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6100000008

第8章 红灯区里的救国之术(3)

而素有南海圣人之称的康有为,则是直言议政,不象苏曼殊、陈独秀那样遮遮掩掩,更不象周豫才同学有着把简单的事情弄得特别复杂的本事——周豫才同学送给拒俄义勇军的那首诗,时过百年史家还争论不休,灵台无计逃神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我血荐轩辕,又是一个如何荐法?

文学把政治复杂化,政治把文学简单化。

当时的事情就是这样,康有为和梁启超一边大搞公车上书,呼吁朝廷立即推动政改,实行变法,一边翻译日本小说《佳人奇遇》,希望用东洋美女把国人从沉睡中唤醒……

鲁迅也好,苏曼殊也好,陈独秀也好,梁启超也好,为什么大家都一窝蜂的翻译小说呢?怎么就没人翻译科学或者是哲学呢?

这个事……魏源就搞了个《海图图志》,并明确的提出了师夷之长以制夷的观点,此书在日本卖到脱销,几年间再版了二十多次,总销量达百千万册。基本上来说,日本人中只要是个识字的,就读过这本书。

可这本书在大清国却卖得惨了,先后几家书局硬着头皮出版,可读者硬是不买,几家书局都赔得一塌糊涂,其中还有一家书局连累得关门倒闭。

所以搞到最后,大家只好去翻译小说,如林纾,他改译的法国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面世后,轰动了全国,严复曾评价说: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总之,清国人的心态是,第一爱看恋爱故事,第二希望有个圣人出来,替自己把所有的事情统统搞掂。

因此康圣人横空出世,也在情理之中。

这场热闹自然也少不了袁世凯,据《容庵弟子记》中记载,袁世凯初见康有为,就亲亲热热的伸手打招呼,口称大哥……搞得康有为心里直嘀咕,不知道自己的妈什么时候又给自己生了这么大的一个弟弟……然后袁世凯冲上前来,亲热的摸着梁启超的脑袋,说:小伙子不赖,好好的干……爱其少年英俊,叹为奇才。

袁世凯既然见到了康有为,并自来熟的称呼为大哥,这只说明了一件事:

南海康圣人已经来到京师。

康有为,少有大志,又聪明好学,勤于思考,抱负远大,自视甚高。“自以为圣人则欣喜而笑,忽思量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智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治”……总之就是地球离开他不转了,中国离开他完蛋了的意思。

圣人来了,中国人终于有了希望。

(11)天下奇才不可用

康有为此来京城,专是为了救国图强而来。

要救国,要图强,首先就得弄个官当当,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不当官,是没办法救国的。

于是康圣人就去央求光绪皇帝的老师,大司农翁同龢。

康有为走翁同龢的门路,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据恽毓鼎先生的《祟陵传信录》中记载,翁同龢打光绪小的时候就照顾小皇帝,小皇帝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捏翁同龢的乳头,若是有一天没得乳头可捏,光绪皇帝连觉都睡不踏实,曾有一次,翁同龢请假回乡扫墓一个月,结果导致了没乳头可捏的小光绪严重失眠。

另一个原因:翁同龢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如李鸿章之流的洋务派,翁老师觉得中国一切都挺好,根本用不着搞什么洋务,李鸿章一伙以夷变夏,铁定是汉奸之举,所以在甲午之战之时,翁同龢毅然决然的切断了对北洋水师的财政拨款,结果搞得北洋水师徒手跟日本人血搏……但不管怎么说,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最终没打过日本人,所以老李的汉奸已经坐实了,康有为同样憎恨李鸿章与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之举,和翁同龢是有着共同语言的。

话说翁同龢接到康有为的书信,大喜,立即吩咐快请。

康有为兴冲冲的赶到翁同龢的家,一问,却听说翁同龢刚刚出门去了……

那么这事就不好解释了,翁同龢既然避而不见,那又何必忽悠康有为呢?

