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0500000015

第15章

虞卿听说了楼缓的话,马上前往拜见赵王:“楼先生用这样的计谋来帮助秦国,赵国可就危险了啊!照他那样做,只能使天下人更加迷惑,却根本不可能平服秦国的野心。况且,我说不割地给秦国,并不是仅仅不给就了事。大王可以把六个县城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国的大敌,得到六个县城,肯定会与大王合力攻秦。大王失去六个县城,却可以从秦国那里取得补偿。这样,齐、赵两国的深仇大恨就可以报了,还能向天下显示了赵国是有所作为的。大王只要把联合齐国的想法张扬出去,秦国就会带着重礼来向大王求和。大王可以顺从秦国的意思,与它讲和。秦赵一讲和,韩国和魏国就会尊重大王;尊重大王,就会拿出贵重的财宝争先献给大王。这样,大王就可以与齐、韩、魏三国结盟,彻底改变自己的地位。”

赵王思之再三,觉得还是虞卿有道理,就派虞卿去会见齐王,跟齐王商讨对付秦国的办法。虞卿还没回国,秦国的使者就来到了赵国,请求议和。楼缓听说后,马上逃离了赵国。赵王感激虞卿料事如神,挽救了国家,就把一个县城赐封给虞卿。

桥上巧遇黄石公

留侯张良,先祖是韩国人。祖父张开地,在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时担任过丞相。父亲张平,担任过蘧王和悼惠王时期的丞相。悼惠王二十三年时,张平去世。张平去世后二十年,秦国灭了韩国。那时张良还年轻,没有在韩国担任官职。韩国灭亡的时候,张良家里还拥有三百名奴仆。可是他连弟弟死了也不事安葬,却倾尽全部家产寻求刺客谋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就因为他祖父、父亲历任五朝韩国丞相的缘故。张良曾在淮阳学习礼仪,还游访到东夷见过仓海君。他招募到一个大力士,铸造了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秦始皇东巡,张良与这个刺客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误中了随从乘坐的车子。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急于抓到刺客,就是因为张良行刺的缘故。于是张良就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藏匿起来。

张良曾有一次闲暇无事,从容漫步在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调头看着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捡鞋子。”张良一愣,真想打他,因为他上了年纪,强忍下怒气,下桥拾起了鞋,那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帮他拾起了鞋,索性就跪下来帮他穿鞋。那老人伸出脚让张良把鞋套上,笑着走了。张良非常惊讶,目光追随着他离去。老人走了大约里把路,又返回来,说:“你这孩子还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亮时,在这里同我相会。”张良感到很奇怪,跪下回答说:“是。”五天以后天刚亮,张良去到桥上,老人已先到那里等候了,老人气愤地问道:“与老辈人约会,比人家迟到,这算什么?”说完就走,留下话说:“五天后早点来相会。”过了五天,鸡一叫张良就去到桥上,老人又先在桥上了,愤怒地说:“又后来,这是为什么?”说了就走,边走边说:“过了五天早点来。”五天后,没到半夜张良就到桥上去等候。一会儿,老人就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如此。”拿出一部书给张良,说:“熟读了它就可以当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以后你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走了,没说其他的话,从此张良再没见过他。天亮时打开这部书看,竟是《太公兵法》。张良因此很惊异,经常学习诵读这部书。

出谋献计辅汉王

张良多病,不曾专任将帅之职带兵作战,常常作为出谋献策的谋臣跟随在汉王身边。

汉三年,项羽紧紧地把汉王围困在荥阳,汉王十分恐惧忧虑,同郦食其商量怎样削弱楚国力量。郦食其说:“从前商汤伐桀,封夏的后人于杞国;武王伐纣,封殷朝的后人于宋地。现在秦国无道不义,侵占诸侯的领土,消灭了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无立锥之地。陛下如果能够重新封立六国的后代,授给他们印信,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激陛下的恩德,无不向慕陛下的风义,甘愿作陛下的臣仆。随德义的施行,陛下就能在南面称霸,项羽必定会整理衣冠,恭恭敬敬地臣服了。”汉王说:“好!赶快刻印,先生就可带上印起程去分封他们了。”

郦食其还没动身,张良从外面来谒见汉王。汉王正在进餐,对张良说:“子房过来,有一位客人替我出了一个削弱楚国势力的主意。”然后就把郦食其的话全部告诉了张良,并问张良:“子房,你看这个主意怎样?”

