于条件和时代的限制,在材料上有许多书不知道或无法见到,致使此编遗漏与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在体例上,仿照《全唐诗》的做法,首以“帝王”、“宗室”,而殿以“释道”、“女流”,显得比较陈旧。解放以后,研究工作者迫切需要一部较为完备精审的《全宋词》,1940年的版本显然已不能适应这个要求。因此,中华书局约请唐先生对其旧稿进行改编增补,并作断句和校勘,准备重新出版。唐先生欣然应允,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劳动,于1959年6月基本完成了这一工作。

依照唐先生的建议,中华书局又指定王仲闻等对全稿进行订补复核,作了必要的增修。这道工序完成后,又由唐先生通读定稿。这样反复加工,使得此书的质量比旧版极大地提高了。1965年6月,洋洋五大册的《全宋词》修订本由中华书局出版。新版增补作者260余人,词作1400余首(不计残篇)。除删去旧稿中经考定是唐五代、金元明词人的作品和其他伪作外,全书共录入作者1330余人,词作19900余首,残篇530余首。另外,在体例上,重新考定词人行实和改写小传;调整原来的编排方式,一以作者为经,以时代先后为序;增加了若干附录,特别是在书末附作者索引,以便查检。凡此种种,使得这部宏伟的著作面貌全新,成了目前较完备的宋词资料书。

这里需要指出,《全宋词》虽然主要是唐先生的成果,但与其他学者的大力协助也是分不开的。在几十年的编纂和修订过程中,唐先生的同学赵万里、卢冀野、任中敏,词友龙沐勋、赵尊岳、夏承焘、王仲闻等都对之有所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仲闻。他是王国维的次子,学问渊博,尤精诗词。唐先生改编旧稿的过程中,王仲闻曾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并把自己所作的宋词长编无私地借给唐先生参考。以后他受任为唐先生修订加工《全宋词》,六年辛苦,全力以赴,为提高《全宋词》的质量作出了贡献。唐先生多次在一些场合(包括回忆文章)中提到了他的贡献。这充分体现了唐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全宋词》修订本虽已出版多年,但年登大耋的唐先生仍孜孜不倦地搜集材料,不断地对此书进行增补和修订。在1980年12月的重印本中,唐先生又把这些新成果以《订补续记》的形式附于书后。这个《续记》除纠正了若干错误外,又增补了28首新发现的佚词。当代也有其他学者从事宋词辑佚工作。近年孔凡礼从北京图书馆藏的珍贵典籍《诗渊》中辑得《全宋词》编者未及见的佚词四百多首,编成《全宋词补辑》一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可以预期,在《全宋词》的编纂者及其后任者们的继续努力下,宋词这笔珍贵遗产的发掘整理工作将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以浑成之一境为学人必赴之程境,更有进于浑成者,要非可躐而至,此关系学力者也。神致由性灵出,即体格之至美,积发而为清晖芳气而不可掩者也。近世以小慧侧艳为词,致斯道为之不尊;往往涂抹半生,未窥宋贤门径,何论堂奥!未闻有人焉,以神明与古会,而抉择其至精,为来学周行之示也。村兹选,倚声者宜人置一编矣。

中元甲子燕九日临桂况周颐

同类推荐
  •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选自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由刘大特先生译注。由巴蜀书社出版。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魂帝

    魂帝

    天生缺少命魂的少年踏上一条追求无上修为的飘渺之旅,七星剑下尽数天下苍生,笑声间轻断天下沉浮!
  • 麻辣水浒

    麻辣水浒

    以“麻辣”来给水浒命名,大概想赋于水浒以新的味道。人们对于味道有多种需求,一种味道尝久了,就想换一种味道。我猜晓东的意思,是要给水浒的读者们换换口味。麻和辣都是重口味,都是刺激性的口味,读者诸君小心了,别被晓东麻翻,别辣出汗来。
  •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吕巧菱,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母亲,一直摸爬滚打在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线。兼之孩子从小“顽劣成性”,又练就了一身与特别淘气孩子相处、引导、教育的方法。现在孩子在重点中学学习,虽常常调皮捣蛋,但不管是学习、思维、性格都非常优秀,可见其独特家庭教育是成功的。曾出版书籍多部。
  • 给自己的情书

    给自己的情书

    我的世界,你不在乎;你的世界,我被驱逐。我真的喜欢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终没有骗到自己。只有将这样的感触,写一封情书,给自己祝福。
  • 错嫁,先婚后爱

    错嫁,先婚后爱

    在云大校道旁的一家西餐厅,靠窗的一桌坐着两个年轻漂亮的女生。卫子凌端起咖啡悠然的品尝着,却不料对面的女生扑通的一下跪在地下,捂脸声泪俱下的哭求道:“卫小姐,求求你,我肚子里已经怀有君临的孩子,我不想孩子未出生就失去了爸爸,做一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请你谅解一个做母亲的心情。”“你先起来吧。”卫子凌将咖啡放回在桌面上,脸色有些绷紧。妙倩微喜的坐回到自已的座位上,揉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老板农场

    老板农场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农场主熊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董事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有的人能说,却不能做;有的人能做,却不能说:有的人虽然能写,却不能做,不能说;而人才就是能做能说能写!你行吗?来老板农场看看吧。
  • 盛宠之名门医女

    盛宠之名门医女

    【女强男更强,一对一,强宠,虐渣,男女主身心干净】*女法医莫颜因工作劳累过度猝死,再次醒来,竟成为大越朝左都御史嫡女。爹爹为当朝重臣,二品大员,监督百官,位高权重。娘亲强势,说一不二。大哥书呆子,整日之乎者也,二哥是京都有名的纨绔子弟,败家子儿一枚,*生活不易,全靠演技。背地里抱着箱子数金子两眼放光的爹爹真的是两袖清风的忠臣?在油灯下缝补,满脸慈爱的娘亲真如和官夫人叉腰吵架一般强势泼辣?大哥看春宫,二哥会武,莫颜准备向爹娘兄长学习,将草包美人的称号进行到底,谁料京都暗流涌动,屡发奇案,一连串的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