于是就有人把此事询问翁同龢。

翁同龢回答说:

此人是天下奇才,我安置不了他,所以不敢见。

翁同龢虽然不敢见康有为,但朝廷此时正是用人之计,管你翁同龢敢见不敢见,总理衙门把康有为叫了去,询问其变法之策。康有为侃侃而谈,听得总理衙门一众官员瞠目结舌,不敢擅作决定,就把康有为的文书报到了慈禧太后面前。

慈禧太后看了康有为的条陈,大悦,吩咐道:此事再议。

这事就这么算了。

正当康有为陷入绝望之际,历史上突然跳出三个小人物,此三人者,举手抬足之际,就轻而易举的将康有为送上了历史的高峰。

这三人的名字,分别是雷协身、惠二哑吧及朱得法。

(12)小人物影响历史

话说在山东巨野县,离城二十五里处有一小山村,此村偏离于商贾要道,居民稀少而且贫苦。村中仅有一条街,街后东首,有洋教士住屋一所,此屋乃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门向西开,内有北屋三间,里边居住着德国传教士薛田资(Stenz)和韩理(Henle)二人。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六日,同教之能方济(Nies)教士自汶上何家堂起身前往曹县,路过是处,即寓于韩理房内——房间里有两张床,两人各睡一张。

到了半夜十一点左右,突然有几条人影跳墙进来,进院行窃,这伙夜行贼人,便是巨野莠民雷协身、惠二哑吧及朱得法等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贼入莫惊,意思是说如果有贼夜里进了门,千万不要声张,因为小偷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你一吱哇乱叫,把小偷吓到,少了不戮你一刀两刀。

当时的情形正是这样,雷协身、惠二哑吧等人不过是想弄点钱财,你洋鬼子家大业大,还差那几个钱吗?可是洋教士韩理、能方济被惊醒后,不是继续假装睡觉,而是吱哇大叫起来,并操了手枪于窗孔前,向外砰砰射击。

还砰砰射击,这俩洋鬼子,他们到底是传教士,还是冒险家?

正在外边搬运东西的雷协身、惠二哑吧听到枪声,勃然大怒,众人蜂拥而入,逮住韩理和能方济,用标枪一通乱扎,扎得这俩倒霉蛋全身都是窟隆眼,当场毙命。

杀了两名传教士,雷协身及惠二哑吧等人于房间中搜出纹银二百一十两,大家分了,就各自回家了。

可是那边还有一个薛田资,这厮心眼硬是多,他眼看着两名教友被杀掉,却是一声不吭,等贼人逃走之后,他老兄这才跑去衙门报官。

事发之后,地方官雷厉风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案犯雷协身,惠二哑吧等全部抓捕归案,朝廷将此事转告德国,并承诺清国会为此支付一切赔偿。

德国政府向清国朝廷表示感谢之后,一艘战舰就扬帆出海,绕过马六甲海峡,直奔中国的青岛而来。

此时青岛的守将是章高元,老章一辈子也没个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打个麻将,正玩得开心,有兵丁报说海面上驶来了一艘洋人的兵舰,章高元那个心烦啊,斥责道:大海又不是你们家的,还不兴人家洋鬼子的兵船路过了?

稍倾,又有兵丁来报,洋鬼子的兵船靠了岸,买了一些毛笔,还留下了一封信,章高元这边急着自摸,随手把那封信扔到了一边。

自摸,清一色!

老章乐得心花怒放。

大家继续玩。

也不知玩了多久,终于有点累了,一个幕客随手拿起来洋鬼子送来的那封信,章高元不高兴的吩咐道:放下,把那张废纸放下,咱们接着玩……这回该谁坐庄了?

那幕客说了句:信已经打开了,就看看何妨……话未说完,那幕客神色大变,惊呼起来:怪事,怪事,这岂非咄咄怪事?

章高元急问:如何一个怪法?

那幕客将信递过来,章高元拿起来也看,也不由的高呼起来:怪事,怪事,此诚怪事耳……

此事怪在何处呢?

