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100000054

第54章 复审案扶忠抑佞 再查库假公济私

第五十二回 复审案扶忠抑佞 再查库假公济私

当下孙武听了焦廷贵之言,即道:“胡说!前者乃你们元帅自送银子与我的。”

焦廷贵喝道:“好刁滑的狗官!我元帅乃世袭侯封,兵权秉属,岂惧你一群宵小鼠辈,送你丝毫银子,狗官休得妄言欺人!”孙武又道:“包大人,前日焦廷贵殴辱钦差,也该问罪,今日在大人法堂上,原来也如此没规矩的!”包公喝道:“焦廷贵!不许胡闹!”即令左右逐他出堂,焦廷贵下阶去了。包公道:“孙武,今未动刑,招认了诈赃之罪,也算你造化,得免行刑。”喝他下堂,又吩咐带上沈国清。

奸臣初时抵赖不招,次后熬煎刑法不过,只得从头招认,独卸脱了庞太师这奸臣,虽是他念平日师弟之情,也是庞洪恶贯未满。

当下包公又问道:“李沈氏实藏那方?”沈国清料想瞒他不过,不免招出,一同死吧,只得言明在尼庵中。包公立遣张龙、赵虎往拿沈氏,岂期这刁妇早已闻风。

他虽躲在庵内,天天差王龙打探消息,正候着与夫、子报仇。是日忽见王龙气喘吁吁,进内报说:“尹氏夫人被包大人起尸救活,万岁又发交包大人审问,孙大人、沈大人一口招认,今即差张。赵二役来拿捉叩阍告状人,倘奶奶去时,定然凶多吉少,反不如速速逃生为妙!”沈氏听了,吓得魂飞天外,发抖道:“不好了!不想今日大难临头,也罢,丈夫、儿子都已死尽,我即留此残生,也不中用了。”即打发王龙出外,急急忙忙,正要自缢,又见七八名女尼进来,齐说:“包大人差人在外,立刻要夫人至案,快些去吧,不要于连我们。”沈氏道:“妾已知了。吾犯国法,决不连及你们。”可怜沈氏上吊也来不及,即回头向墙上狠狠两撞,撞破了天灵盖,脑浆迸出,鲜血漂流,仆于地下而死。女尼数人,要救已来不及,只得齐奔出外,说与张龙、赵虎得知。二役闻言,进内看过,回衙上复包大人。包公如闻别人之言,自然要相验分明,只因张龙、赵虎二役乃包公得力用人,历次试测,秉直无差,谅也无弊,故免亲到相验。包公当堂拟判:

李沈氏如若情真,立于不败之地,何不挺身出堂?如今撞壁身死,情弊理怯,畏罪自杀。李成父子冒认功劳事已显然。足见得杨宗保并无屈杀有功之人。然而焦廷贵殴辱钦差,应得革职摘参之罪。念所殴系诈赃之人,忿邪嫉奸,姑予从宽免议。据孙武供称:

杨宗保库仑常缺,尚应差官复往查明,倘果亏空,照数处分,依律定议。狄青失衣是真,幸己不日讨还,且有血战军功抵罪,未便即封受帅。李沈氏所呈三状,按律定须严究主唆之人,存案定罪。但该氏早经毙命,无从根究,惟该氏生性刁恶,妄呈王状,有碍朝廷雅化。虽已畏法殒命,然典刑未便苟且以从,应请戮尸,以彰国法。

孙武藐违旨命,不稽仓库,私图婪赃,虽赃未现获,律当斩首。沈国清身居御史,享朝廷厚禄,不念君恩,专顾私恩小惠,而图网尽忠良,假供欺主,例应处斩,罪及妻子,幸妻贤良,可免坐及之愆。惟其受夫耻辱,从容自尽,死后尚图忠君报国,略私思而存大节,当代贤淑,亘古无双,应叨旌奖。呜呼!五刑不立,何以惩奸?功懋不赏,何以劝善?臣不胜待命屏营之至!

包公分断已毕,吩咐将犯官孙武、沈国清严加绁锁,收禁天牢,焦廷贵仍归杨府。又令家丁护送尹夫人回转御史衙中。焦廷贵回转天波府,佘太君众夫人甚喜,此话不提。

又有庞府家人,打听明白,回归相府报知,庞国丈心头纳闷,孙秀也是一般着急。只为素知包拯是个硬烈之官,即王亲国戚,亦畏惧于他,而当今天子,也怕他硬直性情,奈何他不得。

次日早朝,将审案本章呈上,天子看毕,怒道:“可恼贼臣暗欺寡人,若非包卿先行回朝,险些害了边疆栋梁之将。朕今依议。”仁宗当即降旨说:

尹氏乃一女流,岂期具此贤慧,割却夫妻私恩,深明君臣大义,保国除奸,忠良免祸,朕也钦敬,询为万古女师,合当表行,即于御史府,改赐族表流芳,加封恭烈元君,每岁额加俸禄二万两,俱归沈国清夫人尹氏收管。每逢朔望之日,文武官代朕一月两谒,以示荣异。生则永叨厚禄,死则附葬皇陵,享其荣祭。而边关仓库也要依本复查定夺,狄青功罪两消,未得拜帅,着于边关效力,日后再行封赏,焦廷贵虽殴辱钦差有罪,姑念先祖功臣一脉,又是出于忿邪嫉奸,情有可原,宽思免究。沈达跋涉被羁,升加一级,以补其无辜受累,并令回关,不得久留。二奸正法,即着卿施行。

包公领旨,当日国丈心头放下,他初时只恐案内定有牵连,如今并不提及,想必包黑也畏惧着他。若问包公,岂不知庞洪主唆的?然沈氏既已殒命,死无对证,非但扳他不倒,反被奸人取笑。二者圣上也自明白,谕他不必追究主唆,这个人情不得不从权做的。

不表国文得意,只恼得孙秀满面涨红,可怜兄弟一朝差见,依了丈人之计,免不得身遭国典。当日退朝,包爷奉旨正法两奸,一刻难留,回衙吩咐吊出二奸捆绑,来至法场。众军人押了犯人,排军扛抬铡刀,哄动多少百姓闲人,远远观看,纷纷言论。那沈、孙二奸,押至西郊,犹如呆子,魂魄飞扬,顷刻铡刀分段,鲜血淋淋。

包公打道回衙,闲人散去。

次日设朝,包公复旨,圣上传旨排赐筵宴,命富大师、庞大师、高太尉、韩吏部相陪,包公俯伏谢恩。就宴毕,复奏君王,差官往边关再查仓库。君王瞧看两旁文武,问道:“包卿,你欲那位官员前往?”包公尚未开言,庞太师出奏道:“臣有启奏。臣思狄青失去征衣,杨宗保本上缘何并不提明?亦有瞒君之罪,未便置之不究,伏乞圣裁。”包公想:老夫放脱你,你反气不过他人。随即奏道:“国丈保荐孙武盘查仓库,故违主命,仓库不查,反替国丈诈赃起祸,他罪比杨宗保大加数倍,也该枭首正法。伏乞圣裁!”天子看看国丈,暗想:你多言插舌,反使朕难于分断。当下君王因碍于国文,免不得两面周全,即道:“都是些小之事,一概宽免了。”国丈谢恩,又要复奏。天子道:“庞卿不须奏了。”国丈道:“臣非奏别事,乃是荐员复查仓库。”无子道:“卿荐那官?”国丈道:“臣荐兵部尚书孙秀可往。”

天子听了道:“包卿,你知孙兵部可往否?”包公道:“孙兵部果当其任。”天子即传旨,着孙秀往边关复查仓库,须要实力奉行,不得询私,回朝复命,另有升赏。

兵部领旨。国丈又道:“臣有复奏。”天子道:“卿又有何奏?”国文道:“陛下不准封赠狄青为帅,也须降旨,莫若使孙秀一并赍诏,以免又复差官,徒劳往返,不知圣上主意如何?”天子道:“此算倒也可准。”即诏交孙秀,包公暗想道:好不知利害奸刁,还思作弄,孙秀此去,倘有丝毫作弊,管教他又尝钢刀美味。当日群臣别无章奏,君王退朝。

且说包公一日到赵王府内,拜见潞花王母子,关于陈桥遇李太后之事,并不提及,只将狄王亲失征衣,立下战功之事,详细奏明。狄太后微笑道:“包卿你太薄情了。我侄儿立下如此大功,理上还该加升重职,杨元帅上本自让为帅,你何故反阻挡圣上?”包公道:“臣启娘娘,狄王亲有此武功,该得升职。但他失去征衣,罪也重大,这是朝廷律例,有功得赏,有罪必罚。倘不计罪而计功,不独废弛国法,且难服众奸党之心如若被他参奏,反觉无趣了。臣为国秉公,倘要徇私,宁断头难依,伏乞娘娘鉴察。”太后听了,欣然道:“包卿若不说明,我倒错怪你了。已略饮数杯淡酒如何?”包公道:“多谢娘娘,臣不敢当。”登时告别,潞花王也留款待,包公力辞,只得由他拜别而去。

包公暗想道:可晒太后,不明道理,错怪别人。只我将狸猫换主事究明,你也蒙着欺君之罪。一路无言,到了天波府内,焦廷贵闻报,出来迎接,请出佘太君。

包公见礼坐下,杯茶叙谈。太君道:“我家孙儿被奸臣算计,多蒙大人一力周全,使老身感激不尽,尚未到府拜谢,反劳大人光降,心有不安。”包公道:“此乃下官与国家办事,那敢当太君重谢?”太君又道:“我孙儿既无亏空仓库,今又往盘查,是何缘故?”包公道:“告禀太君,下官当审究时,孙武称言元帅也有亏空之说,倘经别官领审,已将此言抹煞,也未可知。惟下官出仕朝廷二十八载,由做知县官案历万千,只依法律公办,故孙武所供,也要奏知圣上。今天庞洪又荐保孙秀前往了。”太君听了,愈觉骇然,呼道:“包大人!老身久晓孙兵部是奸臣党羽,如今奉旨往查仓库,此贼心不秉公,只忧波浪兴翻,怎生是好?”包公道:“太君且请放心。孙秀此去,倘有询私作弊,自有国法与他理论,下官岂肯轻饶纵放?只祈太君早日发遣焦廷贵转回边关,不可稽延于此,以免元帅不安。”言罢告辞。太君道:“大人再请少坐,水酒粗肴相款,望祈勿却。”包公道:“虽承太君美意,惟贱冗太烦,改日叨领。”

