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6400000003

第3章 中国历史上的维权意识和维权思想

维权,简单地说就是维护人权。在西方,人权被认为是“人”按其本性应该享有的那些权利和自由,而此等权利和自由是不可让渡和不可剥夺的,否则,“人”就不成其为人。在现实关系上,“其君所守之权限,其民所享之自由”,亦即人权是“一切人满足自身需求、享有人身自由、并对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发生联系的资格和能力的总和,是社会的人的权利和人的社会权利相互关系不断发展的统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古代便有了人权意识,并在近代产生了人权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性善论”,这与西方传统文化主张性本恶截然不同。17世纪的英国着名学者霍布斯认为,人类之初,人人按其“自然权利”生活,每个人都要尽一切努力,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去实现占有一切。人人彼此争权夺利,使得“人与人像狼一样”,整个社会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状态”。与此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性本善”,有善端者为人,无善端者为禽兽。这集中表现在孟子的四端说。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认为,尽管仁义礼智这四端是天赋,但要发展这些善端仍需后天培养,即存心养性。倘若人人存养并培养这些善端,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乐行伦洁、自然和谐。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民本”和“仁政”思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丘民而为诸侯而为大夫。”孟子又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民本思想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活便是普遍施行“仁政”。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也倡导“君臣有义”,并极力主张“以德行仁”,“以德服人”的治国方针。孟子认为,“以力服人,非心服也”,而“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曾对梁惠王说:“东方百里,可以为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义兄,出则事其长上,……仁者无敌,公请勿疑”。孟子认为,君王和贤能在位,主动施仁于民,便能使“士”、“商”、“农”、“民”各行各业人伦关系和谐,国家便能长治久安,便能达到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维权意识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尽管在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宝库里没有“维权”这个字眼,但有关人权的内容却相当丰富。

中国早在春秋时代产生了维权意识的萌芽,在近代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维权思想。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却发掘不出“维权”的概念,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在历史上,中国缺乏自决而独立的个人权利主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与家合一。家是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本形式,也是国家实施统治的基本途径。家长对家庭成员享有特权,并承担对家庭成员的义务。而个人从属于家庭,不是独立的生产者、管理者,也不是独立的经济利益的主体。个人在血缘纽带组成的家庭里从事劳动、劳动合作和社会合作,离开了家庭,个人便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在这样的经济形态里大讲人权,在人与人之间过多地划设此域彼疆之界,那么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连基本生存需要也难以保障。因此,人权和自由在近代西方“实贵于生命,乃不料在中国竟同无主之弃物!”政治上看,个人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具有“公民”身份。中国古代社会将社会成员分为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四大类,并将这四大类人之间的关系以忠孝悌信加以格化,个人因在上述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而具有不同的名分,应该尽不同的义务。从文化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里缺乏个体人的概念。儒家的人,是义理中的人,每个人的特征都由其所处的上述社会关系来定义,而且,个人从属于群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被认为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同一性。

维权的主体是人,维权是人的权利要求和权利积累不断增长的结果。如果将维权理解为人与人的一种社会关系的话,那么,这种关系必然是以权利主体的相对分离和独立为前提的,失去了独立而自决的人的存在,维权的概念便无从产生。

第二,在中国历史上缺乏作为法律权利主体的政治实体和集团。在中国古代,皇帝一人高高在上,其下皆为百姓。由于长期以来土地分散和沿袭遗产诸子均分制,土地难以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加之中国古代向来重农轻商,而商不隆则工不兴,社会资本也难以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另外,中国古代大兴科举,学而优则仕,减少了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政治实体和精神自由权、言论出版自由权的倡导者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因此,在中国古代,政治实体和集团之间的权利之争远不如古代西方国王与领主、国王与诸侯、市民与贵族、国王与教皇以及资产阶级之间的权利之争那么激烈,尚未达到非得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可的程度。

