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4100000002

第2章 老子

一、老子生平事迹简介

老子的生平事迹没有孔子详细,有关老子的史料和资料并不丰富,但根据非常珍贵的现存的史料记载,老子,名李耳,字聃,楚国苦县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71至471之间。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作有《道德经》,这是一部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著作。

二、老子主要思想

老子的思想,不同于孔子儒家思想具体,相对而言,老子思想比较抽象,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点:

(一)老子道的思想。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生于万物之先,独立于万物之外。

3.道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如果理解了就不是道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二)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无所作为的意思。是清净自守的意思,是达到符合道的境界,最终实现无所不能。

(三)老子的不争思想。

老子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老子又说“吾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与世无争的意思,而是人应该处于居后不争,以退为进的态度。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消极的思想,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四)老子的不贪思想。

老子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还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五)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还认为,“刚强者最柔弱,柔弱者最坚强。”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还很多,在《道德经》中多处都提出了类似的思想。

三、老子的智慧和情操

我个人以为,老子作为古代著名思想家,有以下智慧和情操值得我们今天学习:

(一)老子的居安思危思想,是今天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思想智慧。在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中,很多都揭示了强弱的转换,福祸相依的思想。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知道,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必须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从国家的角度上,我们国家虽然强大了,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不借鉴以往兴衰的教训。从个人角度看,一个人不管事业做多大,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思,否则,一旦骄傲自大,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二)老子无为不争的思想,这个思想永远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品格和修炼的境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无所作为的意思,是清净自守的意思,是达到符合道的境界,最后无所不能。有时候,违背事物规律,难免欲速则不达,如果顺应形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能达到无为而治的较高境界。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消极的退让和不思进取,老子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老子又说“吾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与世无争的意思,而是人应该处于居后不争,以退为进的态度。这一点,对于我们处理事情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思想。

(三)老子戒贪思想,这个思想,无论在当今还是将来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反思的宝贵思想。老子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还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贪婪是正常人的本性,是制约平常人取得成功最大的障碍之一。因为贪婪往往会蒙蔽人们的心灵和眼睛,最终飞蛾扑火,利令智昏,利欲熏心,最终必然被人性的弱点所击垮!只有保持非常平和淡然的心态,才能处理好得失关系,才能进退有度,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久发展的关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今天非常有现实意义。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主张人们师法自然,强调人道要服从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感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人不再那么崇尚自然和敬畏自然了,甚至以为人们能够凌驾于自然之上,在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下,把原来相亲相近的自然万物当做可占有的財物任意踐踏役使,森林被大量砍伐,矿产资源被过度开发,野生动物越来越难以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使人类自己的生存都面临严重的威胁,这不能不让我们去反思,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办法,而老子的有关思想也正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宝贵思想!

(五)老子的思想虽然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但是老子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智慧,老子的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智慧的宝库!尤其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学习,去应用!

四、老子名言精选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四)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五)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七)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遣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十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十二)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十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十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十六)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十七)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十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十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二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同类推荐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

    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

    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

    你是否有以下的经历:感到渴了才喝水,用浓茶醒酒,边饮酒边吸烟,开水冲鸡蛋,牛奶加糖同煮,水果不削皮就吃,涮羊肉要涮得很嫩,为求长寿只吃素食,先喝酒后吃菜,湿着头发就睡觉,晨练后睡个“回笼觉”,炒菜省事不刷锅,室内常用芳香剂除异味,浑身大汗去冲凉,为了美丽常穿高跟鞋,趴在桌子上睡午觉,病好了立即停药……也许这些行为你早就习惯了,或者根本不觉得这是问题,可是健康专家提醒你:生活习惯与健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入手,抛弃那些看似正常实则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能让我们离可怕的疾病远一些,让健康常伴左右。
  •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世界智慧故事全集

    本书有令您眼界大开的历史故事,有充满睿智的名人故事,有奇峰迭起的语言和才艺故事,有悬念百出的逻辑推理故事,有充份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还有日常生活中平凡人的智慧故事和商业巨子的商战才智故事…可以在您的成功之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魂弑

    魂弑

    冰火小刀,一个大山少年,为了爷爷的承诺被迫回归都市,成为美女纳兰析的保镖!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能够出卖灵魂,活得要有尊严!有过军旅生涯的他,身手敏捷,力量超凡,在同对手搏斗的同时,竟也能赢得对方的尊敬。他完成爷爷的承诺,获得纳兰析的芳心,进入成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天才炼丹师

    天才炼丹师

    他:天才契灵师,年轻俊美,眼高一切,性格冷漠……【本文男强女强,在她手中没有能够活过她指定的时辰,一件神秘事件,她魂归地府,灵魂穿越成为异世大陆赫赫有名的轩辕家族的废物四小姐。她,轩辕家族的四小姐,男女主身心干净,奇丑无比,不能契灵,不能召唤,不能炼药,天生废材,一对一结局,坠入山崖……灵魂交替,锋芒毕现,她得机缘,成为绝世丹药师!他,全新构思,俊美非凡,却甘心情愿的守护在她身边,成为她的护身符!他:双系召唤师,丫丫坑品保证,热情如火。炼药大会上,某绝色美人笑意盈盈的把玩着手中的药丸,看着他们为了她手中的丹药打得头破血流,简介无能,求你把仙药赐给我吧,我愿意用我们家的镇宅之宝换你的仙药!”“四小姐,求你将仙药赐给我吧,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四小姐……”轩辕:你长得太过于俊美,不符合我选夫的标准!他:天才驭兽师,年轻俊美,人称‘阎王’,天生一张鬼脸,受尽凌辱后最终被抛弃,绝不弃坑!】,笑意更浓轩辕:……“四小姐,我毁容,年轻俊美,如天神一般的王者。能让所有的魔兽都臣服他,她,二十一世纪的绝色杀手,性情古怪。片段欣赏:他(龙……)你若是嫌我太俊美配不上你,喜欢的亲就跳坑吧,你可愿嫁给我?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