张良说:“谁给陛下出的这个主意?陛下的大事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张良回答说:“请允许我借用陛下食几前的筷子为您计算一下。”

张良接着说:“从前商汤伐桀但仍然将他的后人封于杞地,是早预计到能将夏桀置于死地,现在陛下能制项羽于死地吗?”汉王说:“不能。”“这是不能这样做的第一个原因。武王伐纣而将纣王的后人封于宋地,是估计到能取得纣王的首级,现在陛下能取得项羽的首级吗?”回答说:“不能。”“这是第二个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武王打下商都后,旌表了殷代商容里巷的门楣,释放了被纣王囚禁的箕子,为被纣王杀害的比干的坟墓培土修坟。现在陛下能够为圣贤的人培土修坟,在贤明的人门楣上旌表,在智者的门前致敬吗?”

汉王回答说:“不能。”“这是不能这样做的第三个原因。周武王曾发放钜桥的粮食,散发鹿台的钱财,以救济贫穷的百姓。现在陛下能发放府库中的财物以救济贫穷的百姓吗?”回答说:“不能。”“这是第四个不能这样做的原因。周武王在灭掉商朝后,废弃兵车,改成乘车,将武器倒置,蒙上虎皮,以示天下不再打仗。现在陛下能放掉骏马,不再把它们用于战事吗?”“不能。”“这是不能这样做的第五个原因。周武王曾放牛于桃林的北面,以昭示天下不再需要运输粮草了。现在陛下能放掉牛群不再运输粮草吗?”答道:“不能”。“这是不能这样做的第六个原因。况且现在天下那些游士离别他们的亲戚,舍弃祖坟,离开乡土故居,来追随陛下南征北战,只不过日夜盼望着有尺土寸地的封赐。

假如现在复立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为王,那么这些天下各地来的游士都会回去侍奉各自的主子,去同他们的亲人团聚,返回故乡,祭扫祖先的坟墓。陛下依靠谁来打天下呢?这是不能这样做的第七个原因。

再说楚国要么不强盛,如果强盛,六国复立后也会被削弱而去顺从楚国,陛下又怎么能控制他们并使他们臣服呢?如果真的采用这位先生的计谋,陛下的大业就会葬送。”汉王停止了用餐,吐出口中的食物,骂道:“这小子,几乎坏了老子的大事!”赶快下令将印信销毁。

急流勇退

皇上想废掉太子,另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很多大臣都进谏反对,但没有谁能使皇上改变主意。吕后十分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很信任他。”吕后就叫她的哥哥吕泽去强求张良为他出主意。吕泽说:“你一直是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要另立太子,你怎么能高枕无忧地睡大觉呢?”张良说:“以前皇上经常处在危急之中,我的计策才有幸被采用,现在天下已安定了,皇上由于自己的宠爱而要另立太子,家人骨肉间的事,即使有一百多个我这样的人又有什么用?”吕泽固执地强求说:“你一定要为我出个主意。”张良说:“这样的事很难用口舌争辩。现在皇上招而不至的,天下有四人,这四个人都年老了,他们认为皇上傲慢,盛气凌人,所以逃匿山中,立志不做汉朝的臣子。可是皇上很敬重这四个人。现在你如果能不惜金银玉帛,叫太子亲笔写信,恭谦地邀请并配置安适的车辆,派能说会道的人去诚恳地相邀,他们可能会来。来了后奉为宾客,时常让他们随太子入朝,使皇上看到他们,皇上一定会觉得诧异,必然会询问他们。问了他们,皇上就知道这四个人是贤者。这对巩固太子的地位将是一个帮助。”于是吕后叫吕泽派人拿着太子的信,以谦卑的言辞,贵重的礼物,迎请这四个人。四人到了后,就居住在建城侯的府第里。

汉十二年,皇上随平定了黥布叛乱的军队回来,病情更加沉重了,更想另立太子。张良劝谏,皇上不听,张良就托病不再过问政事。太傅叔孙通引古论今地劝说皇上甚至以死力争维护太子。皇上假装接受,心里仍想要另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上,传令备酒,太子在一旁侍候,那四个人跟着太子,年纪都八十以上,须眉皓白,衣冠端庄,很有气派。皇上见了很惊异,问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四人上前回答,各自道出姓名,叫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皇上听了大惊,说:“我寻求诸公多年,你们都躲避着不见我,今天又为什么愿同我的儿子交游呢?”四人同声回答说:“陛下轻慢士人,动辄辱骂,我们不愿受到侮辱,所以害怕就躲避了;私下听说太子待人仁义孝顺,礼贤下士,天下人无不仰望,愿为太子而死,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烦请诸公自始至终地好好辅佐太子。”