第三,中国古代缺乏对维权概念的现实要求。中国古代社会重视个人的平等权利。“四海之内皆兄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主张通过仁政和存养善性缓和并求得平衡。中国是儒学的摇篮,但儒学不是宗教,它既不信鬼神,也不信罪福,既不设教规、教义、教堂,也不要求作祷告和礼拜。正如美国学者尼恩·桑戴克在其所着《世界文化史》中所言:孔子不自称为神,“子不语怪、力、乱、神”,虽无后,其子弟亦未奉其为神;孔子不信鬼,他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不似大彻大悟,而是“学而不厌”;孔子不避世,他周游列国,求有所遇,有所变。儒学虽被称为东方的“圣经”,事实上,儒学只是中国周朝以来礼俗习传,它旨在教导百姓和君主应“修、齐、治、平”,且必求之于“格、致、诚、正”。这种礼俗习传决不会带来西方无以复加的宗教压迫。在西方,人权首先是对抗神权提出来的,由于受宗教神权的残酷压迫,西方人便打出人权的旗帜,主张人的世俗权利。从这一点来理解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维权的概念并变为人们奋斗的口号和目标是再也明白不过了。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古代中国在维权问题上与西方道分二途。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在于强调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此,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修己”与“利他”。在“修己”方面,儒家文化提倡安分、知足、摄生、反省、勤俭,强调为人要九思:视思明,色思温,听思聪,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利他”方面,儒家文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感,倡导克己、让人,提倡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人,而且时时要转过来看自己,乃至改变自己以适应于他人,即“反求诸己”,遇事要处理的尽善尽美,不留丝毫歉憾于心,亦即“尽在其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学说认为,在自然界发生变化以前,人可以对其加以引导,而在自然界发生变化以后,人则应随顺自然的变化,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很显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传统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方传统文化是“从身到心”的,强调向外用力。它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要求他人、社会和国家不得妨碍和侵害个人权利。为此,个人时刻从自己的权利出发,并时刻不忘去争人权。而中国传统文化是“迳直从心出发”的,强调向内用力。它以伦理为本位,要求每个人都应该“爱人”,即爱自己的亲人,并进而爱别人的亲人,如此,由近及远,更引远而入近。在这种文化氛围里,每个人都自觉地对旁人先尽义务,或许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所在,或许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统摄和提升人权的根本。

同类推荐
  • 聪明女人一定要知道的66个法律常识

    聪明女人一定要知道的66个法律常识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最新法律法规为您解答生活中应该了解的法律知识。恋爱中的花销属于债务吗?感情不和分居两年可判离婚吗?离婚时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可随母亲吗?怀孕或刚分娩后男方可以提出离婚吗?为公婆欠的钱,离婚时也要偿还吗?为什么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超过6个月违法吗?企业不签合同可获双倍赔偿吗?业主被盗物业要赔偿损失吗?景点逛少了,旅行社要赔钱吗?产品质量诉讼时效是多久?不给发票可以不埋单吗?网上证据公证保全才有效吗?婚纱照丢失,可获精神损失赔偿吗?实物与说明书不符可获赔双倍吗?赠品有问题也能获赔吗?
  • 家有律师

    家有律师

    未婚同居共同购房男友突然要分手,怎么办?年卡只用了一个月,美容店卷铺盖走人了,怎么办?职工在上班途中不慎摔倒,能否认定为工伤?……法治时代,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法律发生关系。本书针对常遇到而又很棘手的法律纠纷及问题分类阐述。案例典型、法条明晰、分析透彻,可谓我们家庭生活的好律师。
  •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夏商司法制度;周朝司法制度;秦汉司法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司法制度;隋唐司法制度;宋、辽、西夏、金司法制度;元、明、清司法制度。
  •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
  •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一部。
热门推荐
  • 富同学穷同学

    富同学穷同学

    10年前,穷同学、富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10年后,他们一个穷得叮当响,一个风风光光的,为什么?穷同学有一堆靠不上的朋友,富同学不断整合人脉。穷同学总是很倒霉,富同学总有好运气。穷同学上班=养活自己,富同学上班=投资自己。穷同学将课本还给老师,富同学不断学习提升。危机时,穷同学怨天尤人,富同学趁势赚钱。穷同学朝不保夕,不敢退休,富同学35岁年轻退休。该书涉及理财的方方面面,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例,展示了清晰的财富路线图。如果,读者对未来还有期待,就请翻开本书,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的及!
  • 精卫鸟与女娃

    精卫鸟与女娃

    怪事不断出现,一个名叫女娃的远古时代的女孩,还有一个被称作“烟鬼”的邪恶力量。一个古董乐器“埙”,一场惊险的海难,梦到一条流光溢彩的胡同。当谜题慢慢解开,六年级男生小瓦和小当有一天做了一个完全相同的梦,危险也在迫近,一旦踏入,小瓦和小当如何去帮助女娃和保护这个城市。梦醒后他们竟真的找到了这样的胡同,一处疯狂长高的草丛,他们就注定与远古的神话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了
  • 情感精华

    情感精华

    《微型小说·情感精华》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情感微型小说。正如狄更斯说:“感情是一切人相互依存的东西。”这些名篇佳作在情感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丰富情感、高雅兴趣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酒侠神医

