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600000019

第19章 恪尽职守,“会做事”乃抗压之不二法门(2)

早在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进攻南京时,两江总督杨文定等人就曾提出请求英、美、法派海军进入长江,帮助阻止太平军前进。咸丰四年(1854),美国驻华公使麦莲也主动表示,愿意出兵帮助镇压太平军,但咸丰帝明确拒绝了麦莲的好意。

后来,“小刀会”起义军占领了上海,清军邀请法国海军陆战队协同作战,成功夺回上海县城,这是清王朝第一次“借师助剿”。不过,咸丰帝并不欣赏这种做法,所以在之后的谈判中,咸丰帝拒绝了英国的“助剿”好意。

等到咸丰十年(1860),国内战争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两淮盐运使乔松年上奏建议向英军“借师助剿”,咸丰帝十分不爽,在奏折上批云:“若藉资夷力,后患无穷。”之后,英法侵略者终于坐不住了,再次主动表示愿意帮助剿灭太平军。咸丰帝虽然表示可以考虑,但却始终没有行动,所以,直到咸丰帝驾鹤西去,“借师助剿”也没有被清王朝正式批准。

慈禧太后掌权以后,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她和奕都十分赞同借助外国势力剿灭太平军,于是,在同治元年(1862)发布了一道上谕,正式批准“借师助剿”。

上海的一些官员、乡绅等本来就十分推崇借助外国势力消灭太平军,得到上谕以后,简直欣喜若狂。以道员吴熙和杨坊为首,与美国人华尔合作,拼凑了一支四千五百人的洋枪队,后来改名为“常胜军”。这支军队是一支中外混合军,主要由中国人组成,但由一百多名外国领队官训练和指挥。

此外,英法两国还派出军舰和陆军,开始直接参与镇压太平军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常安军”、“定胜军”、“常捷军”等五花八门的中外混合部队也纷纷成立,“借师助剿”政策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

左宗棠对此始终持有异议,他认为“虽借外国兵力暂保孤城,主弱客强,终非长久之计”,并在奏折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沿海各郡自五口通商之后,士民嗜利忘义,习尚日非。又自海上用兵以来,至今未睹战胜之利。于是妄自菲薄,争附洋人。其黠者,且以通洋语、悉洋情,致富贵。趋利如鹜,举国若狂。自洋将教练洋兵之后,桀骜者多投入其中,挟洋人之势以横行乡井,官司莫敢诘治。近闻宁波提标兵丁,多弃武籍投洋将,以图厚饷。此常胜一军所以增至四千五百人也。若不稍加裁抑,予以限制,则客日强而主日弱,费中土至艰之饷,贻海疆积弱之忧,人心风俗,日就颓靡,终恐非计。

左宗棠认为,利用洋兵,从长远来看,有极大的害处。因为耗费巨额军饷养洋兵,只会让洋兵日强,华兵日弱,这无异于养虎为患,必然后患无穷。

左宗棠的奏折之意,马上引起了清王朝高层的重视和认可。

然而,迫于当时的形势,急切希望尽快剿灭太平军的慈禧等人,也只能委曲求全,继续执行“借兵助剿”的政策。

左宗棠力争之后,看到上司们心意已决,不好再继续抗争,但仍然坚守立场。慈禧命令他派兵前往宁波,协同“常胜军”作战时,他不好过分顶撞慈禧,就和颜悦色地表示宁波远在海边,路途遥远,暂时没法派兵前去。即便被迫与洋兵协同作战,他也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尽可能地限制洋兵,时刻准备着遣散他们。

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左宗棠命令魏喻义攻克严州后,沿钱塘江东下,同时另派一军攻取金华、诸暨、萧山一线,直指杭州。在此期间,攻克宁波的中外混合军也渡过曹娥江,向绍兴进攻。第二年正月,楚军一路攻城略地,拿下了汤溪、金华、龙游、兰溪、浦江、诸暨诸城。绍兴太平军陆顺德看到形势十分不利,仓皇地弃城而逃,法将德克碑率领混合军进入绍兴城。

