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5700000006

第6章 关键过程和参数

自然流域的碳循环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主要来源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有机物质(OM)。产生的一部分有机物质(OM)可通过根际处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直接形成土壤有机质(SOM),或者储存于活生物量中直到植物腐烂。在土壤形成期间,有机物质在富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回归大气。有机物质在厌氧土壤中矿化产生甲烷。当从土壤缺氧部分扩散到富氧部分时,甲烷被甲烷氧化菌氧化。在高地土壤中,高排水常常促进形成了好氧条件和有氧甲烷的氧化。一般来说,排水良好的土壤扮演着大气甲烷的汇(康拉德,1989年)。在低地土壤,由于排水有限,缺氧条件占据优势,甲烷的产量可能高于甲烷的氧化量。所以,这些土壤多表现为大气甲烷的源(见图3)。

Uplandsoils高地土壤

Lowlandsoils低地土壤

River河流

OrganicandInorganicCarbon有机碳和无机碳

Carboncycleintheaquaticecosystem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Organicmattermineralization,Primaryproduction,CH4oxidation…)(有机质矿化作用,初级生产,CH4氧化……)

SoilOrganicMatter土壤有机质

Sediment沉积物

Keppler等人(2005年)称在有氧条件下植物可能产生甲烷,但是此过程的发生和程度尚未确定(Houwelling等,2006年;Kirschbaum等,2006年;Dueck等,2007年)。

不同的碳成分(有机碳和无机碳)通过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到达流域的水生生态系统(河流、湖泊和湿地)。二氧化碳和可溶性无机碳既可能被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所消耗,也可能按照图2中所示的途径循环。甲烷既可在水体中被氧化,也可排放到大气中。当有机碳在水或沉积物中呼吸的时候并以二氧化碳和甲烷形式释放时,先前可能长期存储在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有可能释放到水生生态系统。没有排气的部分则被埋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或输送到海洋(科尔等人,2007年)。

已经有研究评估了流域范围内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生生态系统排放二氧化碳差异显着性。在一些温带和热带流域,研究表明水生生态系统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周围的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基本平衡(Cole和Caraco,2001年;Richey等,2002年)。

水库途径

淡水水库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产生于水库蓄水期间水淹植物和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以及水库中产生的或从其流域输送至水库的有机物的分解。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二氧化碳在水体、水淹土壤和水库沉积物中产生,并被水库透光区的初级水生系统生产生物消耗。甲烷是厌氧条件下产生的,主要产生于沉积物;一些在富氧条件下的水和沉积物中甲烷被甲烷氧化菌氧化为二氧化碳(图4)。甲烷和二氧化碳从水库排放到大气中的途径包括:(1)来自浅层水的气泡通量(水汽);(2)水库水面的扩散通量;(3)通过植物枝干的扩散;(4)大坝下游靠近大坝的排气;(5)沿大坝下游河道的扩散通量(图4)。

FluvialOM水生的有机物质

1.BubblingCH41.鼓泡CH4

2.DiffusivefluxCO2CH42.扩散通量CO2和CH4

3.FluxthroughmacrophytesCO2CH43.通过大型植物溶化CO2/CH4

4.DegassingCO2CH44.CO2和CH4排气

5.DiffusivefluxCO2CH45.扩散通量CO2和CH4

FloodedOm水淹有机物质

soils-土壤

plantmaterial-植物材料

wood-木材

Methanogenesis甲烷生成

AerobicCH4oxidation富氧CH4氧化

oxidationO2O2氧化

关键过程

基于淡水水库温室气体状态工作组的指导原则,本文确定了温室气体显着排放的关键前兆,并重点关注热带和亚热带水库。所以,本节阐述了在此类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参数和过程,但是不包括可能出现冻土、冰盖或较大泥碳储量的高纬度地区的水库的特定储存条件。

影响温室气体向大气排放的关键过程如下:

I.向水库或其沉积物提供有机碳的过程:

a.通过地下水、溪流和河流进行的有机物的输入,取决于流域内排气量和有机物质含量。

b.生长于水中或水面、水库消落区的水生植物、附生藻类和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取决于营养和光照的供给。

c.蓄水期间活植物体、枯枝落叶和土壤中陆地有机物质的携带。

II.有利于产生可溶性二氧化碳和甲烷条件的过程:

a.进入系统的不同类型的有机物的分解,取决于当前有机体、温度、溶解氧和营养物质。

b.和物理分层、温度、有机物质量有关的沉积物和水体的缺氧现象。

III.影响水库中可溶性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布的过程:

a.导致二氧化碳和甲烷向表面运移的混合和输送过程。

b.通过溢洪道或水下涡轮机排出。

c.水体或沉积物内的甲烷氧化,取决于物理分层、溶解氧、光抑制、营养水平和温度。

d.水库水体中透光带的初级生产消耗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主要取决于光照和养分的可供给量。

IV.水库、下游河道和大气之间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途径:

a.水汽(鼓泡)

b.通过植物枝干输送

c.大气与水库或下游河道之间的气体扩散交换

d.水流在溢洪道中和通过涡轮机后立即排气

V.导致二氧化碳和甲烷从水体上部向大气释放的过程

a.死亡的挺水植被的有氧腐烂

b.白蚁活动释放的甲烷

c.消落区植被火灾消耗

关键参数

改变这些过程速率的关键参数包括如下:

