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7200000018

第18章 桓温北伐

石虎和他的儿子们都死了,后赵算是彻彻底底灭亡了。苻健在关中建立了前秦政权,于公元352年正式称帝。前燕在慕容儁和慕容恪兄弟的带领下击败了段龛,成功夺取了青州,国力蒸蒸日上,东晋也平定了王敦和苏峻的内乱,形势比起之前貌似好了不少。

在苻健建国后不久,盘踞巴蜀一代的成汉帝国已经被东晋灭掉,灭亡成汉帝国的人——桓温。

桓温,字子元,汉族人,东晋杰出的政治家和权臣!他早年曾经立下赫赫战功,晚年有篡位的野心,但是没能实现!

桓温并不是跟石勒一样出身草莽,却也不是东晋的高等门阀,他的父亲桓彝曾经是东晋的一员大将,于苏峻叛变之时,被苏峻的部将韩晃和泾县县令江播杀害,长大之后的桓温立志为父报仇!

不过,等到他长大之后,仇人韩晃和江播都已经死了。可是,桓温还是不死心,抱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想法,桓温怀揣利刃来到了江播的灵堂,趁人不备就手起刀落,斩杀了江播的三个儿子,制造了震惊天下的血案!也许是当时东晋的法律不健全,也许是大约江播的名声的确太差,桓温的报仇行动,不但没有给他招致杀身之祸,反而为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江东一代人人都竖起拇指称他是孝子,官府也没有追究。

这件事情之后,桓温声名鹊起,不久之后居然被晋明帝看中了,还把自己的女儿南康公主许配给他,桓温就这样成了当朝驸马!

当上了驸马之后的桓温,事业开始走上坡路,先是做了琅琊太守,然后是徐州刺史。当时,太后庾氏家族可以说是只手遮天,连乌衣巷的王家也被他们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权臣庾翼在把持朝政多年之后终于一命呜呼,朝廷为了控制庾家的势力扩张,让桓温接替庾翼当上安西将军和荆州刺史。

此时位于益州腹地的成汉帝国建国也有一段日子了,朝政越来越腐败不堪,民怨四起。桓温在荆州待了一段日子,整顿内政,恢复生产,积谷囤粮,把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在得到成汉帝国内部混乱的消息之后,觉得灭亡成汉帝国的时机已经来临,上表皇帝要求讨伐!

当时朝廷之中的很多大臣都不同意,和当年司马昭讨伐蜀汉一样的理由,全认为益州地区道路艰难,恐怕得不偿失!但是桓温坚持己见,并最终得到了皇帝的同意!

公元347年3月,桓温亲自率兵攻击成都,当时成汉帝国人心离散,将领们根本无心抵抗,桓温三战三胜,包围成都。成汉皇帝李势被逼无奈出城投降,桓温把他生擒,送到首都建康!整个战役历时四个月,从此之后,桓温的名声就更响亮了。

桓温声势大振,顿时引起了朝中恐慌。由于桓温镇守的荆州面积占了东晋朝廷的一小半,此时兵力强横,朝廷怕他变成另外一个王敦,于是升任殷浩为扬州刺史,让他们相互制衡!

桓温知道殷浩是个庸才,也没有把这厮放在眼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听说石虎病死,后赵帝国内部混乱,互相攻打,中原又出现了前秦和前燕两个小国家,正打得不可开交。他认为北伐复国的机会来临了,立即上书给皇帝,但是奏章上去两年居然没有下文!

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当时东晋名义上是个统一的政权,实际上内部割据势力非常严重。为了防御来自四面八方的敌国,所有的刺史都是手握重兵,对中央政府的指令要么不闻不问,要么阳奉阴违,总之都是尾大不掉!桓温本来就立下了大功,如果再让他北伐成功,东晋朝廷岂不是他一面独大!

根据史料记载,桓温其实没有真正救民于水火的想法,他的北伐只不过是为了在朝廷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以便于独掌朝纲。可是在朝廷内部,很多其他权臣跟他想法一样,互相制约,所以桓温的奏章根本得不到回复。

在这种情况下,俨然在荆州地区形成了独立王国的桓温也懒得再跟朝廷废话,既然没有答复,我也就不等你的答复了,我自己有兵有粮,难道还缺你一道圣旨!他打算单独采取行动,把中央政府扔在一边。

中央政府可不愿意他这么做,一直以来,他们都倚仗殷浩来制约恒温,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中央和恒温也只维持名义上的君臣关系。恒温处于一种半独立地状态,只差没给自己脑袋扣上一顶皇帝的帽子罢了。

当时晋明帝司马绍驾崩,小皇帝司马聃刚刚九岁,朝政自然把持在权臣手中,恒温屡次上书,司马聃的回复就三个字——不同意!

