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别让酸葡萄心理破坏了原本快乐的生活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狐狸与葡萄”的故事:狐狸饥饿,看到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葡萄是酸的”。这则寓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酸葡萄”心态被人概括为人性的弱点之一。“酸葡萄”心态出于人类妒忌的天性,任何人都难免。
但是嫉妒过后就会有作用吗?
其实,嫉妒就是表示你对自己不满而羡慕别人,对自己不满就是羡慕他人的开始。你希望像别人一样有知识,或是更漂亮,或是和别人一样有栋大房子、有显赫的权势,比现在更高的地位。你希望比现在更有德性,你希望知道如何才能使禅定功夫进步,你希望更接近上帝。由于你希望成为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人,所以你羡慕别人,嫉妒别人。
刚刚步入中年的英子每每看见办公室的女秘书小江和单位领导在一起,心中就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办公室里的姐妹们也议论,小江现在神气了,跟主任跟得太紧,把我们姐妹们都忘了。她听着同事们的议论,回忆起最近的一件事,感到的确有些可疑。
前几天,单位出了一点小差错,大家都在加班,干得都很辛苦,可是主任在总结会上,谁也没有表扬,唯独表扬了小江。说小江心细,工作责任心强,为单位挽回了重大损失。同事们心里很不服气,都觉得主任有些偏心眼。她也气愤不过,回家后心情不能平静。于是,连夜编造了一封关于主任和小江的“桃色”故事信,第二天邮寄出去了。
过了几天,上级来人把主任叫到会议室谈话。两个小时后,主任走出会议室,满头大汗,眉头紧锁,表情严肃,唉声叹气的样子。英子明白了谈话的原因,躲到卫生间,开心地大笑起来。接着,英子又看到上级单位的人把小江也叫到会议室谈话。一个小时后,英子看到小江出来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脚步也显得沉重了,内心一阵狂喜。
嫉妒往往来源于和他人的比较中,一旦认为他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便会时刻想着如何打击、诋毁他人,这样的人不可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关注他人的
一举一动上。那个被他所嫉妒的对象就像一个长在他心头的刺,这个刺成了他生活的中心,
他因此而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
嫉妒往往有强烈的排他性,嫉妒心理出现以后,很快就会导致嫉妒行为的产生,例如中伤别人、怨恨别人。而更强烈的嫉妒心理还有报复性,它把嫉妒对象作为发泄的目标,使其蒙受巨大的精神或肉体的损伤。嫉妒心理出现以后,如果不能直接通过某种嫉妒行为达到目的时,就可能会转而等着看嫉妒对象的“好事”,稍有一点挫折或失败出现在嫉妒对象身上时,他们便幸灾乐祸,鼓倒掌、喝倒彩,以此挖苦对方,满足日益膨胀的嫉妒心理需要。
如果嫉妒对象遭受到比较大的挫折,他们更是乐不可支,不给予半点同情和安慰。实际上,嫉妒心理及相应的嫉妒行为除了暂时地平衡他们的心理之外,毫无可取之处。一方面,身受其害的嫉妒对象会远离这个“作恶多端”的嫉妒者,旁观者也会对嫉妒者的小人行径不满,嫉妒者以前建立的一些人际关系也可能由此变得紧张起来。另一方面,嫉妒者并不是一个胜利者,他们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在以后的交往活动中也会裹足不前,不敢与那些条件比自己优越的人交往。
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曾说:“具有某些伟大品质的人的最可靠标志是生来就没有嫉妒。”每一个专注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而凡是好嫉妒的人常常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生活中,而是投入到一些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无关紧要的小事中:比如这个人的生活作风啦,比如这个人的学识啦,比如这个人的穿衣戴帽啦,甚至这个人脸上的几颗雀斑、头上的一根白发,一旦被这些人发现了,他们也会为此而兴奋不已,并且会故作大惊小怪地议论纷纷:哈哈,原来他也不过如此呀!原来他……嫉妒的人是在不断地对别人的打击中寻找乐趣,以求内心平衡,而他们自己的生活却因此而搞得一团糟。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与其说是别人的成功妨碍了他,倒不如说是他自己的关注点发生了偏离,自愿从生活轨道上滑落而自毁前程。
从本质上说,嫉妒是看到与自己有相同目标和志向的人取得成就而产生的一种非正当的不适感。它是由于羡慕一种较高水平的生活或者是想得到一种较高的地位或者是想获得一种较贵重的东西,但自己又未能得到,而身边的人或站在同等位置的人先得到了而产生的一种缺陷心理。
既然已知自己的弱处,既然看到自己与别人差距,自强的人就该知耻而后勇,更应注意点滴的积累,从今天开始。而不是看着别人的优势眼红,奋起直追是最好的选择。
有一位名叫卡莱尔的书店经理,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封店员对他极尽辱骂讽刺的信,说他是个差劲的经理,希望副经理能马上接替他的职务。卡莱尔读了这封信以后,就带着信跑到老板的办公室里。他对老板说:“我虽然是一个没有才能的经理,但我居然能用到这样的一位副经理,连我雇佣的店员们都认为是胜过我了,我对此感到非常自豪。”卡莱尔一点也没有嫉妒,也没有损害自己的虚荣心,只是为自己用了那样能干的副经理而感到自豪。
后来,他的老板不但没有撤换他,反而更重用他了。
卡莱尔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他对比自己能干的人非但毫不嫉妒,反而大加肯定,为别人感到高兴,这种人的精神着实可嘉。最终他还是得到老板的信任。
发明家马克西姆曾说:“人们想从别人那儿获得的,不外是两种意见:一是‘颂扬’,一是‘亲爱’。然而立身处世,要把颂扬抛开,让别人对你亲爱。因为一经颂扬,就有人嫉妒,嫉妒便造成仇恨了。”为了避免这种可怕的嫉妒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就要把它加以消除。事实证明,如果人们除去嫉妒心理,就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迈克尔?乔丹是驰名世界的篮球明星,他在篮球场上的高超技艺举世公认,而他待人处世方面的品格更为人称道。皮蓬是公牛队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但乔丹没有把队友当作自己最危险的对手而嫉妒,反而处处加以赞扬、鼓励。
为了使芝加哥公牛队连续夺取冠军,乔丹意识到必须推倒“乔丹偶像”,以证明公牛队不等于“乔丹队”,一人绝对胜不了五个人。一次,乔丹问皮蓬:“咱俩三分球谁投得好?”“你!”“不,是你!”乔丹十分肯定。乔丹投三分球的成功率是28.6%,而皮蓬是26.4%,但乔丹对别人解释说:“皮蓬投三分球动作规范、自然,在这方面他很有天赋,以后还会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许多弱点!”乔丹还告诉皮蓬,自己扣篮时多用右手,或习惯用左手帮一下,而皮蓬双手都行,用左手更好一些,这一细节连皮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乔丹把比他小三岁的皮蓬视为亲兄弟,“每回看他打得好,我就特别高兴;反之则很难受。”乔丹的话语中流露出他们之间的情谊。
正是乔丹这种无私的言行,树立起了全体队员的信心并增强了凝聚力,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1991年6月,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决战中,皮蓬独得33分,超越乔丹3分,成为公牛队这个时期的17场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这是皮蓬的胜利,也是乔丹的胜利,更是公牛队的胜利。
嫉妒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看见自己很想做的事,别人可以轻易就完成,因而出现嫉妒的情绪,这纯属正常且不至于造成别人的困扰。只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嫉妒,让人生充斥着不满的情绪,就无法享有快乐的生活。如果将嫉妒的负面情绪转换成正面,那就成了快乐生活的出发点。