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00000014

第14章 上卷 务实谦恭 (1)

人贵有真才实学

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悌为瑞,其次则文章不朽,诸弟若果能自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汲于进学也。

——《曾氏家书》

曾国藩靠科举取得了功名,但他很清楚,八股文章和试帖诗只是求取功名的敲门砖,绝非经世致用的真才实学,“此中误人终身多矣!”在文章中耽误终身的人太多了!因此,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强调:不要盲目自陷于腐朽的科举取士制度,要趁大好青春多读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读书,求得经世致用的真学问。

人当以贡献社会为己任,读书就要读对社会有益处的书,若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计较于书本字句,那读书又有何用? 学什么东西都要能学以致用,死读书、读死书,最终是行不通的。如果连最起码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都没有,将来肯定是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的,也必将被社会淘汰。

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社会对真才实学的呼唤也越来越强烈。从大家关注的就业形势来看,现在用人单位评判人才的标准不再盲目地局限于学历,而是更注重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更看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企业需要的才能。这也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更注重对自己实际能力的培养。

现就读于韩国中央大学的张小月,刚到韩国的时候,认为拿个学位证就足够了,在韩国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只学专业课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将来社会的需要,社会上‘海归变海待’的负面说法,不就是一部分人以为混个学位就能回国有个好工作而造成的吗?说到在中央大学的学习,张小月侃侃而谈:“这边的课程我觉得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例如上个学期我选了一门《商务交流》,很灵活,课堂上的东西都是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就像在实习一样。”张小月的专业是英语文学,但她一直都坚持选修其他专业的课以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毕业并不等于学成,全部成绩及格就能毕业,只有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那才叫学成”。

小王的情形则和张小月大不相同。他是某著名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完几场人才交流会之后,他颇多无奈:“我投了近50份简历,还是找不到工作。很多公司一听是应届毕业生,就说招进去还要培训,浪费精力,干脆不理你了。”但是同样参加这个招聘会的应届中专毕业生小林,面对企业的招聘人员问的很多操作性很强的问题,对答如流,协议很快就签了。

同样是毕业生,但是不同的能力拉开了彼此的差距,像小林那样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人,更能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他们“用事实说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使自己成为时代需要的拥有真才实学的人呢?

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成功同心圆”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在他看来,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人,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成功同心圆”最里面的一环;其次,要有积极、同情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人生态度作为第二环;最后,还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它们成了同心圆最外面的一环。

以同心圆的理论来培养自己,不仅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只有一个内心成熟又拥有行动力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要在学习之余,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箴言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2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3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萨迪

虚心才能脚踏实地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曾氏家书》

曾国藩四弟曾澄侯曾在老家“办贼事”,也就是类似维护乡里四邻的社会治安、打击抢劫偷盗之人的差事。既为差事,里面就有很多“机关”,处理不好一是得罪乡邻,二是影响家族的声誉。所以,曾国藩便把自己官场中的经验授予四弟,嘱咐他务必注意不可轻受人财物,不要失去信誉,不要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而其中最实在的,莫过于“不自是”这一点。

但凡拥有权位的人,最容易听到官场上阿谀奉承的溢美之语,在众口一词的赞美声中迷失自我。如果这个时候自以为是,不知道虚心求教,就很容易铸成大错。

赵奢是赵国的一员大将,他能文能武,被人称为“马服君”。儿子赵括受到父亲赵奢的影响,从小饱读诗书,在军事理论上更是很有才华。每次有客人谈论到用兵,赵括就会滔滔不绝,众人都说将来他一定可以继承父亲的将军之位,成为赵国的一员猛将。

然而父亲赵奢却不这样认为,他知道儿子只是读了几本兵书,从来没有领兵打过仗,因此在临终的时候嘱咐赵括,千万不要轻易举兵,万一受命出征,一定要听从前辈的意见。

赵奢死后不久,秦国进攻楚国。当时的将军是廉颇,廉颇深知赵国实力不敌秦国,因此一直以守为攻,将秦军控制在边境。但是赵王不懂得廉颇的用意,认为这是在被动挨打,就换下廉颇,任命赵括为新任大将军。

赵括早就将父亲的遗言忘在脑后了,他在别人的赞扬声中自信满满,完全不考虑赵国的情况,就与秦军正面硬拼。结果,赵军寡不敌众,赵括还在兵书中找计谋的时候,秦兵就已经打进他的营帐了。这也就是“纸上谈兵”的典故。