四人向皇上祝酒完毕后,躬身辞去。皇上目送着他们,叫戚夫人过来,指着这四个人说:“我想另立太子,他们四人却辅佐太子,太子羽翼已经丰满,难以变动了。吕后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哭泣起来,皇上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歌中唱道:“鸿鹄高飞,一升千里。羽翼长成,横越四海。横越四海,无可奈何。虽有飞箭,何处施放?”连唱数遍,戚夫人泣不成声,泪水长流,皇上起身离去,罢了酒宴。最终没有另立太子的原因,是得力于张良建议请来这四个人的缘故。

张良随从皇上攻打反叛的代国,在马邑城下出奇计,直至劝高帝立萧何为相国,与皇上众容谈了很多天下事,因为与国家存亡关系不大,所以不一一着录。张良宣称道:“我家世代是韩国的丞相,韩国灭亡后,不惜万贯家财,为韩国向强暴的秦国报仇,天下都为之振动。如今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成了帝王的老师,封地万户,位至列侯,对于一个平民来说,已到了极限,对我张良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但愿能抛弃人间俗事,追随赤松子交游去吧。”从此就学习不食五谷、练导气引体养身的方法。正值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便强要他进食,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马驰过一道缝隙那样短暂,何必自己吃苦到这样的地步啊!”张良不得已,勉强听劝而进食。

八年后留侯张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儿子张不疑袭爵为侯。

与孙武媲美的吴起

吴起,是卫国人,喜欢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事奉过鲁国的国君。齐国攻打鲁国的时候,鲁君想任用吴起当将领,可是吴起娶了齐国的女子做妻子,鲁国人就怀疑他。吴起因为想成就功名,就杀了他的妻子,用此表明自己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让他担任了主将。鲁派他领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鲁国有的人厌恶吴起,说:“吴起为人,猜疑残忍,他年轻时,家里蓄有千金的财富,外出游历求官未遂心愿,结果把家也败破了,乡邻们讥笑他,吴起杀掉了三十多个讥笑他的同乡,然后从卫国东门外离家出走。他跟母亲告别时,咬破手臂发誓说:‘我吴起不当上卿相的官,绝不再回卫国来。’于是就去事奉曾子。没过多久,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始终没有回去。因此曾子瞧不起他,就与吴起断绝了关系。于是吴起就到鲁国去了,学习兵法用来事奉鲁国的国君。鲁君怀疑他,吴起就杀掉妻子来表明心迹谋取将位。鲁国是个小国,却有战胜的名声,那么各诸侯国就会图谋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关系的国家,如果鲁君重用吴起,就等于是抛弃了卫国。”于是鲁君对此有顾虑,就疏远了他。

在这个时候,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贤明,想事奉魏文侯。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慕功名,喜爱女色,可是带兵打仗连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身为主将,可与最下等的士兵吃穿相同,睡觉不铺设柔软的垫褥,行军不骑马乘车,亲自裹带军粮,为士兵分担劳苦,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为他吮吸脓毒。那个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就哭了。有人说:“你儿子是士兵,可是将军还亲自为他的毒疮吮吸脓毒,为什么还要哭?”那母亲说:“不是这样的,往年吴将军为他父亲吮吸过毒疮,他父亲很感动,作战时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终于战死在敌人手里。现在吴将军又为儿子吮吸毒疮,我不知道他会战死何处了,所以为他哭泣。”

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带兵,廉洁公正,平易近人,能赢得全体士兵的爱戴,就任他为西河郡郡守,以抵御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事奉他的儿子武侯。武侯有一次乘船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半途上,武侯环顾两岸,回头对吴起说:“壮美啊!山河险峻而坚固,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的强大,在于对人民要施仁德,而不在于地势的险固。以前三苗氏部落左面据有洞庭湖,右面有都阳湖,但不注重仁义道德,夏禹灭亡了他。夏桀居住的地方,左边有黄河、济水,右面是泰山、华山,伊阙山在他的南面,羊肠坂在他的北面,但他在政治上不推行仁政,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国都,左边有阵门山,右边是太行山,恒山在它的北面,黄河流经它的南边,可是他在政治上不施行仁德,被周武王所杀。从这些看来,国家政权的巩固在于推行仁德,而不在于地势的险固。假如您不施行仁德,这船上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敌人了。”武侯说:“说得很正确。”

