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100000005

第5章 戏点烽火——一个玩笑毁掉了一个王朝(2)

周幽王虽然废了王后和太子,导致了申侯的怨恨,但申侯还没有能力反抗他。西周虽然衰落不堪,可由于国家体制还在周幽王的控制之内,那么,作为一个诸侯,他就不可能有能力和机会来打倒国王。

这种国家体制就是周王直接统治全国中心区,称为“王畿”,中心区四周是被分封的诸侯国,它们除了定期向王室进贡外,在军事上也负有保卫王室的义务,周王室若遇威胁,诸侯国都要发兵来救,称为“勤王”。

可是,周幽王在不久后,就把这一国家体制破坏掉了。而使他破坏这一体制的就是那个美丽如花的褒姒。

任何人都会有审美疲劳,尤其是拥有着无数美女的周幽王。许多年过去后,他突然发现褒姒并没有从前那么美了。仔细思考了许久,他得出结论:问题出在褒姒的脸部表情上。

褒姒不笑,从来就没有笑过。有人说,美女睡着的时候是最丑的。因为她没有任何表情。在这一点上,我很怀疑西方睡美人的故事。喜怒哀乐本是人之性情,而褒姒独缺少了性情里最重要的一个。

周幽王能宠爱她长达九年,一方面是她的确太漂亮,另一方面,周幽王太爱这个不会笑的女人了。

一天, 周幽王问她:“我怎么没见你笑过?”

褒姒很惊讶,“我不知笑为何物。”

周幽王完全可以给她做个示范,但他没有。而是找了那个奸臣虢石父问让褒姒笑的办法。

虢石父也发现褒姒这么多年来一直以一种苦大愁深的架势度日。但他纵然狡猾如鼠,也弄不明白让一个不笑的人放声大笑的方法。

周幽王开始了实验,他把这实验看得很重要。找来宫廷乐队,演奏乐曲。褒姒不笑。他觉得很有意思,就问:“你到底听什么声音才能笑呢?”

褒姒回答,我也不知道,只不过有次听到丝绸被撕碎的声音,心里很舒服,想笑来着,可不知道怎么笑。

周幽王大笑,立即找来丝绸,让人撕。可褒姒依旧不笑。

周幽王用尽了各种办法,始终不能让褒姒一笑。越是达不到目的就越有兴趣,他贴出告示:谁能博得褒后一笑,赏赐千金。

千金买笑的成语即来源于此。

帖子一贴,周朝百姓的智慧就如滔滔江水一样来了。

有人出主意说,将周朝所有的小丑和耍猴的聚集起来给褒姒表演,还有人说,一个女人之所以不笑,可能是因为男人对他不好,对他好点就成了。又有人说,可用“物极必反”这个理论来解决,首先惹她不高兴,她会大哭,最终就会笑的。

这些方法虽然看上去很有效,但执行起来,却毫无作用。西周的祖宗们正在看着这个不孝子孙,西周的历史也在看着他。最终,周幽王终于让祖宗和历史都哭了。

确切地说,是奸臣虢石父改写了西周的历史。因为他出了个周幽王非常欣赏的好主意——玩火。

周幽王当时还不明白,问了一句:烧谁?

奸臣回答:点烽火台。

周幽王还是不明白。

混蛋大臣说,大王若要王后启齿,必须同后游玩俪山,夜举烽烟,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看到他们被耍弄的样儿,王后必笑无疑。”

周幽王明白了,这是跟诸侯开个小玩笑。

奸臣所说的烽火台是指燃烧烽火的地点,汉代称“烽燧”或“烟墩”。当初,西周先王们为了抵御戎人而在今天陕西省临潼东南骊山修建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数里一座。一旦戎人举兵犯境,最先接敌的士兵就在第一座烽火台上点起预先准备好的木柴堆,狼烟直上,火光冲天。以后的各座烽火台发现信号后,依次点燃烽火,各地的诸侯见到狼烟就发兵“勤王”。

后来,我们称这种形式为:“边地报警”。烽火台上以狼粪为燃烧原料,燃烧物之所以常用狼粪,是因为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远处的人容易发现。所以“狼烟四起”、“烽火连天”也就意味着战火不断。烽火狼烟不仅仅单纯是报警信号,同时还可以传报敌军的大概人数。明朝时,制定了放烽火同时鸣炮的制度。该制度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敌人有100名左右;举2烟鸣2炮,表示敌人有500人左右;敌人在1000名以上则举三烟鸣三炮;超过5000人则举四烟鸣四炮;超过10000人则举五烟鸣五炮。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一用就是千余年,直到明清时,很多地方还在使用。山东烟台地区,就是因为明朝时为防止倭寇入侵,当时东起牟平西至蓬莱,沿途搭建众多烽火台而得名。

