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700000010

第10章 生活要有创意:个性是怎么来的 (3)

第三章 生活要有创意:个性是怎么来的 (3)

植物的确有活跃的“精神生活”,轻松的音乐能使植物感到快乐,使它们茁壮成长。相反,喧闹的噪音会引起植物的烦恼,使植物的生长速度减慢,有些“精神脆弱”的植物,在严重的噪音影响下,甚至枯萎死去。

而音乐对人也有同样的作用!

近代心理专家把音乐治疗看成一种活动疗法,有人认为音乐可使患者易于宣泄自己意识不到的心理压力,音乐可以解除各种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反应,降低兴奋水平,使人体恢复正常的功能。很多实验证明,欣赏音乐可降低由心理社会刺激所引起的高唤醒水平。有关报道称,音乐疗法对一些精神病、心身疾病是有效的,有时会显示出神奇的治疗功能。但音乐疗法中必须注意乐曲的选择,需要重视节奏、音调、旋律等的配合,对听音乐者来说,这些因素构成一首乐曲的完整知觉。以上这些因素中,节律是在音乐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古代的打击乐有强烈的节奏感,因而有激奋作用。优美的旋律,如潺潺流水、鸟语花香,可以使人出现心旷神怡的反应。节奏感和旋律优美的曲子,对心理状态与躯体的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体会到雄壮的、富有节奏的军乐可鼓舞士气;欢快的乐曲,可以使孤僻的儿童开朗活泼。快餐店播放较快节奏的音乐,可以使顾客加快进餐速度,从而提高座位周转率;百货商场则播放抒情、节奏缓慢的乐曲,使顾客多逗留一些时间,以更好地刺激其购买欲。国外有报告说,听肖邦的《小狗圆舞曲》(降D大调)有助于司机安全驾驶。

对于人来讲,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有益。研究发现,从事摇滚乐、爵士乐演奏的人中,心律不齐、脑电波异常者占93%以上。

现代实验已经证明,曲调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

C调:纯洁、果敢、沉毅、虔诚。

D调:热烈。

E调:安定。

F调:温和、丰富、热情、阴沉、悲哀、神秘。

G调:真挚、平静、谐趣、忧愁或喜悦。

A调:自信、希望、温情、伤感。

B调:勇敢、骄傲、悲哀、恬静。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是最早提出“音乐治疗”概念的人,他破除了迷信观念,科学地指出音乐对于人体心理活动的影响。音乐用于治疗疾病起源于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正确地评价了音乐的医疗价值,认为情绪失控的患者,“听了旋律后会心醉神迷,于是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好像他们受了医术或洗肠治疗过似的”。他认为音乐的作用在于激发人的情感,音乐的效果与滋补品及某些发泄措施是一样的。

其实,不同的音乐可以起到不同的疗效。向心理疾病患者播放旋律优美的古曲音乐和交响乐效果最佳,因为这些音乐可以促使患者精神宁静、心情舒畅。悦耳的低分贝的音乐,能使听者抵抗心理上的干扰,不急不缓地和心跳速度(正常人的心跳速度,平均每分钟70至80次)相适应。如果音乐的速度每分钟超过70至80次,就会使人感到紧张;相反,低于心跳速度,则会使人产生难受的感觉。

实验发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能使人心情平静;而西方现在流行的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乐曲,可以使人近于发疯;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会增加人们悲哀、绝望的情绪。

催眠:《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军港之夜》、《杨翠喜》、《山水莲》、《春思》、《银河会》、《仲夏夜之梦》。

镇静:《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仙女牧羊》、《小桃红》。

舒心:《江南好》、《春风得意》。

解除忧郁:《喜洋洋》、《春天来了》。

消除疲劳:《假日的海滩》、《锦上花》、《矫健的步伐》、《水上音乐》。

振奋精神:《娱乐生平》、《步步高》、《狂欢》、《金蛇狂舞曲》。

促进食欲:《花好月圆》、《欢乐舞曲》。

欣赏音乐,可以让我们的整个心灵都沉浸在宁静、超脱、升华的感受里。人们常说“沉浸在音乐中的人是最幸福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烦恼可以用笔“画”掉吗

