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1300000006

第6章 恭亲王溥伟:坚定不移的复辟分子(2)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而被推翻的清王朝却不甘心于这种命运,所以前清王朝遗留下来的孤臣孽子围聚在清废帝溥仪周围,伺机“恢复祖业”,“光复旧物”。这些以旧贵族、旧官僚为主的清室复辟人士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是以张勋为代表的武装复辟势力;第二是以善耆、溥伟为代表的王公遗族势力;第三是以劳乃宣,刘廷琛等为代表的逊清遗老;另外还有被称为“文圣”的康有为。这些人利用民国初年的社会动荡局势,先后发起了三次复辟活动。

第一次就是癸丑复辟。这次复辟活动由溥伟亲自策划。1912年溥伟曾与铁良、善耆等人组织了“宗杜党”,还一度联系到了蒙古贵族,企图进行武装反抗民国军队。

1912年夏季,溥伟、刘廷琛、陈毅、王宝田、温肃等人会聚青岛,商谈有关武装复辟事宜。溥伟感觉光复大清的时机到来了,显得尤为兴奋,并竭尽全力推动这一复辟进程。他先派王宝田和恽毓昌进入张勋幕,积极运动张勋,希望手下有一万多辫子军的张勋能加入到这次复辟活动中来。为了筹措军费、溥伟将自己书画文物中一部分卖给日本人得款40万日元,又计划将其在北京价值200万两白银的土地押给日正金银行,以借款50万两白银。他们决定癸丑年,即1913年3月1日在济南举旗起事,计划由张勋、田中玉率兵北上。

满清皇室贵族复辟集团的核心人物是恭亲王溥伟和肃亲王善耆,这两人都是清末亲贵集团中的死硬派。在辛亥革命中,清廷举行“让国御前会议”,溥伟在会上再三表示誓死反对皇帝逊位,拒绝革命党提出的“优待皇室条件”,坚决反对共和;同时,也反对将大权委于袁世凯。在清王朝土崩瓦解已成定局之际,溥伟避居在青岛和大连的租界里阴谋策划复辟。虽然此时的溥伟已不再是恭亲王,不再是内阁重臣,他和善耆都没有多大实力,但他们凭借日、德帝国主义的支持和他们自己较高的声名地位,居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仅皇族亲贵中的死硬分子升允、铁良、金梁等人被网罗在他们旗下,而且还招罗了一批前清遗老。

这些前清遗老中很多人曾经担任过前清朝廷的太傅、大学士、尚书、部臣、翰林院编修、大学堂监督,还有一部分人曾经在地方担任过总督、巡抚、布政使、提学使。他们在前清出身于进士,居位于高官;在民国初年又摇身一变成为“文人学士”,具备了充当封建卫道士的“合法”身份。在这批遗老中,活跃分子有:前清学部副大臣劳乃宣、吏部主事胡思敬、学部副大臣刘廷琛、刑部侍郎陈毅、翰林院编修章梫、署理安徽巡抚沈曾植、湖南布政使郑孝胥、江宁提学使李瑞清、翰林院编修胡嗣瑗、吏部主事陈三立等等。因而他们所凝聚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可小窥的。

以满清皇室贵族为核心的复辟集团,他们进行串联、密谋、举事的主要地点集中在上海和青岛。胡思敬甚至企图要制造国际影响,赢得德、日等帝国主义的支持。此外复辟分子、遗老遗少们的串联、密谋,还借助“诗社”等形式的组织,进行有组织的活动。1912年,他们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名曰“超社”的组织。超社的发起人是沈曾植、瞿鸿禨、陈三立等。从这些诗社的组织者来看,大体上是被前清遗老所控制的,因而它们是复辟分子集结密谋的场所,是复辟分子策划“反民复清大业”的政治舞台。

恭亲王溥伟是这场复辟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青岛是满清皇室贵族从事帝制复辟的重要基地。在溥伟的组织、号召下,前清遗老在青岛的复辟活动与上海遥相呼应。据载,寓居青岛且与恭亲王溥伟有密切联系的满清贵族、前清遗老有:前军机大臣吴郁生、两江总督张人骏、兵部尚书吕海寰、邮传部侍郎于式枚、北京大学堂监督刘廷琛、两江总督周馥、余则达、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云贵总督李经羲,以及胡建枢、李经迈、朱镇琪、徐世光、萧应椿、李家驹、周学熙等人,均与恭亲王有着密切的往来。

但是这些复辟分子也料想到以己方目前的实力,实难完成此项大业,必须加紧同国际反动势力勾结,以壮大反动声威。早在1912年,溥伟逃到青岛后,就加紧同德国帝国主义联系,乞求支援复辟。10月德国皇弟亨利亲王来华访问,在青岛逗留多日,恭亲王溥伟等皇室贵族以及前清遗老与之“往来活跃”。亨利亲王曾当面向溥伟等人允诺:“他的皇兄陛下和他本人将竭力支持清朝的复辟”。其时,在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成为许多旧政权拥护者及厌倦新政府的官僚的避难所”。到了张勋复辟时,德国更是在经费与军火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直接地明火执仗地干涉中国内政。次年,德人“中国通”魏礼贤积极“协助”寓居青岛的遗老们创设“尊孔文社”,建立“藏书楼”,并特请劳乃宣“主持社事”。魏礼贤在中国活动的七八年间,主要就是参与到满清皇室贵族和前清遗老复辟活动中来,并为之出谋划策。