混合军进入绍兴城以后,酗酒闹事,大肆抢掠,洗劫居户、库银,甚至对先入城的清军遍身搜查。抢到财物以后,他们又强迫卖给当地百姓,当地百姓拿不出现钱,就必须立下借据,结果,当地居民共“欠”混合军十余万两银子。左宗棠得知以后,气得暴跳如雷,马上写奏折向总理衙门报告详情,请求“乘我军声势正盛,将洋兵陆续遣散”。当然,由于此时的清王朝高层仍然希望借助洋兵剿灭太平军,所以左宗棠的奏请最终石沉大海,但不可否认的是,左宗棠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奏请,充分显示了他对清王朝未来的担忧和忠诚,所以,虽然他不断地跟上司们抗争,却始终被重用!

上司往往都喜欢认真做事,肯为整个集体殚精竭虑、筹划未来的部下,所以,哪怕你与他意见相左,只要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看到你的态度,他们就会对你另眼相看。左宗棠就是抓住了上司的这一特点。

世人往往认为左宗棠不近人情、不懂世故,狂傲得有些非人类,肯定把上司得罪了很多遍,事实上,细细研究左宗棠对上司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他很有分寸。

就拿“借师助剿”这件事来说,左宗棠的确不满上司的决定,但是他始终很尊重上司,没有大肆批评指责,而是用详细真诚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达出来,让上司了解到他为何反对。

于是,左宗棠“唱反调”不但没有引起上司的反感,反而让他们更加敬佩他、更加信任他。与此同时,左宗棠虽然反对上司的政策,但是他并没有拒绝执行上司的命令,而是始终以大局为重。毕竟没有哪个上司会喜欢不务实、不服从命令的部下。

“敢于抗争,却绝对服从命令”,这是左宗棠教会我们的搞定“高气压上司”的一大铁律!

4.注重细节,才能让自己无往不胜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就是说,天下难事都是从容易的事情做起,天下大事都是从细节做起。

可以说,这句话非常完美地总结了左宗棠做事的原则,升职的秘密!

咸丰四年(1854),曾国藩率湘军出兵湖北,在武汉、田家镇等地接连大败太平军,不久又进入江西。这一路打下来,简直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这让曾国藩十分得意,不知不觉间就露出了几分骄气。

这时候,左宗棠正给曾国藩担任总后勤部长,时刻关注着湘军省外作战的动向。心细如发的他很快就发现了湘军的虚骄之风,于是,他连续写了几封信给曾国藩,劝他要慎重,不要轻易冒进。但曾国藩根本没有意识到军中逐渐盛行起来的虚骄之风,甚至他本人也正洋洋得意,所以完全没把左宗棠的话放在心上。

所谓骄兵必败,若是曾国藩也像左宗棠一样再三运筹,不放过一个细枝末节,将军中的骄纵之风扼杀在摇篮里,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了。但曾国藩显然是当局者迷。所以,这年年底,他带领的湘军在江西湖口受到重创,他辛苦建起的水师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曾国藩本人甚至都产生了寻死的念头。这件事让曾国藩更加看好左宗棠了,在他回家丁忧以后,就把入赣湘军的遥控指挥权交给了左宗棠。

左宗棠这样一个做事认真细心、运筹帷幄的人才,简直是千载难逢!所以,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不断向朝廷保荐左宗棠,终于,在咸丰十年(1860),咸丰帝决定起用左宗棠,左宗棠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在曾国藩麾下效力。

同年,太平军开始东征,连克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建立了以苏州为首府的苏褔省。咸丰帝连忙命曾国藩督军救援苏杭,保全东南大局。但曾国藩却认为长江中游重镇安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得失关系着天下安危,所以把重点放在了争夺安庆上。所以,曾国藩对咸丰帝的命令一拖再拖,反而带领一队人马来到祁门,在这里设下总督衙门。祁门是安徽的一个县城,更是三省交会之地,贯通三省全局,曾国藩选择这里,就是看重这一点。在此地,既可以顾及皖南、江西,必要时还可以应援江浙等地。此外,这里可以通向湘军的总粮台南昌,距离较近,运输便利,实在是皖南和赣北的战略要地。

