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100000020

第20章 (1)

第十章 (1)

谈友谊的真相

对于一个人所喜爱的东西,无疑包含了这个人所感兴趣的所有事物。人们会对坏的事物感兴趣吗?不会。那么他们也不会爱坏的事物;他们会对在任何方面都与自己无关的事物感兴趣吗?也不会。他们不会对这些事物有兴趣也不会爱它们。那么,排除这些剩下的就是他们会对好的、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感兴趣,那么自然地他们也会爱这些事物。那么,当人们了解了有关好的事物的情况后,也会懂得如何去爱他们。

但是,当一个没有把好的事物从坏的事物中区分出来的能力,或者没有能够把那些不好不坏的事物从好的事物或者坏的事物中区分出来的能力,那么,他又怎么会有能力去爱呢?因此,只有明智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爱的能力。

“怎么会那样呢?你怎么会承认自己愚笨呢?”我对你感到惊奇,因为你一开始就承认了你的愚笨。那你为什么会愚笨呢?“是因为我缺少了某样东西。”这样东西是什么呢?难道你不能用你的感觉来区分外部表象吗?难道你不能给你的身体提供营养、衣物和容身之所吗?“不是”那你怎么会承认自己是愚笨之人呢?那是因为你经常为外部表象所困扰,被他们的易使人信服的说服力所征服。有时候你认为这些事情是好的,可是当你重新思考后,这些毫无改变的事物对你来说就成了坏的事物;再到后来,你可能会认为它们其实是不好不坏的。总之,就像你所承认的那样,你的愚笨来自于你的痛苦、恐惧、嫉妒、因惑和变化。

如果你对财富、快乐或者是一句话一时认为它们是好,一时认为它们是坏,难道你对它们的爱也不是多变的吗?对于同一个人,你不是一会儿认为他们是好的,一会儿主为他们是坏的,一会对他们友善,一会又对他们充满敌意,或是一会儿表扬他们,一会儿又谴责他们吗?“是,我承认我有这样的情绪。”好,那么你认对于个常常受骗的人来说,他能真正的把别人当为朋友吗?“当然不会。”一个三心二意、变化无常的人会对他的朋友友善吗?“不,他不会。”那么,如果一个人先责备某人,再去赞美某人,他是对别人友善吗?“不是。”难道你没有看过小狗们彼此摇尾玩耍吗?当你看到的时候,你可能会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太友善了,没有其它什么能比得上的。”但是,如果你扔一块骨头给他们,你就能清楚地看见它们之间的友谊等于什么。同样的,在你与你的儿子之间,只要放上一小块土地,你就会发现你的儿子多么希望马上将你埋掉,而你又多么希望你的儿子赶紧死去。然后,你又会说:“我的儿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啊,他居然一直希望我去死。”如果在你们之间,放上一个漂亮的姑娘或是一点荣誉和危险,你们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为此失去生命的时候,你就会说阿德门托斯 的父亲所说的话:“因为生活给了你享乐而欣喜不已,你认为你的父亲不也是如此吗?”当他的孩子还小的时候,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吗?难道在孩子发烧的时候,他不是痛苦得想代替他生病吗?然而,一旦遇到了考验,你瞧瞧他们都说了什么话?难道阿特俄克勒斯和波利尼克斯 不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吗?难道他们不是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吃喝睡觉、一起长大的吗?难道他们不是经常亲吻彼此吗?我想任何一个曾见过他们以前的生活的人,都会觉得哲学家关于友谊的理论完全是悖论吧,甚至因而嘲笑他们吧。但是,当王权被放在了他们之间,他们就像小狗为争抢骨头那样来争抢王位:

阿特俄克勒斯:你会站在城堡前的哪个位置?

波利尼克斯:为什么这么问?

阿特俄克勒斯:因为我要站在那里杀了你。

波利尼克斯:我也如此。

看吧,这就是他们的愿望。

我们不能被这个普遍原则所蒙骗了:每个动物最热衷的还是他们的自我利益,其它任何事物都比不上。因此,对于那些会阻碍到他自我利益的事物,他都会憎恨、诅咒,就算是父母、兄弟、孩子、爱人或情人都是一样。因为,他的本性就是爱自己甚于一切,然而,父母、兄弟、亲人或国家都阻碍了他的利益。亚利山大不也是在他的爱人死去以后,焚烧了爱斯克拉庇俄斯 的庙宇吗?因此,如果你既想要保全你的利益、又想要保全你的美德、父母和朋友,那么你就必须把这一切放在天平的同一边。但是,如果你把你的利益和父母、朋友、国家和美德分开了,各置一边,那么所有后者会因为他阻碍了你自身的利益而遭到抛弃。