原来,这封信却是德国人限令中国军队必须于二十四小时之内撤出青岛的最后通谍。

章高元急忙跑出门来看个明白,只见满大街都是德国兵,和大清的兵勇热热闹闹的挤在一起,章高元急了,立即命令部队集合,部队倒是集合了,可是士兵手上拿的都是空枪,军械库门前站着好多德国兵,说什么不让大家进去取子弹。

章高元大怒,径直去见德军将领,与对方唇枪舌箭,展开争辨。可是那气人的德国佬却不跟老章打嘴仗,只是说:我们是军人,是奉了我国政府的命令来接管青岛与胶州湾的,这事哪有什么道理好讲的?你们快点走吧,只要你们别惹我们,我们是决不会伤害你们的。

章高元勃然大怒:宁失千军,不失寸土,想让我们中国军队撤出,你休想!

言罢,章高元返回官署,坚决不肯退让,德国佬拿他没有办法,就将官署团团围困了起来,不信饿不死你!

(13)圣人爱杀人

德国佬突然窜出来霸占了胶州湾,朝廷竟然束手无策,于是翁同龢就去找总税务司赫德——把握了中国税务的洋鬼子,想找他讨个主意。

翁同龢之所以去找这个洋鬼子,是因为赫德太不安份了,他不说好好的发财收税捞钱,老是给朝廷出主意,建议朝廷尽快变法图强。这一次翁同龢来到,洋鬼子赫德的回答是:

我告诉他们,一切取决于他们将来能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如果他们决心从明天开始就正经地着手改革,今天的损失是无关紧要的;然而若是根本无意于推动改革,今天的损失就毫无意义,只是向狼群投掷一片片肉,使它们暂时不追上来,直到把马累死为止。

当赫德说这番话的时候,康有为却已经是失望透顶,打了铺盖卷动身上路。

回家,以后不陪着朝廷这些玩了。

康有为宣布道。

听说康圣人要回乡,翁同龢匆匆赶到康圣人下榻的南海会馆,却惊讶的发现康圣人还躺在被窝里没起床呢……那是谁说康圣人要回家的?

康圣人就这么留了下来——可随后翁同龢就失宠了。

恰好恭亲王病危,这位王爷临终留言,是指责翁同龢破坏洋务,导致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皇上问户部尚书翁同龢如何,恭亲王回答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够铸此等过错。

于是翁同龢和康有为两人脱袍换位,康有为由布衣平民一步登天,入军机处,而翁同龢却由一品大员一头栽地,恢复了出生状态时的平民身份。

康有为初入朝房,就掀起了凛凛杀机。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变政记》中记载:

康有为在召见那天,与荣禄相遇于朝房。荣漫不经心地看着他说:以夫子这样的磐磐大才,也会有补救时局的办法吗?完全是轻视鄙薄的态度。康答以非变法不可。荣相国说:早就知道法应该变,但是一二百年的成法,是一早上就能变过来的吗?

康忿然回答说: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刻能变。

荣深怒其狂悖,已有必杀之心。

康有为好歹也是一个“圣人”,怎么说话这么不着边际,当着荣禄的面扬言要杀一品大员,这大清国有几个一品大员?这不就是等于指着荣禄鼻子说要杀他吗?这种事情可能吗?

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情,而是确凿的史实。

康有为初入朝房,除了他本人的笔录没有提到他扬言大砍大杀之外,另外的笔录记载及历史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是细节上有小小的出入:

如《戊戌变法》第四卷就曾提到:

荣相国既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到皇帝这里听训,正逢康有为奉旨召见,因而问(康)打算说什么,有为回答说:杀二品以上阻挠变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就行得通了……荣相国即退出,康则告诉人说:荣禄老辣,我不是其对手呀!

总之,康圣人火气很大,不杀几个一品大员,是消不得圣人心头之火的。

然则康圣人何以又是如此之大的火气呢?