曾国藩到达祁门以后,就命左宗棠率楚军进入江西,力保祁门大营的后路,确保补给线的安全。左宗棠进入江西以后,就赶上了皖南大战,太平军各路大军南北配合,以解安庆之围,南路军侍王李世贤占领了徽州,继而攻克休宁,石埭的太平军攻取羊栈岭、桐林岭,忠王李秀成的大军距离曾国藩的祁门大营只有六十里。曾国藩以为这次必死无疑,连遗嘱都写好了。形势万分紧迫!

左宗棠得知这一消息以后,震惊不已,但他毕竟不是莽夫,而是一个善于运筹帷幄的帅才,他没有火急火燎地带兵赶去解祁门之围,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形势,梳理任何可能扭转乾坤的蛛丝马迹。

他发现,祁门虽然战略地位重要,但却在丛山包围之中,只有一条官道从县城穿过,东连休宁、徽州,南通江西北部的景德镇。

此外,就剩下通向两边小镇的一条羊肠小道,而城前虽然有河,河水却很浅,根本没法运输军需物品。所以,一旦太平军封锁官道,曾国藩必然会成为瓮中之鳖,必死无疑。

左宗棠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改变计划,暂时不去祁门与曾国藩会合,而是从南昌经过乐平,进驻景德镇——景德镇正是湘军军需物资从南昌运往祁门大营的中转站,一旦丢失,就会切断湘军对外联络和军需物资供应的通道!

保住了祁门大营的后路,左宗棠和曾国藩就开始了强势大反攻,对太平军发动反击,大败黄金文的太平军,将其逼退至芜湖。祁门之围总算解了!这一战,曾国藩对左宗棠这名部下的深思熟虑和缜密心思佩服不已,就为左宗棠上奏请赏,于是,左宗棠从四品京堂升为了三品京堂候补!

不过,事态并没有因此而缓和下来,此战之后,景德镇顿时成了两军争夺之地。太平军派出大部队进攻景德镇及其周围地区,几次交锋,左宗棠终于被迫放弃景德镇,退到了乐平。

景德镇落入太平军手中,粮草运输线路被切断,难道只能坐以待毙了吗?左宗棠明显不会这么轻易认输。他知道,乐平是一座小城,不得不多费点心思加强防御。所以,左宗棠细心观察乐平周围地势,仔细研究乐平防御工事,最终决定凭借乐平背山面河的有利地形在城外挖筑掩壕,并引水塞堰,让太平军的骑兵寸步难行!

乐平争夺战是一场惨烈的斗争,左宗棠以五千楚军抵抗李世贤十万大军。李世贤铁了心要拿下乐平,一次又一次发动猛烈进攻,乐平城墙终于逐渐坍塌,眼看就要守不住了面对如此困境,左宗棠决定来个背水一战。他果断下令反击,开始与太平军短兵相接。太平军没料到眼看就要困死于城中的楚军会突然反击,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纷纷溃退。李世贤被迫领兵东撤。此后,清军趁机收复鄱河、景德镇等重要城镇,重新巩固了祁门后路。

这一战,让刚刚打了败仗的曾国藩欣喜异常,他很快上奏朝廷,为左宗棠请赏,清王朝下令将左宗棠从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不久又授左宗棠为大常寺卿,左宗棠的官位升至了正三品!

不得不说,这几次战争,既是用兵才能的较量,更是对做事态度的考验。湘军刚刚入赣时,曾国藩因没能及时发现军士态度的细小变化,结果吃了败仗。

而在祁门之围、安庆之围时,左宗棠凭借对整个局势的认真分析和全面把握,把最细枝末节的地方也加以考虑,所以能够深谋远虑,接连取胜。最终,左宗棠凭借这一秘密武器,成功地拿出了“业绩”,开始步步高升。

这就是细节的重要性。成功和失败的差别,有时候并不一定取决于天壤之别的实力差距,而在于那一点点细节。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千里之堤,尚能溃于蚁穴,抵抗“高气压”这一千里之行,自然也要始于足下,从细节着手。

左宗棠不就是以此为基准,在强大压力下,细心考虑,再三运筹,才顶住了压力,连跳数级吗?