按下包公回府而去,只言佘太君即日告知孙媳穆氏夫人,修备家书一封,取出白金百两,交付焦廷贵、沈达二将。刻日用膳罢,拜别老太君与众位夫人。家丁早已牵出两匹骏马,鞍辔整齐。二将欣然骑上。老太君又吩咐二将,路程小心,休得恃勇闯祸招灾,孙兵部不日奉旨又到,复查仓库,此贼定然诡计多端,说知元帅众人早为防备,勿坠奸人之计为要。二将诺诺答应,一径出了杨府,马不停蹄,径往边关而去。这孙秀奉旨复查仓库,可能又要谋害狄青、杨宗保二人,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三国演义(青少版名著)

    三国演义(青少版名著)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1]演义以史为据,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着重于描写战争,讲述汉末黄巾之乱至魏、蜀汉及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百余年间的历史,刻画了为数众多的英雄人物。该书叙事“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本书是原著缩写本,适合青少年阅读。
  • 最后一个道士3

    最后一个道士3

    查文斌,凌正阳二十七代传人,茅山天正道掌门,一个因救人触犯了天罚的道士,一个源自生活的人物原型。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未知的全新的道家世界,重新打开属于传说中的真实腹地。青衣人,忘川渡人,棺中人,为何都与他有着一致的面孔?师傅、父母、儿女为何一个个都会离他而去?卓雄和大山的身世,血色的纹身究竟象征着什么?一切之前的所有谜团将会在《最后一个道士3》全部揭晓!
  • 古河潮

    古河潮

    小说写改革开放的后农民马驹到城市开创一番事业又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展示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本书所讲述的案件均由真实事件改编,数起重大凶杀案,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为避免对号入座,地点和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繁华的都市突然出现了一名令人恐惧的变态杀人犯,他喜欢将被害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切下,就像技术娴熟的厨师,再把骨头留下,最后将肉寄给被害人家属,媒体冠以“骨头收藏家”的称呼。他为什么喜欢这样做?是有特殊嗜好,还是受过某种刺激?
  • 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

    综观这几年来的女性小说创作,举起了鲜明的女权主义旗帜;另一方面,她们处处与这个世界构成一种敌对关系,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尤其是对性别的敌视更是成为她们行文的唯一视角。我们碰到的是这样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一方面,文学是感受心灵创伤最深的艺术门类,许多有才华的女性作家以其独语方式彻底解构了作为主流话语的男性文化视阈,恐怕女人最能以其细腻的艺术感受去表白心灵创伤的痛苦。再就是消解一切文本的价值意义,而作为人,使小说走向极端个人化的写作道路。然而这种表述在不同的女人那里则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方式方法
热门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本书从科技、交通、地理、生物、天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科学小常识,使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去指导工作、安排生活,避免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以提高生活质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总裁的狠心情人

    总裁的狠心情人

    他,成年的他是万千女人追求的目标,心中却有不为人知的伤,心中的温柔只为她而存在她,拥有不同的身份,即便自己的哥哥,也并不明晰,在扮演好每个角色的同时,还要默默保护着身边的人她最终选择离开,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逝去的爱又是否会永远存在,他和她最终还能走到一起吗?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蛇衔草

    蛇衔草

    他,是蛇,是最凶狠的毒蛇。她,是草,是不起眼的杂草。他有蛇毒,她治蛇毒。是她克制住了他?还是他禁锢了她?她,和他。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这一世,是凤凰涅磐还是永生眷念……
  • 古代军事典籍

    古代军事典籍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典籍》生动介绍了《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孙膑兵法》、《尉缭子》、《三略》七部经典军事古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弃女逆天:重生之庶女商途

    弃女逆天:重生之庶女商途

    重生之前,既然都不想让她活下去,让她声誉尽毁无家可归,那就一起……死!一行一惊心!哪怕你贵为王妃、太子妃,一步一触目,害她堕入魔道者,嫡姐主母欺她善良,同样让你万劫不复!就是踩着别人的血,最无助之时偏偏承受失去至亲之痛!精彩且看一文不值的贫庶女如何步步生莲,一步一步,凭借纤纤素手打下商女天下!,成为沈府的弃女……就连老天也逼她,何为锦绣?重生之后好,织就自己的商业帝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