赵括之所以惨败,就是因为他自以为是,不懂得虚心听取父亲的建议。在别人的赞扬声中,赵括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危险位置还浑然不觉,因此一旦面对现实,就变得不堪一击了。而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做事脚踏实地,从不自以为是。

孔子学识渊博,可是仍非常虚心,遇到不懂的问题,总会诚恳地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不是说孔子学问出众吗,怎么什么都不懂,进来就问东问西的,我看他的学问也不过如此。”孔子听了说:“不懂就问,有什么不好?”正是这样的精神,让孔子的学识日益渊博,终成儒家大师。

谦虚的人,做起事情来能够脚踏实地,也就能学到更多东西。可是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名誉和成绩,有的人拔尖逞能,有的人骄傲自满,有的人因为小小的成就就沾沾自喜。这些都是曾国藩非常反对的“自是”的表现,最终必会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甚至使他们失去朋友,脱离集体,成为一个狂妄自大的人。

我们怎样学习“不自是”的虚心精神呢?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事物,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另外,也要懂得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要用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找出差距,向别人学习。

箴言

1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鲁迅 

2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

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看尽名利的烟幕

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

——《曾氏家书》

“你们只需要一心想着如何付出劳动、长期积累就够了,不要有成名的念头,享福的想法,更是不必想了。”曾国藩告诫兄弟要一心“积劳”,正是因为他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事业,因此也就要避免被名利的烟幕误导。功名利禄都是别人给予的,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孔子受到君王的礼遇,或者是受到农夫的嘲笑,都还是那个满腹经纶的孔子。因此对待名利,得之固然可喜,失之也不必伤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名利呢?先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出门,在路上看到一头牛围着树转来转去,无法挣脱。正好他又经过一家寺院,便想考考老禅师。他问道:“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师随口答道。年轻人听了大吃一惊。

老禅师问道:“什么事让你这样惊讶?”“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会未卜先知呢?”年轻人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了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场上去吃草,谁知它转来转去,就是脱不开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没想到你一下就说中了。”

老禅师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解脱,一理通百事啊。”年轻人大悟。

现实中,名利就像一条充满魔力的绳子,轻易就捆住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它的周围团团转,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其实,不为名利所困扰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做事上,曾国藩“只问积劳不问成名”的做法,确实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兄弟两人一时间名扬全球。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当然,对名利我们也不是一味排斥,淡泊名利并不意味着拒绝名利,北大教授王选看待名利的态度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同类推荐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亦恕与珂雪

    亦恕与珂雪

    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 重生之弃妇医途

    重生之弃妇医途

    前生,她是一位合格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然而,她的丈夫,却喜欢上了她那位惊采绝艳的妹妹,宁愿与众多男人共享一个女人,也不愿意多看她一眼。为了家族的利益,丈夫没有将她休弃,但是她最后的结果,却是儿子夭折,她年纪轻轻便郁郁而终。没想到,还有重来的机会。此时,她不过才十八岁,儿子刚刚两岁,夫妻恩爱,鹣鲽情深,妹妹与夫君尚未勾搭成奸……但是,早已经对丈夫心灰意冷的她,却无意挽回他的心——她发誓,这一世,一定要自强自立,再不要活的这么窝囊;她发誓,此生必要发愤图强,苦修自己医术,保护好自己的儿子,不能让他小小年纪便离开人世;她发誓,今生一定不会为了一个男人而毁了自己的一生,让渣男贱女都见鬼去吧!于是,世上便少了一个贤妻良母,多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妙手观音。Ps:这是一个贤妻良母,重生后发愤图强,终于成长为一代妖孽,并寻找到自己幸福的故事。pps:有医术、有包子、有武道、有升级等等。郑重声明:作者是亲妈,绝不虐主!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网游之风神归来

    网游之风神归来

    他是曾经的网游第一人他曾被誉为是网游界最好的队长可是他却被兄弟背叛!黯然离开网游界三年后,他回来了,他不在退缩不再逃避不再迷茫!他誓言要夺回他被夺走的一切!我的ID叫逆风,逆是逆天的逆,风是风神的风。————————————————————————————————————官方书友群【风林火山】236893781,人不多,但是大家都很有爱~
  • 武破九荒

    武破九荒

    真灵大陆,天骄当世,妖孽横行。出身卑微的少年萧叶,得远古传承,从此武极天下,横推万敌。无敌的战场,天才血如海,妖孽骨成山,萧叶步步前行,登临绝巅,一路打到世上无人敢称尊。吾辈武者,当宁折不屈,杀伐决断,快意恩仇,镇杀世间一切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