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培养淡定力:人要怎样自我调整 (1)
顶级小提琴家的演奏为何被视作廉价品
为什么多数人觉得专卖店里的T恤就一定比街边小摊的衣服质量好、款式强?为什么许多人认为香奈儿的香水比普通小店里的香水味道更加优雅迷人?
事实真的如此吗?这样的认知是百分百的正确吗?有的时候,我们掉进了一个自己编织的骗局里而不自知。
2007年1月的一个清晨,在美国华盛顿的朗方广场地铁站里响起了一阵音乐声。此时正是上班高峰期,一位穿着平常、长相普通的男士正在进行小提琴演奏。地铁里的乘客来去匆匆,很少有人在人流之中停下脚步欣赏这动听的音乐。
其实,这是《华盛顿邮报》正在进行的一个现场研究项目。正在进行演奏的男子则是当今美国最优秀的小提琴家约夏?贝尔,他所使用的小提琴则是价值350万美元的斯特拉瓦里,他所演奏的曲目以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开始,这一曲目相当具有挑战性。
这些顶尖的组合,却因为演奏者不是西装革履而是服饰普通,演奏地点不是顶级音乐厅而是地铁站,最后,1097位乘客从这位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身旁经过,只有一位男士听了一会儿,两个孩子望去了几眼,一位女士认出了对方是贝尔,显然,她是相当吃惊的。
也许有人说,之所以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约夏?贝尔,是因为人们都要赶车而无暇顾及。其实,现场出现了很多提示性信息,比如,很多新闻记者在拍照,很多人知道贝尔是位大师。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忙里偷闲驻足停留,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没有穿着正式的服装,也没有站在舞台上,就像是一个普通人一样,即使他的音乐听起来虽然不错,在人们的耳中也仅仅限于“不错”。地铁乘客在不自知的情况之下对他进行了价值判断,他们将普通的穿着、平常的地点强加到了音乐质量上,乃至于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和不错的音乐。
这种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价值归因”。价值归因是指人们基于对某人或者某事的感知价值,而不是客观数据,为其灌注某些特性的倾向。价值归因在人们的心中扮演着心理捷径的角色,当我们遇到一样新鲜事物的时候,会自发自觉地为其进行形象设定和价值定位,赋予对方人、物相应的价值。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个人形象上,就被称为个人品牌,只有品牌打造得够强、含金量够高,我们才有资格做别人眼中“与众不同的第一名”。我们经常听说某人很有气质,给人的感觉很干练,敬业、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擅长财务管理等,这就是“品牌”,也成了别人给我们的价值定位。
要打造个人品牌,那么首先就要有“质量保障”,即在加强精神面貌的时候,要培养自己优秀的才干品德。为了树立个人品牌,我们要在做事态度和工作能力上加强保证,为自己和别人创造更大的价值,给人带来信任感。品牌形成是一个慢慢培养和积累的过程,要经过事实的检验,他人的认可才能形成。
刘谦为什么喜欢让大家“见证奇迹”
隔空取物、大变活人、瞬间转移……这些都是经典的魔术桥段,在我们看来似乎都是神乎其技的东西,其实对魔术师来说,只不过是一些熟能生巧的技能。
在电视里,魔术师刘谦用灵巧的双手为观众变幻出各种东西,他可以将戒指放进完整的鸡蛋里,也可以将杯子里的水巧妙地运走。每次在揭晓答案之前,他总是郑重其事地告诉观众 “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完美地落下帷幕。
刘谦的魔术设计得很巧妙。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在揭示魔术结果前的那句“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也暗藏着一丝玄机。那到底是什么呢?在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者拿出一瓶装有某种液体的玻璃瓶对被试人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它的挥发性很强,当我拔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气味很小。当你闻到气味,请立刻示意我。”然后,实验者拔开瓶塞,被试人使劲闻了闻,点头示意他闻到了气味。在最后,实验者指出那种液体只不过是一瓶普通的蒸馏水而已,奇怪的是,他怎么会闻到气味呢?
这就涉及心理学上的暗示现象了。所谓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不需要讲道理,而是靠一种提示,巧妙的心理暗示会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判断力。
刘谦很好地利用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他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暗示观众他的魔术很神奇,并且一定会成功,产生奇迹。在暗示观众的同时,也暗示了他自己。
事实上,心理暗示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有一天同事甲对同事乙突然说:“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乙起初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中乙可能真的会觉得自己头重脚轻,浑身隐隐作痛,似乎真的病了。最后,因为太担心,乙到医院做了一番检查,当医生向乙宣布“没病”之后,乙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充满活力,病态一扫而光。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暗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要抱有悲观失望的态度,那样会让消极的心理暗示占据你的心灵,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了。
为什么人们会养成拖沓的坏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信誓旦旦地对天发誓,一定要开始存钱,但是,在面对美食和自己想要的东西时,理智就成了浮云;面对肚腩上的“层层梯田”而下定决心坚持晨跑和晚间散步后,不出几天,决心也成了浮云。计划一次次地搁浅,许多人的座右铭变成了“从明天开始”。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拖沓”。
许多大学生总是在学期开始前拍着胸脯保证“课前我一定预习,课后我一定复习,论文我一定按时交”。然而,很多人往往放下学业去参加课外活动,去看电影,去约会,甚至有些人直到上交论文前一晚才开始动手,结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屈从于自己的惰性呢?难道是我们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约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显然,我们在自我控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即及时满足与延后满足之间的矛盾。为了眼前利益和快感而放弃长远的目标,“此刻满足”带来的快乐会麻痹我们的理性和对未来“利益最大化”的感知,这个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被拖沓的恶习压制住了。
拖沓也许是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我们丧失了主动的进取心。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付拖沓呢?
当内心的声音开始模糊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外部声音,即别人的强制性命令来督促自己。这种家长式的声音会帮助我们设置底线,掌握潜在的自我控制机制。同时,想要克服拖沓的坏习惯,我们必须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战胜心理惰性。
警惕摇号买车后的“破窗效应”
鉴于北京堵车严重的情况,北京市政府于2011年开始采用摇号的方式限制购车。摇号购车的步骤是购车人需先具备申请购车资格,资格符合后可提出申请,然后就可获得申请编码,参与摇号了。如果申请编码幸福地获得了指标,最后就可凭指标购车。虽然该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治堵,但是,这个规则严谨与否,要看是否具有屏蔽和发现违背规则现象的先天潜质。一旦缺乏这个潜质,此政策的合理性就可能受到破坏。破坏规则的现象得不到及时的追究处理,就很容易产生“破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