I.调节像有机物产生、呼吸作用、甲烷生成和甲烷氧化这样的生物过程速率的参数:

a.溶解氧的浓度

b.水温

c.水和沉积物中有机物浓度和C/N、C/P和N/P比值

d.营养供给

e.光照

f.水库和水库消落区内植物、藻类、细菌和动物的生物量

g.甲烷浓度(甲烷氧化的基质)

II.调节大气和水库或下游河道之间的气体交换的参数:

a.风

b.降雨

c.河流和溪流的流速

d.表面温度

e.水中密度分层的稳定性

f.水深和水深变化

g.水库中水的驻留时间

h.通过水库排放口放水时静水压力的降低

i.和堰坝等附属构筑物相关的坝体下游湍流的变化

所有的参数和过程必须置于特定的地理和时间背景下,并通过一个区域基础来表示。因此需要准确的信息如高地流域的区域范围、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水库和下游河道内水生生物栖息地区域范围随时间的变化、水库水深等,也需要蓄水前该区域的陆地碳储量和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信息。

同类推荐
  •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旨在追寻南水北调工程历史的渊源,回顾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2002年动工建设期间的历程;介绍南水北调总体布局和东线工程规划,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东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尤其是对江苏的影响,阐述江苏受水要领,并回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探讨东线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的主要方面,以答谢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关注。
  • 电力知识

    电力知识

    本书对电力技术、生产建设和技术经济等知识,以及当代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和电力科技的新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知识面宽、通俗易懂,可作为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了解电力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的“入门”读物。供学习参考。,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职工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更好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特编写出版《电力知识》一书
  •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系于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没有无法保障的安全,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毒猪油事件,“口水油”沸腾鱼 ,陈化粮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这些事件让人胆战心惊,举国上下人人自危。安全的隐患随时都像凶残的野兽张着血盆大口,盯着我们麻痹的神经,脆弱的肉体。人命关天,国运所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本书精选目前比较流行的多款新型摩托车故障为例,详细介绍了故障的诊断思路及检查方法,分析故障产生的根源,讲解故障排除的方法,让读者分享维修实战过程,学到故障检修的经验与技巧。
  • 古代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抗大运河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非常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益处,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销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销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销售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个有理想的销售员都渴望成为名副其实的冠军。可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现实中仍有许多销售人员的业绩不尽如人意,他们与销售高手相差悬殊。有调查发现,通常那些超级销售员的业绩是一般销售员的300倍。在众多的企业里,80%的业绩是由这20%的精英销售员创造出来的,而这20%的销售员也并非天生就是销售冠军,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就在于他们拥有迈向成功的方法。
  •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韶华江山赋

    韶华江山赋

    十年前她从现代穿越至异世,助心爱之人一统江山,却惨遭背叛,命断悬崖。十年后她命丧九泉,却在另一副驱壳里获得重生。为复仇,她竟扶持自己的面首夺取帝位。但命定为“帝皇星”的面首,又岂会真的仅仅只是个面首?十年一梦,从苏醒的这刻起,属于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 赢在变通

    赢在变通

    学会变通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个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主动将变通思维融入工作,以变制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让变通成为习惯。本书引用大量的企业案例,加上精彩、深刻的哲理评析,为中国企业培养具有变通思维品质的人,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和培训方案。
  • 御蝶倾城

    御蝶倾城

    一场灭门之灾,让她失去了一切。心爱之人背负最大嫌疑,却神秘失踪。她落崖被救,却无法释然心中刻骨铭心的情感以及背负的血海深仇……秦枫为了当初的承诺,忍辱负重,守住她的身世之迷。可是,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悄悄展开,这个秘密究竟还能维持多久?欧阳澈本不属于江湖,却为了她多次涉险,最终选择了自己一直逃离的宿命……一把御影剑,揭开了她身世的真相,而她却身中蛊毒,几乎错杀了心爱之人。梦醒后,局已定,她又该如何面对他……一把剑,一段情,一份恩怨,数度缱绻。缘来缘去,最终是谁能得到隽永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本书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独特而对学生有用的鉴赏方法,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几个亮点:一、在鉴赏高考诗歌时采用“以诗证诗”的方法,即利用甲诗人的A诗印证其B诗,或者用甲诗人的诗印证乙诗人的诗。二、用丰富的诗例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进行类型化分析。两位作者在赏析诗歌时,总是先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诗人情感进行类型化梳理,比如一个意象通常会表达哪几种情感。三、精美、灵动、诗化般的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了该书的一抹风景。赏析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美,似具于丹之风。
  • 红颜孽缘鸳鸯锦:弃妃不争宠

    红颜孽缘鸳鸯锦:弃妃不争宠

    穿越就穿越,居然代替别人嫁给王爷。可是。。。王爷居然已经有了十五个老婆!!乖乖……好吧,只要有我的吃喝就成,管他什么王爷不王爷。可是命运似乎不那么安分,这些个女人总要唱几出不平常的曲调。。。于是阴谋慢慢袭来,日子越来越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