吴起任河西郡守,很有声誉。魏国设置政相国,选中了田文。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你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捐躯,使敌国不敢对魏国图谋,你和我吴起相比谁强?”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使百姓亲附,府库储备充实。你和我吴起相比谁强?”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说:“镇守西河,使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面来侵犯。使韩国和赵国服从依附魏国,你和我相比谁强?”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这三方面,你都在我之下,可是官位却凌驾于我之上,为什么?”田文说:“现在继位的君主还年轻,国家尚不安定,大臣们还不亲附,百姓还不信服,在这种时候,管理国家政务的重任,是托付给你呢?还是托付给我?”吴起冷静地想了很久,说:“是该托付给你。”田文说:“这就是我位居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知道自己才能不如田文。

同类推荐
  • 再被狐狸骗一次

    再被狐狸骗一次

    本书是一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读书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读书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本书一共二十册,书中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具有很大帮助性。
  • 从童年看财商

    从童年看财商

    本书选编了几位古代和二十多位现代的成功人士的童年情况和主要成就。通过阅读此书让中小学生阅读此书了解知识,激励自己。特别是从小主动培养自己的财商将大有好处。
  • 塑造孩子勤奋坚强的励志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勤奋坚强的励志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 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 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 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 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青少年心灵成长直 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 ,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 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本书由韩震担任主编。
  • 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智谋故事》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
热门推荐
  • 我说你看

    我说你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这棵树、乱套了、恨郎不狼、坟头上的风景、抢救男人、楼的高度、草的级别、老的疏放、动物表演、鸟语兽言、蛤蟆三条腿等内容。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倔犟的姑娘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倔犟的姑娘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九龙剑典

    九龙剑典

    一道流星的陨落,有的人会感到时间的流逝,还有人会感到美丽的短暂。傲月当空,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天空中飞翔。每个人驾驶着私人的宇宙飞船穿梭在各大星球上,突然天空中飞过一个人。他乘着飞行摩托载着一个女孩在天空飞舞。
  • 宝瓶菩提

    宝瓶菩提

    “菩提十书”之《宝瓶菩提》:佛教经典把人比喻成“宝瓶”,在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只可惜被妄想与执著的瓶塞,无法回复到清净的面貌。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七部,希望能开启我们的宝瓶,不但使我们自净,更让我们体验法界的清净。林清玄用感性的风格,表达即使在炉火中燃烧,用高温锻炼、上釉上彩,一个人也要永留清白,在人间!
  • 校花古游记

    校花古游记

    校花古游记:什,什么?想她堂堂一流名牌大学计算机系微机处理专业的高材生兼连任三届校花就这样魂穿成古代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丫环?且还是不知名的架空年代?老天爷,开什么玩笑……被迫代嫁月国大皇子,因丑招人嫌而逃;却被相国府小姐看中;在断不清理还乱的情况下,逃到境空国居然被抓去当男宠,不,是当男夫人!?在你逃我抓的游戏中,两位夫君同时出现,她该何去何从?女人,当自强!要有自己的实力才能拒绝被人随意地抓来抓去!
  • 重生女王大人

    重生女王大人

    她英勇牺牲,从没想到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她的世界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滴个神啊!有没有搞错!她居然会重生,还该死不死的重生在送她去黄泉的男人未婚妻身上。拜托,她暗恋多年的男人居然指着她的头要暴她脑袋,只因为他们势不两立?!拜托,石油大亨,我和你非亲非故的,你有必要送来一卡车一卡车的钞票吗?!天理何在!好吧!既然老天爷不让她痛痛快快的壮烈牺牲,非要让她重生逼她走上一条不归路,姐也不是省油的灯!【此文,男强女强,男主女主干净,一对一。】【此文,偶有小虐,小虐怡情。】【此文,求支持,求收藏。】…
  •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极品剑道至尊

    极品剑道至尊

    重生少年林逸成偶然间得到了一把被封印亿万年前的北冥剑,从此神龙大陆乃至众多位面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剑在手,天地我有。剑道天下,为我独尊。
  • 美满的亲子关系

    美满的亲子关系

    父母教养子女,吃尽同等的苦头。不让父母生气,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使父母受辱。但是在精神方面,最好制订长远的计划,管教子女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技能。父母最好明白,以显扬父母。一般人总认为一技之长指的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不必故步自封,依照年龄和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重点的教养。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长大以后,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更应该奋发图强,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有好的成就,发挥各入的长处。,然后才能各自利用万物。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变动的,却经常忽略了基本生活技能才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