    酒侠神医

    这个不算荒凉的小镇,一直沉寂着。突然有一日,有人打破了它的看似平静,形形色色的奇人异事,陆陆续续出现,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养的故事呢?
  • 校草爱上花

    校草爱上花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幻豪华之旅。如果喜欢请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谢谢:)这是一部极尽奢华的百万巨作,这里的人物衣饰,相貌,举止,气质世间罕见。出版的加QQ:296923669[注:编辑]博客:m.pgsk.com/邮箱:[email protected]一共五部:中国卷,日本卷,丹麦卷,英国卷,天界卷。
  • 九龙灵修

    九龙灵修

    传统的修真界,闯出一片天下!从传统的修真界,苍凉的思绪氤氲在晚霞中。冷酷无情的撕杀,冰冷的寒风吹过,屠戮一方的征途!不一样的“仙界”!无情的剑,开拓出一片疆土;有情的义,轻轻的拂过冰寒刺骨的长剑。晚风撩拨起寂寞的青丝,走向不一样的“仙界”,时间与空间的对撞,淡淡的血腥飘扬在晚风之中,一场杀戮的征程!
  • 每天读点经济学

    每天读点经济学

    你知道作为消费者,怎么做出消费决策吗?你知道作为厂家,怎么做出生产决策、怎么定价吗?你知道宏观经济是怎么运行的吗?你知道当前炙手可热的经济热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这些都是经济学的问题,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读过《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经济学是一门人人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每天读点经济学》,我们将带你畅游经济学的世界!
  • 一梦如是

    一梦如是

    为学武功,替师报仇,入少林,学武功,身兼少林武当两派之长。这和尚吃肉喝酒,这和尚窃玉偷香,这和尚誓拔天诛!这和尚恁地可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良田美商

    良田美商

    这老宅的人,写配方,一个比一个难缠。**卖野味,当她成了神秘富商,闲来无事教儿子一首打油诗曰:“天可靠,竟然重生在十五岁小姑娘身上,地可靠,不如自己可靠;山可恨,商人的本质,水可恨,不如你爹可恨……”踏马而来的某男瞬间黑了脸。给好处,我收着,倒也算爹疼娘护,要回报,你想多了。英姿挺拔,你那气死人的特俗照顾是怎么整的,纵身下马,脚蹬雪白的靴子来到她面前,成了孩儿他娘?摸着平坦的小腹神色忧桑:“罢了罢了,“李暖,你可愿嫁给我?”多年后,还是活生生的母夜叉。“为妻?”女子浅笑轻问。不过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再次醒来,吃我的,迟早让你吐出来,又有兄弟姐妹乡亲相爱,不怕你手段多,就不怕你不敢来。富人跌倒一起踩,好在人品还在,穷人翻身大家看,好多人一不小心看出了红眼病,调教聪明大哥,这还得了,下猛药狠狠治!“此生我只娶一人为妻,而且还一不小心开启了升级模式,不是你。”他神色阴沉。定规矩,改家风,上山能采药,被跳楼大妈砸死,下厨能掌勺……她不禁感慨,有种好女人,家里虽然穷得响叮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可为什么……养个乖儿子,记忆还有,打造花果园,搭建育药房,带领一家人努力奔小康,开了养生堂,涉猎医药业……她几乎跳过所有步骤,斗得过小三!李四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从前避之不及的亲戚纷纷上门,我一定会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的……”村长带头凑热闹,让她做了两个月见不得光的鬼魂,升官发财耍手段,不过在李暖眼里,再不开挂复活我,这都是小儿科,她能在商场之中混得风生水起,出门逛街,还能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发家致富不容易,嘴里讲着礼教道义,却行着强盗之事,凭她养生大师的心态,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教导弟弟妹妹,都欺负他爹李德看重亲情,莫有不从,唯一不方便的就是这名声不正,不过有李暖在,怎么会让他们如意?老太太不问世事,怨魂变厉鬼。“不嫁!”斩钉截铁,起身进屋。*原来,孩儿,革命尚未结束,还需继续努力!儿子他爹,一代养生大师李暖却遭遇天降横祸,你到底在哪儿呢?那什么净莲大师,老太爷不待见李德这个小儿子,大伯是个混不吝,厉鬼就要升级变夜叉了,二伯脸皮比墙厚,二伯娘更是要钱不要命的铁公鸡……哦,想起来了,改造包子爹娘,五年期限尚未到……某人,儿子你就甭想抢了,卖瓜果,娶一送一多划算,不行?那你就一辈子憋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