听听康有为自己的理由吧:

……二十八日早入朝房,遇见荣禄谢恩,一起说话,谈及变法之事。

荣禄入对,就在皇上面前弹劾我是辨言乱政。

……当时李鸿章一同谢恩,退下后面色大变,对我叹息着说,荣相国既在皇上面前攻击我,又告诉刚毅,皇上如欲赏(我)官职,不要给,应当给个小差事以压制我。皇上问军机大臣如何安排我时,廖仲山想要说授予五品京卿的职衔,而刚毅班次在前,请求谕令(我)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总之是想羞辱我压制我。

——《康南海自编年谱》

看明白了,原来是康圣人嫌皇上给的五品官太小。

官太小,脾气难免要大一些,这是人之常理,可以理解。

(14)给我宰了老太太

俗话说得好:铁肩担道义,辣手作文章。

话说那康有为,道义也担得,文章也作得,就是这个国家如何一个治理法,他老兄不知道。

不知道没关系,可事情糟糕就糟糕在,他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

不知道如何治国,却以为自己知道,这种情况最多只是一个糟糕而已。但更糟糕的是:别人也不知道康有为不知道,都以为康有为知道……所以大家都寄厚望于康有为,等着他把百年沉疴吧嚓一下子给解决。

然而老康纵有满腔热血,却是一脑子浆糊。

他啥也不知道,却撸胳膊挽袖子登上了大历史舞台。等百日维新开始而后,他就什么都知道了。

变法第一步:废除科举!

诏书下达的次日,京城万名举子群起暴动,有分教,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十年寒窗苦读,举子们容易吗?好不容易等到金榜题名的机会了,你老康却要废科举,这还让人活不了?

举子们疯狂追杀康有为的大弟子梁启超,如果不是梁启超逃得快,铁定会被这些穷举子们打死。李鸿章派其幕僚于式枚急急赶到,劝康有为和梁启超先一人雇上十个八个保镖,扯什么变法不变法,性命要紧。

康有为看傻了眼,怪不得废除科举这么简单的事,举手之劳,诺大的大清国竟然没人去做,原来是举子们不乐意。

既然举子们都反对变法,那这条命令暂时就算了。

变法第二步:废除和尚寺庙和老道的道观,寺庙及道观全部改为小学学堂。

诏书下达的次日,全国的高僧名道已经纷纷排队上访,小和尚、小尼姑和小道士则深入群众,发动群众。未几,百姓们都听说康有为喂了皇上迷魂药,现在皇上只认东洋和西洋,不认亲爹和亲娘了……

既然和尚老道都反对变法,那这条命令暂时就算了。

变法第三步:栽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大理寺——凡沾一个寺字的机构,统统撤消,下岗人员自谋生路。

爱谁谁,就这么着了。

数万干部下岗,这帮下岗的公务员却是够狠,当即拆毁衙门,搬走桌椅,连门窗都扛回家去烧火了。

下岗公务员们放出风声,做饭缺米,烧火没柴,今天烧衙门,明天就要烧皇宫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既然如此公务员有意见,这条命令也算了,暂不执行。

变法就这么三步曲,眨眼工夫就全都不算了,那康圣人怎么下台?

康圣人却是早有胜算,胸有成竹。

他说:我还有绝活没使出来呢。

他吩咐道:给我宰了那个老太太!

这句话他是吩咐给梁启超、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弟等人。

这些当中,最厉害的要数得着梁启超,如果说,民国初年最重要的人物是袁世凯的话,那么第二重要的人物就是梁启超了。

而且梁启超和袁世凯恰恰相反:

袁世凯吃亏就吃亏在书读得太少,没文化上。

梁启超却是吃亏在书读得太多,文化含量太高,拖累了他的革命行动。

谭嗣同的麻烦在于他家境不好,幼年丧母,继母有事没事就虐待他,所以志士谭嗣同只晓得如何被虐待,却不晓得如何杀老太太。

其余几位,还比不了谭嗣同,就更不要说了。

眼见这么多改革家凑在一起,却连杀个人都不会,康有为沉下了脸:

你们都不行,那就只有等毕永年了。

(15)杀人游戏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皇权的传递做起来相当复杂,但说起来却相当简单。我们今天就是来说这事的,因为帝制时代早已经过去,谁也没有能力再来做了。本书所选取的遗诏,皆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帝王的政治遗嘱。他们就是那些“围棋高手”。或是开国帝王,或是中兴之主,或是乱世枭雄,或是太平天子。而他们对自己身后江山的合理或是不合理规划,直接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 大唐刀圣