公元351年,十二月十一日,恒温的暴脾气上来了,管你同意不同意,老子就是要北伐,在上了最后一道奏折之后,就带着四五万人马顺长江而下进驻武昌,战事一触即。大家觉得恒温不像是要北伐,有可能是要南下呀!南下不就是造反吗?又是一个王敦!

自从王敦政变之后,武昌几乎成了东晋百官的噩梦!

殷浩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向皇帝递交了辞职信,他觉得桓温的这次军事行动可能与自己有关,如果自己离职,桓温的怒火有可能就会得到平息!

当时有人劝阻殷浩,说他辞职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到时候桓温一家独大,皇上肯定要被架空。而对于桓温的北伐,朝廷中没有一个同意的,因为大家认为如果他取得了实质上的胜利,司马家的朝廷就会不复存在,北伐复国等于灭亡司马皇族!

吏部尚书王彬请相王司马昱给桓温写信,并且表示如果司马昱写信不管用,那就让皇帝也来写一封,反正无论如何一定要停住桓温的马蹄,不能让他随随便便踏上征途,咱们宁可不复国,也不能看着权臣做大!

当时司马昱已经决定,自己先给桓温写一封信,如果他同意停止进军,那么相安无事,如果他不同意,东晋的中央军就要以平叛的名义对桓温发起攻击。

在这封信中,司马昱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并且表示虽然北伐势在必行,但是需要一个适当的时机,现在粮草不足,军心不稳,不是动手的时候,希望桓温不要对中央政府有什么猜忌!另外,还很含蓄地说明,如果桓温着手北伐,很有可能被别人误会成为反贼,到时候后果自负!

桓温看完信之后,怅然若失,一种无力感从足底升起,他叹息一声,立即下令撤军。他知道自己就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

一年之后,东晋政府派出殷浩进行北伐,这时候后赵帝国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形势也基本上稳定了下来,北伐最佳的时机也已经错过。桓温当然生气,他知道朝廷阻止他北伐,是他怕趁机称帝。但如果殷浩北伐成功,难道就会做一个忠臣吗?不过桓温也知道,殷浩不可能成功!

果然,没多长时间,殷浩的北伐军就被前秦帝国打败,狼狈逃窜了回来。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中央政府只能把殷浩贬为庶民以平民愤!

现在到了桓温发挥的时刻了,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权臣都不可能再阻挡他的步伐。公元354年,二月,坐镇荆州的征西大将军恒温,再次上表请求北伐。他只是上表,根本不管皇上批不批,你批我也去,不批我也去。

后赵帝国已经灭亡,前燕帝国路途遥远,桓温的北伐目标仍然是盘踞关中的前秦帝国!

桓温分兵两路,水陆并进,水路逆流而上,出武关,越秦岭,直取关中。陆路由梁州刺史司马勋率领,出子午谷,扫清长安西部的重要据点,有点当年魏延子午谷战略的意思!

桓温终究是比殷浩要强多了,大军刚刚出动就生擒了前秦帝国的荆州刺史郭敬!然后兵锋直指蓝田县南部!前凉帝国也趁机派出军队,攻占前秦帝国的领土瓜分关中。

在这种三面受敌的形势下,苻健派出了精锐部队前往抵抗,太子符苌、丞相符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符菁率兵五万,前往峣关集结,准备对抗恒温的主力大军。

四月二十二日,大军集结完毕,恒温首先发动攻击,两军大战。苻健的三儿子苻生单枪匹马,冲锋陷阵,在万马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比长坂坡的赵云还猛!苻生是个独眼龙,性情残暴,打起仗来不要命,在这次战役之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恒温也不是吃白饭的,打仗玩的是战术,苻生就算是楚霸王附体,又能怎么样?在桓温的指挥之下,晋军最后还是大获全胜,前秦兵团大败。

紧接着,桓温的老弟桓冲又在白鹿原击败了前秦宰相符雄,势如破竹,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推进到了灞上。灞上这个地名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就是项羽摆鸿门宴的地方,刘邦的军队也曾经在这里驻扎!距离长安城仅有二三十里的路程!