但凡一个有头脑的人,就知道,这个玩笑是开不得的。这纯粹是拿国家命运在开玩笑。当有大臣试图劝阻这位“情圣”时,得到的却是一顿臭骂和“一切后果有我负责”的承诺。

他选了一个月明风净的天,燃起烽火,又擂起大鼓。鼓声如雷,烽火冲天。周王朝的诸侯们一见到烽火,连衣服都不敢穿戴齐全,就上马,飞奔往都城而来。

可当他们到了俪山脚下时,却发现国王正与褒姒在楼上饮酒作乐,身边有音乐陪伴。正当他们疑惑不解时,周幽王派人来说:“幸无外寇,不劳跋涉。”

诸侯们面面相觑,知道自己被国王当猴耍了。褒妃在楼上,凭栏望见诸侯狼狈而来闷闷而去,突然抚掌大笑。笑声在骊山下冲上云霄,和狼烟消逝在天空中。

后来有一老头为此做诗曰:良夜骊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这和唐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杨玉环与李隆基之事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西周的江山却大不妙了。

当申侯得知了这一事件后,又加上自己女儿和外孙被废,所有的怒火都冲到脑门,就给周幽王写了封信。他大骂周幽王无道,并预言道:“桀纣之事,复见于今,夏商之祸,不在异日。”

周幽王受到了刺激,宣布集合军队准备讨伐申侯。申侯只好“造反”,跟犬戎联合,反而向周朝都城杀来。

历史的拐点出现了。

当犬戎兵与申侯把周朝都城围得水泄不通时,周幽王慌了神,他急忙命令点起烽火。但是,诸侯们再也不信他了,或者说,即使知道这烽火不是开玩笑,他们也不想“勤王”了。

后来的历史就是,犬戎兵攻破了都城,西周灭亡。周幽王被乱兵杀死在骊山脚下,而那个结束了西周历史的褒姒被戎人带回了部落。那样一个美人,到了以狗为图腾的人手上,肯定受不到冷遇。

我不知道“玩火自焚”这个成语是否也是从周幽王这里来的,此人开的一个玩笑把一个王朝给玩没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从周幽王的个人能力与为政品德来看,他的确不能让西周复兴,但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是,如果没有他为讨褒姒笑而开的那个玩笑,西周绝不会灭亡。西周是直接灭亡于犬戎,这个民族虽然与周朝打过几次胜仗,但他并没有近逼周都城的实力与胆量。这当然要缘于西周的国家政体,如果没有褒姒,周幽王就不会为了讨她笑而戏弄诸侯,当犬戎来围攻都城,点燃烽火后,诸侯们就不会坐视不理。诸侯们对周王朝的效忠态度从周幽王第一次点烽火台可以看出。

另外,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周宣王在位初期与中期,本已颓败的周王朝在宣王的手上出现了中兴局面。各路诸侯纷纷前来朝见,只是到了后期,由于一系列战略失误和周宣王个人能力的委琐,才使得西周在与犬戎的战争中屡占下风。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已经有着近三百年政治根基的周王朝,如果不发生太意外的偶然事件和荒唐事件,只要是一位才智品德略突出的国君就有可能让周王朝。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没有褒姒,周幽王死后,新任国君必定是那位太子宜臼,从他后来成为周平王的一系列政治举措上看,他虽然不能成为一个伟大领袖,但绝对是个合格的中兴之主。

从这一点上来讲,“褒姒是红颜祸水”这一论断是正确的。有人会说,周幽王那样的瘪三,即使没有褒姒,也会出现另外一个让他抓狂的女人,他同样会把江山断送。

当然,周幽王的确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但有一点值得注意。他遇到的另外一个女人,绝不可能也不会笑。既然会笑,就不会发生他跟诸侯开玩笑的事发生。没有这件事的发生,犬戎就不可能攻进都城。

清朝的小说《情史》中把周幽王与褒姒的故事纳入其中,由此可知,一个人从不同的方面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从政治角度来看,他是个昏君,是个亡国之君。而从爱情角度来讲,他却是个情圣。因为他肯为自己的所爱而调戏那么多诸侯。一个人连江山和生命都不要,而只想让自己的爱人一笑,其爱的勇气可钦佩可嘉奖,其浪漫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满天烽烟的骊山下,与褒姒举杯邀明月,看浩浩荡荡人马为之助兴,试问天下人,谁不想如此?