5.坚守原则,让自己的分量变得一言九鼎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层次以及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程度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像左宗棠这样刚烈正直的人,其原则更是铁一般的坚定!

左宗棠进入官场以后,坚持的一大原则就是清正廉明。

晚清时期的官场,基本是“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论证范本。虽然清王朝为了防治腐败风气盛行,特别制定了一项“养廉金”政策,奖金丰厚,但仍然满足不了贪婪的腐败官员们的胃口。

于是,整个清王朝中,从上到下,从南到北,贪污受贿、化公为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各种“生财之道”纵横交错,善于敛财的官员们硬生生把这些歪门邪道开成了康庄大道,一路走来,毫无心虚之色。

在这乌烟瘴气的晚清官场中,左宗棠就是个奇葩。他相信做人不能没有原则,否则,就会被各种高压低压的“潜规则”所左右,甚至可能因此去做坏人,去偷、去抢、去贪污受贿,不择手段地做出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这是他无法忍受的。

所以,左宗棠坚守着内心的原则,无论遭受多少高压、低压,都不肯丢掉内心衡量对与错的尺度,明确地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对于别人“孝敬”给他的财物,他一概完璧归赵;对于想要他贿赂的人,他完全置之不理。为官数十载,左宗棠把清正廉明这一原则贯彻得淋漓尽致。

在他西征之时,曾为了饷银之事跟朝中一些大臣展开辩论,最终他成功地击败了不断施压的反对派,说服了清王朝高层,借洋款支援西征。但是很快,朝中大臣就开始纷纷告他的御状,其中最致命的一条指控说他袒护浙江富商胡雪岩套购军火,向洋行借款,从中渔利,让国家背负了沉重的外债。

言外之意,自然就是说左宗棠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贪污了巨额公款。如果这条指控属实的话,那么左宗棠借助战争贪污受贿,简直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贪官,千刀万剐都不足以消除民愤!

这马上引起了慈禧太后的警觉。国内局势不稳,刚刚镇压了太平军,又要西征,还要加强海防,处处都需要钱,而且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钱。尤其是陕西、甘肃和新疆那边,局势迟迟难以稳定,用钱简直成了个无底洞,让她不能不怀疑左宗棠中饱私囊。现在,既然大家都提出了质疑,干脆趁机查个水落石出。

于是,她命令户部和吏部抽出要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兵分两路,一路前往陕西和甘肃,一路前往浙江和福建,暗中联合调查左宗棠到底有无贪渎的罪行。

前往甘肃的调查组来到部队以后,看到士兵们有的在屯垦,有的在帮回民刨地、挑粮、种庄稼,有的在全力修复毁弃的农田水利设施。在宁夏黄河两岸的新设回民聚居区,士兵们正忙着修葺房屋,安置回民。

整个陕甘地区,完全处于战争创伤的迅速恢复期,因战争变得生灵涂炭的陕甘地区正在朝着“塞上江南”的目标前进!再看部队待遇,军粮匮乏,士兵饮食粗糙,衣服单薄,但就在这样饥寒交迫之下,士兵们仍然济贫帮困,拿出相当一部分军粮送给回民,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在各省军饷尚未到达时,军队所需的一切费用,都是由胡雪岩的钱庄支持的,如果没有胡雪岩和他的钱庄支援,恐怕西征之事早就胎死腹中了!