很多人喜欢画画,有的是为了自己成为画家,有的却只是单纯地想要画一些东西。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许多人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绘画是一种形象具体地描绘现实物体的方式,与文字和语言相比,有更直观、更清晰的优点。如今,绘画以其能微妙、朦胧地表达抽象的事物(如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文洛是个聪明的女孩,学习优秀,还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但是在临近毕业时,面临毕业后是就业、考研还是出国留学的问题,她产生了焦虑,不知道应做出怎样的选择,感到前途茫然……

李凤是文洛的表姐,是一个心理医生。一个宁静的夜晚,她约了文洛,让文洛在沙发上坐好,双眼微闭,全身放松,并用催眠性的语言让文洛感觉自己身处大自然中。这时李凤问她:“有花开了吗?”她点点头。之后,李凤又问:“你刚才看到的是什么花?和花儿说了什么?”她仔细地描述着:“是一朵淡蓝色的小花,每朵花的花瓣都很小,是四叶的,花枝也很纤细,和我在花瓶里插的花差不多。我对花说:‘你开得这么清雅,可看起来好单薄啊!哪能经得起风雨呢?’花儿说:‘我也不想在家里,我很想去大自然,生长在原野上。其实,我原本是想成为一棵树的。’”

李凤抓住机会打开她心中的结,便柔和地对她说:“你感悟到的那花朵,其实就是你心灵的花,花代表的是人的心境,我们还会让花朵变成另外一种样子。”

之后,李凤慢慢引导文洛回到现实,看得出,文洛的神情里多了几份自信与坚定,并说:“表姐,我能把刚才看到的花和树画下来么?”李凤答道:“当然可以啊!”

文洛找来纸和彩笔,在一张白纸上仔细地画了起来……她把自己所想的和所见的都画了下来。文洛感觉自己的抑郁似乎正随着画下的每一笔而逐渐消散。

有过这次的经验后,每当遇到烦恼,文洛就会先冥想一段时间,然后拿起画笔,开始画画。这样做不是为了成为大师,而是让内心的感情有一个可以宣泄的出口。哪怕她的画是那么拙劣,但是对于她自己来说,每一幅都是难得的宝贝。

绘画似乎会有一种“治愈”的功效,这种自我治疗就是从画画中学会“自觉”,意识到能改变自己的除了自己没有别人。这个过程就是绘画心理解读的过程。它通过绘画的方式,打开人们的心灵之门,使人们在绘画的过程中逐渐认识真实的自己。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在画纸上涂了什么颜色、用了怎样的画法、画了一些怎样的事物、安排了怎样的位置结构等细节,指引我们从所画的画中看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或者是一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下意识的想法。所以,在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情的绘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从而逐渐发现自己,把自己的渴望和理想都表达出来,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当加班熬夜成为工作常态,当失眠多梦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疾病,人们开始去思考怎样才能让压力消失,让心灵恢复简单纯净。冥想并非是如今才有的心灵修养方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被一些社会顶尖人才所使用。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森说:“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美国前副总统科尔、苹果“教父”乔布斯、好莱坞知名演员兼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及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等,都是冥想的受益者和拥护者。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都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处的任何一种困境。本书在于让人们认识抑郁和抑郁症的特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学会自我诊断,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 人脉心理学

    人脉心理学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自己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之后,“气场”这个原本很深奥的词语,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词,成为人们研究、修炼的对象。但是气场的获得,必须经过历练,仅靠“速成”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真正的气场也不是“装装样子”,而必须建立在卓越的能力之上。如果没有超强的能力,气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是难以长久的,更不能感染人。所以,你必须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能力,如此,你的气场才会有根,有基础。
热门推荐
  • 冲喜之痴傻王爷代嫁妃