    大唐刀圣

    小小穿越者身怀一百零八套经传世经典刀法,心怀我不入桃花阵谁入桃花阵的雄心壮志,玩转大唐盛世,笑看贞观风云!
热门推荐
  • 绝世炼药师:邪王小逃妃

    绝世炼药师:邪王小逃妃

    她,A国顶级特工,现代神秘人物,一场阴谋,她穿越而来。她,蓝国将军府嫡女,废材,痴傻,被家族暗杀,睁开紫眸,看她强势归来。说她是废物,看本姑娘不灭了你全族:“高级炼药师!”算不了什么?她是双修。面对现任未婚夫,她嘴角带着一抹讽刺道:“太子是什么?”强大身份暴露,她付之一笑。他,三界统治者,为了她,甘愿毁去万年修行。一千五百年后的一场交锋,她与他相识。他,傲风大陆最受敬仰之人,大陆统治者,身份遥不可及。他,万古至尊,上古神兽,为了她,重头修炼。谁来告诉她,这个冷酷自大的男人,为什么要带她回去?
  • 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傲游九天

    傲游九天

    一代剑仙,被迫使出全力与最强仙帝拼命一击,莫明的被传送到了异世大路。一代剑仙,在异世的成长称霸之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傲天做不到的。
  • 从前有座灵剑山

    从前有座灵剑山

    灵剑派成立于九州历四二三三年,几千年来始终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一流的修仙人才,如今位列万仙盟五大超品宗派之一,掌门风吟真人担任万仙盟七大常务长老,修为盖世。灵剑派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主题,门派核心价值理念是求真、求善、求种。为进一步扩充门派力量,补充新鲜血液,拟于近期召开升仙大会,诚邀各路精英前来。还是原来的节操还是一样的搞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之公主难当

    穿越之公主难当

    传言,公主一嫁被休,二嫁被拒,继而对一个叫宋弘的念念不忘。宋弘:听说公主残暴又貌丑无比。我:(磨牙~)宋弘:但传言不可全信,不知公主哪般模样,对本公子念念不忘。我:(阴笑~)你见过恐龙吗?公主恐龙貌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媚惑少年之溺爱

    媚惑少年之溺爱

    告白前一秒,她亲眼目睹喜欢的男生拒绝了别的姑娘,本该高兴,可她却在下一秒石化,因为他的拒绝理由是:不喜欢女人!无奈放弃,可该死的家伙居然不肯放过她:不是喜欢我很久了么,怎么身边一直男人不断,还都虎视眈眈!女人,欠教育了吧!
  • 瑰妃娘娘要翻身

    瑰妃娘娘要翻身

    装神弄鬼,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带着小鬼闯天涯。皇后,太子,不幸穿越到了一枚疯子身上,王爷,大娘,大姐,小妹,想要她的命?哼,放马过来,从此她双眼见鬼,她有一群鬼兵伺候你,吓死的你屁滚尿流不偿命!什么,她的夫君是个人人嘲笑的傻王爷?傻子夫君被人欺?那个有种的,站出来,她一定将他打的连鬼都做不成!可谁知道当那傻王爷转身一变,变的不傻,【已完本】她是二十一世纪灵媒,试问世上可还有比的上他的绝代风华和才情?答案:没有!当天不怕地不怕,随心所欲的她,寻找自己一世良人,碰上这个腹黑傻王爷,是她征服他?亦是他征服她?
  • 女人生活圣经

    女人生活圣经

    你可以看到许多女人的故事,她们如何在情爱中浮沉、如何营造幸福的家庭、如何维系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如何摆脱不堪的回忆拥有快乐的人生、如何在职场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以及她们对待美、对待金钱、对待性的态度。《女人生活圣经》以诚恳、轻松的笔触记录了女人在生活中的体会和感悟.希望每一个读过《女人生活圣经》的人都能够平和、快乐、幸福、无悔地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智慧的女人最懂生活,懂生活的女人才最有魅力!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