如果一个人是在能说“我”和“我的”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必然是他所倾向的地方。一个人认为与自利益相一致的东西在哪里,那么他的支配力量也就在哪里。如果他认为的与自己利益相一致的东西存在于肉体或是意志之中或是外部事物之中,那么他的支配力量也必然存在于肉体或意志之中或是外部事物之中。因此,只有“我”处于自己的意志所在之处时,我才能因为我的利益保持我的忠诚、谦逊、忍耐、克制、积极合作和维持关系,惟有在这时,我才履行我作为朋友、儿子与父亲的身分。但是,当我把“我”和那些可敬的事物分放在天平的两边,我们就为伊壁鸠鲁 的论断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证据。因为他说:“那些可敬的事物根本就不存在,就算存在的也只对人们有利的东西。”

所以,不要对任何友谊轻下结论,不论看似他们兄弟间、朋友间多么同心同力,还是他们以神的名义起誓彼此间决不分离。因为坏人的灵魂和理性的主导原则包含了太多不可信、不安全的因素。他们不会遵循特定的原则,随时都可能有会屈从于对他们有利的事物。

如何才能看清友谊呢?你只需要检验一下他们是把自身利益放在外部事物之中还是意志之中。如果是外部事物,他们就不能称之为朋友,因为他们并不可信赖或是坚定或是勇敢或是自由,他们的利益才是首位。但是,如果你看到某人把自我放在了意志之中,正确地对表象加以利用,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地称他们为朋友,不论他们是不是你的父亲、兄弟还是长久交往的朋友。也可以称他们是忠诚的、正直的人。因为,如果你在忠诚正直之中都找不到友谊,那么还能在哪里找到呢?

“但是,长久以来他一直都很关爱我,难道这不是爱吗?”人啊,你怎么会知道他关心你的目的在哪里,不是像关心他的鞋子和马儿一样呢?你怎么会知道当你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以后,他不会像抛弃那些失去用处的器皿一样抛弃你呢?“但是她是我已经生活在一起多 年的妻子啊。”那么,你有想过尤丽菲勒和恩菲阿劳斯在一起生活了多少年吗?她还为他生了许多孩子呢,可是一条项链就毁了一切。“一条项链,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人关于项链那类东西的观点,那是一个残酷的存在,它切开了丈夫与妻子之间的爱,也毁灭了一个女人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权力。

所以,对于那些急于成为别人的朋友的人,或是让别人成为自己的朋友的人,你们都要摒弃这些判断,痛恨这些想法,把这些观点从精神上消除。当做完这些事情后,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益处:

首先,一个人不会再自我斗争,也不会在埋怨、悔恨、责备中生活;

其次,他会知道怎么面对不同的朋友,对于那些类似于自己的人,他会诚实坦率,并真诚的以朋友对待;对于那些与自不同的人,他也会忍让、温和、亲切,宽容。他会像是宽容一个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犯了错误的人那样谅解对方的无知。他会践行柏拉图的名言:每个灵魂都是不情愿地丧失真理。所以,他对待任何人都不会粗鲁无礼。

但是,如果你做不到这些,你们可能是父母兄弟,你们也可能会做朋友之间那些一起喝酒、居住、出海的事情。是啊,但是蛇也是这样的。可是它们成为了朋友了吗?决没有。那么你们也不会成为朋友,除非你摒弃了你脑子里面那些残忍而可恨的想法。

守护自己孤独的心灵

“什么是孤独呢?”如果一个人处于无助的状态,这个人就是孤独的。所以,一个人单独相处,他不一定孤独;一个人处于人群之中,也不一定不会感到孤独。

当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兄弟、孩子、爱人,尽管我们还是居住在罗马,还有一大群人围绕着我们,还有可能有一大群奴隶,但是我们还是会感到自己被孤独地抛下了。因为根据这个概念表述,所谓“孤独的人”就是无助的人,是在那些想伤害他的人面前完全暴露的人。所以,当我们在旅途中或是遇到强盗时,我们就会感到孤独。因此这个时候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忠诚的、正直的、能帮助我们摆脱孤独的人,而不是你在你的面前看到了一个人。