    冲喜之痴傻王爷代嫁妃

    一觉醒来,花朝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还穿成了西临国花相府最不受宠的六小姐,一道圣旨落下,皇上选了相府小姐前往异国和亲,五小姐死活不愿,于是强逼她代嫁。只是…她不是应该嫁给东祈国的老皇帝为妃么?可眼前的这个傻兮兮的唤她为‘娘子’的小子是怎么回事?噢!原来她和亲的目的,竟然是为了给眼前这傻王冲喜啊!好吧,冲喜就冲喜,瞧着这傻王的模样,她似乎也不太吃亏!但是,她哪曾想到,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表象而已。那丫的简直就是个典型的人格分裂症者,人前是一只软绵绵的小肥羊,背后立马就变成一只腹黑无情的大恶狼!
  • 混血豺王

    混血豺王

    作品以生动的情节、曲折的故事,表现了混血豺王白眉儿屈辱、苦难、奋斗的一生。它为种群的发展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为照顾孤老病残和种群的传统观念决裂;为挽救种群不被消灭和围追堵截的猎人浴血奋战。白眉儿是豺,是动物性的豺,然而它又是一只有思想、有灵魂的豺。它的屈辱,它的豁达,它的奋争,它为救旧时的主人,它为豺群的生存所表现的感情波澜,它那大而无畏的精神,无不震撼着读者的心弦。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山村田园本秀色

    山村田园本秀色

    为何天公不作美,且不说命运如何不公,我便不拿自己当女人了。”有父母又如何?还是难逃被送人的悲惨命运。这里只有家长里短,一朝穿越,龙凤双胞胎,农家琐事,还是无权无势农家小户的累赘。“走着瞧。只是她以笑面对,女人也可以是半边天。上有王家长孙生下来便是宝贝的龙哥哥。下有掌家之主只爱男娃的奶奶。“歪理。◆◆小剧场◆◆她便从此活在夹缝中,活在排挤中,静静农家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个新家她很喜欢,一壶淡淡茶。”,她坚信。”“你这个克父的扫把星!”“奶奶,他们的死如何是她的错?“我便是我,捕捉自己的爱情,谱写不一样的亲情。”“女人也可以休男人。”片段三:“女人便是女人,单是她自己便不会只屈于命运。生活总会越过越好的,太要强了不好。”“我的字典里,没有王侯将相,活在嫌弃中。这里没有宫斗,是这个家的支柱,没有妖艳美人腹黑帅哥,她偏偏是那个凤胎,从选择为这个家付出的那天,养父养母她也喜欢。上有长相甜美圆滑世故的姐姐。且看她如何在困境中收获自己的事业。片段一:命太硬?克父母?流言总是将人推入万劫不复。”痴傻母亲又何如?残疾哥哥又如何?难缠老太又如何?冷血姐姐又如何?“歪理。下有二婶趁热打铁再添男丁的俏弟弟。”流言打不败她,生活压不倒她,封建迷信害死人片段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犹太家庭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有一种没有性质、没有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做是种智慧,修身是智慧的升华。本书从做人和修身两方面帮大家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在道德上完美、做人上成功的人。
  • 是妃之地:王爷,慎入!

    是妃之地:王爷,慎入!

    ◇◆◇传闻,他睚眦必报,左手翻云、右手覆雨;传闻,他一抹柔肠,独独只对那个曾是宫女出身的女子。*她本是现代的一名杀手,一朝穿越,成了亡国的公主。他抓住她的皓腕,邪魅一笑:“割腕?你割得太没创意了,本王教教你,像你这种人理应哪般割?”手起、刀落。*他有仇深万丈,使出天下最卑劣的手段,只为了提醒她前世的记忆。她有万般委屈,用尽世上最伤最痛最苦的方法,不过只想告诉他自己是缕异世孤魂。*“本王食了雄蛊,你食了雌蛊,这辈子,你能逃出的安全距离是一千丈,超过一千的一分一毫,你都会生不如死!”再次相见,她站在亡国的城楼上,一身霓裳、铿锵起舞,气度高洁,绝艳倾城。他一身戎装,脚尖点地,飞身跃出,踩着万千士兵的头盔,翩然落在她的身后,“怎么是你?”女子回头,巧笑倩兮:“只要心中无蛊!身子吃蛊,又有何惧?”
  •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没有卓越的资质,却令人顶礼膜拜。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传记、家书、日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参考了众多资料,从曾国藩的家训、日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他,并列出了八大黄金法则,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