前秦帝国命悬一线,不少人认为铁定要亡国了。当时关中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苻健花了很大力气也才拼凑出四万人马,而这已经是倾国之兵了。如果这一次再战败,一切都将化为尘埃!

他分出老弱残兵六千人守城,然后派大司马跟符苌会师,准备来一场大决战!

桓温一系列的胜利,激发了晋朝人民的爱国热情,长安附近的郡县全都向桓温投降!人民几乎都认为,晋朝马上就要统一全国,苦难的日子就要过去了。

可是桓温让大家失望了!

送走了归降的老百姓们,桓温陷入沉思。夜幕深沉,远处的长安城灯火连绵,灿若星河。八百里秦川啊,谁得到它就得到了帝王的资本,秦朝以此为资本统一天下,刘邦以此为资本建立汉朝四百年江山,我桓温是不是也快要坐上皇帝的宝座了呢!

他转念一想,苻健既然已经决定拼命了,前秦帝国集结了最精锐的军团。如果自己和他展开决战,一旦失败,自己可能老本尽失,还可能连名声都毁了。

桓温已经在考虑见好就收了!

同类推荐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热门推荐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第一杀手:逆天小病妃

    第一杀手:逆天小病妃

    她,曾经是现代黑道上排名第一的杀手,如今却穿越沦为夏府人人唾弃和打骂的小贱种、病秧子。个性桀骜不羁的她,怎会甘心如此卑微地活着,任人践踏和蹂躏?当漆黑冷冽的眸子一睁,病秧子便变成一个惊世骇俗的小天才,光芒乍现,霸气尽露!他,是身份尊贵的二皇子,天赋异禀,同时也是苍茫大陆上闻名遐迩的修炼怪才,一场怪病,让他与身为“病秧子”的她结成连理,从此他们共同上天入地,生死相随,一生一世一双人。
  • 史上处世非常道

    史上处世非常道

    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本书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 
  • 浩气天魔

    浩气天魔

    在林无上15岁的时候,无上接过家族使命:镇压大元朝气运,修炼浩然之气,成为下一任林家家主。而他父亲则因为用自己的气丹压住大元朝气运,替自己的孩子争取了三年的时间,为大元尽了最后一份力死去了。从父亲的安葬中,无上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世态炎凉。卖掉了祖宅,安葬好自己的父亲,无上带着收养的妹妹、老仆林伯在哀牢山脚下搭起简单的三间茅草屋开始在此为父亲守孝三年。通络圆满的他,却无法修炼出气丹,反而需要妹妹用气丹照顾他。本来是读圣贤书、通圣人礼的小小书生林无上,因为家族这一场变故,彻底爆发了,开始志与强,誓要弃文从武。
  • 异世剑修

    异世剑修

    修炼至强法诀“不死不灭无上剑体”的地球修士尹欢,穿越时空,附身仙剑门外门弟子,依靠前世强横的法诀,硬是凭一具废材之躯,成为横行天下的绝世高手!只手遮天,翻云覆雨!有些男人无论身处何方,永远光芒万丈,像一轮太阳!尹欢:“穿越之前,我是剑修最强者!穿越之后,我依然要屹立于世界之巅!”
  • 北大路宾馆

    北大路宾馆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她以为自己遇见鬼了,没想到捡到一个武功高强的帅哥,她以为他失忆忘记了所有就会乖乖呆在自己身边当保镖,没想到他竟然和那个杨氏下一代继承人长得一模一样的。他本是现代含着金勺出生的少爷,却阴差阳错的在古代做了一代官爷的大公子,再回现代已失去所有的记忆,成了霸道多变的大小姐的保镖。
  •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吕巧菱,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母亲,一直摸爬滚打在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线。兼之孩子从小“顽劣成性”,又练就了一身与特别淘气孩子相处、引导、教育的方法。现在孩子在重点中学学习,虽常常调皮捣蛋,但不管是学习、思维、性格都非常优秀,可见其独特家庭教育是成功的。曾出版书籍多部。
  • 平凡的清穿日子

    平凡的清穿日子

    这是一个曾被众多著名穿越前辈光临过的世界。在“庙堂权臣”11男与“京师明珠”清穿女的光芒之下,伯爵家的三小姐谨慎地选择了融入整个时代……谨以此文向所有穿越经典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