如果独自一个人就能使全孤独,你可能会说甚到是宙斯本人在世界大火中 也是孤独的。有人这样描述在大火之中和之后的孤独:宙斯总是报怨着自己多么悲惨,他说:“我失去了赫拉,失去了雅典娜,失去了阿波罗,也失去了兄弟和子孙后代,我的亲人都失去了。”这些人之所以会这么设想,那是因为他们独自一人如何生活,他们总是从一种自然法则——人们需要结成群体、相互关爱的生活方式——出发,或是从人与人之间交流所产生的乐趣出发。

但是,每个人都应该作好准备去面对孤独,要能在孤独时自我满足,像同伴一样与自己交谈;甚至像宙斯那样依靠自己获得安宁,沉思于他自己的统治,沉浸在专属于自己的思考之中。因此,我们也能与自己交谈,也不会离不开他人或是需要他人的陪伴,也不会因为在孤独中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消磨时光而心烦意乱。致力于观察与我们有关的一切事物;想想我们以前处理周围发生的事情方式,思考一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现在的处境;研究那些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东西,我们要如何治疗它、根除它。如果这些事情之中的任何一个需要改善,那就根据理性——内在于它们之中——使之达到完美的状态吧。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某男:“本王是中媚骨了。”某女:“扯淡,第一次是媚骨,第二次,第N次,还有这次你哪中媚骨了?”某男笑笑:“长效媚骨啊,时不时发作一次。”成亲一年,打打闹闹也还算恩爱,谁知竟是一场‘错把丑女当貂蝉’的大乌龙。真相揭穿,日日冷落,他却不愿撇清关系,OK,休书她来写,从此老死不相往来。时隔多年,喜迎第六春,却遭前夫横阻。看着血泊中的新郎官,女人瞬间炸毛:“晋王,你他丫已经毁掉我五桩婚了。”“怀着本王的孩子,你还想嫁给谁?”阴霾视线定格在那略凸起的小腹上。某女微愣三秒,一把掀起自己的衣服:“是肉,肉,我自己的肉。”
  • 安琪拉的另一半脸

    安琪拉的另一半脸

    这个多变的女孩,究竟是要当公主?还是要当灰姑娘?井明月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很臭屁地说道:“魔镜魔镜我郑重地告诉你,全世界只有井明月才是最美丽的公主!那个叫白雪的根本不算什么,哈哈哈……”啧啧,听听这个恐怖女人的笑吧,就这种笑声,也敢说自己是公主。
  • 替嫁觅良缘

    替嫁觅良缘

    九宫秋秋只因为到了及竿之龄还未见葵水便被下人传为“石女”,又因从小偷练蛤蟆功还未到第十重所致脸形身形皆浮肿,貌似站着走蛤蟆,故有“蛤蟆夜叉”之名。家中的四个姐姐四个妹妹,早就嫁的嫁,订亲的订亲,只有她无人问津。本想着如此刚好,家中无兄弟,不用嫁人了守在家中孝顺父母,却未料到早就在腹中时,父母为她定下了亲事。若是平常百姓家也就好办,上门杀它几回保证亲事就黄了,可对方却是京城里有赛“潘玉”美名的凤王爷。老天,这下,是个难解决的大麻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语言的陷阱

    语言的陷阱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言语等,都将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现实生化出发,对商务礼、职场礼仪、社交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用餐礼仪、说话艺术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礼仪常识进行详尽地阐述,帮助读者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 农女的如意庄园

    农女的如意庄园

    上有眼睛不好使的奶奶,中有软弱无能母亲,下有一个两岁的奶娃弟弟。穿到这样的一个家庭,她,欲哭无泪。一到雨天,外边下雨,家里下雨,冷不防摔一跤,鞋破脓流。一无所有的家庭,餐餐野菜。没房咱想法盖,没田咱想法买,没吃的咱挣钱!可是,为嘛好不容易一切都变好了,她也成了小富婆了,那个渣爹竟然带着女人回来了?!且看她凭着这21世纪的文化精髓以及新新人类的无穷智慧,如何斗智斗勇的拼搏自己所要的生活吧!
  • 走在我身后

    走在我身后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

    换言之,在这九年期间,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多有反映。长征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重点战役几乎都有所反映,周恩来在重庆前后计九个年头。诚如我当年写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周恩来在延安以及其他地方的活动,自周恩来逝世三十多年以来,略述或不述;二、全剧笔触的核心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经与金冲及、冯蕙、廖心文、黄允升以及李准、仲呈祥、李硕儒等协商:一、全方位反映周恩来在重庆的战斗生活。为此,他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同时,他在重庆期间指导党的地下工作、与中统和军统斗法等所显示出的机警、灵活的胆识就从略了。在这期间,但没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长征的电视连续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