同类推荐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的,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总结出的结论。然而,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影响着人们。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本书所选的大思想家,都对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思考等等领域。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热门推荐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念你情深意长

    念你情深意长

    这世上终归有一人,能够给你一份孤勇,让你为之勇敢。久等,又有何妨?结局已如他所愿,过程再艰难,他都心甘情愿。求婚时,他说:“我从不敢奢望你会回报以爱情。可我说服不了自己放弃。我这辈子做过最骄傲最得意的事,就是和真心死磕到底,最终赢得了你。但这还不够。我要的是:我们相濡以沫、相伴终身。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向你求婚,希望花甲之年我们依然在一起。”一段差点被时光掩埋的心事,一场你敢嫁我就敢娶的甜蜜恋情。我遇上你,并不在最好的年纪,却因为你,又一次相信爱情。时光不老,你我情深意长。
  • 重生之百变杀手

    重生之百变杀手

    如果他们今晚遇到的不是颜歆,他们可能会得手。”可是……颜歆一个绝户撩阴腿狠狠的踢在男人的身体最脆弱的地方,胖子捂着下身疼得话都说不出了,我爱你!”…………话还没说完就被暴走的某人给狠狠吻了下来…,我让你断子绝孙!“颜歆,我爱你!”“亲爱的,在告白之前你能不能先照下镜子,下手干净利落。你刚才是吃的韭菜饺子吧?牙齿没弄干净。亲爱的弟弟被人掳走,脸部整个都扭曲了起来。”…………“歆儿,她是月奜国国王最宠爱最骄傲的公主,箭术高超,技冠群雄,我爱你!”却落入敌人的圈套,两人活活被烧死了。凤凰泯灭方可重生,而她……为什么这里的人是一副要把她吞进肚子里的样子?她不过是拆卸组装手枪只用了二十秒。“你眼睛那里有颗眼屎。打赢了排名第一的杀手宸西。敢非礼老娘。用得着这么眼神炙热的看着她么!※------------------------------------※【节选】对飙车很感兴趣跑得比车神快一点“美女啊!雨这么大要不要去哥哥家避避雨啊。”几个流氓满脸猥琐地堵住了她的去路。“你…”“亲爱的,她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挽救弟弟。一天内拿着枪能够百发百中。
  • 善待自己:改变命运的N个人生哲理(珍藏版)

    善待自己:改变命运的N个人生哲理(珍藏版)

    《善待自己》向读者传递着这样的一个信息,会给读者带来很多的启迪和温暖。,也不要忘记抚慰一下自己的心灵。内文中收录了众多隽永优美的小故事,无论生活有多么疲惫,内容涉及心态、亲情、友情、爱情和事业等众多方面,多爱自己一点点。人要学会善待自己,人们在追捉物质生活的时候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少了一些关注和爱护。让心灵做一个深呼吸。给自己一个微笑,现代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让生活多些快乐和色彩
  • 相公太闷骚

    相公太闷骚

    夜凉如水,漆黑的夜空中散落着星光点点,没有了月光的夜,寂静的有些可怕。夜色中,一个娇小的身影快速的掠过,很快便消失不见。“快快,把这箱子抬到小姐房间里去,你们给我小心点,这里面可是装着小姐最心爱的宝贝,摔坏了小心你们的狗命!”长廊外,一个扎着丫鬟髻的小姑娘眉头紧皱的对着四个男子指手画脚的低声嚷道。而另外四个男子他们小心翼翼的抬着手中的大箱子,生怕一个不小心把里面的宝贝给摔坏……
  • 爱在时光里流转

    爱在时光里流转

    无垠的尘世间,纷纷扰扰,多少繁华倾泻,会有谁还在固守内心最初的那份清明朗然?见惯了形色各异的爱情,你是否会明白,爱情不是朝夕相处就携手相伴,而是有了丰沛情感后的共度一生。许亦菡,常常驻足于回忆的边缘,无法摆脱旧事的枷锁。她以为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事,终究随风而逝。她所期望的永远,其实,一直都驻足在她的身边,咫尺可触。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金良将

    千金良将

    他是红妆小生,一双桃眸倾魅满天下。她是三国神话第一女将,驰骋沙场,战无不胜。他是赋予她一切名利权势的王者,亦是她的姐夫。那一晚,她邀月独醉,酒醒却见一双桃眸半掩羞涩:“将军,您吃了人家,可要对奴家负责。”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