同类推荐
  • 汉唐天下

    汉唐天下

    没天理呀,一个马路的开口井,就把俺扔回了黑暗混战的五代十国。既没有高强的武功,也没有超人的学识,俺不过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而已。在这黑暗的时代,没奈何,看我一个没落贵族,如何赤手空拳,不甘不屈,取汉中,定西蜀,平西南,夺甘陇,争霸中原,豪夺江南。对阵四海英雄,享尽天下风流,重创一个辉煌的汉唐天下!!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 金鳞开

    金鳞开

    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阵列自己的大炮!============新书《大国医》发布,恳请支持!书号是:1003467253
  • 大风起兮(上)

    大风起兮(上)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 混乱”和“无耻”的密码。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五代存在了凡五十三年,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五代多武夫,五代多俗臣,他们抹杀仁义道德、败坏三纲五常,随处可见子弑、兄杀弟、军戏臣、臣反君的历史闹剧。
热门推荐
  • 午夜兰桂坊

    午夜兰桂坊

    旅美女作家吕红的新书《午夜兰桂坊》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午夜兰桂坊》、《怨与缘》、《微朦的光影》等中篇小说。吕红的小说书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寻梦经历,尤其是情感和内心价值观历经的冲击。在故事的背后,不只是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还有中国文革后的社会变动在这代人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表现了跨时空、跨视域的爱情与人性纠葛,涵盖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以及不同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深刻透视。除了小说之外,本书也收录了其它文体作品,展现她多方面的才情。
  • 超级位面大战舰

    超级位面大战舰

    木恩转世重生的位面,已经形成四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年......但在无尽的位面中,这样的位面依旧是刚刚出生的小孩和木恩灵魂融合的仅仅是一位一百平方米的初生位面.......这个位面难道只能算细胞卵?自己如何养成史上最强位面?【求订阅、求打赏、求收藏、求推荐、求好评、求书评、求点击、求盟主、求妹子、求交流、求喜欢】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一舞倾人城

    一舞倾人城

    她,只因身上存有对前世的记忆,从小就远离繁华被送入清静的寺庙。原以为20岁过后便可以回归幸福,却不料被阴错阳差的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莫名的绞入仇恨和争夺帝位的阴谋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萌仙约:上仙,您的狐狸丢了

    萌萌仙约:上仙,您的狐狸丢了

    第一次见,她是榕树下晒太阳的小狐妖,被妖袭击,为他所救。再见,她蜕变成一只小狐仙,住在了他的轻音谷,阴差阳错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可小狐仙却误会紫陌大大喜欢的是好友素云,理解错了紫陌大人的某些意思,在两人大婚之际,带着紫陌上仙的孩子逃之夭夭,紫陌大大无奈千里去寻妻。妻子儿女全都到手,何奈状况百出,上古凶兽统统现世,解决完凶兽之乱,却又曲终人散,带着儿女,回到当初的地点,今夕何惜?当初的伊人,又在何地?
  • 恶魔总裁的灰姑娘

    恶魔总裁的灰姑娘

    [已设置半价,亲们只要花一半的钱看~]为了拯救自己的事业,她被父亲卖给了大她十一岁的他。婚前,他斯文有礼;婚后,他糜烂生活。他不止碰她的同学,更把魔爪伸向了她的姐姐。她心若止水,一次次的用冷漠伪装自己,却不想被他一次次的纠缠,直至失去了身心...花心过后是囚禁,背叛过后是阴谋。终于在他二十九岁的生日时,她狠心堕去他强要来的孩子,而送给他的礼物便是一纸离婚协议...[在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才会成长,女主自然也是~喜欢的亲们就跳坑吧~小蝶会尽全力写的]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宗师毒妃

    宗师毒妃

    看她诸葛明月不顺眼的人,都说她腹黑邪恶,狡诈阴险,,心狠手辣,那些人恨她恨得要死,却也没办法,作为二十岁不到,就已晋升为宗师的武者,这个女人太强大。看他凌璟不顺眼的人,都说他腹黑狂妄,睚眦必报,嚣张冷魅,很多人多想杀他,可他却一直都毫发无伤地活着,没办法,这个男人太强大。她与他本处于不同的时空,本该没有交集,她为助其妹晋升而出意外,穿越到了他的时空。于是,两个同样腹黑邪恶,阴险狡诈,睚眦必报的却又无比强大的人相亲相爱了。于是,天下的怪兽怕了……片段“诸葛明月回来了,”“这个废物竟然还敢回来,她若是敢进我诸葛家的大门,就将她的腿给本小姐打断。”“她和三皇子一起回来的,”“三皇子,”“三皇子说,诸葛明月看诸葛家哪个人不顺眼,揍他踹他杀他都可以,如果揍累了,三皇子帮她揍,如果不想双手染血,三皇子很乐意帮她切萝卜头。”
  • 能言善辩

    能言善辩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医家四姐妹系列:痞医乱

    医家四姐妹系列:痞医乱

    【本文纯属虚构】第一次,刚拜了天地,新郎被抢走;第二次,刚拜了高堂,亲郎再次……新娘发飚了:“老娘不等你了,老娘自己找人嫁。”于是,第三次,“送入洞房”……这又回,又要抢了。可是,到底是谁抢?又抢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