日本自然不会放弃分一杯羹的机会,他们也同德国人一样看到“复辟”将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利益,因而辛亥革命后,宫房次郎一流的反动分子,也参与了帝制复辟活动,为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鼓噪。1912年,宫房次郎以“朝日新闻社”访员的名义,来华活动。宫房次郎尤其热心于同前清遗老来往,很快便于他们建立了密切关系。此时的溥伟等人正急需外援,因而对于这么一位“积极分子”尤其看重。宫房次郎一方面向劳乃宣自明其志,“笃志孔孟之学,将访求遗老,传述于故国以维纲常也”;另一方面则积极鼓励前清遗老们“匡复旧朝”。民间力量往往是政府行为的基础,也是窥测政府行为动向的依据。在民国初年,日本朝野内外,从首相、公使、驻天津武官到财阀、黑龙会分子纷纷出动,与满清皇室贵族复辟集团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联系,在财政、军事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溥伟、善耆、升允等策划的复辟帝制团体“宗社党”,就是中日反动势力聚合的产物。

溥伟等人为了壮大声威,蛊惑人心,便高举孔子思想的旗帜,又以孔子偶像为号召,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1913年春,在前清遗老们的策动下,江苏扬州“尊孔崇道会”在孔庙举行祭祀典礼,到会之人“大半苍苍白发,豚尾犹存,其行礼时均三跪九叩首”。在8月下旬又迎来了更大规模、更为热闹的祭孔活动。在山东曲阜召开的孔教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8月24日下午到9月1日上午,历时七天整。会议的内容主要还是祭孔与讲经。这次祭孔大会的盛况,是晚清以至民国所罕见的。据载,“尊亲孔圣,举国同情,赴会者竟异常踊跃”,“与祭者二千余人”,除了孔教会的各省代表外,全国各界也派人参加。此外,还有港澳地区的代表参加行礼,若干外国记者也到会观礼。虽然满清皇室贵族复辟集团以及前清遗老支持了这次在曲阜举行的轰轰烈烈的祭孔盛典,袁世凯复辟集团也给予襄助,但是,抬着孔子偶像招摇过市,把孔子思想吹得震天响,无疑是对民主革命力量的一次示威。既聚合了复辟势力,又扩大了复辟运动的社会基础,的确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

同类推荐
  • 吕布是我

    吕布是我

    三国梦,梦三国,梦醒来,一片迷茫。岁月流逝,匆匆几何,问谁雄霸天下,最终化作尘土。江山美人,豪情壮志,纵然风光无限,也被历史掩埋。血雨腥风,刀光剑影,转瞬身首异处,生命廉如草芥。划过历史长空,若是重新来过,问君何为。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蛮书

    蛮书

    中国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云南志》、《云南记》、《南夷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10卷,记载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系统的阐述,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
  • 匪事

    匪事

    战后中国,满目疮痍,一次偶然,让三个世界的男人相识,不同的经历,殊途同归。三个没落的男人,三个不同的故事,身份颠倒,场景转换,最后的子弹又射向了谁?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这本书便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最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
热门推荐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古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很多令拥有高科技的今人汗颜。记载在史书上的文字无法将那些历史完整地展现给今人,我们只能通过现存的蛛丝马迹去按图索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 关的方面,入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 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 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主编韩震)为该系列其中一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收录了《宇宙中最神秘的谜团》、《 贝多芬猝死之谜》、《英国王妃戴安娜死亡之谜》等小故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红肚兜

    红肚兜

    我无意中发现了妈妈旧皮箱里的一本相册,里面的老照片向我展示着女人的风韵,在这无尽的风韵之中我猜度着外婆和妈妈的历史,那是青楼里的故事,是上海滩十里洋场的故事,不论是青楼里会女红的外婆,还是上海滩演艺圈中能歌善舞的妈妈,都为自己寻找的爱情献出了世上最可贵的勇气和真诚,但她们又得到了什么?外婆和妈妈的老相册,使我生出了一种写作的冲动,我想成为作家,以一部作品轰动世界。我在通往作家的路上寻找着,找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于是我的内心发出一种感叹:曾经遥远漫长的幻想,为何始终不能实现。
  • 修真特种兵

    修真特种兵

    未来与古典的交替,奇幻和仙侠的碰撞!水天岛王牌力量灵蛇小队的队长——炎峰,三百年来最具天资,最具潜力的人。重生后的他才知道,原来灭魔之战并未结束,而他又获得了什么绝技,又凭什么纵横修真界?科技VS修真,基因异变VS修仙法诀,孰强孰弱?那么当科技与修仙结合,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凄美的传说,神奇的历程,寻妻之路漫长悠远,修仙之途惊险刺激。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用轻功

    用轻功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